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测试卷02(新教材必修二)(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2D/3B/wKhkGWesxp-AaJ0LAAGOxRcA__A392.jpg)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测试卷02(新教材必修二)(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2D/3B/wKhkGWesxp-AaJ0LAAGOxRcA__A3922.jpg)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测试卷02(新教材必修二)(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2D/3B/wKhkGWesxp-AaJ0LAAGOxRcA__A3923.jpg)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测试卷02(新教材必修二)(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2D/3B/wKhkGWesxp-AaJ0LAAGOxRcA__A3924.jpg)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测试卷02(新教材必修二)(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2D/3B/wKhkGWesxp-AaJ0LAAGOxRcA__A39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测试卷02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B.每一对遗传因子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C.F1细胞中控制两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相互融合D.F2中有16种组合,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答案】C【解析】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且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每一对遗传因子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B正确;F1细胞中控制两对性状的遗传因子是相对独立的,且互不融合,C错误;后代F2中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D正确.2.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D、d代表基因。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组合。此操作模拟了()①等位基因的分离②同源染色体的联会③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④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由于甲、乙中都有D、d,所以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只能获得D或d中的一个,说明等位基因的分离;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不同字母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3.某种植物果实重量由二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二对基因分别位于二对同源染色体上,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已知隐性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果实重量分别为150g和270g。现将二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杂交,F1中重量为210g的果实所占比例为()A.3/16B.9/16C.3/8D.5/8【答案】C【解析】由于每个显性基因增重为30g,所以重量为210g的果实的基因型中含有显性基因个数为:(210-150)÷30=2,含两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分别占1/4,1/16,1/164.如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果蝇细胞内基因数目要远远多于染色体数目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黄身基因与白眼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细胞内的基因都在染色体上【答案】D【解析】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所以果蝇细胞内基因数目要远远多于染色体数目,A项正确;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项正确;黄身基因与白眼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因此它们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项正确;细胞核内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细胞质内的基因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D项错误。5.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遗传实验中,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A.1:3,1:2:1和3:1B.3:1,1:4:1和1:3C.1:2:1,4:1和3:1D.3:1,3:1和1:4【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是9:7、9:6:1、15:1,可见3种情况下后代都是16种组合,说明F1为双杂合子.设两对基因分别为A,a和B,b,则F1的基因型都是AaBb.第一种情况:AaBb产生的F2的分离比是9:7,根据9:3:3:1,推测A、B都存在是一种性状,占9份,其他所有是一种性状,占7份.所以AaBb与aabb测交,后代AaBb为一种性状,Aabb、aaBb、aabb为另一种性状,即F1与纯合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1:3.第二种情况:AaBb产生的F2的分离比是9:6:1,(9指每对基因至少带一个显性基因,6指只带有一对隐性纯合基因,1指带有2对隐性纯合基因),以AaBb与aabb测交,后代AaBb为一种性状,Aabb、aaBb又为一种性状,则aabb为另一种性状,即F1与纯合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1:2:1.第三种情况:AaBb产生的F2的分离比是15:1(15指带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显性基因,1指无显性基因,即aabb),所以AaBb与aabb测交,后代AaBb、Aabb、aaBb、为一种性状,aabb为另一种性状,即F1与纯合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3:1.6.