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版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_第1页
2024年新版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_第2页
2024年新版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_第3页
2024年新版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_第4页
2024年新版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学课件2024年新版教材七年级地理上册

我们身边很多现象和问题可以用地理知识来解释,当人们的认识还不足以解释某种地理现象与地理问题时,这些现象和问题就成为“谜”。地理学,就是找到谜底的关键。解开地理之“谜”

地理学到底研究什么内容呢?地理学为什么修建多条贯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为什么地球被称为“蓝色星球”?地球上真的发生过沧海桑田的变化吗?为什么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我国哪些地方夏季适于避暑,哪些地方冬季适于避寒?为什么有的湖水是淡的,有的湖水是咸的?为什么人类会有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之分?为什么东北大米品质好?为什么地球被称为“蓝色星球”?为什么人类会有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之分?地球上真的发生过沧海桑田的变化吗?我国哪些地方夏季适于避暑,哪些地方冬季适于避寒?为什么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为什么有的湖水是淡的,有的湖水是咸的?为什么东北大米品质好?为什么修建多条贯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

懂得欣赏和保护自然环境,尊重自然规律。了解祖国和家乡,培育家国情怀。具备全球观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用综合和区域的眼光分析问题。掌握分析地理问题的多种技能。我国江浙一带气候温暖湿润,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这里生产的丝绸服装享誉世界。东南亚地区气候湿热,盛产植物香料。用多种香料混合制成的咖喱,成为当地人们日常必备的调料。我国云南省的元阳县山高谷深,村庄大多坐落在山谷中,人们沿山势修筑了层层叠叠的梯田,蔚为壮观。意大利的威尼斯是一座独特风光的水城。城市里纵横的水道构成了“大街小巷”,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出与地理相关的问题。你认识下列服饰吗?它们分别是哪里的代表性服饰呢?为什么各地服饰会产生差异呢?传统服饰与地理人类服饰的材料与地理环境有关。远古时候人类生活在森林里,披挂着树叶、兽皮就权当衣服了。当人类慢慢懂得以植物与动物纤维为原料,纺织出各种布匹,原始的服装就出现了。丝、麻、棉就是人类利用最多的纤维材料……服饰样式与地域特征有关。在炎热干旱的阿拉伯地区,人们喜欢身着白色宽松长袍;在北方寒冷的地区,尤其在冬季,人们一般爱穿深色的皮制品衣服。在气温日较差很大的雪域高原,藏族牧民往往穿一个胳膊可以露出来的“不对称”的大袍。服饰变化与季节更替有关。在四季较为分明的地区,人们一般要准备几套与季节相对应的衣服。藏族同胞主要生活在青藏地区,那里气候寒冷干燥、昼夜温差大。藏袍是藏族同胞的传统服饰,尽管形式多样,但都具有肥腰、长袖、大襟等特点。为了适应青藏高原的气候,藏袍衣料厚重,便于御寒。同时,藏袍穿脱方便,晚上温度低时,双手可藏于长袖中;白天温度升高,可将右袖脱下,或将双袖脱下围于腰间。宽松的藏袍还有较大的储物空间,便于藏族同胞游牧迁徙。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民族的不断交往,藏族服饰逐步改良传统式样,向更加美观、实用、新颖等方面发展。藏袍与地理环境你认识下列建筑吗?传统民居与地理

北京冬冷夏热,四合院四周闭合而露天,冬天便于采光保暖,春天时可以有效抵御风沙,夏天可以有效地遮荫纳凉。

内蒙古草原上的牧民为适应游牧生活,通常居住在搭卸方便的蒙古包里。西南炎热地区的传统民居以竹楼为主,傣家竹楼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具有冬暖夏凉、防水防潮防震的特点。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其中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地方菜系,每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等影响。传统饮食与地理

西南地区较湿,尤其冬季更加阴湿,吃辣是为了驱寒祛湿。

北方以种植小麦为主,故面食较多。

广东等地湿热,人们容易上火,因此口味偏清淡。请找出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西部北美东部12340

2

400千米我国从国土面积,人口数量等方面看,都是世界大国。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成就,都会让我们无比自豪。2008年在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从美国的华尔街到全世界,从金融界到实体经济,各国政府都面临经济危机的考验。你知道目前存在的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有哪些吗?我们在考察某一地理事物时,要用多维的视角、综合分析的眼光,把握各种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探寻它们发生、发展的过程。我们还要用区域分析的眼光,理解不同区域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借助统计数据,分析地理事物的数量关系。

会从各种地图中,分析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

会从各种遥感影像中,分析地理事物的实时状态。善于观察,发现问题。会读图表,熟练用图。联系实际,勤于实践。放开手脚,拓宽视野。参观博物馆出门旅游地图:用绘制平面图的方法,把地球表面某一区域的景物,按一定比例___________,并用_______画在平面的相应位置上,注上必要的________,就成为一幅地图。地图是什么?缩小符号文字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地图的国家之一,早在公元前2100年的夏禹时期,就有“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征九州”的记载。这“九鼎”和后来由它派生的《山海经》,就是一种原始地图。中国古代地图图片反映的两种体育活动适合在怎样的地理环境中展开?滑雪适合滑雪的地区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纬度较高或者海拔较高;2.冬季有积雪;3.有一定的坡度。冲浪温暖的沿海地区。联系日常生活提出地理问题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为什么有白天和黑夜?纪录片科教新闻要了解更多地方因地制宜谋发展的实例,我们既要迈开双腿走出去,实际观察;也要善于从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中获得信息。地理课是一门十分有用、有趣的课程。它会让我们学会与地球“谈话”,感受世界和祖国的丰富多彩。这对我们未来成为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来说,是终身受用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第一章

