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0D/26/wKhkGWesWPGAFxbhAALIn1fwB9Y224.jpg)
![农村居民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0D/26/wKhkGWesWPGAFxbhAALIn1fwB9Y2242.jpg)
![农村居民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0D/26/wKhkGWesWPGAFxbhAALIn1fwB9Y2243.jpg)
![农村居民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0D/26/wKhkGWesWPGAFxbhAALIn1fwB9Y2244.jpg)
![农村居民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0D/26/wKhkGWesWPGAFxbhAALIn1fwB9Y22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居民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TOC\o"1-2"\h\u10359第一章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概述 3265381.1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3231691.1.1引言 311111.1.2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312001.1.3新中国成立初期 4151731.1.4改革开放时期 474471.1.521世纪初至今 48612第二章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规划 496971.1.6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民生 4296081.1.7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426371.1.8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 4225631.1.9兼顾各方利益,公平公正 4174711.1.10技术创新,提高建设质量 577441.1.11水资源规划 560611.1.12水利工程规划 5117221.1.13水利设施建设标准 5230941.1.14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263301.1.15环境影响评价 5124471.1.16前期调研 5214891.1.17规划编制 5146031.1.18征求意见 5270651.1.19审查批准 641401.1.20实施与监督 610762第三章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资金管理 6206711.1.21资金筹措 6276221.1.22资金投入 6266321.1.23资金使用 7226681.1.24资金监管 7120861.1.25资金审计 7281041.1.26资金评价 730928第四章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质量管理 861921.1.27质量标准 8313851.1.28质量规范 8194441.1.29质量监督 8326561.1.30质量检查 8310721.1.31质量分类 9273841.1.32质量处理程序 9251581.1.33质量处理原则 97304第五章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安全生产 916364第六章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环境保护 1118441.1.34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概述 11259051.1.35地方环境保护法规 1159361.1.36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1199841.1.37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11105241.1.38施工阶段环境保护措施 12259391.1.39运行阶段环境保护措施 1290811.1.40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128531第七章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进度管理 1232861.1.41进度计划编制 12126211.1.42进度计划调整 1331581.1.43进度控制 13270401.1.44进度监督 13285451.1.45进度评价 1325131.1.46考核与奖惩 1426491第八章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合同管理 14305541.1.47合同签订 142801.1.48合同履行 14235491.1.49合同变更 15139241.1.50合同解除 15111641.1.51合同纠纷处理原则 15116731.1.52合同纠纷处理方式 16301831.1.53合同纠纷处理程序 166298第九章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维护与管理 16190391.1.54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农村居民 163591.1.55坚持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 16270011.1.56坚持主导,社会参与 16294901.1.57坚持依法管理,规范运行 1651031.1.58设施检查 16115011.1.59设施保养 1744791.1.60设施维修 17126941.1.61设施更新改造 1747681.1.62环境保护与治理 17275251.1.63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17279021.1.64加强人员培训 179041.1.65实施定期检查与评估 17288601.1.66推广先进技术 17208881.1.67加大财政投入 17176071.1.68强化社会监督 1715459第十章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绩效评价 17273291.1.69目标层:以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目标为导向,明确评价体系的核心指标,如工程完成度、效益发挥程度等。 18179261.1.70准则层:根据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特点,设定相应的评价准则,如工程技术、项目管理、资金使用、政策法规等。 18203011.1.71指标层:在准则层的基础上,细化评价指标,形成具体的评价标准,如工程质量、工程进度、投资效益、政策落实等。 18142441.1.72评价层:根据指标层的数据,对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绩效进行评价,包括综合评价、分项评价和年度评价等。 18127451.1.73工程技术指标:包括工程设计、施工质量、工程安全等,用以评价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工程技术水平。 18109521.1.74项目管理指标:包括项目进度、项目投资控制、项目合同履行等,用以评价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项目管理效果。 18181001.1.75投资效益指标: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用以评价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投资回报。 18262821.1.76政策法规指标:包括政策落实、法规遵守、政策宣传等,用以评价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政策法规执行情况。 18210661.1.77绩效评价方法 18309321.1.78绩效评价程序 19第一章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概述1.1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要性1.1.1引言农村水利设施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在农业生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1.2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要性(1)保障农业生产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粮食安全。完善的水利设施可以保证农业灌溉、排水和防洪的需要,提高农业的抗灾能力,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从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有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水利设施的建设和运行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3)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对维护农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水利设施布局和运行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农村水环境,促进生态平衡。(4)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有助于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完善的水利设施可以保障农村居民的生活用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第二节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发展历程1.1.3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防洪排涝问题。这一时期,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1.1.4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国家加大对农村水利设施的投入,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水利工程,如水库建设、灌区改造、水土保持等,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1.1.521世纪初至今进入21世纪,我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国家将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推动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当前,我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正朝着现代化、信息化、生态化的方向发展。