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1诗歌形象之人物形象(配套练习解析版)一、(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学情调研语文试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题目。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①杜甫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②。南轩松李白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注]①成都草堂营建时,诗人向朋友讨要松树苗。韦少府,即韦班,官少府。②老盖,《酉阳杂俎》谓松树千年始平顶偃盖,故称“老盖”。(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参考答案】D【解析】D.“两首诗都是先从眼前的松树形象写起,然后想象抒情”错误,杜诗并非“先从眼前的松树形象写起,然后想象抒情”。前两句是写诗人想象中的松树形象,后两句是表达诗人寻觅小松树栽种的来意。故选D。(2)清代吴乔《围炉夜话》中说“诗中须有人”。从两首写“松”的诗中,分别能看出诗人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参考答案】①杜诗中以松树不同于其他树木的形象,暗喻诗人卓然不群、超然脱俗的形象特征,为存千年而觅霜根的做法,体现了诗人甘愿扎根付出的务实精神。②李诗中描绘南轩孤松枝叶绵密茂盛、昂首天外,既展现诗人孤傲潇洒、超然物外的特点,又写出其刚正不阿、壮志凌云的形象。(每点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杜诗:“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两句,诗人称赞松树“落落出群”“青青不朽”,与榉柳杨梅截然不同,高超出群的形象,其实暗喻了诗人自己卓尔不群的形象;“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写诗人想要追求松树千年留存而从小小松树养起的行为,可见诗人有凌云壮志,而又愿意从小处做起,体现出甘愿扎根付出的务实精神。李诗:一棵孤松枝叶绵密,在清风中恣意摇曳,潇洒终日的姿态,流露出诗人孤傲洒脱、超然物外的性情;而“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又写出诗人的凌云壮志,刚正不阿。二、(广东省2021届新高考•压轴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题目。题泉州王梅溪先生祠堂①戴复古堂堂大节在朝廷,名重当时太华轻。乾道②君臣千载遇,先生议论九重惊。人歌黄霸③思遗爱,我颂朱云④有直声。一瓣清香拜图像,英风凛凛尚如生。[注]①原题后尚有“徐竹隐直院谓梅溪古之遗直,渡江以来一人而已”二句。王梅溪:名十朋,号梅溪,南宋大臣。②乾道:孝宗年号。③黄霸:西汉著名循吏,为政外宽内明,力劝耕桑,推行教化,治行为当时第一。④朱云:汉成帝时人,以直臣闻名于世。(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先直接赞美王梅溪先生的志节,后用衬托手法表现他的名声之大。B.颔联意谓君臣际遇是千载难逢的,梅溪先生议论国家大事,令帝王惊叹。C.颈联用典,意在表达作者对循吏黄霸和直臣朱云的赞美之情,感情真挚。D.尾联点题,诗人瞻仰拜祭梅溪先生的遗像,感觉他英风凛凛,一如生前。【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意在……之情”错误,颈联赞颂循吏黄霸和直臣朱云,意在表达对梅溪先生的称颂与赞美。(2)在作者的心目中,王梅溪先生是怎样的形象?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参考答案】王梅溪先生是一位立朝正直、德高望重、赤心为国、深受君主器重的大臣形象。(3分)他在朝为官,正直端方,有着远大志节,名声之重简直盖过华山,深受孝宗赏识,议论国事君主极为重视。去世多年,仁爱还留于后世,百姓仍然歌颂怀念他。(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通过分析诗句内容可知,王梅溪先生应该是一位大臣。“堂堂大节在朝廷,名重当时太华轻”,第一句直接赞美王梅溪先生有着远大志节,第二句用“重”“轻”形成对比,名声之重简直盖过华山,衬托王梅溪先生的名声之大。“乾道君臣千载遇,先生议论九重惊”,结合注释内容“乾道:孝宗年号”分析,这样的君臣际遇是千载难逢的,也就是说王梅溪先生深受孝宗赏识。王梅溪先生关于国家大事的议论、观点等,令帝王惊叹,他的观点深受君王重视。“人歌黄霸思遗爱,我颂朱云有直声”,结合注释③④分析,用循吏黄霸和直臣朱云的典故,来表达对王梅溪先生的称颂和赞美。“一瓣清香拜图像”,诗人瞻仰拜祭梅溪先生的遗像。最后两联表明百姓仍然歌颂怀念他。三、(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上达奚舍人孟郊北山少日月,草木苦风霜。贫士在重坎,食梅有酸肠。万俗皆走圆,一身犹学方。常恐众毁至,春叶成秋黄。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暗室晓未及,幽行涕空行。(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二句点出诗人所在的洛阳北邙山的自然环境,侧面烘托出诗人当时的心情。B.三四句中,“重坎”源自《易经》卦象,喻险阻重重,写出了诗人的处境。C.七八句中,诗人常常担心众人的毁坏将至,北山的春林也会变得枯黄。D.本诗既有间接抒情,又有直抒胸臆,多种抒情方式相结合使情感表达更加突出。【参考答案】C【解析】“春叶成秋黄”不是实写,而是用比喻表现诗人仕途失意,遭谗被弃的窘境。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①失意窘困,孤寂愁苦:诗人处境艰难,贫困失意,感到辛酸。②一身方正,不随俗流:俗世中的人趋尚圆滑,诗人却坚守方正,抱道不移。③不甘埋没,渴望重用:诗人赞美大贤正大光明,无所偏私,并展示自己的辛酸处境,希望获得他的引荐,让自己能施展才华和抱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和概括作者的人物形象。①“北山少日月,草木苦风霜”,首二句点出诗人所在的洛阳北邙山的自然环境,侧面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愁苦。“贫士在重坎,食梅有酸肠”“重坎”喻险上加险,险阻重重。写出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②“万俗皆走圆,一身犹学方”走圆,指趋尚圆滑。世人都纷纷处世圆滑,而自己仍一身方正,不随俗流。俗世中的人趋尚圆滑,诗人却坚守方正,抱道不移。③“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大贤正大光明如明镜高悬,公烛普照大地并无私偏。最后两句“暗室晓未及,幽行涕空行”与前文呼应,再次写出自己的窘困处境,希望获得他的引荐,让自己能施展才华和抱负。