地球地球的宇宙环境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地球是宇宙中一颗蔚蓝色的星球,是目前已知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天体,更是适合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唯一家园。太阳系有八颗行星,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太阳系银河系也只是茫茫宇宙的一小部分。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小部分。在宇宙中,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还有很多,它们被统称为河外星系。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组成了目前人类可观测到的宇宙。“地心说”示意“日心说”示意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学者阿里斯塔克就提出过“日心说”。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30多年的观测和研究,写出了《天体运行论》一书,系统论述了“日心说”体系。他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与其他行星绕太阳转动。太阳系有多颗行星,但只有地球成为人类的家园。可以通过与其他行星的比较,了解地球的特殊之处,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比较地球与金星、火星的表面平均温度,简要说明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度条件。行星距日距离(以日地平均距离为1计算)表面平均温度/℃金星0.72>400地球115火星1.52-63地球表面平均温度15℃,比金星低,比火星高。收集资料,说说地球和太阳系其他行星的不同,谈谈你对地球是迄今人类唯一家园的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相比,地球距离太阳不远不近,自身体积和质量不大不小,容易形成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人类的太空探索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启了人类进入太空探索的新纪元。1961年,苏联“东方1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上月球1977年,美国“旅行者号”空间探测器成功发射1990年,美国哈勃空间望远镜成功发射1997年,美国“旅居者号”火星车登陆火星2010年,国际空间站正式建成

我国太空探索,自20世纪60年代起稳步发展。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与空间站建设、月球与火星探测、太空观测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和成就,为人类探索太空贡献了中国力量。2022年,我国“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2021年,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2016年,我国在贵州平塘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2007年,我国成功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圆满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航天员在月球上需要克服哪些困难航天员登月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一个阶段性目标。月球的自然环境和地球有很大不同,航天员在月球上需要克服哪些困难?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1/6,航天员需要克服低重力对身体的影响。月球大气十分稀薄,太空辐射强,易对航天员的身体造成辐射伤害。航天员还要面对剧烈的温度变化,以及没有水、氧气、食物、能源等生存必需资源的困难。

我国太空探索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可以针对我国太空探索的某一方面,收集资料,了解其发展历程。

收集我国太空探索某一方面的资料,将其阶段性成就填入表格。结合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感受。时间阶段性成就2004年1月中国探月工程正式立项,命名为“嫦娥工程”2007年10月嫦娥一号发射升空,实现了中国首次绕月飞行2010年10月嫦娥二号成功发射2013年12月嫦娥三号发射升空,并顺利在月球正面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首辆月球车“玉兔号”驶抵月球表面,进行月球表面勘测2018年12月嫦娥四号成功发射,并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2020年12月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地球中国太空探索在月球方面的成就太空探索的意义:(1)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新资源的开发,帮助我们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并认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2)人类能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3)体现了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板书设计地球在宇宙中宇宙中的天体系统太阳系八颗行星人类的太空探索人类的太空探索成就我国的太空探索成就太空探索的意义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的原因随堂练习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中国探索宇宙的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③①④D.②①③④①“嫦娥五号”完成月球采样任务②“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③“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④中国“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C2.自古以来,人类对于太空的探索从未止步,这有利于(

)①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②认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③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④占领太空,扩张本国领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A3.地理学习应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为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某同学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活动。结合材料,完成探究任务。学习材料:八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表。行星距太阳(地球=1)赤道半径(千米)水星0.392440金星0.726052地球1.006378火星1.523396木星5.2071492土星9.5860268天王星19.2025559海王星30.0524764任务一:制作太阳系模型模拟地球的宇宙环境。(1)如图示意该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照片,请你从科学性角度对该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进行简单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各行星大小的比例不符合实际。建议依据行星的实际大小,按照相同比例缩小制作模型。任务二:探寻地球上存在生命的主要原因。(2)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有______。(双选)A.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B.地球有一颗天然卫星——月球C.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稳定D.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AC(3)该同学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或方法,继续探寻地球上存在生命的主要原因?请你为他提出建议。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借助网络查询相关资料、走进博物馆等方式收集相关信息,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第一章

