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课件-高中历史-第五分册-华东师大版_第1页
《第22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课件-高中历史-第五分册-华东师大版_第2页
《第22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课件-高中历史-第五分册-华东师大版_第3页
《第22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课件-高中历史-第五分册-华东师大版_第4页
《第22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课件-高中历史-第五分册-华东师大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主讲人:目录01国共合作背景02北伐战争概况04北伐战争的影响03主要战役与人物05历史评价与反思国共合作背景01国内政治形势01北伐战争前,中国处于军阀割据状态,各地军阀混战,中央政府权威丧失,社会动荡不安。021925年,国民党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标志着国民党开始统一南方,为北伐战争奠定了基础。03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成立后,迅速发展,成为推动国共合作的重要力量,影响了国内政治格局。军阀割据局面国民政府的建立共产党的崛起国共两党关系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共同推动北伐战争,以推翻军阀统治。抗日战争时期的再次合作1937年,面对日本侵略,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北伐战争期间的矛盾北伐战争期间,尽管两党有共同目标,但意识形态和权力斗争导致关系紧张。分裂与对抗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清党,两党进入长期的分裂与对抗状态。合作的必要性面对国内军阀割据的局面,国共两党合作成为统一国家、结束分裂的必要途径。01共同对抗军阀割据日本侵略加剧,国共合作是集中力量抵御外侮、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迫切需要。02抵御外来侵略国共合作是推动国民革命深入发展,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族独立的重要策略。03推动国民革命北伐战争概况02北伐战争的起因北伐战争前,中国国内军阀割据,战乱频发,民生凋敝,国民政府决心统一全国。国内军阀割据01为了对抗军阀势力,国民党与共产党达成合作,共同推动北伐,以实现国家统一。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合作02苏联为推动共产国际的影响力,支持中国革命,为北伐战争提供了政治和军事上的帮助。苏联的影响与支持03北伐战争的过程1926年,为统一中国,结束军阀割据,国民政府在广州誓师北伐,开始了统一战争。北伐战争的起因1927年,北伐军在龙潭战役中大败孙传芳,此战成为北伐战争的转折点,加速了北伐进程。北伐战争的转折点北伐军先后攻克长沙、武汉、南昌等地,与孙传芳、吴佩孚等军阀展开激烈战斗。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北伐战争最终推翻了北洋政府,促进了国民政府的统一,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北伐战争的胜利与影响北伐战争的结果北伐战争成功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了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结束了军阀割据的局面。统一中国南方北伐战争后期,由于意识形态和权力斗争,国共两党关系恶化,最终导致合作破裂,引发后续的内战。国共分裂通过北伐战争,蒋介石的军事和政治地位得到巩固,为他后来建立国民政府奠定了基础。蒋介石权力巩固010203主要战役与人物03重要战役介绍广州起义南昌起义01031927年12月,广州起义爆发,虽然失败,但展现了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对中国革命有深远影响。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02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是中国工农红军的起点。秋收起义关键人物分析蒋介石作为北伐军总司令,其军事决策和领导能力对北伐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蒋介石的军事领导01周恩来作为政治部副主任,通过政治工作和宣传,为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周恩来在政治工作中的作用02冯玉祥领导的西北军在北伐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北方战场上的军事行动。冯玉祥的西北军贡献03战役与人物影响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叶挺独立团的英勇作战,为北伐战争的胜利贡献了力量。共产党在北伐中的角色蒋介石作为北伐军总司令,其军事才能和领导力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对国民党政权的建立起了决定性作用。蒋介石的军事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北伐战争的第一枪,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开始,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北伐战争中的关键战役北伐战争的影响04对国内政治格局北伐战争后,国民党政权得到巩固,蒋介石的领导地位得到加强,为后续的国民政府统治打下基础。国民党政权的巩固北伐战争期间,国共两党合作,形成了反对军阀割据的统一战线,推动了国内政治的统一。统一战线的形成北伐战争成功削弱了多个地方军阀的势力,为中央政府的统一和权威奠定了基础。军阀势力的削弱对国共两党关系北伐期间,国共两党紧密合作,共同推进北伐,加强了双方的政治联盟。北伐战争期间的合作加强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国民党内部对共产党的态度由合作转为警惕和排斥。国民党对共产党态度转变北伐成功后,两党在权力分配和意识形态上的分歧逐渐显现,导致关系紧张。北伐胜利后的矛盾激化共产党在北伐中扮演重要角色,但随着国民党态度的转变,其在政治舞台上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共产党在北伐中的角色变化对中国近代史北伐战争实现了形式上的国家统一,激发了民族主义情绪。促进国家统一北伐战争加速了民主革命进程,打击了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势力。推动民主革命历史评价与反思05历史学家的评价共产党员在北伐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备受赞誉。党员作用突出北伐胜利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促进革命发展。合作成果显著国共合作推动北伐,沉重打击北洋军阀。革命意义重大北伐战争的教训北伐战争期间,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对于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后来的分裂导致了内战的爆发。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北伐成功展示了军事行动与政治目标相结合的重要性,但同时也暴露了在政治领导上的不足和矛盾。军事与政治的结合北伐战争中,民众的广泛支持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但战争后期对民众利益的忽视导致了支持的流失。民众支持的必要性对现代的启示北伐战争的失败告诫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历史教训的反思国共合作展示了不同政治力量为共同目标携手合作的重要性,对现代政治联盟有借鉴意义。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北伐战争期间,民族团结对抗外来侵略的精神,提醒现代人团结一致对外的重要性。民族团结的力量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

