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视角”看日本婴幼儿“保教”之特色_第1页
“多元视角”看日本婴幼儿“保教”之特色_第2页
“多元视角”看日本婴幼儿“保教”之特色_第3页
“多元视角”看日本婴幼儿“保教”之特色_第4页
“多元视角”看日本婴幼儿“保教”之特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届中国幼教年会发言稿

2017年11月26日于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国际会展中心

日本的婴幼儿保教体制及保教课程的改革动向

ー“多元视角”看日本婴幼儿“保教”之特色ー

刘乡英(日本·福山市立大学教育学院)E-mail:k-liu@fcu.ac.jp我和我的研究刘乡英,1963年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我是中国人。我是研究者。现任日本福山市立大学教育学院儿童教育学科教授、福山市立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经日本文部科学省(相当于中国的教育部)审核认定的研究生导师。中国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兼职教授,南京经略教育研究院学术顾问,日本全国保育问题研究会广岛分会福山支部“0岁、1岁研究部会”指导专家,兼任日本图画书权威出版社福音馆书店月刊图画书杂志《儿童之友》编外讲师。日本『小儿保健研究』论文审查委员,『中日教育论坛』编辑委员。主要研究课题(研究领域):①多元文化背景下婴幼儿的语言发展评估与教育方法之研究。(儿童语言学/儿童心理学/教育方法学)②东亚地区学前教育・保育(ECEC)制度及保教方法之比较研究。(比较学前教育学/婴幼儿教育·保育学)③东亚地区幼儿教师教育制度与教育课程设置之比较研究。(教师教育)④幼儿图画书创作与亲子阅读之实践研究。(儿童文学/婴幼儿教育·保育学)2、关于“婴幼儿保教”概念的新定位本文中使用的“婴幼儿保教”一词是借鉴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的学前教育改革所推行的“ECEC=EarlyChildhoodEducationandCare”(人生初始的教育与保育,OECD=经济合作组织)或“ECCE=EarlyChildhoodCareandEducation”(人生初始的保育与教育,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概念而定位的。其内涵是指:从出生到就读初等教育之前的任何环境下的儿童的生存、成长、发展、学习――包括健康、营养与卫生、以及认知的发展、社会性的发展、身体的发育和感情的发展。目前,“婴幼儿保教”已经成为21世纪学前教育改革的核心概念。日文中通常使用“保育”一词来表达“婴幼儿保教”的概念,然而,它与中文里仅仅表达“照顾、照看、看护”(care)等意思的狭义的“保育”不尽相同。因此,为了避免误解,本文中尽量使用“保教”一词。但在一些专有名词中,如“保育所”“保育士”“保育教师”等使用“保育”时,其内涵均以日文的“保育”概念为准。1、世界婴幼儿保教体制改革的两大焦点焦点1:①建设一元化的婴幼儿保教体系②开发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婴幼儿保教课程③建构以保障婴幼儿的“生存权”“学习权”“发展权”为目标的

高品质的保教内容,从婴幼儿阶段为其人生打下良好基础焦点2:①建设一体化的保教师资教育体系②开发高质量的保教师资培养课程③培养具有良好品质与专业素养的保教师资。讲座提纲

*「三种眼力」的多元视角飞鹰的眼力:具备纵览全局的「宏观视角」(

“鹰眼”

)虫子的眼力:具备见微知著的「微观视角」(“虫眼”

)游鱼的眼力:具备静观时代洪流走向的「通观视角」(“鱼眼”)*在此,笔者将借助「三种眼力」的「多元视角」针对日本的婴幼儿保教特色进行尝试性的梳理。①以「宏观视角」纵览日本婴幼儿保教体系之特色。②以「微观视角」窥视日本婴幼儿保教内容之特色。③以「通观视角」考察日本婴幼儿保教的发展方向。愿本讲座能为我国的幼教发展方向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日本婴幼儿保教体系改革之特色