地球地球与地球仪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节当我们遥望天空时,太阳和月亮是什么形状的?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古人对地球的认识是怎样的?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①天圆地方②太阳和月亮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一个球体。(非真实大小比例)人类在什么时候验证了“地球是一个球体”?人们很早就掌握了证实地球形状的一些简单证据。例如,月食时出现在月球表面的地影呈弧形,启发古人推测地球是球体。③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从西班牙出发,向西南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今称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到达菲律宾群岛,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最后回到西班牙。尝试描述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路线。有人认为,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结束了人们关于地平、地方与地圆的争论。想一想,这个说法对吗?是的。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是在前人猜想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伟大实践,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验证了地球是一个球体,从而结束了人们关于“地方”与“地圆”的争论。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可以从太空观察地球。地球卫星影像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④地球卫星影像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活动地球大小的比较地球大小比较项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相当于_____________个足球场的总面积(足球场面积约7000平方米)地球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相当于客机沿赤道飞行_____小时的距离(客机飞行速度约800千米/时)1.用你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作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72857142857502.用太阳和月球作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太阳月球我的表面积约6.1万亿平方千米,约是地球表面积的_________倍。我的周长约1万千米,地球最大周长约是我周长的_____倍。119614这些数字有点儿抽象,我感受不到地球的真实大小。地球到底有多大呢?我们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几个“速度”来“丈量”一下地球的腰围(赤道周长),看看地球到底有多大!5千米/时,约333天20千米/时,约83天80千米/时,约21天300千米/时,约5.6天不同交通方式不间断绕行赤道一周所需时间示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太大了,为了便于看到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假想的地球旋转轴。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点,与其对应的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点。地轴观察地球仪:看看陆地、海洋、山脉等是如何表示的?山地陆地海洋活动制作简易的地球仪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常用的工具。制作简易地球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仪上重要的点和线。如果你有制作地球仪的其他方法,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制作一个地球仪,并和同学交流制作经验。精心制作

必出良品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老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介新课标的全名叫做《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件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不仅有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连劳动、道德这些,也有非常详细的课程标准。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2011年制定的,离现在已经十多年了;而课程方案最早,要追溯到2001年,已经二十多年没更新过了,很多内容,确实需要根据现实情况更新。所以这次新标准的实施,首先是对老课标的一次升级完善。另外,在双减的大背景下颁布,也能体现出,国家对未来教育改革方向的规划。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是啥?课程方案是对某一学科课程的总体设计,或者说,是对教学过程的计划安排。简单说,每个年级上什么课,每周上几节,老师上课怎么讲,课程方案就是依据。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也就是说,它规定了,老师上课都要讲什么内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就像是一面旗帜,学校里所有具体的课程设计,都要朝它无限靠近。所以,这份文件的出台,其实给学校教育定了一个总基调,决定了我们孩子成长的走向。各门课程基于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明确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设置,九年一体化设计,注重幼小衔接、小学初中衔接,独立设置劳动课程。与时俱进,更新课程内容,改进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形式,注重学科内知识关联、学科间关联。结合课程内容,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提出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通过增加学业要求、教学提示、评价案例等,增强了指导性。教育部将组织宣传解读、培训等工作,指导地方和学校细化课程实施要求,部署教材修订工作,启动一批课程改革项目,推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有效落实。

本教学课件是采用MicrosoftPowerPoint软件平台精心设计与开发的,可在Windows操作系统环境下流畅运行。作为一款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本课件充分整合了多种媒体元素,包括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及声音等,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部分内容取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材料及工具:泡沫球、铁丝、胶布、橡皮泥、毛线、胶水、剪刀等。

制作步骤:

第一步:在泡沫球的中间贴上毛线,作为赤道;在a、b两点各钻一个小孔,使小孔到赤道上各点的距离相等,作为极点。

第二步:把铁丝的一端从一个极点穿至另一个极点,使球体能围绕铁丝旋转;余下的铁丝大致沿球体外侧弯为半圆状,将其余部分卷绕成底座,使球体能放置在桌面。注意极点连线与桌面的夹角大致为66.5°,同时所弯的半圆要比泡沫球略大一点。

第三步:在a、b两个极点处裹上胶布,使球体既可固定在倾斜铁丝的中间,又可以自由转动。

第四步:在c的部位,包上一些橡皮泥,使做好的地球仪不会翻倒。活动:用乒乓球制作简易地球仪经线和经度

观察地球仪并读图思考,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叫经线?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形状:半圆。长度:都相等。方向:指示南北。

2.经线的形状、长度和指示方向有什么特征?

3.经度是以哪条经线为起点的?本初子午线。向东西方向排列。

4.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分别向什么方向排列?西经(W)东经(E)向西度数增大向东度数?0°

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向东、向西逐渐增大。5.经度的范围是多少?有什么规律?一般我们看到的东西半球图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划分的。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任意一个经线圈,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为什么东西半球图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划分的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建有本初子午线的标志,该标志以一条宽十几厘米、长十多米的铜线代表本初子午线。前去参观的人们往往会脚跨这条铜线,拍下“一只脚在东半球,另一只脚在西半球”的照片。为什么他们会“一人跨东西两个半球”?为什么我们看到的东西半球图是以20°W与160°E组成的经线圈划分的?如果以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就会把欧洲、非洲大陆划分在两个半球。20°W与160°E组成的经线圈穿过的大陆少,以此划分的东西半球图能呈现更多完整的大陆。本初子午线标志纬线和纬度

