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广南一中高三五月份模拟考试理综化学部分_第1页
云南省广南一中高三五月份模拟考试理综化学部分_第2页
云南省广南一中高三五月份模拟考试理综化学部分_第3页
云南省广南一中高三五月份模拟考试理综化学部分_第4页
云南省广南一中高三五月份模拟考试理综化学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广南一中2018届高三五月份模拟考试高三理综化学部分分卷I一、单选题(共7小题,每小题6.0分,共42分)1.近20年来,同位素分析法在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中获得广泛应用。如在陆地生态研究中,2H、13【C】15N、18O、34S等被视为环境分析指示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4S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16B.1HO的摩尔质量为20g·mol-1C.13C和15N核内的质子数相差2D.2H+的核外电子数为2【答案】B【解析】A项中S为16号元素,质量数为34,则中子数为34-16=18,错误;B项中1HO的摩尔质量=(1×2+18)g·mol-1=20g·mol-1,正确;C项中C为6号元素,N为7号元素,质子数相差1,错误;D项中2H+的核外电子数为0,错误。2.钠﹣氯化镍电池是一种高能电池,其结构如图所示,用β″﹣Al2O3陶瓷管为载体,熔融NaAlCl4为电解质.其反应式为:Ni+2NaCl2Na+NiCl2;该电池本身具有过充电和过放电保护机制.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电池在常温下不能正常工作B.熔融NaAlCl4不参与正常电极反应C.正常充电的阴极反应;NaCl+e﹣=Na+Cl﹣D.过放电时正极反应:AlCl﹣3e﹣=4Cl﹣+Al【答案】D【解析】A、固态的氯化钠与NiCl2发生低熔的温度为570℃,所以该电池在常温下不能正常工作,正确;B、熔融NaAlCl4是介质,不参与正常电极反应,正确;C、充电时,蓄电池中的负极接电源负极作阴极,电极反应为:Na++e﹣═Na,正确;D、熔融NaAlCl4是介质,不参与正常电极反应,错误.3.甲、乙、丙、丁、戊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略去,箭头表示一步转化)。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图示转化关系的是()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A【解析】①错误,NO与H2O不反应,不会生成NH3;②正确,Fe与水蒸气反应产生H2,H2还原Fe2O3生成Fe;③错误,NaAlO2溶液与过量CO2反应生成的是Al(OH)3沉淀而不是Al2O3;④正确,Na2O2与CO2反应生成O2,Na与O2在加热条件下生成Na2O2,①③错误,答案选A。4.2010年4月中旬全球核安全峰会在华盛顿举行,发展核电、制裁核武器发展是会议主题.各式各样电池的发展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一次电池B.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C.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负极被还原D.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为二氧化硅【答案】B【解析】A.上的锂离子电池可以充电、放电,属于二次电池,错误;B.锌锰干电池中锌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Zn2+,所以锌作负极,正确;C.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负极失电子被氧化,错误;D.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为硅,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错误.5.如表是食用碘盐包装上的部分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温会导致碘的损失B.碘酸钾可氧化氯化钠C.可用淀粉检验碘盐中的碘酸钾D.该碘盐中碘酸钾含量为20~50mg·kg-1【答案】A【解析】A项,高温时碘酸钾易分解;B项,碘酸钾和氯化钠不反应;C项,淀粉试液能检验碘单质;D项,根据碘和碘酸钾的关系式计算碘酸钾的质量。6.将22.4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11.2L(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NO2B.N2O2C.N2OD.N2O4【答案】A【解析】假设反应为:2NxOy+2yCu2yCuO+xN2,根据题中数据,反应后气体体积为反应前气体体积的一半,即可以得到x=1,因为4Cu+2NO2=4CuO+N2,方程式的系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反应前有NO222.4L即1mol,所以反应后有N20.5mol,为NO2,选择A。7.科学家设想以N2和H2为反应物,以溶有A的稀盐酸为电解质溶液,可制造出既能提供电能,又能固氮的新型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入N2的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N2+6e﹣+8H+═2NH4+B.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会变大,故需要加入盐酸C.该电池外电路电流从通入H2的电极流向通入N2的电极D.通入H2的电极为负极,A为NH4Cl【答案】C【解析】A.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即氮气被还原生成NH4+,电极反应式为N2+6e﹣+8H+=2NH4+,正确;B.放电过程中,负极电极反应为:H2﹣2e﹣=2H+,正极电极反应N2+8H++6e﹣═2NH4+,总反应式为N2+3H2+2H+=2NH4+,消耗氢离子,电解质溶液PH升高,故需要加入盐酸,正确;C.N2为正极,H2为负极,电流由正极N2流向负极H2,错误;D.根据负极电极反应为:H2﹣2e﹣=2H+,正极电极反应N2+8H++6e﹣═2NH4+,总反应式为N2+3H2+2H+=2NH4+,则H2为负极,A为NH4Cl,正确.分卷II二、非选择题8.下列溶液中所含微粒种类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A.氨水B.氯水C.硫酸氢钠溶液D.盐酸【答案】BACD【解析】氨水:NH3、H2O、NH3·H2O、NH、OH-、H+共6种;氯水:H2O、Cl2、HClO、H+、Cl-、ClO-、OH-共7种;NaHSO4溶液:H2O、Na+、H+、SO、OH-共5种;盐酸:H+、Cl-、OH-、H2O共4种。9.(1)0.3molH2O分子中所含氢原子数与个NH3分子中所含氢原子数相等。(2)0.4mol乙烷中所含共价键的物质的量是。(3)已知16gA和2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molC和31.76gD,则C的摩尔质量为。(4)7.1gCl2中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在和足量NaOH溶液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答案】(1)1.204×1023(或0.2NA)(2)2.8mol(3)106g·mol1(4)3.40.1【解析】(1)0.3mol×6.02×1023mol1×2=N(NH3)×3,则N(NH3)=1.204×1023或2×0.3NA=3×N(NH3),N(NH3)=0.2NA。