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全面改进作业指导TOC\o"1-2"\h\u10617第一章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概述 3163711.1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定义 3219891.2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原则 37291.3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目标 432464第二章质量策划与目标设定 4217322.1质量策划流程 4157212.1.1质量策划的内涵 4106322.1.2质量策划流程步骤 45952.2质量目标设定 5138062.2.1质量目标的重要性 5247932.2.2质量目标设定原则 5204382.2.3质量目标设定方法 5125022.3质量策划文件编制 5195512.3.1质量策划文件的作用 594312.3.2质量策划文件编制内容 597682.3.3质量策划文件编制要求 67736第三章质量保证体系建立 6116293.1质量保证体系基本框架 659693.1.1框架概述 6230473.1.2组织架构 6317303.1.3管理体系 7221393.1.4资源配置 7191243.1.5质量控制 7216313.1.6持续改进 7281433.2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编制 7324083.2.1文件分类 7290203.2.2文件编制要求 8142763.3质量保证体系运行与维护 886073.3.1运行机制 885213.3.2维护措施 819792第四章质量控制方法与工具 8246044.1常用质量控制方法 8233674.1.1全面质量管理(TQM) 898644.1.2六西格玛管理(6σ) 8184764.1.3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9276404.1.4内部审核 9280594.2质量控制工具应用 9194684.2.1流程图 9182704.2.2查检表 939404.2.3散点图 9203664.2.4因果图 9132594.3质量控制数据分析 942454.3.1描述性统计分析 9139864.3.2假设检验 9175134.3.3方差分析 9152944.3.4相关性分析 1021111第五章质量改进策略与方法 10153785.1质量改进基本策略 10189705.2质量改进方法选择 107405.3质量改进实施步骤 119619第六章质量风险管理 11136546.1质量风险识别 11168476.1.1概述 11162656.1.2识别方法 1165506.1.3识别内容 1170906.2质量风险评估 1217326.2.1概述 12191446.2.2评估方法 1288976.2.3评估内容 12214336.3质量风险应对策略 12264576.3.1概述 1213596.3.2应对策略 12316426.3.3实施要点 1322566第七章质量成本控制 13134167.1质量成本构成 13310747.2质量成本控制方法 13201947.3质量成本分析 143080第八章质量信息管理 14232538.1质量信息收集与整理 14240998.1.1信息收集原则 14158168.1.2信息收集内容 14307548.1.3信息整理方法 15152078.2质量信息传递与沟通 15245928.2.1信息传递原则 1557248.2.2信息传递渠道 15306098.2.3信息沟通技巧 15135268.3质量信息应用与反馈 16211978.3.1信息应用原则 16200388.3.2信息应用内容 1660638.3.3信息反馈机制 165157第九章质量监督与检查 16123249.1质量监督机制 1655609.1.1建立质量监督组织 16120889.1.2明确质量监督职责 16243699.1.3落实质量监督制度 1721229.2质量检查流程 1757939.2.1制定质量检查计划 17288439.2.2实施质量检查 17116599.2.3检查结果处理 17182759.3质量问题处理 17133489.3.1问题分类 17317319.3.2问题报告 178999.3.3问题处理 17297699.3.4问题整改 17241369.3.5问题总结 1813127第十章持续改进与质量提升 182547710.1持续改进理念 181959310.2持续改进方法与工具 181995310.3质量提升措施与策略 18,第一章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概述1.1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定义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指在工程项目全过程中,通过对工程项目质量要素的识别、规划、控制、监督和改进,保证工程项目满足预定的质量标准和客户需求的一系列活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涉及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多个环节,旨在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水平,降低项目风险,实现项目价值的最大化。1.2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原则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保证项目质量符合客户的期望和要求。(2)全面参与: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涉及多个环节和参与者,要求各参与方共同参与,协同作战。(3)预防为主:强调事前预防,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和预防,降低项目风险。(4)过程控制:对工程项目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保证每个环节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5)持续改进:通过不断总结经验,优化管理方法,提高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6)数据说话:依据数据和信息进行决策,保证项目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1.3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目标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项目质量符合国家法规、行业标准和客户需求。(2)提高项目质量和效率,降低项目成本。(3)提升项目团队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4)减少项目风险和发生的概率。(5)增强项目竞争力,提升企业形象。(6)实现项目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创造价值。第二章质量策划与目标设定2.1质量策划流程2.1.1质量策划的内涵质量策划是指在工程项目实施前,根据项目特点、合同要求和相关标准,对项目质量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和设计。质量策划旨在保证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能够达到预定的质量要求,降低质量风险,提高项目成功概率。2.1.2质量策划流程步骤(1)明确项目质量目标:根据项目特点、合同要求和相关标准,明确项目质量目标,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安全质量等方面。