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诏安县梅洲中学2024-20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04/34/wKhkGWetRz-AJ59UAAHz5lT63Zk719.jpg)
![福建省诏安县梅洲中学2024-20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04/34/wKhkGWetRz-AJ59UAAHz5lT63Zk7192.jpg)
![福建省诏安县梅洲中学2024-20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04/34/wKhkGWetRz-AJ59UAAHz5lT63Zk7193.jpg)
![福建省诏安县梅洲中学2024-20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04/34/wKhkGWetRz-AJ59UAAHz5lT63Zk7194.jpg)
![福建省诏安县梅洲中学2024-20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04/34/wKhkGWetRz-AJ59UAAHz5lT63Zk71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pagenumber"pagenumber页,共NUMPAGES"numberofpages"numberofpages页福建省诏安县梅洲中学2024-20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1.如图所示,图中的四幅图中,光学原理相同的是()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2.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入射角逐渐增大,则折射角()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C.不变 D.逐渐增大,可能大于入射角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烛焰的像,其成像特点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4.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透镜及其组合所成的像,其中只能成实像的是()A.眼睛 B.放大镜 C.显微镜 D.望远镜5.炎炎夏日,防溺水是重要的暑期校园安全工作之一、在不熟悉的水域,千万不要冒然下水,以免对水的深度估计不足而发生危险。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错觉的光路图是()
A.
B.
C.
D.
6.小海同学站在地铁站台上候车,地铁到站后,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向两侧打开,则小海在左右两侧玻璃门中成像的情况是()A.各成半个像B.在两侧玻璃门所成的像越来越小C.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的位置重合D.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的间距等于两玻璃门的间距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2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8cm B.12cm C.14cm D.16cm8.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15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9.小明在照完了一张全身像后,想再照一张半身像,应采取的措施是A.将照相机靠近小明,同时将镜头往前伸 B.将照相机靠近小明,同时将镜头往后缩C.将照相机远离小明,同时将镜头往前伸 D.将照相机远离小明,同时将镜头往后缩10.在陶瓷杯底放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了,如图。为了能再次看到杯底的硬币,下列做法不能实现的是()A.保持人和杯子位置不变,往杯中加适量的水B.保持人位置不变,杯子往左移C.保持人位置不变,杯子往右移D.保持人位置不变,杯子往下移11.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实验中,分别把一个不透明的木板放在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均不能成像B.甲、乙均不能看到像C.甲、乙都能成像且均能看到像D.只有甲既能成像也能看到像12.小明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时,他把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眼睛观察的物体。小明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若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A.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 B.将光屏或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C.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13.17世纪,发现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出现一条七彩光带,这是现象。红、、蓝三种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14.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m/s。光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这个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要使光发生如图所示的偏折,可供选用的光学元件有:①平面镜;②凸透镜;③凹透镜。能达成该目标的光学元件有,其中光学元件可制成远视眼镜。(均选填序号)16.平静的湖面中,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神奇现象。云在水中飘是由光的形成的现象,看到的鱼在云上游是由光的形成的现象,两次所成的像(选填“前虚像后实像”“前实像后虚像”“都是虚像”或“都是实像”)。微风拂过,水面上波光粼粼,这是因为。17.显微镜的物镜和放大镜都是凸透镜,它们都能成的像。但不同的是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像,放大镜成的是像。使用放大镜时,必须把要观察的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以内,这样才能看到一个放大、像。18.如图所示,小明透过水滴状的鱼肝油胶囊观察积木,发现上面的数字“9”变成了“6”,则此像是(选填“虚”或“实”)像,与该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是,若想让“6”变大一些,可将积木与胶囊的距离(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9.小龙站在地铁站台上;透过玻璃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自己在玻璃门中所成的像,已知小龙身高1.8m,此时小龙和玻璃门之间的距离为5m,则小龙在玻璃门中所成的(选填“虚”或“实”)像,小龙向前走了2m,像到小龙的距离为m,地铁到站后,玻璃屏蔽门向两侧打开,则此时像的位置(选填“不变”或“改变”)。20.如图,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处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此时折射角大小为度。若入射角变为20°,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将(选填“>”、“=”或“<”)110°。21.当蜡烛、透镜甲和光屏在如图所示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透镜甲的焦距是cm。