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010页,共=sectionpages1010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A.儿童不能坐在家用轿车的前排 B.飞机降落要有足够长的滑行跑道C.助跑可以跳得更远 D.搭乘公交车要坐好扶稳2.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质量与它所受到的重力成正比B.三要素都相同的两个力一定不是平衡力C.弹簧测力计刻度均匀是因为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与拉力成正比D.生活中摩擦力都是阻碍物体运动的3.如图所示,下列物体受力示意图中,物体能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 B.C. D.4.如图所示,材料、粗糙程度和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所受的拉力为F甲、F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甲、p乙,底面积S甲>S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5.利用小车、砝码等器材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小车B.平面是否光滑实验无影响C.若观察到小车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它受到的力是平衡的D.调整两边托盘中所放砝码的质量可以改变拉力的大小6.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面戏水鸭子受到浮力的施力物体是鸭子的脚掌B.在水中游弋的小鱼苗没有受到浮力的作用C.水中圆柱形的桥墩受到了方向向上的浮力作用D.在空中匀速上升的氢气球,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7.下图所示的实例中,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的是()A.用力将跳板压弯B.用力推动购物车C.用力将篮球投出D.用力将门拉开8.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属于连通器的是()A.茶壶B.排水管的“反水弯”C.卫生间的地漏D.活塞式抽水机9.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8∶1 B.4∶3 C.1∶2 D.4∶110.如图所示,把长约20cm的饮料吸管从中部剪开(但不要彻底剪断)并弯折过来,将其中一段吸管插在盛水的烧杯中,从另一段吸管的管口用力吹气,水将从管的管口喷出,且呈雾状,这是因为吹气时()A.管上端附近气体的压强变大 B.管上端附近气体的压强变小C.烧杯中水面上气体的压强变大 D.烧杯中水面上气体的压强变小11.玩滑板车是小朋友们喜爱的一项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朋友所受的重力与他对滑板车的压力是同一个力B.小朋友一只脚用力蹬地使滑板车向前滑动,脚离地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人和滑板车都具有惯性C.小朋友双脚踏上滑板车与用脚蹬地相比,滑板车对地面的压强相等D.滑板车速度越大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滑板车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12.如图所示,穿轮滑的同学用手推了一下墙,自己向后运动了。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学对墙的推力改变了墙的运动状态B.同学推墙的同时也受到墙对她的推力,改变了她的运动状态C.同学的手施加的推力使她向后运动D.同学向后运动的原因是人推墙的力小于墙推人的力13.有一辆小车载人后停在水平放置的地磅上时,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对地磅的压力分别为4680N、4620N、4430N、4500N。假设该小车四个轮子的轴心围成一个长方形,O为几何中心,AB、CD为两条对称轴,如图所示。若再在车上放一重物,能使整辆车所受重力的作用线通过O点,则该重物的重心应落在()

A.AOD区域上 B.AOC区域上C.BOD区域上 D.BOC区域上14.如图所示,一个密封的圆台状容器,内装一定质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现把它倒置过来,则A.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增大 B.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减小15.如图题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16.图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从山脚拿到山顶时,托里拆利实验的玻璃管内水银液面下降B.图中玻璃管倾斜时,外界大气压强等于74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C.实验室图示装置中的液体是水银而不是水D.托里拆利实验玻璃管内如果有少量空气,气压测量值会偏小17.如图所示,A、B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高度是B的3倍,按如图1所示方式放置在水平地面时,A对地面与B对A的压强之比为3∶1;若将A、B倒置后仍然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2所示),则此时A对B的压强与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A.1∶3 B.1∶2C.4∶1 D.1∶118.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对B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AB之间一定有摩擦B.AB之间可能有摩擦C.B和地面之间一定有摩擦D.B和地面之间可能有摩擦二、作图题19.如图所示,一物体静止于某一斜面上,请你在甲图画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在乙图画出物体所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三、填空题20.如图所示,在玻璃杯里装上大半杯米,把一根筷子插在中间,将米压紧并使筷子直立,再往杯内加少许水,过一会儿拿起筷子,可以看到筷子把装米的玻璃杯提起来。这是因为米吸水后发涨发涩,既增大了米对筷子和米对玻璃杯的,又增大了它们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力。若米重2N,玻璃杯重1N,则当筷子提着米在空中静止时,米与筷子的摩擦力为N。21.如图所示,将圆柱体浸入装有水的水杯中,圆柱体上表面在水面下3cm处,受到水的压力为5N,圆柱体下表面离容器底4cm,受到水的压力为13N,则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N,方向。