「幼保二元化」向「幼保一体化」的过渡日本的婴幼儿保教体制改革动向

*自2015年4月1日起,日本正式启动了“儿童·育儿新体制”改革。今后几年,日本的婴幼儿保教体制将由原来的幼保二元化体制逐渐转向幼保一体化体制。日本的婴幼儿保教体制之特色·幼稚园(「学校教育法」,3岁-6岁以下幼儿教育机构)·保育园(所)(「儿童福利法」,0岁-6岁以下儿童福利机构)·幼保合作型认定儿童园(「有关儿童·育儿3项法律」,1岁-6岁以下,兼顾婴幼儿教育·保育·育儿支援功能的幼儿教育·儿童福利机构)幼稚园教育之特色依据≪学校教育法≫的规定,幼稚园是为基础教育及其后阶段的教育打基础的学前教育机构,以对3岁以上-6岁以下的幼儿实施保教,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当环境,促进其身心发展为目的。由日本政府主管教育·科研的文部科学省管辖。日本的幼稚园根据办园主体的不同分为“国立幼稚园”(由国家政府开办,国家财政拨款。截至2017年5月1日为止共有49所,占0.45%),“公立幼稚园”(由地方政府开办,地方财政税金拨款。截至2017年5月1日为止共有3952所,占36.3%),“私立幼稚园”(由学校法人等开办,办园经费来源原则上由办园者负担,但依据1976年施行的≪振兴私立学校补助法≫的规定,开办私立幼稚园可以领取国家支付的“私立学校补助金”。儿童家庭需要承担的保教费标准也由每个幼稚园自己决定。政府对低收入的家庭,按照儿童的年龄区分发给“私立幼稚园入园补助费”。截至2017年5月1日为止共有6876所,占63.2%)(文部科学省,2017)。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幼稚园数量在逐年减少。除特殊情况外,幼稚园每学年的教育周数不得少于39周。幼稚园每天的教育时间以4小时为标准。但要适当地兼顾幼儿的身心发展程度及季节等。幼稚园制定教育课程等保育内容的标准可遵照文部科学大臣另行公告的≪幼稚园教育要领≫(2017年3月31日最新修订,2018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规定,即:从幼儿的发展角度出发明示“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表现”5个领域。幼稚园原则上将相同年龄段的幼儿编成班级,