(2)分析项目质量需求:对项目质量需求进行分析,包括项目功能、功能、外观、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3)制定质量计划:根据项目质量目标和质量需求,制定质量计划,明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控制方法、质量检查标准和质量改进措施。(4)确定质量责任:明确项目各参与方在质量策划过程中的职责和责任,保证质量计划的有效实施。(5)质量策划文件编制:根据质量计划,编制质量策划文件,包括质量策划书、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6)质量策划实施与监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质量策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保证质量计划的有效执行。2.2质量目标设定2.2.1质量目标的重要性质量目标是项目质量管理的核心,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改进具有指导作用。合理设定质量目标,有助于提高项目质量水平,满足客户需求,降低项目风险。2.2.2质量目标设定原则(1)符合性原则:质量目标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客户要求。(2)可衡量性原则:质量目标应具有可衡量性,便于对项目质量进行评价和监控。(3)挑战性原则:质量目标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发项目团队追求更高水平的质量。(4)可行性原则:质量目标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具备可行性,保证项目能够顺利实现目标。2.2.3质量目标设定方法(1)目标分解法:将项目质量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子目标,分别设定各子目标的实现标准。(2)类比法:参考类似项目的质量目标,结合本项目特点进行适当调整。(3)专家咨询法: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项目质量目标进行评估和指导。2.3质量策划文件编制2.3.1质量策划文件的作用质量策划文件是项目质量管理的基础文件,主要包括质量策划书、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质量策划文件的作用如下:(1)明确项目质量目标和质量要求。(2)指导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3)规范项目各参与方的质量行为。(4)提供项目质量评价和监控的依据。2.3.2质量策划文件编制内容(1)质量策划书:主要包括项目背景、质量目标、质量计划、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控制方法、质量检查标准等。(2)质量手册:主要包括项目质量管理方针、质量目标、组织结构、职责和权限、资源配备、过程控制、产品检验、质量改进等。(3)程序文件:主要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质量活动的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检验标准等。2.3.3质量策划文件编制要求(1)符合性:质量策划文件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客户要求。(2)完整性:质量策划文件应涵盖项目质量管理的各个方面,保证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3)可操作性:质量策划文件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项目团队在实际工作中执行。(4)动态调整:质量策划文件应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第三章质量保证体系建立3.1质量保证体系基本框架3.1.1框架概述质量保证体系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组织架构:明确项目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包括质量管理部门、各专业部门及其职责和权限。(2)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对项目质量管理的全过程进行规范。(3)资源配置:保证项目质量管理的资源需求,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设备资源等。(4)质量控制:对项目质量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保证项目质量满足要求。(5)持续改进:通过质量分析、质量改进等手段,不断提升项目质量管理水平。3.1.2组织架构(1)质量管理部门:负责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2)各专业部门:负责本专业范围内的质量管理工作,保证专业质量要求得到满足。3.1.3管理体系(1)质量手册:明确项目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组织架构、管理体系等。(2)程序文件:对项目质量管理的各项活动进行详细规定,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3)作业指导书:对具体作业环节的质量要求、操作方法等进行详细指导。3.1.4资源配置(1)人力资源:选拔、培训、考核质量管理人员,保证其具备相应的素质和能力。(2)技术资源: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保证项目质量得到保障。(3)设备资源:配置符合质量要求的设备,保证项目顺利进行。3.1.5质量控制(1)事前控制:对项目实施前的准备工作进行审查,保证质量要求得到满足。(2)事中控制: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督,保证质量要求得到执行。(3)事后控制:对项目完成后的成果进行评估,保证质量满足要求。3.1.6持续改进(1)质量分析:对项目质量进行定期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质量改进:针对分析出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提升项目质量管理水平。3.2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编制3.2.1文件分类质量保证体系文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质量手册:明确项目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组织架构、管理体系等。(2)程序文件:对项目质量管理的各项活动进行详细规定。(3)作业指导书:对具体作业环节的质量要求、操作方法等进行详细指导。(4)记录文件:记录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信息。3.2.2文件编制要求(1)结构清晰:文件应具有层次分明、逻辑清晰的结构。(2)内容完整:文件应涵盖项目质量管理的各个方面。(3)语言简练:文件应使用简练、明了的语言,避免冗长和复杂的表述。(4)可操作性:文件应具备实际可操作性,便于质量管理人员执行。3.3质量保证体系运行与维护3.3.1运行机制(1)质量管理组织: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质量管理工作。