赤道: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

纬线:在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赤道的纬度为0°赤道向北为北纬,用N表示90°N赤道向南为南纬,用S表示90°S0°~30°低纬度地区低、中、高纬度地区的划分南极北极30°~60°中纬度地区60°~90°高纬度地区东西半球划分界线是:

,在图中用不同颜色描一遍。20°W和160°E东半球主要有____洲、____洲和____洲、____洲、______洲等;西半球主要有____洲、____洲和____洲等大洲。亚非欧南极大洋北美南美南极观察地球仪,找出经纬线和经纬度各自的特点,并填入表中。项目经线纬线形状长度指示方向半圆弧圆圈(极点除外)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级缩成一点南北方向东西方向项目经度纬度度数范围表示符号度数分布规律东经“E”,西经“W”北纬“N”,南纬“S”0°—180°0°—90°东经越向东度数越大,西经越向西度数越大北纬越向北度数越大,南纬越向南度数越大在地球仪上找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在地球仪上找出0°经线与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如果以此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看看哪些国家被划分在两个半球。0°经线:英国、法国、西班牙、阿尔及利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多哥、加纳等。180°经线:俄罗斯。基多赤道纪念碑赤道纪念碑在南美洲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有两座赤道纪念碑。图中的赤道纪念碑落成于1982年,碑高30多米,通体用赭红色花岗岩建成,造型呈方柱形。碑顶是一个醒目的大型石刻地球仪,上面有一条象征赤道的白色中心线,从上至下与碑东西两侧台阶上的白线相连。利用经纬网定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或看到下列类似的报道。洋面这么大,“梅花”的具体位置到底在哪里呢?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经线纬线经纬网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位置,可以用相交于该点的经线和纬线确定,用经纬度表示。因此,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方便导航,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11.7°N135°E历史上著名的“泰坦尼克号”失事地点的经纬度位置为41.73°N,49.95°W。经纬网及“泰坦尼克号”失事地点位置示意纬度经度城市40°N116°E北京51°N0°60°N25°E0°79°W30°N120°E23°S43°W经纬度与对应城市伦敦杭州赫尔辛基基多里约热内卢学会利用经纬网定位1.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查找城市,填入表格。2021年第18号台风“圆规”于10月8日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其中心位于13.8°N,131.4°E。10月13日“圆规”在19.2°N,110.4°E登陆。请你在地球仪上大致标出台风“圆规”的生成位置和登录位置,说说它附近的主要地名。生成位置为菲律宾以东太平洋洋面,登陆位置为海南岛。板书设计地球在宇宙中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地球的真实形状地球的形状与大小表面积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地球与地球仪地球仪纬线与纬度经线与经度经纬网随堂练习1.观察下图,“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的“八万里”是指(

)BA.表面积B.最大周长C.平均半径D.极半径2.成语“南辕北辙”,指要到南方去,却驾着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最后不能到达目的地。而“东辕西辙”,理论上却可以到达目的地,其原因正确的是(

)C①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经线等长,纬线不等长③经线是圆,纬线是半圆弧④经线是半圆弧,纬线是圆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3.(广西玉林期中改编)读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位置图及材料,回答问题。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现阶段中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发射任务的航天发射基地,担负通信、广播、气象卫星等试验发射和应用发射任务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是进行发射太阳同步轨道、中低轨航天器和火箭全程试验的理想场所文昌航天发射场可以发射长征五号系列火箭与长征七号、八号运载火箭,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1)中国的四大航天发射基地均位于__________(南/北)半球和_________(东/西)半球。(2)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坐标为(28.2°N,102°E),大致位于图中_________处。(填字母)北东A(3)2024年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我国纬度最高的航天发射基地——______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4)2024年1月17日,搭载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顺利发射升空。根据各航天发射基地的特点,你认为它最有可能在哪里发射升空?酒泉文昌航天发射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运用模型或软件,演示地球的自转、公转运动,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结合实例,说出地球自转、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第一章