每个班级的幼儿人数在35人以下,各班级要配1名以上的专职教师。幼稚园教师要具备幼稚园教师执照(分3个等级∶专修执照(研究生毕业),一级执照(大学本科毕业),二级执照(大专毕业))。保育园(所)之特色①②“保育所”(nurserycenters)依据≪儿童福利法≫的规定,保育所是针对缺乏家庭保育的0岁(出生后43天)以上-满6岁以下的婴幼儿开设的福利保教机构。由日本政府主管卫生·福利·劳动的厚生劳动省管辖。根据开办主体的不同,保育所分为“公立保育所”(由地方政府开办,地方税金拨款。截至2017年4月1日为止参加统计的有8360园,占38.3%)和“私立保育所”(由社会福利法人等开办,办园经费由国库负担∶由国家政府财政负担二分之一,由都道府县级地方政府财政负担四分之一,由市町村级地方政府财政负担四分之一。截至2017年4月1日为止参加统计的有12162园,占55.67%)。除此之外,还有672园是东京都的“认证保育园”。另外,截至2013年4月1日为止的统计,还有7000多园是没有接受政府认可的保育园。保育所一年的开园天数是300天左右,没有春假和暑假。保育所每天的保育时间原则上为8个小时,但目前,保育所的实际保育时间大多在11~12个小时,许多保育所都在实施“延长保育”、“临时保育”和“夜间保育”等。保育所的保教内容是以厚生劳动省制定的≪保育所保育指南≫为依据的,其特征是兼顾保育内容(保护生命,稳定情绪)和教育内容的一体化。教育内容与≪幼稚园教育要领≫规定的5个领域∶“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表现”相同。依据≪关于儿童福利机构的设备及运营的标准≫,保育所职员要配保育士,嘱托医师和厨师(*厨师也可以委托代理人)。保育所各年龄段的师生比标准是:0岁婴儿(1∶3),1·2岁婴幼儿(1∶6),3岁幼儿(1∶20),4岁以上幼儿(1∶30)。保育园(所)之特色②在保育所及其他儿童福利机构工作需取得“保育士资格”。保育士资格可通过以下途径获取。①由厚生劳动省指定的保育士培养机构(大专或大学)毕业后即可取得保育士资格。②通过保育士资格考试(具有大专毕业程度的学历可参加考试,考8科)者也可取得保育士资格。具有以上保育士资格者提交申请,办理保育士登记手续,获取保育士登记证书。被政府认可的保育所的办园经费,“私立保育所”由国库负担,“公立保育所”由地方税金拨款。补助金用来支付“保育所”的一切费用:职员的工资、保教事业费、管理费、事务费等等。补助金的财源,除了入所儿童家庭要承担的保教费之外,由国家政府财政负担二分之一,由都道府县级地方政府财政负担四分之一,由市町村级地方政府财政负担四分之一。入所儿童家庭要承担的保教费,是由市町村级地方政府根据每个家庭前一年度的所得税高低分等级而定的(日语称“应能负担”,即根据家庭的支付能力来制定负担标准)。然而,因为国家制定的保教费标准很高,所以各地方政府针对每个儿童家庭均给予补贴,以减轻每个家庭的保教费负担。针对“接受生活保护的家庭”以及“前一年度不用缴纳居民税的单亲家庭”等生活最低线的贫困家庭,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家长不需要承担任何保教费,而每个地方政府也是遵照这种规定执行的。因此,在这种福利制度的保障下,所有经济最贫困家庭的儿童都有机会获得享受学前集体保教的权利。*儿童・育儿新体制的建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幼稚园需求量的减少现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1998年:为了使闲置出来的幼稚园的设施合理地活用起来,政府出台了≪关于幼稚园和保育所的设施共用等方针≫(2005年重新修改),就幼稚园·保育所的共同使用以及一体化的办园模式制定了相关的方针。・2006年:6月15日,日本政府公布了由主管幼稚园的文部科学省和主管保育所的厚生劳动省协商制定的有关幼保一体化的法律――≪关于促进综合提供有关学前儿童的教育·保育之法律≫,确立了“认定儿童园”制度。“认定儿童园”,是既具有针对0~6岁的所有儿童(无论家长是否就业)开展一体化的教育·保育之功能,又具有为所有的育儿家庭提供社区育儿支援服务功能的机构。该法中设定了4种类型的“认定儿童园”:①“幼保合作型认定儿童园”。②“幼稚园型认定儿童园”。③“保育所型认定儿童园”。④“地方裁量型认定儿童园”。・2010年:6月,日本政府推出了“儿童・育儿新体制”改革方案。・2012年:8月,日本政府颁布了有关儿童・育儿3项法律,3项法律的宗旨是:在基本认识家长要对育儿肩负首要责任的前提下,综合促进婴幼儿保教・育儿支援,大力发展集“幼稚园的学校教育功能”、“保育所的儿童福利性保教功能”和“社区的儿童・育儿支援功能”为一体的“幼保合作型认定儿童园”制度,从政策上促进“幼稚园”和“保育所”逐渐向“幼保合作型认定儿童园”制度转制,创建针对“认定儿童园”、“幼稚园”、“保育所”统一的资助制度,充实符合各地区实际情况的儿童・育儿支援事业。・2015年:4月1日起,“儿童・育儿新体制”已正式启动。

・据2016年的最新统计表明,目前日本全国共有2519所认定儿童园,其中,公立584所,私立2331所。幼保合作型认定儿童园之特色2016/9/24122016/9/2413婴幼儿教育·保育课程标准改革动向

2017年3月31日,政府公布了最新修订的≪幼稚园教育要领≫(文部科学省告示),≪保育所保育指南≫(厚生劳动省告示),≪幼保合作型认定儿童园教育·保育要领≫(内阁府儿童·育儿本部·文部科学省·厚生劳动省告示),预定于2018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特点:1、目标定位:生存于22世纪的人应具备的资质(素质)2、内容指向:婴幼儿期~小学以上的学校教育,以及保证终生幸福之教育内容的连