(2)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具体实施质量管理工作。(3)质量信息反馈:建立质量信息反馈机制,保证质量问题的及时发觉和解决。(4)质量改进:根据质量分析结果,制定改进措施,提升项目质量管理水平。3.3.2维护措施(1)定期培训:对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能力。(2)完善制度:不断修订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3)质量考核: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评估质量管理效果。(4)持续改进:根据项目实际运行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质量管理体系。第四章质量控制方法与工具4.1常用质量控制方法4.1.1全面质量管理(TQM)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以顾客为中心,以过程为基础,以持续改进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其目的是通过全体员工的参与,实现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4.1.2六西格玛管理(6σ)六西格玛管理是一种以数据为基础,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以减少变异和缺陷为目标的管理方法。它通过DMC(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五个阶段对过程进行优化。4.1.3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一套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它要求企业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进行改进,以满足顾客需求和法律法规要求。4.1.4内部审核内部审核是企业对自身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的一种自我评价活动。通过内部审核,企业可以及时发觉和纠正质量问题,提高质量管理水平。4.2质量控制工具应用4.2.1流程图流程图是一种用图形和符号表示过程、步骤或操作顺序的工具。通过绘制流程图,可以直观地展示过程,发觉潜在的质量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4.2.2查检表查检表是一种用于记录、分析和改进质量数据的表格。通过对查检表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找出质量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4.2.3散点图散点图是一种用点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形。通过绘制散点图,可以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判断是否存在相关性,为质量控制提供依据。4.2.4因果图因果图是一种用图形表示质量问题的因果关系工具。通过绘制因果图,可以系统地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4.3质量控制数据分析4.3.1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是对质量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和展示的方法。通过对质量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了解数据的分布、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为质量控制提供依据。4.3.2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一种用于判断两个或多个样本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的统计方法。通过假设检验,可以判断质量改进措施是否有效,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4.3.3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一种用于判断多个样本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的统计方法。通过方差分析,可以判断不同因素对质量的影响程度,为企业制定质量控制策略提供依据。4.3.4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是一种用于分析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通过对质量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可以找出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为质量控制提供依据。第五章质量改进策略与方法5.1质量改进基本策略质量改进的基本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质量目标: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应制定明确的质量目标,将质量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相结合,保证项目质量满足相关法规、标准及客户需求。(2)全员参与:质量改进需要全员参与,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培养员工积极参与质量改进活动的习惯,形成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3)过程控制:对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控制,从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加强质量管理,保证项目质量符合要求。(4)数据分析:充分运用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对项目质量进行实时监控,找出问题根源,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5)持续改进:质量改进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要不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项目质量水平。5.2质量改进方法选择质量改进方法的选择应根据项目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以下几种方法:(1)全面质量管理(TQM):通过全员参与,以提高项目质量为核心,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管理。(2)六西格玛管理(6σ):以数据为基础,通过降低变异性和缺陷率,提高项目质量水平。(3)质量成本分析:分析项目质量成本,找出质量问题的经济根源,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4)流程优化:对项目实施流程进行优化,简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质量风险。