以下所示为人类精子形成的过程: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eq\o(→,\s\up7(减数第一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eq\o(→,\s\up7(减数第二次分裂))精细胞→精子。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精细胞到精子的过程是精子形成中特有的变形过程B.减数第一分裂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分裂结束时D.减数第二分裂方式和有丝分裂相似【答案】C【解析】染色体数目的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7.如图为某雄性动物细胞内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B.此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C.图中含有4个DNA分子D.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答案】D【解析】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图示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A正确;图示同源染色体正在两两配对(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所以此细胞为初级精母细,B正确;C、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4个DNA分,C正确;D、由于发生交叉互换,等位基因A与a的分离不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错误;8.一个家庭中,父亲正常,母亲患血友病,婚后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正常儿子,产生这种变异最可能的亲本和时间分别是()A.父亲、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母亲、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父亲、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母亲、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答案】C【解析】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B、b表示),父亲正常,母亲患血友病,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正常儿子,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XBY×XbXb,儿子的基因型为XBX ̄Y。根据亲代的基因型可判断,XB和Y两条染色体均来自于父方,则X ̄来自于母方,为Xb,因此可确定是父亲产生了不正常的精子(XBY)所致,C正确。9.如图所示的红绿色盲患者家系中,女性患者Ⅲ-9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正常。Ⅲ-9的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来自(
)A.Ⅰ-1B.Ⅰ-2C.Ⅰ-3D.Ⅰ-4【答案】B
【解析】女性患者Ⅲ-9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但Ⅱ-7正常,可推测Ⅱ-6是携带者;由于Ⅰ-2患病,所以其色盲基因来自Ⅰ-2,B正确;A、C、D错误。梯度离心,则离心管中将出现轻、重2个条带,D错误。10.A和a、B和b分别代表两对同源染色体.若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形成的一个卵细胞是Ab,则同时生成的三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A.Ab、ab、abB.aB、Ab、ABC.Ab、aB、aBD.Ab、Ab、Ab【答案】C
【解析】初级卵母细胞形成的一个卵细胞是Ab,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A和b移向一极,而非同源染色体a和B移向另一极,形成一个次级卵母细胞(Ab)和一个第一极体(aB);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第一极体(aB)分裂形成两个第二极体(aB);次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其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Ab)和一个第二极体(Ab),因此同时生成的三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Ab、aB、aB。11.用放射性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并分别侵染大肠杆菌,经保温、搅拌和离心后检测离心管中物质的放射性,甲管的上清液(a1)放射性远高于沉淀物(b1);乙管的上清液(a2)放射性远低于沉淀物(b2)。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管中a1的放射性来自32P,乙管中b2的放射性来自35SB.根据甲、乙两管的实验结果可推测DNA是遗传物质C.若搅拌不充分,甲管的b1中可能出现较大的放射性D.若保温时间过长,乙管的a2中可能出现较大的放射性【答案】A【解析】被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被35S标记)留在大肠杆菌外面,导致甲管的上清液放射性远高于沉淀物;而噬菌体的DNA(被32P)进入到大肠杆菌的细胞中,导致乙管的沉淀物的放射性远高于上清液,由此推断甲管中a1的放射性来自35S,乙管中b2的放射性来自32P。12.下面为含有四种碱基的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正确描述是()A.③有可能是碱基AB.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C.①②③中特有的元素分别是P、C和ND.与⑤有关的碱基对一定是A—T【答案】D【解析】该DNA分子含有四种碱基,且A与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G与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因此与⑤有关的碱基对一定是A—T,与③有关的碱基对一定是G—C,但无法确定③⑤具体是哪一种碱基。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的,应为图中的①②。①中特有的元素是P,③中特有的元素是N,而C并不是②所特有的,③中也含有C。13.下列有关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与其所在DNA分子中、一条单链与其互补链中碱基数目比值的关系图,不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DNA分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理解。双链DNA分子中,(A+C)/(T+G)一定等于1,故A项正确;在DNA分子中,存在(A1+T1)/(G1+C1)=(A2+T2)/(G2+C2)=(A+T)/(G+C),故B、D项正确;当一条链中存在(A1+C1)/(T1+G1)=1时,其互补链中存在(A2+C2)/(T2+G2)=(T1+G1)/(A1+C1)=1,C项错误。