地球地球的运动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节地球的自转阅读教材,结合图示,完成下面的表格。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方向周期旋转中心地理现象自西向东一天地轴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处于白昼,是昼半球;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处于黑夜,是夜半球。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交替。早晨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傍晚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昼夜交替2011年11月一个晴朗无月的夜晚,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拍摄团队将相机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并固定好,通过长达6小时的曝光,得到一张绚丽的星轨照片。在兴隆观测站拍摄的星轨照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们看到的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周而复始。这究竟是天在转还是地在转?“天转”似乎更符合人类的直觉。古人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日月星辰围绕地球运动,这是曾在欧洲长期盛行的“地心说”的观点。16世纪中叶,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多年的观测研究,发表了《天体运行论》。他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不断围绕太阳公转。哥白尼的“日心说”被当时的统治者视为异端邪说。直到后来,伽利略使用天文望远镜发现了支持“日心说”的天文现象,“日心说”才逐渐被关注。如今,地球自转与围绕太阳公转已经成为大众熟知的科学常识。当然,我们今天已经更清楚地认识到,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是天转还是地转课堂活动在暗室里,用手电筒或蜡烛等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模拟太阳光对地球的照射。演示地球自转运动,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变化,思考这种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朝向太阳的半球为昼半球,背向太阳的半球为夜半球。按逆时针方向匀速、缓慢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昼半球不断地变成夜半球,夜半球不断地变成昼半球。结论: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观察光线在地球仪上的分布,找到对应的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布。昼半球夜半球太阳光线在同一时刻,林林和正在国外出差的妈妈互致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的差异?林林,上午好!妈妈,晚上好!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不断交替,导致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的差异。纽约与北京的经度相差很大,图中纽约处在夜半球,为晚上;北京处在昼半球,为上午。(美国纽约)(中国北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一天中,人们通常的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的关系。我国古人很早就总结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即白天活动,晚上休息。这反映出人们顺应与遵循地球自转的规律来安排日常生活、工作。地球自转方向,从赤道上空看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可以利用右手法则加强记忆。伸出右手,使大拇指朝上指向北极,那么弯曲的四指指向为地球的自转方向。从赤道看从北极上空看从南极上空看口诀记忆地球自转地球自西向东转,旋转一周为一天;背着太阳为黑夜,迎着太阳为白天;地球上面看日出,每天东边要早见。地球的公转阅读教材,结合图示,完成下面的表格。地球公转地球自转方向周期旋转中心地理现象自西向东一年太阳四季、昼夜长短变化等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春分直射赤道夏至直射23.5°N秋分直射赤道冬至直射23.5°S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太阳直射位置在23.5°N和23.5°S之间来回移动。季节变换春分日前后的3、4、5三个月是北半球的春季。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秋分日前后的9、10、11三个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冬至日前后的12、1、2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冬季。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夏至日前后的6、7、8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四季变换划分的依据: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温度带。赤道23.5°N23.5°S66.5°N66.5°S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非洲热带大草原温带美景北寒带这里阳光斜射得厉害,甚至有一段时间太阳终日不出,气候终年寒冷。这里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四季变化比较明显。这里正午的太阳高高悬在空中,气候终年炎热。仔细观察地球仪,可以发现,南北半球分别有两条纬线是虚线,它们被称为回归线或极圈。为什么有的纬线叫回归线,有的纬线叫极圈呢?每年夏至日,太阳垂直照射在23.5°N,这是太阳光线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北位置。此后太阳垂直照射位置向南移。每年冬至日,太阳垂直照射在23.5°S,这是太阳光线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南位置。此后太阳垂直照射位置北移。这样23.5°N和23.5°S就成看了太阳垂直照射位置“回归”的界线,所以把它们称为回归线。极昼和极夜是南北极及其附近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

极昼: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

极夜:一天24小时都是黑夜。66.5°N、66.5°S是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所以把这两条纬线称为极圈。极昼极夜四季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节气时间昼夜变化情况太阳直射点春分赤道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夏至北回归线6月21日前后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秋分赤道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等长冬至南回归线12月22日前后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全年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这天过后,白昼渐短,黑夜渐长。昼夜长短变化夏至演示地球公转运动,观察同一纬度地带接受太阳光照射情况的变化,了解季节变换。1.将房间光线调暗,选用合适光源照射地球仪,模拟太阳光对地球的照射。2.按逆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使地球仪围绕光源缓慢移动,模拟地球公转。在移动地球仪的过程中,要保持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3.观察同一纬度地带接受太阳光照射情况的变化。当地球公转至图上四个位置时,北半球分别处于哪个季节?夏季秋季冬季春季板书设计地球的运动自转旋转中心方向周期特点昼夜交替时间的差异现象公转旋转中心方向周期特点季节变换昼夜长短变化五带的划分现象随堂练习1.下列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BABCD2.(广东阳江阳西模拟)甲骨文是我国古老的象形文字,最早发现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年”字的写法如图,其本义是年成,五谷成熟。引申为一年的收成、年纪、年节等义。古人用五谷成熟表示“一年”,是因为(

)①地球自转周期是一年②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周期为一年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周期为一年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D3.(福建三明永安期末)图1示意某日某时刻地球日照情况,图2示意甲地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该日开展的“立竿测影,了解太阳日变化”实践活动。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图1所示时刻,甲、乙两地中,____地即将进入白昼。乙(2)下表为甲地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实践内容记录。请将表中内容补充完整。太阳方位变化从①______方向升起,在②______方向落下一天之内日影长短变化产生的原因是⑤____________光线与地面夹角变化先增大,后缩小影子朝向变化日出时朝向西南,日落时朝向东南长短变化先变③______,后变④______东北西北短长地球自转第一章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与地球仪DIQIU地球的运动地球DIQIUDEYUZHOUHUANJINGZHANGJIEZHISHIGUINA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宇宙中宇宙中的天体系统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小部分太阳系八颗行星:水星、金星、地球、______、木星、土星、天王

星和海王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地球是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的原因:距离太阳不远不近,自身体