若保持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将透镜甲换成透镜乙,需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才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的实像,透镜乙的焦距(选填“大于”或“小于”)10cm。22.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斜射入水平放置的平底容器中,在容器底部照亮区域为PQ。若向容器里注入一定量的水,待水面水平静止后,则照亮区域PQ的位置将(选填“向左偏移”“向右偏移”或“保持不变”),并通过作图说明照亮区域PQ的大小变化情况。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23.(1)在“天宫课堂”的“神奇的太空小水球”实验中,向水球里注入一个气泡,如图1(a)所示,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水球里竟然形成了一正一反的两个人像。注入气泡后,中间部分[图1(b)]相当于两个(选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2)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球的光路如图2所示,其中球心O与入射点的连线为法线,则进入气泡球的折射光线可能为(选填序号),理由是:。(3)这一成像特点让小明想到家庭防盗门上“猫眼”的成像特点与之相似,他查阅资料了解到猫眼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室外物体首先会通过凹透镜成一个缩小的虚像,然后室内的观察者再利用凸透镜作为放大镜去观察前面那个虚像。①请在图4中完成物体AB在凹透镜中所成的虚像的光路图。②经凹透镜所成的虚像应落在凸透镜的以内,经凸透镜所看到的像比(选填“大”或“小”)。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24.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25.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五、实验题(本大题共5小题)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他们将同一发光体置于凸透镜前某位置,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的像清晰为止,然后在电脑上记录物体和像的位置及大小.他们多次实验后记录的结果如图(b)所示.①分析图(b)中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以及成像情况可知:当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②分析图(b)中物距变化量和像距变化量的大小关系可知:当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27.某同学研究光的折射规律,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次数入射角折射角110°15.1°220°30.9°330°48.6°440°74.6°(1)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入射角增大,折射角随之(选填“增大”、“减小”或“不确定”);(2)请你推测:这位同学做实验时,入射光线的射入方向是(选填“玻璃射向空气”“空气射向玻璃”或“都有可能”).28.图所示装置说明在进行的实验名称是:“验证”,由(b)、(c)两图可以得出力的大小。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为得到蜡烛A的像与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关系,需将蜡烛A放在位置进行多次实验;若蜡烛B与蜡烛A的像无法重合,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是:(填合理选项)。①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②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较小③蜡烛A和蜡烛B不等大29.某校举办了一场《科学用眼知识》讲座。(1)讲座介绍了眼睛的结构,人眼是世界上最精密的(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25cm。(2)讲座中提到了近视眼形成的原因,图1所示的选项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是图。(3)小敏同学患上了近视,需戴近视眼镜进行矫正,图2所示的选项中,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情况的是图,选择该透镜的理由是:。30.小红用LED灯、凸透镜(甲的焦距是30cm、乙的焦距未知)、光屏和光具座(长度是100cm)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如图(a)所示,线段AB为凸透镜乙成像的物距倒数和像距倒数的对应关系,则凸透镜乙的焦距为cm;(2)如图(c)所示,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处,为了在光具座上完成实验探究,在选择凸透镜时有以下三种观点,你同意的观点是;观点1:只能选用甲凸透镜;观点2:只能选用乙凸透镜;观点3:甲、乙两个凸透镜都行;(3)现有如图(b)所示的“I”形和“F”形两种LED灯光源,小红选择“F”形光源的原因是。将光源放在35cm刻度线处时,光屏应移至标尺的(选填“50~60cm”“60~70cm”或“大于70cm”)处,反复移动光屏找像,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4)把光源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发现光屏上光源的像变模糊了;①小红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调整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②小芳不移动光屏,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也变清晰了,则该眼镜片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5)改变光源位置,使其位于42cm刻度线处,小刚从凸透镜的(选填“左”或“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成、的像。
参考答案1.【答案】B【详解】①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②利用平面镜将光线会聚到同一位置,说明平面镜可以反射光线,属于光的反射现象;③渔民看到水中的鱼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④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相同的是②和④。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2.【答案】B【详解】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入射角逐渐减小,则折射角逐渐减小,但总小于入射角,故B符合题意,故ACD不符合题意。3.【答案】A【详解】由图知道,此时物距小于像距,根据成实像时,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4.【答案】A【详解】A.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符合题意;B.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制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像制成的,物镜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D.望远镜是利用两个凸透镜的组合制成的;目镜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5.