14.下列有关“探究DNA的复制过程”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过程中,大肠杆菌将利用NH4Cl中的N合成DNA的基本骨架B.通过对第二代大肠杆菌DNA的密度梯度离心,得出DNA复制的特点为半保留复制C.将含14N/14N-DNA的大肠杆菌放在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所获得的大肠杆菌的DNA中都含有15ND.将含15N/15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以14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繁殖一代后,若将提取的子代大肠杆菌DNA解旋处理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管中将只出现1个条带【答案】C【解析】培养过程中,大肠杆菌将利用NH4Cl中的N合成含氮碱基进而形成DNA两条链之间的碱基对,A错误;通过对亲代、第一代、第二代大肠杆菌DNA的密度梯度离心,对比分析才可得出DNA复制的特点为半保留复制,B错误;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将含14N/14N-DNA的大肠杆菌放在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所获得的大肠杆菌的DNA中都含有15N,C正确;将含15N/15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以14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繁殖一代后,若将提取的子代大肠杆菌DNA解旋处理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管中将出现轻、重2个条带,D错误。15.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A.在RNA聚合酶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B.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与T配对C.mRNA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D.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中【答案】A【解析】分析图示可知,转录和翻译是同时进行的,所以该过程发生在原核细胞内,D错误;一条mRNA上连接了两个核糖体,使一条mRNA翻译得到两条肽链,C错误;DNA-RNA杂交区域中T应与A配对,A应与U配对,B错误;转录只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当RNA聚合酶与DNA启动部位相结合时,DNA片段的双螺旋解开,A正确。16.下图为真核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上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可组合成64种密码子,对应20种氨基酸B.若①中有一个碱基发生改变,则合成的多肽链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C.①上的一个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只由一种tRNA转运D.①只有与⑥结合后才能发挥它的作用【答案】D【解析】①为mRNA,含有的四种核糖核苷酸可组合成64种密码子,但其中有3种是终止密码子,无对应的氨基酸,A错误;若①中有一个碱基发生改变,则由于不同的密码子可能对应同一种氨基酸,因而合成的多肽链结构不一定发生改变,B错误;一个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密码子决定,因此它可由一种或几种tRNA转运,C错误;mRNA是翻译的模板链,只有与核糖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D正确。选D。17.如图表示真核细胞内合成某种分泌蛋白的过程中由DNA到蛋白质的信息流动过程,①②③④表示相关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催化②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B.假设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a→bC.一个mRNA上连接多个核糖体叫作多聚核糖体,在原核细胞中分离出的多聚核糖体常与DNA结合在一起,这说明原核细胞是边转录边翻译D.假设②过程表示豌豆的红花基因(R)的转录过程,那么可在豌豆叶肉细胞中分离出与R相对应的mRNA【答案】D【解析】分析图示可知,①过程指DNA的复制,发生在真核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②过程指转录,催化转录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据图观察可知:从a→b,越接近b端的核糖体上翻译的肽链越长,说明越接近b端的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的距离越长,由此推出核糖体的移动方向为a→b。在原核细胞中分离出的多聚核糖体常与DNA结合在一起,说明在原核细胞中边转录边翻译,转录和翻译可同时同地进行。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控制花色的基因在叶肉细胞中不表达。18.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的RNA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依据中心法则(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完整过程至少要经过④②③环节B.侵染细胞时,病毒中的蛋白质不会进入宿主细胞C.通过④形成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D.科学家可以研发特异性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答案】B【解析】HIV属于逆转录病毒,HIV侵染细胞时其携带的逆转录酶会随同RNA一起进入宿主细胞中,B错误;HIV的遗传物质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应先进行逆转录后再进行转录和翻译,其逆转录合成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伪装成宿主细胞的基因并进行表达;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可以治疗艾19.已知苯丙酮尿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据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00,请问在人群中该丙苯酮尿隐性致病基因(a)的基因频率以及携带此隐性基因的携带者(Aa)基因型频率各是多少?()A.0.01,0.0198B.0.99,0.0198C.0.01,0.0001D.0.01,O.0099【答案】A【解析】设苯丙酮尿隐性基因为a,携带者基因型为Aa。因为aa频率=q2=1/10000,所以a频率=q=0.01,又因为p+q=1,所以p=0.99,因为Aa的基因频率=2pq,所以Aa的频率=2×0.99×0.01=0.0198。20.