积和质量不大不小,容易形

成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大

气和水等条件太阳是一颗______吸引着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围绕它运行,组成太阳系银河系是茫茫宇宙的一小部分恒星火星人类的太空探索人类的太空探索成就我国的太空探索成就太空探索的意义ZHANGJIEZHISHIGUINA地球的宇宙环境DIQIUDEYUZHOUHUANJING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地球在宇宙中1.宇宙中的天体系统(1)我们看到的星星,大多都是_______。(2)太阳就是一颗恒星,它吸引着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围绕它运行,组成_________。(3)太阳系是________的一小部分,而银河系也只是茫茫宇宙的一小部分。恒星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系八颗行星:水星、金星、______、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地球是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的原因:距离太阳不远不近,自身体积和质量不大不小,容易形成适合生命存在的______、______和____等条件。地球温度大气水地球的宇宙环境二、人类的太空探索太空探索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新资源的开发,帮助我们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并认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通过太空探索,人类能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同时,太空探索也体现了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DIQIUYUDIQIUYI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形状________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球体ZHANGJIEZHISHIGUINA地球与地球仪大小平均半径:约______千米最大周长(赤道周长):约______千米63714万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经线和经度ZHANGJIEZHISHIGUINA地球与地球仪经线:连接南北两级的半圆弧,指示_______方向经度:由0°经线(本初子午线)向东(E)和向西(W),各分180°南北东西半球的分界线:_______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DIQIUYUDIQIUYI纬线和纬度ZHANGJIEZHISHIGUINA地球与地球仪赤道: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纬线: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指示_______方向纬度:赤道的纬度为0°,向北(N)和向南(S),各分90°东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_________低、中、高纬度地区的划分:低纬度(0°—30°)、

中纬度(30°—60°)、

高纬度(60°—90°)地区赤道利用经纬网定位DIQIUYUDIQIUYI地球与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天圆地方→太阳和月球→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地球卫星影像。地球的真实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___________。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约_______千米,最大周长约_____万千米,表面积约_______平方千米。不规则球体637145.1亿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定义: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_________。表示方法: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作用:可以方便我们看到地球的全貌,了解地球上一些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地球仪上的点和线(1)_____是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是地球的自转轴。(2)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______。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它是地球上的最北点。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地球模型地轴两极三、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利用经纬网定位1.经线和纬线经线纬线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叫经线,也叫子午线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度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在两极缩成一点指示方向_______方向________方向相互关系相交于南北两极相互平行半圆弧圆圈(除极点外)南北东西2.经度和纬度经度纬度起始线_____________(0°经线)______(0°纬线)度数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和向西,各分________从赤道向南和向北,各分______符号东经“E”,西经“W”北纬“N”,南纬“S”变化规律东经越向东,度数越大;西经越向西,度数越大;东、西经180°经线重合北纬越向北,度数越大;南纬越向南,度数越大;北极和南极各为90°本初子午线赤道180°90°3.重要的经线、纬线经线0°、180°东、西经度的分界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界线纬线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界线,南、北纬度的分界线30°低纬度地区和中纬度地区的分界线60°中纬度地区和高纬度地区的分界线20°W160°E东、西半球赤道南、北半球经纬网:地球仪上,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DIQIUDEYUNDONGZHANGJIEZHISHIGUINA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周期:______方向: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___________、时间的差异地球的公转周期:一年方向:_________产生的地理现象一天自西向东季节昼夜交替______变换、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划分: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南温带、南寒带1.自转的特点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地轴__________一天自西向东2.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_________、_________。昼夜交替时间差异二、地球的公转1.公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周期_________________一年太阳自西向东2.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_____变换、__________的变化、五带的划分等。季节昼夜长短3.二分二至日(以北半球为例)节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期3月21日前后6月21日前后9月23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置_______________赤道南回归线昼夜长短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昼夜等长_________________;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赤道北回归线昼夜等长昼最长,夜最短昼最短,夜最长4.地球上的五带名称范围太阳直射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特点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无终年炎热北温带__________和北极圈之间无无四季变化比较明显南温带__________和南极圈之间北寒带北极圈以北地区无有终年寒冷南寒带南极圈以南地区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考点一地球的宇宙环境ZHONGKAOKAODIANJUJIAO1.韦恩图示意天体系统层次2.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1)外部:相对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2)自身: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液态水的存在;体积、质量适中;有适合呼吸的大气。例1

(河南郑州金水区月考)地球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之一。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读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示意图,完成1、2题。1.地球是太阳系内一颗()A.恒星B.行星C.卫星D.彗星2.地球在太阳系中位于()A.水星和金星之间B.金星和火星之间C.火星和木星之间D.木星和土星之间BB考点二判读某地的经纬度位置及半球位置ZHONGKAOKAODIANJUJIAO1.经纬度位置(1)纬度判断:找0°纬线(赤道)。在0°纬线以北,就是北纬;在0°纬线以南,就是南纬。(2)经度判断:找0°经线(本初子午线)或180°经线。在0°经线以东,就是东经;在0°经线以西,就是西经。找180°经线时,判断方向相反。2.半球位置(1)根据纬度判断南北半球:北纬在北半球,南纬在南半球。(2)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例2(河南周口鹿邑期末)学完了经纬线和经纬度,你对它们很熟悉了吧!请你听一听它们的自我介绍,你能辨出谁在撒谎吗?()A.B.C.D.C考点三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ZHONGKAOKAODIANJUJIAO时间太阳直射点位置昼夜长短状况(以北半球为例)①春分赤道(0°)昼夜平分a0°—23.5°N直射点北移,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②夏至北回归线(23.5°N)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b23.5°N—0°直射点南移,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③秋分赤道(0°)昼夜平分c0°—23.5°S直射点南移,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④冬至南回归线(23.5°S)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d23.5°S—0°直射点北移,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例3(贵州贵阳南明区期末改编)北京时间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课,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为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1、2题。1.太空科普授课当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A.甲B.乙C.丙D.丁2.此时贵阳市的昼夜长短情况大致是()A.昼长夜短B.昼短夜长C.昼夜等长D.出现极昼CC精心制作