【答案】D【详解】水底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而实际的池水比看起来要深。A.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里,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且光的传播方向应是从水里斜射入空气中,故A不符合题意;B.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故B不符合题意;C.图中应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光的传播方向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D符合题意。6.【答案】C【详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大小相同;在安全门向两侧打开后,两侧玻璃镜仍然在同一平面内,所以人到镜面的距离不变,像的位置就不会改变,在两个平面镜中都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的位置与原来像的位置重合,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7.【答案】B【详解】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2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说明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在二倍焦距以外,即f<16cm<2f2f<28cm解得8cm<f<14cm,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8.【答案】C【详解】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平行光经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由此可以得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15cm处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所以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9.【答案】A【详解】照完全身像后,再照半身像,照的人像变大,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要使人的像变大,可以减小人到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胶片到镜头的距离,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10.【答案】B【详解】A.硬币反射出的光线被陶瓷茶杯侧壁挡住,人看不见硬币了,这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缘故;保持人和杯子位置不变,倒入一些水后,硬币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方向,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变高的硬币的像,故A不符合题意;B.保持人位置不变,杯子往左移,硬币反射出的光线被陶瓷茶杯侧壁挡住,人看不见硬币了,故B符合题意;C.保持人位置不变,杯子往右移,硬币反射出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中,人能再次看到硬币,故C不符合题意;D.保持人位置不变,杯子往下移,硬币反射出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中,人能再次看到硬币,故D不符合题意。11.【答案】C【详解】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由图可知,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为虚像是光的反射延长线相交得到的,光屏不能承接虚像,因此凸透镜和平面镜所成的虚像都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所以在图中甲、乙两处放置木板都对看到虚像不产生影响,所以烛焰的像不会发生变化。12.【答案】B【详解】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由题意知,小明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所以拿走远视眼镜后,像距会变大,烛焰清晰的像会在光屏的后方,所以可以增大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也可以使蜡烛远离凸透镜,增大物距,减小像距的方法,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13.【答案】牛顿;光的色散;绿【详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说明了白光是由各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复色光,牛顿最早利用三棱镜发现了这一现象。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是无法用其他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因此它们被称为光的“三原色”。14.【答案】;小于【详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常数,其数值为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速度,光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15.【答案】①②③;②【详解】从下面的光路图可以看出,凸透镜、凹透镜和平面镜都可使光的方向发生图中的改变。远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薄,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弱,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因此应佩戴对光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使用其中的②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16.【答案】反射;折射;都是虚像;光照在水面上发生了镜面反射【详解】当光遇到水面时会发生反射,此时水面相当于一平面镜,所以看见水中的“云”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云的虚像;鱼生活在水里,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高了,所以看到了鱼的虚像。湖水被风吹时,产生水波,水波在光照射下,发生了镜面反射,远看波光粼粼。17.【答案】倒立、放大的实;正立、放大的虚;一倍焦距;虚【详解】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成像的原理: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使用放大镜看物体时,需把被观察的物体放在一倍焦距内,才能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18.【答案】实;照相机;减小【详解】由图可知,水滴状的鱼肝油胶囊相当于凸透镜,上面的数字“9”变成了“6”,像与物上、下、左、右均颠倒,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知,倒立缩小的应是实像;与该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是照相机。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若想让“6”变大一些,可以适当减小物距,即减小积木和胶囊的距离。19.【答案】虚;6;不变【详解】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玻璃制成的屏蔽门相当于平面镜,故小龙在玻璃门中成的是虚像。