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里仁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含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1页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含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2页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含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3页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含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4页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含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觉遵守考场纪律如考试作弊此答卷无效密自觉遵守考场纪律如考试作弊此答卷无效密封线第1页,共3页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含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院(系)_______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侵蚀作用塑造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形,以下关于侵蚀作用的类型和特点,描述错误的是?()A.河流的下蚀作用使河床加深B.河流的侧蚀作用使河道加宽C.风蚀作用主要形成风蚀蘑菇等地貌D.侵蚀作用只对地表岩石产生破坏,不会形成新的地貌2、在研究岩石的变形和破裂时,节理和断层是常见的地质现象。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节理是岩石的破裂面,没有明显位移;断层有明显位移B.节理和断层都是岩石的破裂面,都有明显位移C.节理有明显位移,断层没有明显位移D.节理和断层的区别在于形成的地质年代不同3、对于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以下关于内生矿床和外生矿床的形成条件及典型矿产,哪一项是恰当的?()A.内生矿床是在岩浆活动过程中形成,如金属矿床;外生矿床是在地表外力作用下形成,如煤炭、石油等B.内生矿床和外生矿床的形成条件相同,矿产类型也相同C.所有的金属矿产都是内生矿床,所有的非金属矿产都是外生矿床D.内生矿床和外生矿床的分布没有规律,完全随机4、地质构造对地下水的赋存和运移有着重要影响。以下关于地质构造与地下水关系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A.向斜构造往往是良好的储水构造B.断层带可能成为地下水的导水通道C.背斜顶部容易形成地下水的排泄区D.地质构造对地下水的影响是固定不变的,不受其他因素干扰5、地质年代的确定对于了解地球历史至关重要。通过对地层中的化石进行研究,可以相对准确地确定地层的年代。三叶虫化石通常出现在哪个地质年代的地层中?()A.古生代B.中生代C.新生代D.前寒武纪6、在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通过分析冰芯中的气体成分可以获取重要信息。以下哪种气体在冰芯中的含量可以反映当时的气温变化?()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甲烷7、在研究岩石的风化作用时,化学风化和物理风化都会使岩石发生变化。以下哪种作用属于化学风化?()A.温度变化导致岩石破裂B.水的冻融使岩石破碎C.岩石中的矿物与水发生化学反应D.风的吹蚀使岩石磨损8、在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时,以下哪种方法可以重建古气候的温度变化?()A.分析孢粉组合B.研究冰芯C.观察地层中的化石D.测量岩石的磁化率9、在研究变质岩时,不同的变质作用会形成不同的变质岩。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常见岩石是?()A.板岩B.片麻岩C.大理岩D.蛇纹岩10、在研究地质过程中的变质相时,不同的变质相反映了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绿片岩相通常形成于怎样的温压条件下?()A.低温低压B.高温高压C.中温中压D.低温高压11、在探讨地球内部的热传递和地幔对流对地壳运动的影响时,以下关于地球内部热动力过程的描述,哪一项不准确?()A.地幔对流是推动板块运动的重要动力B.地球内部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C.热传递导致地幔物质的温度和密度差异D.地幔对流会带动地壳岩石圈的移动12、在研究矿物的光学性质时,矿物的光泽可以分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和非金属光泽。以下哪种矿物具有金属光泽?()A.黄铁矿B.石英C.石膏D.长石13、在分析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时,崩塌的发生通常与以下哪种因素关系不大?()A.岩石的节理裂隙发育B.地震C.河流侵蚀D.持续的强降雨14、在研究火山喷发的物质组成时,火山灰的颗粒大小和成分对其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有重要作用。以下关于火山灰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火山灰颗粒细小,容易被风吹散B.火山灰富含矿物质,对土壤有一定的肥力补充作用C.火山灰会阻塞河道,引发洪水灾害D.火山灰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15、在研究矿物的分类时,按照化学成分可以将矿物分为不同的大类。以下哪种矿物属于硫化物类?()A.磁铁矿B.黄铁矿C.方解石D.长石16、在研究地质历史中的造山运动时,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得青藏高原隆起。以下关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是一次短暂而剧烈的构造运动B.至今仍在持续进行C.只导致了地壳的上升,没有水平方向的挤压D.对全球气候没有影响17、在研究地质过程中的剥蚀作用时,以下哪种外力作用对高山地区的剥蚀影响最大?()A.河流侵蚀B.风蚀C.冰川侵蚀D.海浪侵蚀18、在研究地质灾害时,滑坡和泥石流是常见的类型。以下关于滑坡和泥石流形成条件的比较,哪一项是错误的?()A.滑坡通常需要较大的地形坡度,泥石流则相对较小B.滑坡的物质来源主要是岩土体,泥石流则包含大量的水和泥沙C.滑坡的启动速度较慢,泥石流则往往瞬间爆发D.滑坡和泥石流都需要充足的水源条件19、在研究地质年代时,化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下关于化石在确定地质年代中的应用,哪一项描述是不正确的?()A.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类型的化石B.化石的分布和组合可以指示当时的沉积环境和古地理条件C.通过对比不同地区地层中化石的相似性,可以进行地层的对比和划分D.只要在某个地层中发现了化石,就可以精确确定该地层的形成年代20、对于板块构造学说,有关板块运动的驱动力、边界类型以及所产生的地质现象,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是()A.