必出良品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老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介新课标的全名叫做《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件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不仅有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连劳动、道德这些,也有非常详细的课程标准。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2011年制定的,离现在已经十多年了;而课程方案最早,要追溯到2001年,已经二十多年没更新过了,很多内容,确实需要根据现实情况更新。所以这次新标准的实施,首先是对老课标的一次升级完善。另外,在双减的大背景下颁布,也能体现出,国家对未来教育改革方向的规划。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是啥?课程方案是对某一学科课程的总体设计,或者说,是对教学过程的计划安排。简单说,每个年级上什么课,每周上几节,老师上课怎么讲,课程方案就是依据。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也就是说,它规定了,老师上课都要讲什么内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就像是一面旗帜,学校里所有具体的课程设计,都要朝它无限靠近。所以,这份文件的出台,其实给学校教育定了一个总基调,决定了我们孩子成长的走向。各门课程基于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明确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设置,九年一体化设计,注重幼小衔接、小学初中衔接,独立设置劳动课程。与时俱进,更新课程内容,改进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形式,注重学科内知识关联、学科间关联。结合课程内容,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提出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通过增加学业要求、教学提示、评价案例等,增强了指导性。教育部将组织宣传解读、培训等工作,指导地方和学校细化课程实施要求,部署教材修订工作,启动一批课程改革项目,推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有效落实。

本教学课件是采用MicrosoftPowerPoint软件平台精心设计与开发的,可在Windows操作系统环境下流畅运行。作为一款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本课件充分整合了多种媒体元素,包括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及声音等,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部分内容取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陕西咸阳三原二模改编)2024年2月10日是我国传统节日春节。在早期观象授时年代,依据斗转星移定岁时,“斗柄回寅”为岁首。“斗柄回寅”,大地回春,周而复始,万象更新,新的轮回由此开启。图1为经纬网图,图2为某日地球光照图,图3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探究。KAODIANTUPO探究一解密经纬网(1)图1中和0°经线相对的经线是________经线。甲、乙、丙、丁四个阴影区域按照实际面积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180°丙>乙>丁>甲探究二解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2)图2中该日A、B、C三地中有极昼现象的是____地,B地此时正值______(日出/日落)时刻。A日出(3)“‘斗柄回寅’,大地回春,周而复始”,主要是受地球______(自转/公转)的影响。(4)2024年春节期间,地球运行至图3中的________之间,此时西安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公转④→①昼短夜长素养目标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量算距离,识别图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并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一节地图的阅读第二章

地图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的语言地图: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方向、图例和比例尺是地图的“语言”,阅读地图应当明确这些“语言”的含义。方向有的地图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有的地图用经纬线指示方向。图例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怎样将地球表面转绘成平面的地图地球是球体,地图是平面的。如何将球面事物绘制在平面上呢?试想将剥开的橘子皮摊平,我们会发现每块橘子皮之间都有裂缝,难以拼合。如果橘子皮有足够的弹性,我们就可以将裂缝附近的橘子皮拉伸延展,直到将裂缝完全拼合。当然在拉伸延展的时候,橘子皮会发生变形。同样的道理,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使球面变形,就能形成平面的地图。阅读地图辨别方向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北南西东指向标地图按指向标辨别方向,其箭头一般指向北方。北北经纬网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确定方向。北南西东认识图例地图上的图例有各种符号和注记,分别表示一定的地理事物。台湾岛和海南岛交通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可以通过图例识别地图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并描述它们的空间分布特征。呈环状分布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50米。数字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00厘米,即40米。文字比例尺依据公式,获得任意两个要素的数值就可以计算得出第三个要素的数值。(计算前注意统一距离单位)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距离的量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确定地图的东、西、南、北方向。日照在济南的什么方向?济南在潍坊的什么方向?日照在济南的东南方向。北南西东济南在潍坊的正西方向。活动学习阅读地图根据图中的比例尺,量算济南到烟台的直线距离。6.8*60=408(千米)将图例名称补充完整。中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界高速铁路铁路山峰常年河、湖如何确定经纬网地图上两点的基本方向确定南北方向A点在北纬,B点在南纬A在B的北方A、B都在北纬(南纬)度数大的位置偏北(偏南)确定东西方向A、B都在东经(西经)度数大的位置偏东(偏西)A在东经,B在西经,且两者度数之和小于180°A在B的东方A在东经,B在西经,且两者度数之和大于180°A在B的西方板书设计地图的阅读使用比例尺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辨认方向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法:指向北方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南北,纬线指东西认识图例阅读地图地图的语言:方向、图例、比例尺1.学校的足球场位于排球场的()A.西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东南方向D随堂练习读某学校平面示意图,回答1、2题。2.学校篮球场的宽度约为()A.55米B.165米