在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几乎都是浅色型(s)的,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逐渐将树皮熏成黑褐色,到了20世纪中叶,黑色型(S)的桦尺蠖成了常见类型。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的方向发生了改变,所以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B.桦尺蠖种群进化过程中接受选择的是各种基因型的个体C.该地区桦尺蠖种群进化过程中Ss的基因型频率不会改变D.长时间的环境污染导致s基因突变成S基因的频率增加【答案】B【解析】自然选择是定向的,A错误;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表现型,选择的是各种基因型的个体,B正确;Ss个体对应的表现型为黑色,适应环境,通过选择,其基因型频率增加,C错误;通过自然选择,S基因的频率增加,D错误。21.下列图示过程存在基因重组的是()【答案】A【解析】A图所示的AaBb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因此符合要求;B图表示的是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不存在基因重组;C图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该时期不存在基因重组;D图中只有一对等位基因,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蛋白质构成,所以翻译需要mRNA、tRNA和rRNA三种RNA,D错误。22.下列关于物种形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产生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是常见的物种形成方式C.生殖隔离是地理隔离的必然结果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差别【答案】C【解析】生殖隔离是长期地理隔离的结果,但不是必然结果,C错误。23.某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下列关于鼻咽癌发病诱因及防治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鼻咽癌的化疗主要是利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的分裂间期B.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居民中含有的原癌基因较其他地区多C.细胞癌变后,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将比正常细胞更长D.细胞癌变属于细胞的正常分化,其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答案】A【解析】原癌基因是正常基因,作用是调节细胞周期,癌变后细胞分裂加快,周期变短。癌变后的细胞异常分化,无限增殖。24.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下图是其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目变化,其中可能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是()【答案】A【解析】: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此时着丝粒未分裂,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均存在,且数量分别为2n、4n、4n(n=4),故选A。25.如图为某基因的表达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DNA,其双链均可作为②的转录模板B.一个mRNA分子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形成多条不同肽链C.③是核糖体,翻译过程③由3′向5′方向移动D.④是tRNA,能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答案】D【解析】基因的表达过程包括两个过程:一、DNA转录形成mRNA;二、mRNA通过翻译形成蛋白质。A、根据图示可知①为DNA,在转录过程中,只是以其中的一条单链为模板,A错误。B、一个mRNA分子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由于是同一条信使RNA翻译的,故形成多条肽链都是相同的,B错误。C、③是核糖体,由④转运RNA(tRNA)的移动方向可知,它从核糖体往5′方向,则翻译过程③由5′向3′方向移动,C错误。D、②是mRNA,其上含有密码子,④是tRNA,能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D正确。26.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aXb的精细胞,则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Y、Y B.Xb、aY、Y C.aXb、aY、Y D.AAaXb、Y、Y【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aXb的精细胞,Aa为等位基因,在正常分裂时应当位于两个细胞中,故该精细胞在产生过程中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异常,形成了AAaaXbXb和YY的次级精母细胞细胞;②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基因A所在的姐妹染色单体在着丝粒断裂后未移动到两个细胞中,故形成了AAaXb和aXb两个精细胞,而另外一个基因型为YY的次级精母细胞正常分裂,得到两个基因型为Y的精细胞,故剩余的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Xb、Y、Y,A选项正确。27.基因A、a和N、n分别控制某种植物的花色和花瓣形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其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如表所示。一亲本与白色宽花瓣植株杂交,得到F1,对F1进行测交,得到F2,F2的表型及其比例是粉红中间型花瓣︰粉红宽花瓣︰白色中间型花瓣︰白色宽花瓣=1︰1︰3︰3。该亲本的表型最可能是()基因型AAAaaaNNNnnn表型红色粉红色白色窄花瓣中间型花瓣宽花瓣A.红色窄花瓣 B.白色中间型花瓣 C.粉红窄花瓣 D.粉红中间型花瓣【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白色宽花瓣植株的基因型为aann,对该植株与一亲本杂交得到的F1进行测交,F2的表型及其比例是:粉红中间型花瓣︰粉红宽花瓣︰白色中间型花瓣︰白色宽花瓣=1︰1︰3︰3,其中粉红︰白色=1︰3,说明F1关于花色的基因型有两种,即Aa和aa,且两者所占比例相等;中间型花瓣︰宽花瓣=1︰1,说明F1关于花瓣形状的基因型为Nn,将两对相对性状综合在一起分析,不难推出F1的基因型为AaNn和aaNn,且两者所占比例相等。由于亲本白色宽花瓣植株的基因型为aann,因此另一亲本的基因型为AaNN,表型为粉红窄花瓣。28.下图为真核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上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可组合成64种密码子,对应20种氨基酸B.