第二章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规划第一节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规划原则1.1.6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民生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规划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需求为出发点,充分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1.1.7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规划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考虑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平衡,保证水利设施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1.1.8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规划应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要根据地形地貌、水资源分布、农业生产需求等因素,科学规划水利设施布局。1.1.9兼顾各方利益,公平公正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规划应兼顾各方利益,充分考虑农民、企业等各方面的利益诉求,保证规划公平公正,促进农村水利事业健康发展。1.1.10技术创新,提高建设质量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规划应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建设质量,降低运行成本,保证水利设施的安全、高效、经济。第二节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规划内容1.1.11水资源规划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规划应包括水资源规划,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节约、调配等方向,保证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1.1.12水利工程规划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规划应包括水利工程规划,涵盖水源工程、输水工程、排水工程、农田水利设施等,满足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需求。1.1.13水利设施建设标准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规划应明确水利设施建设标准,包括工程技术标准、建设质量标准、运行维护标准等,保证水利设施建设质量。1.1.14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规划应进行投资估算,明确资金来源和筹措方式,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充足。1.1.15环境影响评价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规划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环境保护措施,保证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第三节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规划程序1.1.16前期调研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规划前期调研主要包括水资源调查、地形地貌调查、农业生产需求调查、社会经济状况调查等,为规划编制提供基础数据。1.1.17规划编制根据前期调研成果,组织编制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规划,明确规划目标、任务、内容、投资估算等。1.1.18征求意见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农民、企业等各方面的意见,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平性。1.1.19审查批准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后,需提交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审查内容包括规划内容、技术标准、投资估算等。1.1.20实施与监督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规划批准后,按照规划要求组织实施,加强项目监督和管理,保证项目按期完成,发挥效益。第三章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资金管理第一节资金筹措与投入1.1.21资金筹措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资金筹措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筹措资金的主要途径包括:(1)及地方财政资金: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及地方财政部门应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农村水利设施建设。(2)银行贷款: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可申请政策性银行贷款,以解决部分资金需求。(3)社会资本:鼓励企业、个人等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水利设施建设,通过投资、捐赠等方式筹集资金。(4)农村集体资金:农村集体资金可用于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发挥集体经济的优势。1.1.22资金投入(1)资金投入方向: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应遵循“重点突出、分类施策”的原则,保证资金投入的合理性和效益。(2)资金投入比例:根据农村水利设施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和效益,合理确定、地方及社会资本的投入比例。(3)资金投入方式:采取直接投资、贷款贴息、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第二节资金使用与监管1.1.23资金使用(1)资金使用原则: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资金使用应遵循“专款专用、保证效益”的原则,保证资金使用安全、高效。(2)资金使用范围: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工程前期工作、施工建设、设备购置、技术改造等。(3)资金使用管理:建立健全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制度,明确资金使用程序、审批权限等。1.1.24资金监管(1)监管主体: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资金监管主体包括财政部门、水利部门、审计部门等。(2)监管内容:对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资金的筹措、使用、拨付等进行全过程监管。(3)监管措施:采取定期检查、专项审计、绩效评价等方式,保证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资金的安全、合规使用。第三节资金审计与评价1.1.25资金审计(1)审计主体: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资金审计主体包括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等。(2)审计内容:对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资金的筹措、使用、拨付等环节进行审计。(3)审计程序:按照审计法规和相关制度,开展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资金审计工作。1.1.26资金评价(1)评价主体: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资金评价主体包括财政部门、水利部门、审计部门等。(2)评价内容:对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项目管理水平、资金安全等进行评价。(3)评价方法: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资金的使用效果。第四章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质量管理第一节质量标准与规范1.1.27质量标准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质量标准是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经济、环保的基础。我国现行的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农田水利工程技术规范》、《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等。这些标准规定了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的基本要求,为保障工程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1.1.28质量规范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质量规范是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细化、量化的具体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规范:要求设计单位依据相关法规、标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2)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单位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3)验收规范:要求验收单位依据相关法规、标准,对工程进行严格、公正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规定要求。第二节质量监督与检查1.1.29质量监督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质量监督是指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行为和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的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监督管理部门对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资质、资格进行审核,保证其具备相应的建设能力。(2)监督管理部门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检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标准要求。