22.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小娟同学拿着自制气压计从峨眉山脚的报国寺爬到山上的金顶时,发现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h(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3.用如图所示装置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把吸盘用力压在水平放置的玻璃板下方,排出吸盘内的空气,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1.6×10-3m2。轻轻向挂在吸盘下的小桶内加沙子,吸盘刚好脱落时,测出吸盘、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为14.4kg,由此测出大气对吸盘的压力为N,大气压的测量值为Pa。

四、实验题24.如图是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的实验。

(1)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目的是让小车进入水平面时大小相等;(2)分析表中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前进的距离越。由此可以推理,若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运动;实验序号水平部分材料小车受到的阻力小车滑行的距离①毛巾大短②棉布较大较长③木板小长(3)运用以上实验结果推理可知:若用绳子拴着一金属小球,使小球做圆周运动,当小球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时,小球将。A.做匀速直线运动B.立即停止运动C.继续做圆周运动D.减速运动直到停止25.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东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用水平拉力拉着物块沿水平方向做运动,用弹簧测力计示数表示滑动摩擦力大小;(2)比较甲、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有关;比较两个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3)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东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此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4)实验后小组交流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是在运动过程中读数,误差较大。小东又设计了如图戊所示的实验方案,该方案(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B。26.第三中学成立了“生活物理实验室”,小组成员王红和张丽利用压强计等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她们进行了以下的实验操作: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左右液面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压强大小的。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填“漏气”或“不漏气”);(2)王红在使用压强计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不平齐,如A图所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接下来王红的操作是;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3)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择两图;(4)张丽改装了液体压强计,将U形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了软管和探头,如图E所示。当两探头置于空气中时,U形管的液面是平齐的。甲、乙两容器内装有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的液体,现将两个探头分别置于两容器的液体中。当探头深度相同时,U形管的液面位置如图E所示,则ρ甲ρ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为了使得U形管液面再次平齐,张丽调整了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当U形管再次平齐后,一旁的王红测出了此时两个探头在甲、乙两容器所处的深度h甲和h乙,若用h甲、h乙和ρ乙表示ρ甲,则ρ甲=。五、简答题27.温暖的春天,风和日丽,绿色大巴奔驰在田野上,城乡公交一体化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方便。周末娜娜和同学们相邀乘大巴出游,公交车上同学们唱着歌,开着车窗,无比兴奋。细心的娜娜同学发现车窗的窗帘一直向外飘出,请用所学相关物理知识帮她解释这个现象。六、计算题28.如图所示,有一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容器质量为1kg,装有质量为4kg的水,水深为0.1m,底面积为0.02m2,容器厚度忽略不计,求:(1)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2)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3)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第=page1010页,共=sectionpages1010页答案第=page99页,共=sectionpages1010页《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CDBDADDB题号1112131415161718答案BBABABDC1.C【详解】A.为防止汽车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带来的伤害,儿童不能坐在家用轿车的前排,故A不符合题意;B.飞机降落由于惯性,会保持运动的状态,不会立刻停止,要有足够长的滑行跑道,故B不符合题意;C.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助跑,起跳后要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可以跳得更远,这是利用了惯性,故C符合题意;D.搭乘公交车要坐好扶稳,这是为了防止当汽车运动状态改变时,乘客由于惯性发生摔倒而造成伤害,不是利用惯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B【详解】A.重力与质量成正比,但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与受到的重力无关,故A错误;B.平衡力的特点之一是两个力方向相反,所以两个力方向相同时一定不是平衡力,三要素都相同的两个力一定不是平衡力。故B正确;C.弹簧测力计上的刻度是均匀的,就是因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故C错误;D.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而不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故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比如人走路蹬地时的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同,起到动力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B。3.C【详解】A.