若①中有一个碱基发生改变,则合成的多肽链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C.①上的一个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只由一种tRNA转运D.①只有与⑥结合后才能发挥它的作用【答案】D【解析】①为mRNA,含有的四种核糖核苷酸可组合成64种密码子,但其中有3种是终止密码子,无对应的氨基酸,A错误;若①中有一个碱基发生改变,则由于不同的密码子可能对应同一种氨基酸,因而合成的多肽链结构不一定发生改变,B错误;一个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密码子决定,因此它可由一种或几种tRNA转运,C错误;mRNA是翻译的模板链,只有与核糖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D正确。选D。29.如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某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若Ⅰ2无乙病致病基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Ⅱ3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8D.若Ⅱ4与一位正常男性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为3/8【答案】C【解析】图中1号和2号均患甲病,但其子代中有一个表现正常的女儿(4号),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号和2号均无乙病,但他们有一个患乙病的儿子(6号),说明乙病是隐性遗传病;又已知Ⅰ2无乙病致病基因,则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3的基因型为A_XBX-,其为纯合子(AAXBXB)的概率为1/3×1/2=1/6;Ⅱ4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2aaXBXB、1/2aaXBXb,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aaXBY,二者婚配生下正常男孩(aaXBY)的概率为1/2×1/2+1/2×1/4=3/8。30.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甲、乙两个种群,两个种群所发生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a过程,最终达到生殖隔离B.b过程的实质就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使生物能够定向进化C.①~⑥只能表示新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和随机的D.品系1和品系2种群基因库出现了差异,立刻形成物种1和物种2【答案】B【解析】图中a过程表示地理隔离,物种的形成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b过程表示自然选择,其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发生进化;①~⑥表示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者均是不定向的;当品系1和品系2种群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即产生生殖隔离时才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病属于乙病属于______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伴X染色体隐陛遗传病E.伴Y染色体遗传病(2)Ⅱ一5为纯合体的概率是,Ⅱ一6的基因型为,Ⅲ一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3)假如Ⅲ一10和Ⅲ一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不患病的概率是。【答案】(1)AD(2)1/2
aaXBY8(3)2/37/24【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知识,包括遗传病显隐性性状及遗传方式的判断、个体基因型的推写、概率的计算等。患甲病的夫妇生出了一正常的女儿,甲病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正常的夫妇生患乙病的孩子,乙病一定是隐性遗传。由图可推知个体1和2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和AaXBY,则=2\*ROMANII-5表现正常,其基因型为aaXBY,Ⅲ一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8。若只研究甲病,Ⅲ一10的基因型为Aa(概率2/3)或AA(概率1/3),Ⅲ一13的基因型为aa,则二者生育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2/3。若只研究乙病,Ⅲ一10的基因型为XBXB(概率3/4)或XBXb(概率1/4),Ⅲ一13的基因型为XbY,则二者生患乙病孩子的概率为1/8.10与13生不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2/3)×(1-1/8),即7/24。32.如图A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动态变化过程,图B表示处于某个分裂时期的细胞,图C表示果蝇的精原细胞分裂产生精子的示意图,其中Ⅳ细胞中只表示了部分染色体的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指________段(填图中字母),cd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________期。(2)图B可表示动物的________分裂,相当于图A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效照明电器产品项目提案报告
- 2025年住宅用地购买与建设合同
- 2025年汽车尾气净化三效催化剂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2025年个人对公商业租赁协议分析与
- 2025年债转股增资扩股项目协议书
- 2025年离婚双方权益平衡协议策划
- 2025年住宅消防设施建设协议范本
- 2025年企业投资策划合作合同协议范本
- 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协议书
- 2025年终止软件工程师职业劳动合同协议
- 化工设计自动控制方案
- 幼儿园幼小衔接考试试题一
- 天津事业单位笔试试题2024
- 《化妆品稳定性试验规范》
- 《社区康复》课件-第四章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社区康复实践
- (2024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考试命题趋势分析
-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位换算题200道及答案
- 变电站现场运行通用规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 搅拌车驾驶员安全培训
- 船舶管理(电子电气员)5.船舶安全用电
- 中储粮油脂公司考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