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一)(期末真题重组卷)(原卷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00/23/wKhkGWetPTyASumxAAI8Pp2PS_M173.jpg)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一)(期末真题重组卷)(原卷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00/23/wKhkGWetPTyASumxAAI8Pp2PS_M1732.jpg)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一)(期末真题重组卷)(原卷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00/23/wKhkGWetPTyASumxAAI8Pp2PS_M1733.jpg)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一)(期末真题重组卷)(原卷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00/23/wKhkGWetPTyASumxAAI8Pp2PS_M1734.jpg)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一)(期末真题重组卷)(原卷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00/23/wKhkGWetPTyASumxAAI8Pp2PS_M17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测检测卷01(期末真题重组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2023·吉林省松原市·七年级期末统考)581年,他夺取北周政权,以长安为都城建立起新的政权。589年,他又灭掉陈朝,统一全国。“他”是哪一位开国皇帝(
)A.杨坚 B.杨广 C.李渊 D.李世民2.(2023·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期末统考)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至余杭,船乘不绝”。这表明隋朝开通大运河(
)A.有利于西南边疆的开发 B.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C.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D.促进了思想文化发展3.(2023·河南省商丘市·七年级期末统考)唐朝中央政权的主要机构是三省六部制。在君主专政时代,国家权力是通过皇帝颁发诏令执行的。大体来说,中书省主起草诏令,门下省主审议诏令,是决策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下辖六部,负责贯彻各项诏赦和政策。据材料可知(
)A.皇权至高无上,不受任何制约 B.这一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三省之间互相牵制,制约皇权 D.三省长官直接由科举考试选拔4.(2023·河北省邢台市·七年级期末统考)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说明唐太宗认识到(
)A.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B.崇尚节俭的重要性C.虚心纳谏的重大作用 D.重视人才的必要性5.(2023·山东省济宁市·七年级期末统考)“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该诗句真实反映了(
)A.唐朝的疆域辽阔 B.唐朝民族关系和睦 C.唐朝对外交流广泛 D.唐朝盛世辉煌景象6.(2023·江苏省盐城市·七年级期末统考)《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继续发展C.发展科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7.(2023·福建省南平市·七年级期末统考)唐朝时期造型美观、色彩绚丽〈如下图〉闻名中外的著名陶器是(
)A.青花瓷 B.唐三彩 C.青瓷 D.白瓷8.(2023·广东省东莞市·七年级期末统考)下图为唐高宗章怀太子墓的壁画《马球图》,描绘了唐代宫廷中开展马球运动的场景。作为史料,该图可用于说明唐代(
)A.对外交往成效显著 B.宫廷生活奢靡无度C.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D.社会风气刚劲豪迈9.(2023·山东省滨州市·七年级期末统考)“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黄巢起义(
)A.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B.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C.平定了安史之乱 D.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10.(2023·江苏省南京市·七年级期末统考)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写《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作者“有弟皆分散”是因为(
)A.安史之乱 B.靖康之难 C.八王之乱 D.藩镇割据11.(2023·福建省龙岩市·七年级期末统考)五代十国时期,真正敌对的政权是个别,绝大多数政权奉中原王朝正朔,称臣纳贡。在某种程度上,这就减少了进一步分裂的因素,相反增加了促进国家统一的因素。材料反映了(
)A.藩镇割据导致五代十国局面出现 B.五代十国时期国家完成统一C.五代十国时期蕴含着统一的趋势 D.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12.(2023·云南省昭通市·七年级期末统考)“唐太宗非常反对历史上某些‘贵中华,贱夷狄’的陈腐观念……他把‘抚九夷以仁’当“君之体’,宣称‘我今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据此可知,唐太宗施行的民族政策是(
)A.包容 B.理解 C.开放 D.开明13.(2023·山西省运城市·七年级期末统考)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清康熙年间编著的《全唐诗》共收录诗歌48900首,诗人2300多位。唐代诗歌之所以兴盛,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分不开。一方面,唐代经济发达,社会风气开放,处于古代社会的鼎盛时期,这为诗歌的创作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科举制度的推行也促进了文人的创作,材料所述的是(
)A.唐诗兴盛的原因 B.唐诗产生的影响 C.唐诗的历史地位 D.唐诗的创作内容14.(2023·青海省玉树州·七年级期末统考)唐诗是中国优秀的文学代表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唐朝诗人中享有“诗仙”美誉的是(
)A.李白 B.杜甫 C.苏轼 D.白居易15.(2023·陕西省西安市·七年级期末统考)下列图片中反映隋唐时期文学艺术成就的有(