(2)一个乙烷(C2H6)分子中含有7个共价键,所以0.4mol乙烷中所含共价键的物质的量为2.8mol。(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0.04molC的质量为16g+20g31.76g=4.24g,M(C)=4.24g÷0.04mol=106g·mol1。(4)每个氯原子中有17个电子,7.1gCl2中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4=3.4mol。Cl2和NaOH反应时,1molCl2转移1mol电子,则7.1gCl2和NaOH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10.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请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三种情况下,离子方程式与(1)相同的是________(填序号)。A.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溶液显中性B.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恰好完全沉淀C.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3)若缓缓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I表示)可近似地用如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曲线表示。(4)若有一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悬浮于Ba(OH)2溶液中央,如图所示。向该烧杯中缓缓注入与Ba(OH)2溶液等密度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在此实验过程中,小球将________。【答案】(1)Ba2++2OH-+2H++SO===BaSO4↓+2H2O(2)A(3)C(4)下沉【解析】(1)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BaSO4↓+2H2O。(2)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溶液显中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Ba2++2OH-===BaSO4↓+2H2O;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恰好完全沉淀,离子方程式为:Ba2++OH-+SO+H+===BaSO4↓+H2O;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Ba2++OH-===BaSO4↓+H2O。(3)向Ba(OH)2溶液中缓缓加入稀硫酸,当Ba(OH)2与H2SO4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导电能力接近为零,再加过量稀硫酸,溶液导电能力又增强,故曲线C正确。(4)Ba(OH)2与H2SO4反应过程中,随反应的进行,溶液密度变小,塑料小球下沉。【化学选考35题】35.现有七种元素,其中A、B、C、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F、G为第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请根据下列相关信息回答问题。(1)B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________个方向,原子轨道呈______形。(2)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推断C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为,该同学所画的电子排布图违背了________________。(3)G位于________族________区,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4)检验F元素的方法是________,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3哑铃(2)泡利原理(3)第ⅦBd3d54s2(4)焰色反应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电子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乃至基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解析】(1)氮元素的最高能量电子为2p轨道上的电子,相应电子云有三种方向,呈哑铃形。(2)3s轨道的两个电子自旋方向相同,违反了泡利原理。(3)M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2,最后填充的电子为3d轨道,故属于d区元素,处于第四周期第ⅦB族。【化学选考36题】36.化学在材料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郑哲敏院士、王小谟院士,两人均在材料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国家创造出较大的经济效益。(1)石灰石、生石灰和熟石灰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工业生产中,不可能用到上述原料的是_________(填序号);①炼铁②炼钢③从海水中提取镁④铝的冶炼⑤制水泥⑥制玻璃⑦制漂白粉⑧烧制陶瓷(2)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与分离,标志着我国航天工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下列选项中的描述与化学研究领域无关的是A.燃料燃烧为神州八号升空提供动力B.与地面指挥中心联系的无线电通讯C.宇航服使用的合成纤维等新材料D.太空舱中利用NiFeO4处理呼出的废气(3)玻璃钢是将玻璃纤维和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的复合材料,它具有强度高、质量轻、耐腐蚀、抗冲击、绝缘性能好等优良性能,其中基体是_________,增强体是_________;(4)橄榄石型LiFePO4是﹣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中Fe元素显+2价,常向LiFePO4中加入少量活性炭黑,其作用除了可以改善LiFePO4的导电性能外,还能_________。【答案】(1)④⑧(2)B(3)高分子材料;玻璃纤维(4)与空气中氧气反应,防止LiFePO4中Fe2+被氧化【解析】(1)①炼铁的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②炼钢主要原料是铁水以及废钢(废钢用于降温及降低成本,属于金属料(及其他合金比如泥铁,添加较少.价格较高),造渣料如大量的石灰,白云石,莫来石等;③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原料:海水、石灰乳;④铝的冶炼的原料:氧化铝;⑤制水泥的原料:石灰石和黏土;⑥制玻璃的原料: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⑦制漂白粉的原料:用石灰石可以制得氧化钙进而得到消石灰,用氯气与消石灰反应得到漂白粉;⑧烧制陶瓷的原料:黏土;(2)A.燃料燃烧是化学变化,与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