两个力没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不符合题意;B.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符合题意;C.两个力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并且作用在同一物体,符合题意;D.两个力大小不相等,不符合题意;故选C。4.D【详解】由于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现在这二个物体的质量相等,对水平面的压力也相等,粗糙程度也相同,故摩擦力相等,拉力相等;而甲的受力面积大,故它对地面的压强小。故选D。5.B【详解】A.该实验是探究小车受的两个力在什么条件下平衡,因此研究对象是小车,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若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过大会影响实验,因此平面是否光滑对实验有影响,应选较光滑的平面做实验,故B错误,B符合题意;C.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平衡状态,此时物体所受力为平衡力,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本实验中是通过调整托盘中砝码的质量来改变小车所受拉力的大小的,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B。6.D【详解】A.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水面戏水鸭子受到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水,故A错误;B.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液体产生的向上托的力,即受浮力作用,所以在水中游弋的小鱼受到了浮力的作用,故B错误;C.大桥的桥墩埋在河底,下表面不能与水接触,因此桥墩没有受到水对其向上的压力,故桥墩不受浮力作用,故C错误;D.在空中匀速上升的氢气球,氢气球在空气中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在地球附近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故D正确。故选D。7.A【详解】A.用力压跳板,跳板发生弯曲,这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符合题意;B.用力推购物车,购物车由静止变为运动,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C.用力将篮球投出,篮球的速度大小、方向都改变,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D.用力将门拉开,门由静止变为运动,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8.D【详解】A.茶壶的壶身和壶嘴上端都开口,底部相互连通,是连通器,故A不符合题意;B.排水管的“反水弯”,符合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特点,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故B不符合题意;C.地漏的结构符合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特点,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故C不符合题意;D.活塞式抽水机利用的是大气压,不是连通器,故D符合题意。故选D。9.D【分析】根据图像求出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两正方体A、B的质量相同,根据得出A、B的体积之比,从而得出边长之比;知道A、B的密度关系、边长的大小关系,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据此求压强大小关系。【详解】由图可知,当甲的体积为1cm3时,质量为8g,所以甲的密度为8g/cm3;当乙的体积为4cm3时,质量为4g,所以乙的密度为1g/cm3,则有根据可得,质量相等的甲、乙的体积比则甲、乙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根据柱体压强公式可知,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故选D。10.B【详解】往b管中轻轻吹气,可以看到管中的水面上升,原因是:往管中吹气,吸管上方空气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管中液体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所以管水上升后从管口喷出;烧杯中水面上气体的压强是不变,故正确,错误。故选B。11.B【详解】A.小朋友对踏板车的压力,施力物体是小朋友,受力物体是踏板车;小朋友受到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小朋友,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都不相同,所以这两个力不是同一个力,故A错误;B.用力蹬车时,滑板车就会向前运动,当停止蹬车时,人和滑板车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向前运动的状态,所以还会继续向前运动,故B正确;C.用脚蹬地时,滑板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人和滑板车的总重力;双脚踏上滑板车之后,滑板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人和滑板车的总重力,即双脚踏上滑板车与踏上之前相比,对地面的压力变大,但滑板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不变,由可知,小朋友双脚踏上滑板车后,滑板车对地面的压强变大,故C错误;D.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其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滑板车质量一定,速度越大,但其惯性大小不变,故D错误。故选B。12.B【详解】A.墙未动,说明其运动状态未变,故A错误。B.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同学推墙的同时也受到墙对她的推力,改变了她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C.墙对同学的推力使她向后运动,故C错误。D.人推墙和墙推人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同学向后运动的原因是人的质量较小,所以惯性较小,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故D错误。故选B。13.A【详解】两前轮的压力4680N+4620N=9300N两后轮的压力4430N+4500N=8930N因为两前轮的压力大于两后轮的压力,则物体应放在后半部。两左轮的压力4680N+4430N=9110N两右轮的压力4620N+4500N=9120N因为两左轮的压力小于两右轮的压力,则物体应放在左半部。综上所述,若再在车上放一重物,能使整辆车所受重力的作用通过O点,则该重物的重心应落在左后部,即AOD区域上。故选A。14.B【详解】设如图放置时的底面积为S大,倒置过来后的底面积为S小,因为水的体积一定,所以倒置过来后水的高度增大了,则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倒置过来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了.