)①颜真卿《颜氏家庙碑》(局部)②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局部)③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④阎立本《步辇图》(局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2023·河南省商丘市·七年级期末统考)北宋建立后,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北宋政府设置转运使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知州权利过大 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D.分割宰相的权力17.(2023·湖北省武汉市·七年级期末统考)宋朝特别优待士大夫,出现如“宰相须用读书人”“事业付之书生”等观念,社会上形成了“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边读”的风气。这说明宋朝()A.文官地位提高 B.行政效率低下C.政治因循守旧 D.财政支出增加18.(2023·贵州省铜仁市·七年级期末统考)观察下边地图,概括该时期的时代特征(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1111年)A.强盛的大一统 B.江南地区的开发C.民族政权并立 D.社会经济凋敝19.(2023·甘肃省武威市·七年级期末统考)辽、西夏、金三个少数民族政权的相似之处包括(
)①都吸收中原先进的农耕文明②曾与北宋或南宋政权并立③曾与北宋或南宋达成过和议④都被蒙古政权所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023·江苏省无锡市·七年级期末统考)“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历史上,成吉思汗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
)A.吸取隋亡教训,重视发展生产 B.会宁称帝,建立大金政权C.建立元朝,统一全国 D.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21.(2023·广东省潮州市·七年级期末统考)元世祖时,朝廷每年征收1211万余石税粮,其中449万石来自江浙行省,115万石来自江西行省,84万石来自湖广行省。元世祖还令人疏通、开凿运河,把江南的杭州与北方的大都用南北大运河连通。这表明(
)A.行省制度日益完善 B.赋税制度比较混乱C.南方成为经济重心 D.朝廷赋税不断加重22.(2023·广东省广州市·七年级期末统考)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的推理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A关汉卿著《窦娥冤》被誉为宋代最优秀的杂剧B司马光著《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C司马迁著《史记》可查到唐太宗的事迹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法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统治地位A.关汉卿著《窦娥冤》被誉为宋代最优秀的杂剧B.司马光著《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C.司马迁著《史记》可查到唐太宗的事迹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法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统治地位23.(2023·陕西省西安市·七年级期末统考)“这种文体,跟代数学上的方程式一样,用不着独立思考——事实上是严厉地禁止独立思考,只要能把圣人系统的言语恰当地带入这种格式中,便是一篇最好的文章。”明朝实行这种文体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文化教育 B.巩固明朝统治 C.实现思想专制 D.选拔优秀人才24.(2023·安徽省宿州市·七年级期末统考)下列有关明朝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棉纺织业在明代已经从南方推向北方 B.苏州是明代的棉纺织业中心C.出现了有名的晋商、徽商等商帮 D.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25.(2023·广东省惠州市·七年级期末统考)军机处设立之后,每日折奏多者至五六十件,年终十二月二十日为最末之一日,折奏为多至百余件,或明发上谕,或廷寄,皆于当天办完,未有压搁至一日者。这表明军机处(
)A.成为中央决策机构 B.行政办事效率较高C.行政程序非常繁琐 D.保密意识极具强烈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9分)(2023·福建省南平市·七年级期末统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唐·杜甫《忆昔》材料二材料三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的统治者,(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唐朝时期出现的另一盛世局面。(1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2分)(3)根据材料三说出这位“伟大僧人”是谁,(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及与他有关的一例对外交往的史实。(2分)(4)综合上述材料简单说说你的感受。(2分)27.(13分)(2023·河北省沧州市·七年级期末统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郑和作为明朝的使者,每到一地,都代表明朝皇帝拜会当地国王或酋长,同他们互赠礼品,向他们表示通商友好的诚意。据统计,明成祖在位22年,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亚非国家使节来华共318次,盛况空前。——据《从郑和下西洋话海上丝绸之路的崛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郑和下西洋取得成功的原因。(4分)材料二
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及自身统治,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据《中国历史》(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朝闭关锁国的原因。(2分)1757年后,清朝只特许哪一机构统一经营对外贸易?(1分)(3)综合上述材料,从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28.(15分)(2023·云南省保山市·七年级期末统考)国家人才选拔,关系社会公平,关系广大学生和家庭的切身利益。回顾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常规心电图与冠脉造影术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 工业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
- 卫生局申请书
- 教改 课题 申请书
- 大学生创新创业理想项目
- 大学生不能做的创业项目
- 小学三年级数学五千以内加减法质量检测例题大全附答案
- 2024年小学生重阳节活动方案
- 月度教学反思
- 艺术技法解析
- 马工程教材《公共财政概论》PPT-第三章 财政支出总论
- 全面风险标准化分类分定与描述数据库(2023-雷泽佳编写)
- 六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50篇-含答案-全国通用
- 网络反诈知识竞赛参考题库100题(含答案)
-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参考品牌库申报资料
- QES三体系内审检查表 含审核记录
- 口腔百问百答
- 贷款项目资金平衡表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监理日志
- [整理]10kv开关站标准设计说明(最终版)
- 分级诊疗制度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