(5)供应商管理: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提高供应商质量水平,保证项目原材料和设备质量。5.3质量改进实施步骤质量改进实施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问题识别:通过数据分析、客户反馈等途径,发觉项目质量存在的问题。(2)原因分析:对识别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3)制定改进措施:根据原因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质量改进措施。(4)实施改进:将改进措施付诸实践,对工程项目进行改进。(5)效果评估:对改进措施实施效果进行评估,验证改进成果。(6)持续改进:根据效果评估结果,对改进措施进行优化,持续提高项目质量水平。第六章质量风险管理6.1质量风险识别6.1.1概述质量风险识别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全面改进的关键环节,旨在系统性地识别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风险因素。通过质量风险识别,项目团队可以提前发觉潜在问题,为后续的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提供依据。6.1.2识别方法(1)专家访谈:通过咨询项目团队成员、行业专家等,收集他们对项目质量风险的看法和建议。(2)现场调查:对项目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发觉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因素。(3)资料分析:分析项目相关资料,如设计文件、施工方案等,查找潜在的质量风险。(4)工作分解:将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工作单元,针对每个工作单元识别可能出现的质量风险。6.1.3识别内容质量风险识别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设计风险:设计不合理、设计变更、设计缺陷等。(2)施工风险:施工方法不当、施工工艺不合理、施工材料不合格等。(3)设备风险:设备选型错误、设备故障、设备安装不当等。(4)管理风险:项目管理不善、人员素质不高、沟通协调不畅等。6.2质量风险评估6.2.1概述质量风险评估是对已识别的质量风险进行量化分析,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为制定应对策略提供依据。6.2.2评估方法(1)定性评估:通过专家评分、风险矩阵等方法,对质量风险进行定性分析。(2)定量评估:利用概率论、统计学等方法,对质量风险进行量化分析。6.2.3评估内容质量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风险可能性:分析风险发生的概率,包括偶然性和必然性。(2)风险影响程度:分析风险发生后对项目质量、进度、成本等方面的影响。(3)风险严重性:分析风险对项目整体目标的威胁程度。(4)风险优先级: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确定风险的优先级。6.3质量风险应对策略6.3.1概述质量风险应对策略是在质量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措施,以降低或消除质量风险对项目的影响。6.3.2应对策略(1)风险规避:通过调整项目计划、优化设计方案等,避免质量风险的发生。(2)风险减轻:采取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等,降低质量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3)风险转移:将部分质量风险转移给第三方,如保险公司、供应商等。(4)风险接受:在充分了解质量风险的情况下,接受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6.3.3实施要点(1)制定详细的应对措施:针对每个质量风险,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明确责任人和执行期限。(2)加强监控:对质量风险应对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保证措施的有效性。(3)动态调整: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质量风险应对策略。(4)持续改进:通过总结质量风险管理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优化质量风险应对策略。第七章质量成本控制7.1质量成本构成质量成本是指在工程项目中,为达到质量目标而发生的所有成本。质量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构成:(1)预防成本:预防成本是指为预防质量问题和缺陷发生所支付的成本,包括质量策划、设计审查、过程控制、员工培训等方面的费用。(2)鉴定成本:鉴定成本是指对产品或服务进行质量检验、评估和审核所支付的成本,包括原材料检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质量审核等方面的费用。(3)内部故障成本:内部故障成本是指产品或服务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和缺陷,需要进行返工、修复或报废所支付的成本,包括返工费用、修复费用、报废损失等方面的费用。(4)外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是指产品或服务在交付客户后,因质量问题导致客户投诉、退货、索赔等所支付的成本,包括售后服务、退货处理、索赔处理等方面的费用。7.2质量成本控制方法为了有效控制质量成本,工程项目应采取以下几种控制方法:(1)明确质量目标:根据项目特点和客户需求,明确质量目标,保证质量成本控制有明确的方向。(2)优化设计:在项目设计阶段,充分考虑质量因素,优化设计方案,降低质量成本。(3)加强过程控制: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监控,及时发觉和纠正质量问题,减少内部故障成本。(4)提高员工素质: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降低质量成本。(5)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保证质量管理工作有序进行。(6)引入先进技术:利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如统计过程控制(SPC)、质量管理软件等,提高质量成本控制效果。7.3质量成本分析质量成本分析是对工程项目质量成本构成、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便找出质量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以下几种分析方法是常用的:(1)质量成本构成分析:分析质量成本的四个方面构成,了解各部分所占比例,找出重点控制领域。(2)质量成本趋势分析:分析质量成本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了解质量成本控制的成效。(3)质量成本影响因素分析:分析影响质量成本的各种因素,如人员素质、设备状况、生产环境等,找出关键因素。(4)质量成本效益分析:分析质量成本投入与项目效益的关系,评估质量成本控制的效果。通过以上分析,工程项目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质量成本状况,为制定质量成本控制策略提供有力依据。