第一次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pS=ρghS大,即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以S大为底面积,h为高的这部分液柱所产生的压力,由图可知这部分液柱比水多,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如图:第二次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p′S小=ρgh′S小,即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以S小为底面积,h′为高的这部分液柱所产生的压力,由图可知这部分液柱比水少,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如图:对比前后两次情况,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将会变小,且倒置后,液面升高,据p=ρgh,h变大,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变大;故A错误,B正确;且倒置前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总重力,重力不变故压力不变,而与水平面的接触面积减小.根据可知,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变大;故CD错误.15.A【分析】由于乙管的倾斜,判断甲乙两试管中液体的体积的大小,再判断密度的大小,根据判断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详解】由于甲试管是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液体相同深度,所以V乙>V甲,甲、乙两相同的试管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根据再根据,甲的密度大,甲乙两液面相同,深度相同,甲的压强大.故选A.16.B【详解】A.当从山脚拿到山顶时,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大气压支持管内的水银柱降低,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图中玻璃管倾斜时,大气压不变,仍能支持76cm的水银柱,而倾斜后水银充满全管,水银柱的高度被限制在74cm,故B错误,符合题意;C.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应选用密度大的水银,用水来做实验,一标准大气压支持的水柱水柱太高操作不方便,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托里拆利实验时,大气压支持管内水银的压强,当管内有少量空气时,导致管内液面下降,测量值偏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7.D【详解】设圆柱体A、B的横截面积为、,高为、,两圆柱体由同种材料制成,设其密度为,则由重力公式和密度公式可得,圆柱体A、B的重分别为,在甲图中,A对地面的压强B对A的压强因∶p2=3∶1所以解得则已知所以可得在乙图中,A对B的压强B对地面的压强所以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8.C【详解】AB.因为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它们之间没有摩擦力,故AB错误;CD.以B为研究对象,B相对于地面向右运动,B与地面之间一定有摩擦力,故C正确,D错误。故选C。19.

【详解】(1)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作用在斜面上,方向垂直斜面向下,在斜面上选取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为压力的作用点,过压力作用点画垂直于斜面向下、带箭头的线段,符号为F;(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过物体重心画带箭头的线段,方向竖直向下,符号为G。如图

20.压力3【详解】[1]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筷子提米,米吸水后发涨发涩,既增大了米对筷子和米对玻璃杯的压力,又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力。[2]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筷子提米实验中,筷子受到向下力是米和玻璃杯的重力,向上的力是摩擦力,由于米重2N,玻璃杯重1N,当筷子提米在空中静止时,筷子受到米的摩擦力是2N+1N=3N21.8竖直向上【详解】[1][2]由题意可知,圆柱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5N,方向竖直向下,圆柱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13N,方向竖直向上,则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F向上﹣F向下=13N﹣5N=8N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22.减小增大【详解】[1]高度越大,上方大气层的厚度越小,空气越稀薄。所以,高度越大,大气压越小。[2]瓶内的气体是封闭的。向上运动时,外界的气压减小,在里面气体压强的作用下,玻璃管内水柱会上升。23.1449×104【详解】[1][2]吸盘、小桶和沙子的总重力为G=mg=14.4kg×10N/kg=144N吸盘刚好脱落时,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大气对吸盘的压力为F=G=144N大气压强为24.速度远匀速直线运动A【详解】(1)[1]根据控制变量法,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目的是让小车进入水平面时速度大小相等。(2)[2][3]分析表中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前进的距离越远,由此可以推理,若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通过的距离无限长,即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3)[4]运用以上实验结果推理可知:若用绳子拴着一金属小球,使小球做圆周运动,当小球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时,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5.匀速直线压力乙、丙没有控制压力不变不需要【详解】(1)[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这用到了转换法。(2)[2]由图甲、乙所示实验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物体间的压力不同,可以运用甲、乙所示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3]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时,需要控制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故需要对比图乙、丙所示实验。(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