续性3、射程范围:揭示该时期的成长循环规律,提高幼师的专业性并向社区辐射。2016/9/2414面向22世纪未来的幼儿教育课程标准幼儿教育的基本(≪幼稚园教育要领≫2017年文部科学省告示)

幼儿期的教育,是为终生的人格形成打基础的重要时期,幼稚园教育的基本是,为实现学校教育法中规定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根据幼儿期的特性,通过环境而实施的教育。因此,教师要与幼儿建立充分的信赖关系,使幼儿自主地与周围环境相处,发觉与环境相处的方法和意义,当幼儿想接受这些环境时,

他们会反复尝试,反复思考,这正是幼儿期的特点。教师要发挥自己对幼儿期教育的看法与想法,努力与幼儿一起创设更好的教育环境。综上所述,幼稚园必须要重视下述事项开展教育。保障幼儿在稳定的情绪下充分发挥自我,使幼儿获得发展所必需的体验,促进幼儿的主体性活动,使幼儿展开适合幼儿期的生活。游戏,是幼儿的自发性活动,是为幼儿的身心协调发展打基础的重要学习,因此,要以通过游戏的指导为中心综合实现健康、环境、人际关系、语言、表现5领域的教育目标。幼儿的发展,是身心各方面相互关联,经历多种多样的过程才得以实现的,而且,每个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幼稚园要根据每一个幼儿的特性,开展符合其发展课题的指导。

幼儿教师,要为确保幼儿的主体性活动,根据对每一个幼儿的理解与预测,有计划地设置环境。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与他人及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下工夫准备教材,创设物质的・空间的环境。另外,教师,要根据每一个幼儿的活动场景,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丰富其活动。*≪保育所保育指南≫,≪幼保合作型认定儿童园≫的教育基本也是一样。

幼儿教育要努力培养幼儿应取得的资质(素质)·能力

(≪幼稚园教育要领≫2017年文部科学省告示)

1、通过丰富的体验,培养幼儿感知,领悟,理解,学会“知识及技能的基础”2、使用领悟到的以及学会的(“知识及技能的基础”),培养思考,尝试,下工夫·想办法,进行表现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表现能力等基础”3、在心情·好奇心,热情·积极性,态度获得成长的过程中,培养幼儿营造更好生活的“趋向学习的能力,人间性等”上述资质(素质)·能力的培养,要通过贯彻5领域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整体活动综合进行。在幼儿期结束时希望幼儿达到的状态

(≪幼稚园教育要领≫2017年文部科学省告示)

①健康的心灵和身体:在幼儿园生活中,使幼儿带着充实感、针对自己想做的事情、充分发挥心灵和身体的作用、通观目标、自己创设健康而安全的生活。②自立心:主动地接触周围环境、在享受各种各样的活动中、自觉地领悟必须要做的事情、靠自己的力量思考、下工夫、想办法、不放弃、做到底、享受成功的喜悦、带着自信开展活动。③合作性: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共同享有彼此的思维与考虑,为了实现共同的目的,思考问题,下工夫想办法克服问题,相互合作解决问题,带着充实感把课题做到底。④道德性·规范意识的萌芽:与同伴反复进行各种各样的体验过程中,能够分辨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与同伴的心情产生共鸣,站在对方的立场实施行动。懂得有必要遵守规则,调整自己的心情,在与同伴调和的同时,制定规则并遵守规则。在幼儿期结束时希望幼儿达到的状态

(≪幼稚园教育要领≫2017年文部科学省告示)