小龙和玻璃门之间的距离为5m,小龙向前走了2m,则小龙到玻璃屏蔽门的距离l=5m-2m=3m所以像到玻璃屏蔽门的距离也为3m,则像到小龙的距离为l'=3m+3m=6m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大小相同,在安全门向两侧打开后,人到镜面的距离不变,所以像的位置不变,在两个平面镜中都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的位置与原来像的位置重合。20.【答案】60;>【详解】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处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由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界面的同侧,分居法线两侧,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界面的两侧,且分居法线两侧,所以图中AD为界面,BF为法线,GO为入射光线,OE为反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由于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折射角,所以∠COB为折射角,折射角大小∠COB=90°-∠COD=90°-30°=60°由图可知入射角∠GOF=90°-∠GOA=90°-60°=30°若入射角变为20°,则入射角减小10°,由光的折射定律可知,折射角将减小,且减小度数大于10°,所以∠COD的度数大于40°;若入射角变为20°,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也变为20°,则∠EOD的度数为70°,所以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COE的度数大于110°。21.【答案】10.0;倒立;缩小;大于【详解】当蜡烛、透镜甲和光屏在图示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u=v=20.0cm根据u=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即2f=20.0cm,因此该凸透镜的焦距f=10.0cm。若保持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将透镜甲换为透镜乙后,需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说明该凸透镜对光的会聚能力变弱,即凸透镜的焦距变大,因此透镜乙的焦距大于10cm;若保持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将透镜甲换为透镜乙后,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2.【答案】向左偏移;见解析【详解】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知,光斑向左平移;平行光的入射角相同,故折射角相同,因而折射光线是平行的,故光斑大小不变。23.【答案】(1)凹透镜(2)①;见解析(3)见详解;一倍焦距;大【详解】(1)水球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则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所以可以看到王亚平的倒立、缩小的实像;向水球里注射一个气泡,由图可知,中间部分相当于两个凹透镜,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所以水球里形成了一正一反的两个人像。(2)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对于球体而言,入射点与球心所在的直线即法线,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就图而言,OO2所在的直线即法线,进入气泡球的折射光线可能为①。(3)①从A点发出(或反射)的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两条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为点,过点作垂直于主光轴的直线,与主光轴的交点即为,则即为物体AB通过凹透镜所成虚像,如下图所示:②经凹透镜所成的虚像应落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根据,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经凸透镜所看到的像比大。24.【答案】见详解【详解】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下图所示25.【答案】见详解【详解】与凸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光线会向凸透镜的焦点偏折,并经过焦点;折射光线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其入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如图所示26.【答案】像距等于物距;物距变化量大于像距变化量【详解】①分析、比较图(b)中物距与像距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物距都大于像距,而像的性质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当像距等于物距等于20cm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因此可得出结论:当物距等于像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②分析图(b)中像距随物距变化的关系以及成像情况,可以看出,当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物距不断减小,像距不断增大,且物体变化大于像距的变化.27.【答案】增大;玻璃射向空气【分析】根据题中“入射角增大,折射角随之——;入射光线的射入方向是——”可知,本题考查光的反射规律,根据表中入射角和反射角变化的规律,运用光的反射定律和光从其它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进行分析推断.【详解】(1)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折射角始终大于入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也增大;(2)因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结合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入射光线是从玻璃射向空气.28.【答案】阿基米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农业机械购置担保合同纠纷起诉状撰写要领
- 散伙协议书(20篇)
- 2025年债权转让协议综述
- 2025年公司变革资产接收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实习生接收单位协议格式
- 2025年软泡聚醚项目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物流服务商战略联盟策划协议
- 2025年公司职员车辆共享合同
- 2025年社交APP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2025年儿科用药项目提案报告模范
- 足球守门员扑救技巧:扑救结合守护球门安全
- 《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课件全套 第1-10章 知:认识研究与论文写作 - 引文规范
- 起重机更换卷筒施工方案
-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现状、问题及优化建议分析7000字(论文)】
- 01智慧物流信息技术概述
- 精神发育迟滞的护理查房
- 茶多糖和茶多酚的降血糖作用研究
- 混床计算书(新)
- 甘蔗渣制备木聚糖的研究
- 体育-运动前后的饮食卫生课件
- 医院科室运营与管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