(3)监督管理部门对工程验收环节进行监督,保证验收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1.1.30质量检查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质量检查是指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自检,发觉问题及时整改。(2)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对发觉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3)监督管理部门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对发觉的问题依法进行处理。第三节质量处理1.1.31质量分类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质量分为一般质量和重大质量。一般质量是指造成工程局部损坏、不影响正常使用的;重大质量是指造成工程严重损坏、影响正常使用或危及人身安全的。1.1.32质量处理程序(1)报告:发生质量后,单位应立即向当地水利主管部门报告。(2)调查:水利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3)鉴定:调查组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原因、损失程度进行鉴定。(4)处理:根据调查和鉴定结果,对责任单位及人员进行处理。(5)总结:处理后,单位应总结教训,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再次发生。1.1.33质量处理原则(1)依法处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责任单位及人员进行处理。(2)客观公正:在处理过程中,要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保证处理结果的公正性。(3)及时有效:对质量要迅速采取措施,保证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4)教育整改:处理后,要加强对相关单位及人员的教育,制定整改措施,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第五章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安全生产第一节安全生产责任制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核心在于明确各参与主体的安全生产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其他参与方均应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建设单位应负责对整个项目的安全生产进行全面管理,保证项目设计、施工和运行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其主要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制定项目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审查,保证施工单位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资质;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及时发觉和排除安全生产隐患。施工单位作为安全生产的实施主体,应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施工合同的要求,组织施工生产。其主要职责包括: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施工现场进行日常安全生产检查,保证施工安全。监理单位应负责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保证施工活动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其主要职责包括: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审核,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检查,对发觉的安全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整改效果。第二节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是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重要手段。针对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特点,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教育。通过培训,使从业人员熟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了解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和法律责任,增强法律意识。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包括水利设施建设的基本知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等,使从业人员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安全生产技能培训。针对不同岗位的安全生产要求,进行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如高处作业、电气安全、机械操作等,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还应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案例分析,通过案例的学习,使从业人员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提高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第三节安全处理安全的处理是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处理应遵循及时、准确、科学、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报告。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报告,同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调查。成立调查组,对原因、性质、责任等进行全面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处理。根据调查报告,对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对损失进行赔偿,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整改。总结。对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防止类似的再次发生。通过严格的安全处理,可以促进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安全生产的持续改进,保障农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第六章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第一节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1.1.34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概述我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针对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这些政策旨在保证水利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政策包括:(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5)《农村环境保护行动计划》1.1.35地方环境保护法规各地根据国家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地方环境保护法规。这些法规对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环境保护提出了具体要求,主要包括:(1)省级环境保护条例(2)市级环境保护条例(3)县级环境保护办法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1.1.36环境影响评价概述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识别、评价和消除可能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建设项目,保证项目符合环境保护要求。1.1.37环境影响评价内容(1)项目概况及建设背景(2)项目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3)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实施效果(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第三节环境保护措施1.1.38施工阶段环境保护措施(1)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保证施工过程中不产生新的污染源(2)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扬尘等污染(3)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4)优化施工工艺,降低对地形地貌的破坏1.1.39运行阶段环境保护措施(1)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维护制度,保证设施正常运行(2)定期监测水质、土壤等环境指标,及时发觉问题并采取措施(3)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绿化、美化,提高环境质量(4)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运行过程中的噪音、振动等污染1.1.40环境保护宣传教育(1)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2)组织开展环境保护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环境保护能力(3)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栏等形式,普及环境保护知识(4)鼓励农村居民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共同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第七章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进度管理第一节进度计划与调整1.1.41进度计划编制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进度计划的编制,应遵循科学、合理、可行的原则。计划编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工程项目概述:包括项目名称、建设规模、建设地点、建设内容、投资概算等。(2)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队伍、施工设备、施工工艺、施工周期等。