⑤接触社会生活:对自己的家庭有爱心的同时,在与本地区周围人相互接触的过程中,领悟与人接触的各种方法,要考虑对方的心情与之交往,要感受自己发挥作用的喜悦,对自己生活的地区产生亲切感。另外,在接触幼儿园内外各种各样环境的过程当中,接受游戏以及生活中所必要的信息,根据信息加以判断,分享并灵活利用信息等,在发挥信息的作用开展活动的同时,也要重视利用公共设施,使幼儿有意识地与社会相结合。⑥思考能力的萌芽:在积极接触周围事物及现象的过程中,感受,领悟,思考,预想,下工夫·想办法了解事物的性质及组合关系等,使幼儿快乐地经验多样性的关联。另外,在接触同伴们各种各样想法的过程中,领悟与自己不同的想法,自我判断,重新思考等等,体味产生新想法的喜悦,同时使自己的想法更加完善。⑦与自然的关联·尊重生命:通过与自然的接触所获得的感动体验,感受自然的变化,以好奇心和探究心思考问题,用语言等表现出来,提高对周围事物及现象的关注的同时,产生对自然的爱情及敬畏之念。另外,在对周围的动植物动心的过程中,领悟生命的奇妙与尊严,从而思考如何接触周围的动植物,把它们作为有生命的事物所呵护,以爱惜的心情与其相处。在幼儿期结束时希望幼儿达到的状态

(≪幼稚园教育要领≫2017年文部科学省告示)

⑧对数量及图形,标记及文字等的关心·感觉:在游戏和生活中,反复体验亲近数量及图形,标记及文字等,领悟标记及文字的作用,根据自己的必要感灵活运用这些体验,使幼儿对自然产生兴趣与关心,带有感觉。⑨使用语言进行分享:在与老师及同伴交心的过程中,亲近图画书及故事等,掌握丰富的语言及表现,用语言表达所经验和思考过的事物,注意倾听对方的说话,体验语言表达的快乐。⑩丰富的感性与表现:在接触打动心灵的事件等而触动感性的过程中,领悟各种各样素材的特征及表现方式等等,把感知到的和思考到的自己表现出来,愉快地体验与同伴之间的表现过程,分享表现的喜悦,产生表现的热情·积极性。以丰富的生活·游戏·劳动·学习·传统文化为中心的综合保教活动课程2016/9/2420

幼稚园的保教活动实况幼稚园的室外活动環境①

幼稚园的室外活动環境②幼稚园的室内活动幼稚园的室内環境

保育所的保教活动实况幼儿园的室内活动⑤

幼儿园的室外活动環境③

幼儿园的室内活动④

幼儿园的室内活动③

幼保合作型认定儿童园的保教活动实况

日本幼儿园的

保教实践M保育园(社会福利法人)简介*1981年建园,迄今有30多年的历史。*保育目标:培养做人的生存能力,培养身心健康的儿童。*儿童形象:·能吃、能玩儿、能睡的孩子;・确定目标,开启智慧,契而不舍努力的孩子;

·珍重自己,爱护朋友的孩子;

·关心周围事物,并能坦率

·自然表现的孩子;

·对自然和环境感兴趣,并能爱护东西的孩子。*入园儿童人数:0岁~6岁以下120人。*职员人数:正式职员:26人,非正式职员:10余人*业务内容:·产假后保育、残疾儿童保育;·延长保育;·临时保育;·产假后保育、育儿产假后保育预约业务;·假日保育;·丰富多彩的育儿援助业务;·家庭保育室;·社区育儿援助中心。*班级结构:产假后入园的婴儿~0岁班;0岁~1岁的混龄班;1岁班;1岁~2岁的混龄班;2岁班;3岁班;4岁班;5岁班。*开园时间:平日:7:00~19:00星期六:7:00~18:30M保育园的保教实践①(DVD)M保育园的一年例行活动(2012年度)*4月:

·入园庆祝会;·升级庆祝会;·家长协会总会;·避难训练;·生日庆祝会;*5月:

·各年龄班级的恳谈会;·幼儿远足(带饭盒);·生日庆祝会;·避难训练(信息传达训练);

·蛔虫卵检查;*6月:

·牙齿检查;·内科健康检查;·游泳池开放;·大班参观科学馆;·生日庆祝会;

·避难训练;·刷牙指导;

·交通安全教室;*7月:

·避难训练;·夏季纳凉会;·生日庆祝会;·大扫除(带饭盒);·夏季纳凉会(家长协会主办);*8月:

·生日庆祝会;*9月:

·生日庆祝会;·敬老会;*10月:

·运动会;·避难训练;·秋季远足(带饭盒);·保育所的饭菜品尝会;·与社区居民的联谊活动;

·生日庆祝会;·幼儿作品展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