历史背景01历史背景

1923年,孙中山在广州重新成立国民党,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着国民党开始进行改革。此时,中国共产党也在不断探索革命道路,认为与国民党合作是实现革命目标的重要途径。2.国民党内部改革20世纪初,中国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使得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在这个背景下,中国革命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国共两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寻求合作成为必然趋势。1.国共合作的契机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过程02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过程

1.国共合作的形成2.北伐战争的发起3.北伐战争的胜利与失败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举行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共两党正式实现合作。随后,两党共同创办了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革命军事人才。1926年,国共两党发动了北伐战争。北伐军以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区为战略基地,分四路进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方。在北伐过程中,国共两党密切配合,取得了显著成果。1927年,北伐战争取得基本胜利,北洋军阀政府被推翻。然而,同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背叛革命,国共合作破裂。此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土地革命战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影响03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影响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基础。3.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场战争中,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发挥了巨大作用,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1.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国共合作使两党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下了基础。2.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共同成长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2)

国共合作的背景01国共合作的背景五四运动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运动,它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推动了国共两党的合作。3.五四运动的推动

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内矛盾激化,民生凋敝,国家分裂。人民渴望实现国家统一,推翻封建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1.国内矛盾激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积极领导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进行斗争,成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主力军。国民党在孙中山的领导下,也逐步成为一支有影响力的政治力量。2.国共两党力量壮大

国共合作的过程02国共合作的过程

1.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2.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再次实现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日战争中,两党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国共合作在北伐战争中的作用03国共合作在北伐战争中的作用

1.联合军事力量国共合作使得两党能够联合军事力量,共同对抗北洋军阀。在北伐战争中,国共两党共同指挥作战,充分发挥了军事力量的优势。2.宣传动员国共合作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北伐战争。在战争过程中,两党联合宣传,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革命斗志。3.政治变革国共合作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北伐战争。在战争过程中,两党联合宣传,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革命斗志。

结语04结语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国共合作使得两党能够共同对抗敌人,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北伐战争的胜利,为中国的社会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应该铭记国共合作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3)

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01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

20世纪初,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一方面,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另一方面,国内的封建势力与新兴的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为了挽救国家命运,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共两党开始寻求合作。国共合作的过程02国共合作的过程

1.国民党“一大”召开,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1月,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大会上,共产党员李大钊、毛泽东等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

2.国民革命军的组建与北伐战争的发动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国民党开始组建革命军队——国民革命军。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10万余人正式出师北伐,标志着国共合作进入高潮。国共合作在北伐战争中的作用03国共合作在北伐战争中的作用

国共合作使两党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了革命力量。共产党在政治上发挥领导作用,国民党在军事上发挥组织作用,共同推动北伐战争的胜利。1.充分发挥两党的优势,提高革命力量

北伐战争期间,国共两党共同推动国民政府进行改革,实现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的统一。这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3.推动国民政府改革,实现国家统一

国共合作使革命信念深入人心,激发了广大民众的斗志。在北伐战争中,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为革命事业提供了有力支持。2.坚定革命信念,激发民众斗志国共合作的启示04国共合作的启示

1.合作共赢是解决国家问题的关键国共合作的历史表明,只有团结一致、共同奋斗,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2.政治体制改革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共合作期间,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为后来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3.党的领导是实现国家目标的重要保证国共合作期间,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为后来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4)

国共合作的背景01国共合作的背景

国共合作,即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源于对国家命运的共同关注和对民族独立的共同追求。在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社会矛盾激化,民族危机深重,国共两党开始走向合作。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两大政治力量携手共同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北伐战争的起因02北伐战争的起因

北伐战争,是指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联手,领导北伐军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其直接起因是吴佩孚、孙传芳等北洋军阀的残暴统治以及人民对和平、民主的渴望。在这一时期,国共两党决定放下政治分歧,共同为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而战斗。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过程03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过程

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北伐战争有条不紊地展开。北伐军队以惊人的速度和毅力,先后打败了吴佩孚、孙传芳等北洋军阀,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这一过程中,国共两党共同努力,为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而奋斗,也进一步加强了彼此之间的合作。影响与意义04影响与意义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不仅改变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