板块运动的驱动力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B.板块的生长边界常常形成海岭、裂谷C.板块的消亡边界容易发生地震、火山活动D.板块运动与全球气候变化没有任何关联21、在研究沉积岩的颜色时,其颜色往往反映了沉积时的环境条件。红色的沉积岩通常形成于?()A.氧化环境B.还原环境C.干旱环境D.寒冷环境22、在研究地层的接触关系时,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接触反映了不同的地质过程。以下哪种接触关系表明地层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沉积间断和构造运动?()A.整合接触B.平行不整合接触C.角度不整合接触D.以上三种接触关系都不能反映23、在探讨地质构造对地形的影响时,以下关于褶皱和断层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貌,理解不准确的是()A.背斜一般形成山岭,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形成谷地B.向斜通常形成谷地,但经过外力作用可能会变成山岭C.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形成块状山地,如华山D.断层线附近不可能形成河流和湖泊24、在研究地质过程中的岩溶作用时,岩溶水的运动特征对岩溶地貌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岩溶水的运动通常?()A.流速快B.流速慢C.流量稳定D.流量变化大25、在研究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沉积物的搬运方式对岩石的结构和成分有影响。以下哪种搬运方式会使沉积物的颗粒磨圆度较好?()A.悬浮搬运B.跳跃搬运C.滚动搬运D.以上三种搬运方式效果相同26、对于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塑造了地球的表面形态。以下哪种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地壳运动D.搬运作用27、在研究地质灾害的预警和监测时,利用现代技术可以提高预警的准确性。以下哪种技术在滑坡监测中应用较为广泛?()A.卫星遥感B.地质雷达C.全球定位系统D.以上都是28、在研究地质历史中的气候变化指标时,对于冰川遗迹、古生物化石、孢粉分析等方法的原理和应用,以下解释不正确的是()A.冰川遗迹可以反映过去的冰期和间冰期B.古生物化石的分布可以推断当时的气候条件C.孢粉分析能够了解古代植被类型和气候D.这些气候变化指标在研究中作用不大29、在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演化时,化石是重要的证据。以下关于化石的形成和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遗体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化石B.化石可以反映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C.越古老的地层中所含的化石越简单、越低等D.同一时期的地层中所含的化石种类完全相同30、在研究岩石的化学成分时,SiO₂含量对于岩石的分类具有重要意义。SiO₂含量大于65%的岩石通常是?()A.酸性岩B.中性岩C.基性岩D.超基性岩31、变质岩是由原岩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以下关于变质岩的特征和类型的描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A.变质岩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与原岩相比通常会发生显著变化B.板岩、片岩、片麻岩等是常见的变质岩类型C.变质作用只会发生在深部地壳环境中,地表附近不会发生变质D.变质程度越高,岩石的结晶程度和硬度通常越大32、在研究变质作用的因素时,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都起着重要作用。以下哪种变质作用主要由压力作用主导?()A.接触变质作用B.区域变质作用C.动力变质作用D.气液变质作用33、在研究地球的圈层结构时,地幔可以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中的软流圈对于板块运动有着重要的影响,软流圈的物质状态主要是?()A.固态B.液态C.气态D.部分熔融态34、冰川是一种重要的地质作用因素。在山岳冰川中,冰斗通常位于冰川的什么位置?()A.上部B.中部C.下部D.末端35、在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演化有着明显的阶段性。三叶虫大量出现的地质年代是?()A.寒武纪B.奥陶纪C.志留纪D.泥盆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河流的侵蚀作用包括下蚀作用、侧蚀作用和溯源侵蚀作用,下蚀作用使河床加深,形成()和()等地貌;侧蚀作用使河谷加宽,形成()和()等地貌。2、岩石在变质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其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会发生改变,例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石灰岩会变质成为(),页岩会变质成为()。3、在研究地质历史时,古生物化石是重要的依据之一,例如三叶虫化石常见于()地层,恐龙化石常见于()地层,菊石化石常见于()地层。4、地层的接触关系包括()、()和()三种,它们反映了地层形成过程中的沉积间断和构造运动情况。5、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一般包括()、()、()和()四个阶段。在搬运过程中,碎屑物质的搬运方式有()、()和()三种。6、生物礁主要由()、()等生物建造而成,其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在地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层对比意义。7、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内部可分为()、()和()三个主要圈层。其中,()和()的分界面称为莫霍面,()和()的分界面称为古登堡面。8、岩石的变形包括()、()和()等方式,岩石的变形行为受到()、()和()等因素的控制。请详细描述岩石变形的方式和影响因素,并解释岩石变形在地质构造研究中的意义。9、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复杂多样,常见的离子成分包括()、()、()、()和()等,地下水的化学性质对地质过程和人类活动有重要影响。10、地下水根据其在地下的储存和运动特征,可以分为()、()和()三种类型,地下水的运动和分布受到()、()和()等因素的影响。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15分)1、(本题5分)详细分析海洋沉积的类型和分布规律,探讨海洋沉积环境的演化和控制因素,以及海洋沉积物在地质历史研究和资源勘探中的应用。2、(本题5分)阐述地质样品的采集和保存注意事项,分析如何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代表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