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题目。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答案】B、D【解析】此题考查理解诗意与表现手法的能力。诗歌尾联用李揆指子由,这不仅因为苏氏兄弟在当时的名位与声望,举世皆有所闻,更重要的意图在于以此告诫子由,出使北蕃,决不可追求盛名,须小心谨慎,安全而归。B、D项与此意不符。(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答案】首联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氏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注意审题,“本诗首联”是分析的重点,结合诗歌题目“送子由使契丹”理解首联内容,意为:“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据此,可分析诗人性格。【评分标准】点明性格特征给2分;结合首联分析给4分。五、(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5月质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题目。守睢阳作张巡①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②。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注]①张巡,唐代民族英雄。安史之乱爆发,他力守睢阳。睢阳为江淮屏障,叛军围攻数年,张巡死守牵制了敌人南侵的主力,保障了唐王朝的经济命脉。后来粮尽城陷,张巡英勇就义。本诗作于城将陷之时,②鱼丽,古代阵形。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起首两句落笔点题,写出了睢阳保卫战的时日已久和所面临的危机。诗人忧心如焚,其满腔爱国情怀清晰可见。三四句,既写出月下“孤城”的景象,又透露出唐军将士众志成城,齐心卫国的战斗韧性,也说明了统帅临危不惧,治军有方。“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二句为唐军广大将士画像。“犹”“更”出神入化,成功凸现了将士奋战到底的坚毅。诗歌叙事简洁,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中间八句,每两句间均各各对偶,饶有韵致,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参考答案】B【解析】B选项,第三句不是描写月下孤城景象,该句用了比喻手法,意思是敌人的包围圈步步缩小,如同“月晕”之箍月一般,水泄不通。侔:等同。2.最后两句在全诗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作用?塑造了怎样的形象?【参考答案】最后两句,在前文赞颂守城战士英勇之后表达自己的心声,既丰富了诗歌的情感,也使全诗的感情达到了高潮。(2分)在孤城将陷之际,诗人感到自己死而无怨,遗憾的只是自己振兴国家的许多想法、建议将“无人报天子”,从而也就无法实施,不仅塑造了一位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2分)更塑造了一位鞠躬尽瘁,死而不已的贤臣良辅的形象。2分)六、(内蒙古自治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题目。赠羊长史①(节选)陶渊明圣贤留余迹,事事在中都。岂忘游心目?关河不可逾。九域甫已一②,逝将理舟舆。闻君当先迈,负疴不获俱。路若经商山③,为我少踌躇。多谢绮与甪,精爽今何如?紫芝谁复采?深谷久应芜。驷马无贳患,贫贱有交娱。④清谣结心曲,人乖运见疏。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注]①诗前有小序:“左军羊长史,衔使秦川,作此与之。”羊长史指羊松龄,当时是左将军的.长史,奉命出使关中,向新近北伐取胜的刘裕称贺。诗人写下这首诗赠别。②义熙十三年七月,刘裕灭后秦,天下渐趋统一。③商山:在今陕西省商县东南,是刘裕入秦必经之地。秦末有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四人,避秦之乱而隐于商洛深山之中,汉惠帝给他们立碑,称为“商山四皓”。④相传“四皓”在辞却刘邦迎聘时曾作《紫芝歌》:“漠漠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而畏人兮,不若贫贱之肆志。”下一句的“清谣”指的也是这首歌。
1.下列对诗歌节选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贤圣余迹,多留存在中都(指洛阳、长安)一带。以前限于关山阻隔没能游历,天下初步统一,诗人就下了决心整顿舟车北上。B.羊长史为称贺而往,诗人却希望他在商山作停留,可见两人志趣不同。诗人没有与之同行也应当不只“负疴”这一个原因了。C.诗人自己虽未曾前往,却异常关切“商山四皓”的精神魂魄,关心“紫芝”的命运;两个设问,层层递进,情感强烈。D.诗歌反复借用“商山四皓”的典故,又说“言尽意不舒”,一则慨叹时世,二则也是示意友人要理解自己的言外之意。【参考答案】C【解析】“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32151.40-2025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40部分:建筑防水材料生产企业
- 【正版授权】 ISO/IEC 27013:2021/AMD1:2024 EN Information security,cybersecurity and privacy protection - Guidance on the integrated implementation of ISO/IEC 27001 and ISO/IEC 20000-1 -
- 标准技术服务合同书
- 生产工艺承包经营合同
- 股权转让协议书投资协议书
- 户外活动合作协议新
- 美妆店铺委托经营合同(3篇)
- 住宅房买卖合同书
- 垫资工程协议合同共
- 教育行业课外活动安全免责协议
- 山东莱阳核电项目一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 新生儿的护理 新生儿科课件
- DB32/T 2283-2024 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成桩质量检测规程
- 费曼学习法,世界公认最好的学习方法
- 护理操作-吸痰
- 重症肺炎的基本知识宣教
- 医保社保停止申请书
- 人教版新起点小学英语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 医院护理带教老师竞聘课件
- DB23T 3539-2023 金属非金属矿山采掘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规范
- 姜晓龙-麦田除草剂爱秀的开发-先正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