C.110米D.220米A3.[情境创设](广西钦州灵山期末)【项目式学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为熟悉校园环境、加强同学间的沟通协作,学校发起了“走进新校园,体验新环境”的活动。任务一:收集信息(1)此图采用________确定方向。(2)据图判断,宿舍楼位于篮球场的__________方向,校门位于学校的___________角。指向标西南东北任务二:分析探究(3)若量得图中新春路长约4厘米,实地长度为200米,则此图比例尺为1∶_____________。(4)按第(3)题比例尺计算,某同学从宿舍楼前往多功能室上课,测得其图上距离约为2.2厘米,若他保持50米/分钟的速度步行,需要约__________分钟。50002.2任务三:思考迁移(5)学校要在甲、乙两地选择其中之一修建学生宿舍楼,你认为应建在何处?请说明理由。甲处。靠近旧宿舍楼、避免外部噪声干扰等。素养目标

1.结合地形观察,说出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表示地形的方法;在地形图上识别一些基本地形。2.通过阅读地形图、图像,观看影视资料,观察地形模型或实地考察等,区别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的形态特征。《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第二章

地图七年级地理上册等高线地形图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如何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地球表面的起伏呢?等高线地形图是一种常见的表达地球表面起伏的地图。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甲海拔海拔相对高度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依次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在等高线上标有海拔数值,这种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值每条等高线上的数值,是某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称海拔。等高距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是相对高度。海拔计算A点的海拔是______。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山顶C的海拔大约是______________。150米150米900~1050米等高线上海拔数值越大,地势越高;数值越小,海拔越低。较高较低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势高低的判断较高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较缓。较陡较缓坡度陡缓的判断AC该线路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从A地和B地出发,沿着AC线路或BC线路都能爬到山顶C,沿___线路爬到山顶较容易,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高线闭合数值从四周向中间逐渐增大地形部位的判断相邻两山脊之间的低凹处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指山高处像兽脊凸起部分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两个山峰间平缓的部位像马鞍的形状两侧的山脊、山谷等高线近似对称近于垂直的山坡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处等高线的绘制对一个区域不同地点的海拔进行测量,并标注在地图上。根据已知点的海拔可以估算其他未知点的海拔。确定要绘制等高线的海拔,将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平滑的曲线。按照一定的海拔差(即等高距),分别绘制其他等高线。测绘点海拔的标注等高线的绘制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依次连接成线,叫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标注的数值,如100米、200米。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从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活动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地形部位识别图中①—⑦表示的地形部位。比较图中④和⑥两地的坡度差异。①③:山峰;②:陡崖;④⑥:山脊;⑤:山谷;⑦:鞍部。④地等高线较⑥地稀疏,坡度比⑥地平缓。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如图),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涂上不同的颜色,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附有图例说明各种颜色表示的高度或深度范围。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五种。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可以比较容易地判读各种各样的地形,以及地表的起伏状况。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较山地小。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盆地四周高,中间低。阅读教材,结合以上材料,完成下列表格。地形类型海拔地势起伏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500米以下相对高度较山地小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四周高,中间低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制作制作原理根据等高线的原理,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着色规律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不同深浅的黄色表示丘陵、高原、山地,白色表示冰雪,褐色表示高山特点优点能一目了然地看出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缺点高程表达不准确,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程差被忽略了活动绘制并判读分层设色地形图根据图中高度表,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完成分层涂色。判断图中①-⑤所代表的地形类型。①平原②盆地③高原④山地⑤丘陵某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板书设计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海拔与相对高度常见地形部位: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分层设色地形图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比较容易判读各种各样的地形,以及地表的起伏状况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坡缓的地方。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标注的海拔,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从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1.长城城墙所在的山体部位主要是()A.山脊B.山谷C.山峰D.陡崖A随堂练习读长城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3题。2.在攀登长城的过程中,从①到②,同学们()A.一直上坡B.先下坡,后上坡C.一直下坡D.先上坡,后下坡C3.敌楼④的海拔高度可能是()A.815米B.775米C.750米D.725米D4.下列地形特点的描述,与序号所示地形相符的是()A.①—海拔在500米以上,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B.②—四周高,中间低C.③—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D.④—海拔在500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较陡A5.[跨学科·历史]【红色岳麓,闪耀中国】一座岳麓山,半部近代

史。读岳麓山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1939—1942年三次长沙会战期间,第九战区司令部战时指挥部迁到岳麓山。这个战时指挥部非常隐蔽,门前有一小溪,涧深林茂。图中甲、乙两处可能为战时指挥部的是______。甲(2)在长衡会战第一阶段作战中,岳麓山炮台(现今古炮台)被日军偷袭,需要运输材料维修。从省力的角度来提供建议,你会选择______(①/②)路线,简述原因。①①路线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较省力。(3)革命先烈们在岳麓山留下了辉煌战绩,也为后辈留下了红色文化遗产:蔡锷墓—黄兴墓—长沙会战碑—古炮台。蔡锷墓与黄兴墓之间的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