(3)进度安排: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条件、资源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各阶段施工进度。(4)资源配置: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配置,保证施工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1.1.42进度计划调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可预测的因素,导致进度计划无法按期完成。此时,应根据以下原则进行调整:(1)及时性:一旦发觉进度滞后,应立即分析原因,制定调整措施。(2)科学性:调整进度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工程特点、施工条件等因素,保证调整方案的科学性。(3)可行性:调整后的进度计划应具备可操作性,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第二节进度控制与监督1.1.43进度控制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进度控制,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各阶段施工任务和时间节点。(2)建立健全施工调度制度,保证施工资源合理分配。(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监管,保证施工进度不受影响。(4)对施工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觉并解决问题。1.1.44进度监督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进度监督,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施工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保证施工进度符合计划要求。(2)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了解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情况。(3)对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及时协调解决,保证工程顺利进行。(4)对施工队伍进行考核,评价其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第三节进度评价与考核1.1.45进度评价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进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指标:(1)施工进度完成率:实际完成工作量与计划工作量的比值。(2)施工周期:工程实际施工时间与计划施工时间的比值。(3)质量合格率:工程质量合格项目数量与工程总项目数量的比值。(4)安全发生率:安全次数与施工总人数的比值。1.1.46考核与奖惩(1)对施工队伍的进度考核,以施工进度完成率、施工周期等指标为主要依据。(2)对施工队伍的质量考核,以质量合格率、安全发生率等指标为主要依据。(3)根据考核结果,对施工队伍进行奖惩,激励其提高施工进度和质量。(4)对项目管理人员的考核,以项目整体进度、质量、安全等指标为主要依据。(5)根据考核结果,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奖惩,保证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第八章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合同管理第一节合同签订与履行1.1.47合同签订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合同的签订,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合同内容应包括工程名称、工程规模、建设标准、工程投资、合同期限、质量标准、工程款支付、违约责任等。合同双方应当在合同中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保证合同的履行。(1)合同主体:合同主体应当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合同的主体包括发包方和承包方。发包方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承包方为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2)合同签订程序:合同签订应当遵循以下程序:(1)双方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2)起草合同文本;(3)合同双方审查合同内容;(4)合同双方签订合同。1.1.48合同履行(1)履行原则:合同履行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义务。(2)履行期限:合同双方应当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履行义务。如需延长履行期限,应当协商一致并书面变更。(3)履行质量: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规范,保证工程质量。(4)工程款支付:发包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付款方式和期限支付工程款。承包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进度和质量完成工程,并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提交工程结算报告。第二节合同变更与解除1.1.49合同变更合同变更是指合同成立后,因特殊情况需要对合同内容进行修改、补充或废除部分内容的行为。合同变更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双方协商一致;(2)变更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3)变更合同应当书面进行。1.1.50合同解除合同解除是指合同成立后,因特殊情况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双方协商一致或者根据法律规定解除合同的行为。合同解除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协商解除:合同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2)法定解除: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解除合同:(1)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2)合同目的不能实现;(3)对方违约,致使合同不能履行;(4)法律规定可以解除的其他情形。第三节合同纠纷处理1.1.51合同纠纷处理原则(1)依法处理:合同纠纷处理应当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2)公平公正:处理合同纠纷应当公平公正,保护双方合法权益。(3)及时处理:合同纠纷应当及时处理,避免久拖不决。1.1.52合同纠纷处理方式(1)协商解决:合同双方应当优先通过协商解决合同纠纷。(2)调解:如协商不成,可以向有关调解组织申请调解。(3)仲裁:如调解不成,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4)诉讼:如仲裁不成或者仲裁结果无效,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1.1.53合同纠纷处理程序(1)申请:合同纠纷当事人应当向有关调解组织、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提出申请。(2)受理:调解组织、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受理合同纠纷案件。(3)调解或仲裁:调解组织、仲裁机构应当依法进行调解或仲裁。(4)执行:调解协议、仲裁裁决或者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当事人应当履行义务。如不履行,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第九章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维护与管理第一节维护与管理原则1.1.54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农村居民农村水利设施的维护与管理应以满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充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1.1.55坚持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在维护与管理农村水利设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1.1.56坚持主导,社会参与应承担农村水利设施维护与管理的主导责任,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形成多方合力。1.1.57坚持依法管理,规范运行农村水利设施的维护与管理要遵循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运行,保证农村水利设施的安全、有效运行。第二节维护与管理内容1.1.58设施检查定期对农村水利设施进行检查,发觉问题及时处理,保证设施正常运行。1.1.59设施保养对农村水利设施进行定期保养,包括清洗、润滑、更换零部件等,延长设施使用寿命。1.1.60设施维修针对农村水利设施出现的故障和问题,及时进行维修,保证设施恢复正常运行。1.1.61设施更新改造根据农村水利设施的实际运行情况,适时进行更新改造,提高设施功能和运行效率。1.1.62环境保护与治理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周边环境保护,防止水污染,提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煮蛋器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自然生态保护服务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稿
- 2025年建筑工程预拌混凝土供应协议
- 2025年画具画材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高导热石墨膜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2025年医疗机构人员退出劳动合同
- 2025年演艺舞台灯光购销合同范文
- 2025年企业合并合同标准范本(在线版)
- 2025年人工智能协作框架协议
- 2025年个人运输业务综合合同书
- 建筑废弃混凝土处置和再生建材利用措施计划
- 2025年开学教导处发言稿(5篇)
- 集装箱知识培训课件
- 某县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 2025年度民政局离婚协议书范本模板官方修订2篇
- 《百达翡丽名表介绍》课件
- 2025版《VOCs废气处理设施安全检查表》(全)
- JJF(京) 92-2022 激光标线仪校准规范
- 整形医院客户管理培训
- 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课件(部编版)
- 普惠金融政策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