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卷】同步分层练习: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幼稚(zhì)陂池(pō) B.银钲(zhēng)寒漪(yī)C.玉磬(qìn)桑阴(sāng) D.腔调(qiāng)供应(gòng)2.下列诗句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昼出耘田夜绩麻(在田间播种) B.童孙未解供耕织(从事)C.也傍桑阴学种瓜(靠近) D.短笛无腔信口吹(随口)3.下列搭配错误的一项是()A.唐代孟郊《游子吟》 B.宋代雷震《村晚》C.唐代杨万里《稚子弄冰》 D.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忽作/玻璃/碎地声 B.忽作玻璃/碎地/声C.忽/作玻璃/碎地声 D.忽作/玻璃/碎地/声.5.按要求完成填空。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这句话出自代诗人所作的一首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本诗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中的一个场景。6.根据古诗内容填空。《稚子弄冰》整首诗摄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全诗描写“”这一动作细节,突出一个“”字。7.根据古诗内容填空。《村晚》是南宋诗人创作的一首诗。诗中形象地描绘了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咬住的以及的牧童,刻画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图。二、诗歌鉴赏阅读回答问题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这首诗是()代诗人()写的。9.把古诗补充完整并说说补充诗句的意思。10.解释下列词语。杂兴:耘田:11.本诗前两句写出了夏收前后农村的繁忙景象和农民的辛苦。后两句中表现了儿童的什么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默写古诗,回答问题。稚子弄冰(1)默写古诗。(2)这首诗是代诗人写的。(3)在这首诗中,清晨取冰的人是()。A.诗人自己 B.儿童 C.老人 D.儿童的父亲(4)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村晚_______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_____________,____无腔信口吹。13.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诗歌描写的是农村(填时间)的景色。14.根据诗句内容填空。①表现牧童悠闲自在的诗句是:,。②诗的前两句,诗人通过写、、等景物,描绘了一幅恬静悠然的图画。15.“山衔落日浸寒漪”中“衔”字用得好吗?好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小练笔17.小练笔。读杨万里的《稚子弄冰》,请你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描述一下小孩子弄冰做游戏的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解析】【分析】A:有误,“陂”应读“bēi”;
B:正确;
C:有误,“磬”应读“qìng”;
D:有误,“供”在这里应读“gōng”。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平翘舌和声调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做到选择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2.【答案】A【解析】【分析】A:有误,耘田:在田间锄草。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了诗词的理解,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3.【答案】C【解析】【分析】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A、B、D正确C:错误,改为:宋代杨万里《稚子弄冰》
故答案为:C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4.【答案】A【解析】【分析】首先要回忆原诗,然后理解诗句的含义,进行节奏划分。“忽作玻璃碎地声”出自于《稚子弄冰》,意思是: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所以节奏划分应该相同,因此,选A。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文朗读节奏的掌握情况。然后用通顺的话写出诗句的意思。古诗的翻译要熟悉古代诗词,多背诵常用诗词,弄懂诗词的中文意思,朗读节奏根据诗意来理解,再结合题目提示作答。5.【答案】南宋;范成大;春;夏;秋;冬;农村夏日生活【解析】【分析】《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一首田园诗,是他所作的田家诗《四时田园杂兴60首》中的一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无论叙事、写景、言情,无不机巧自然又含蕴丰富,耐人回味,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故答案为:1、南宋2、范成大3、春4、夏5、秋6、冬7、农村夏日生活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回顾诗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6.【答案】穿林;脱冰;稚【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诗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诗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穿林、脱冰、稚
【点评】这道题是按诗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诗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7.【答案】雷震;红红落日;横坐牛背吹短笛;农村晚景【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诗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诗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雷震、红红落日、横坐牛背吹短笛、农村晚景
【点评】这道题是按诗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诗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答案】8.宋;范成大9.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意思: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10.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除草。11.表现了他们的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解析】【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2)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词的意思,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句意和课后注释、查字典理解词义。
(4)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8.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写的。
故答案为:宋、范成大9.考查对诗词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筛选符合要求的诗词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童孙”儿童。“未解”不知道,不明白。句子意思: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故答案为: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10.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解答本题,应对整首诗歌内容有个整体的感知,然后结合诗句理解词义。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昼出耘田夜绩麻”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所以,耘田:除草。
故答案为: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除草。11.“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
故答案为: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12.【答案】(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2)宋;杨万里(3)B(4)幼小的孩子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穿上彩线,当作钲来敲打。【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古诗默写能力,属于直接型默写,结合提示默写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2)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3)整体感知这首诗的内容可知清晨取冰的人是儿童(4)解答此题要先对整首诗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再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词义,然后用自己的话写出这诗句的意思即可。
故答案为:(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2)宋、杨万里(3)B(4)幼小的孩子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穿上彩线,当作钲来敲打。
【点评】(1)针对古诗的背默题目是基础题,我们平时多背诵,多默写。要理解诗词的意思,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2)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3)此题主要考查对这首诗的理解能力。(4)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的能力。
译文: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铮。提着银锣似的冰块在树林里边敲边跑,忽然冰锣敲碎碎落地,那声音就像美玉落地摔碎一样。【答案】13.宋;雷震;傍晚14.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池塘;山;落日15.好。“衔”字运用拟人手法,把山写活了,生动形象地写出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颇有一番韵味。1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和儿童的喜爱、赞美之情。【解析】【点评】诗家有“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说法,解答这类写景抒情诗,我们要能够对诗词的内容理解、感知,感悟,把握景和情,进行分析即可。13.《村晚》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雷震,由题目可知诗歌描写的是傍晚时的景色。
故答案为:宋雷震傍晚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根据诗意可知表现牧童悠闲自在的诗句是“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前两句描写了在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中的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景物有“池塘”“山”“落日”。
故答案为: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池塘、山、落日15.根据诗句的内容,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山衔落日”中“衔”是有生命的物体才有的动作,这里把山拟人化,写出了落日时的景色情态。
故答案为:好。“衔”字运用拟人手法,把山写活了,生动形象地写出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颇有一番韵味。16.诗摄取的画面不大,写景则集中在池塘上,写人则集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仓库主管工作总结
- 2025届广西桂林、百色、梧州、崇左、北海五市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化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年生物质压缩成型设备项目发展计划
- 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
- 2025年输油泵热力机械项目发展计划
- 压疮相关护理因素分析
- 心衰患者营养护理
-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海洋有机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工业通风与除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铁路货运组织与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危险化学品储存配存表
- 从业人员晨检记录记录簿
- 某工程水池混凝土池壁裂缝原因分析
- 大课间跑操评分表
- 分户验收最大偏差、极差自动计算表
- 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一章收入
- 电动葫芦的安全操作措施
- 中建八局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及管理手册(420余页 图文并茂)
- 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表
-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普通用卷
- 欧诗漫TMIC:2023国人面部美白消费趋势白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