第八章质量信息管理8.1质量信息收集与整理8.1.1信息收集原则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质量信息的收集应遵循以下原则:全面性、准确性、及时性、客观性。全面性要求收集的信息涵盖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准确性要求信息真实、可靠;及时性要求信息传递迅速,以便及时发觉问题;客观性要求信息收集过程中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8.1.2信息收集内容质量信息收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项目策划阶段的质量信息,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等;(2)项目实施阶段的质量信息,如施工过程记录、检测报告、验收报告等;(3)项目后期阶段的质量信息,如项目保修期内的质量状况、维修记录等。8.1.3信息整理方法质量信息的整理应采用以下方法:(1)分类整理,将收集到的信息按照类别进行归类;(2)筛选整理,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去除重复、无关信息;(3)分析整理,对筛选后的信息进行分析,提取关键信息;(4)汇总整理,将分析后的信息进行汇总,形成质量信息报告。8.2质量信息传递与沟通8.2.1信息传递原则质量信息传递与沟通应遵循以下原则:准确性、及时性、针对性、有效性。准确性要求信息传递过程中保证信息内容的正确性;及时性要求信息传递迅速,以便及时处理问题;针对性要求根据接收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传递信息;有效性要求信息传递过程中保证信息的可理解性和可执行性。8.2.2信息传递渠道质量信息传递渠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内部传递,如项目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2)外部传递,如与供应商、客户、监理单位等的信息传递;(3)会议传递,如项目会议、专题会议等;(4)书面传递,如报告、通知、简报等。8.2.3信息沟通技巧质量信息沟通应采用以下技巧:(1)明确沟通目的,保证沟通双方对沟通内容的理解一致;(2)采用合适的沟通方式,如口头、书面、图表等;(3)注重沟通效果,及时反馈沟通结果;(4)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增进沟通双方的理解和信任。8.3质量信息应用与反馈8.3.1信息应用原则质量信息应用应遵循以下原则:实用性、针对性、系统性。实用性要求信息应用过程中注重实际效果;针对性要求根据项目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应用信息;系统性要求将质量信息纳入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形成闭环管理。8.3.2信息应用内容质量信息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指导项目策划,如优化设计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等;(2)指导项目实施,如调整施工方案、加强质量控制等;(3)指导项目后期管理,如维修、保养、质量改进等。8.3.3信息反馈机制质量信息反馈应建立以下机制:(1)内部反馈,如项目部门之间的信息反馈;(2)外部反馈,如与供应商、客户、监理单位等的信息反馈;(3)定期反馈,如每月、每季度、年度等定期进行质量信息反馈;(4)及时反馈,对发觉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以便及时处理。第九章质量监督与检查9.1质量监督机制9.1.1建立质量监督组织为保证工程项目质量,应建立专门的质量监督组织,负责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全过程的质量监督。质量监督组织应具备独立性、权威性和专业性,对工程项目质量进行有效监管。9.1.2明确质量监督职责质量监督组织应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质量监督职责,制定质量监督计划,保证质量监督工作有序进行。主要职责包括:(1)对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进行质量监督;(2)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监督,保证体系有效运行;(3)对工程项目质量进行检查,发觉问题及时督促整改;(4)对工程项目质量进行调查、处理和报告。9.1.3落实质量监督制度质量监督组织应建立健全质量监督制度,包括质量监督计划制度、质量监督检查制度、质量问题报告制度等,保证质量监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9.2质量检查流程9.2.1制定质量检查计划工程项目质量检查计划应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规模、施工阶段等因素制定,明确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检查频率等。9.2.2实施质量检查质量检查应按照质量检查计划进行,采用现场检查、资料审查、抽样检测等方法,对工程项目质量进行全面检查。9.2.3检查结果处理对质量检查中发觉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检查结果应记录在案,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陕西中医药大学《藏医药经典著作选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中国财政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食品微生物》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师范大学《固体矿产勘查案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彝文典籍导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陕西省延安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三二模数学试题试卷与答案含解析
-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2025届六年级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数学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中学2025届高三第五次适应性训练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陕西省渭南市2024-2025学年小升初复习数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 学校卫生监督课件
- 532近代前夜的危机
- 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共19张ppt)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备案专家意见表
- 中国航信离港系统讲义
- 6000m3内浮顶油罐设计
- 食堂管理考核评分表
- (精心整理)朱德熙_说 “的”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说课稿(附优质教案)
- 日语N5阅读理解
- 员工餐厅餐具清洗消毒制度及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