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湿陷性黄土场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TechnicalstandardforspongecityconstructionincollapsibleloesssiteDB/T***-20XX2 6 7 9 11 12 14 16 16 17 18 20 30 34 35 353 36 38 40 43 47 48 51 4 6 7 9 35 6.4Constructionoffacilities 6.5Acceptanceoffacilities 43 47 4757.2Maintenanceoffacilities 7.3Managementoffacilities Explanationofwordsusedinthisstandard Listofreferencedstandards 796线及海绵城市设施安全,应与建筑、结构、给水7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使城市像海绵一样有效控制雨2.0.3透水地面permeable2.0.4半透水结构semi-permeablestr2.0.5全透水结构permeablestru地表径流能够直接通过设施的面层和基层向下渗透直至地基土中的结2.0.6湿陷性黄土collapsib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并产生显著附加下沉的在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下受水浸湿,发生显著附加下沉的湿陷性黄82.0.8非自重湿陷性黄土loessnoncollapsibleunderoverburdenpre在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下受水浸湿,不发生显著附加下沉的湿陷性2.0.10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noncollapsibleloesssiteunderovepressure2.0.12雨水排空时间rainwaterdrain对具有入渗、调节等功能的渗滞类海绵城市设施,设施内的调蓄水量2.0.13贯穿法penetration一种处理湿陷性场地的方法。即在海绵城市设施钢筋混凝土滤料池下设置玻璃钢贯入式管道穿透湿陷性土层,将雨水从海绵城市设施结构层下9提下,以缓解城市内涝为首要目标,将年径率作为重点指标,其资料收集、现场调研、水面积、海绵城市控制指标、回用水量、水质要求评估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总体上应符合当地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缺少当地规划要求时,防护要求,根据评估结果因地制宜采取地基处施布局合理、衔接有序,做到雨水源头渗滞、集蓄黄土场地,不得采用雨水渗滞类海绵城市设施以内、非自重湿陷性场地的海绵城市设施,应水设施,应确保海绵设施防水措施的施工质周边的地形地貌条件,地下水及河、沟、湖、2收集与场地相关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水文气象、场除基底下湿陷性土层的建(构)筑物,应了解基底4场地周边现状环境条件,含市政基础设施接驳条件、毗邻陷性黄土特征,提供主要岩土参数,对场地、地基4.1.3湿陷性黄土场地海绵城市建设应根据勘察成果和资料4.2.1湿陷性黄土场地工程勘察应4.2.2湿陷性黄土场地工程勘察,除应符合本标准第4.2查明地下水及河、沟、湖、库、雨水等地面水的汇5场地存在大面积挖填方时,应查清挖6评估地下水上升、侧向水渗入和地面水汇3对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场地3划分黄土地层或判别新近堆积黄土,应符4钻孔中取样应按标准规定执行,钻孔取样的土工试验井取样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使用,土层的密度、湿2随深度变化的湿陷起始压力及含水率5初步分析场地湿陷性黄土层的分布及施对建(构)筑物的影响,评价黄土湿陷对数、湿陷起始压力沿深度的变化特点,对湿陷性黄土透性进行评价。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不能满足海绵在场地综合评估后,因地制宜,合理选用。常PP模块蓄水池、硅砂蓄水池、沉砂池(井)、初期雨水截流井4雨水转输类设施常用的有植草沟(转输型干式植草沟汇水分区划分,海绵城市设施的平面布局、服务地、建筑红线外绿地,海绵城市设施溢流雨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措施,防止海绵城市设施建设筑物针对黄土湿陷性采取的地基处理措施、周边环部分消除地基土湿陷性。对完全消除湿陷性的场地般场地设计;对部分消除湿陷性的场地,海绵城市近绿地,将屋面、地面径流通过防渗型转输设4易对土壤或地下水造成污染的特殊污染源基湿陷等级Ⅱ级及以上,建筑小区、市政道黄土场地在防护距离内,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后,可5.3.10海绵城市设施选择与湿陷性黄土场地及其处理方式的对应关系,详性场地、建(构)筑物地基部分消除湿陷性的海防渗措施;自重湿陷性场地道路和广场中的海绵5.4.5非自重湿陷性场地公园绿地中的海车场等,宜采用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透水雨水蓄、排设施,必要时应采取防渗措施,当土基渗透系数K>1.0×10-6m/s时,宜采用全透水铺装结构;当土基渗透沟(管)。排水盲沟(管)应与市政排水系2透水路面的雨水渗透不应影响路基及路面结构。透水路3全透式路面的路基顶面应设置反滤隔离层4透水铺装自下而上由透水垫层、透水基层及透水面层构成基层、防水封层、透水面层构成;部分基层透水6黄土湿陷性完全消除的场地,应采用未消除的场地,可根据土壤湿陷程度选用半5.4.12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道路工程,5.4.13湿陷性黄土场地城市主干路宜设置绿力学性能,可起到隔水和传递上部荷载的作用;隔水垫层阻断透水层下渗雨水浸润湿陷性黄土基层,基层不受下渗雨水影响,保持稳定性;基层应现行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砂基透水砖工程施工汇集,通过重力流排入周边雨水系统,其管径应根据汇水区雨水量计算。路汇水情况确定。敷设U型槽范围内可减少市政雨水管道的敷设长度,U型槽盖板应采用透水结构盖板,应防止多孔管材及盲沟周围被雨水中的颗5.4.17对雨水下渗会对周围建筑物造5.4.18生物滞留设施自上而下设置2生物滞留设施自上而下设置蓄水层、覆盖层、植被及种(4)换填层:种植土层及换填层间设置透水土工布或50~100mm砂滤水层,其中换填层厚度宜为300~600mm,设穿孔排水管。5.4.19生物滞留池进水口处须设置具有沉淀2沉泥池宜为混凝土槽式结构,池壁应间隔设置孔或缝,5.4.20生物滞留设施内应设有溢流井和渗井5.4.21生物滞留设施宜设置在地势较低且便分散布置,可设于道路绿化带、停车场与广场5.4.23生物滞留设施雨水防渗措施渗漏风险):):):5.4.24湿陷性黄土场地建筑小区下沉式绿地):渠道临近建筑一侧应设置侧向防渗。防渗膜(3下沉式绿地的溢流井,连接管穿越防渗膜防渗土工膜专用胶粘接。穿越防渗挡墙时应埋设防):2下沉式绿地的溢流井,应结合雨水排出管道于基础底部3下沉式绿地设施下雨水调蓄层、导排管及):4雨水花园应根据地形竖向关系、当地雨水情况、现场地形1城市绿地中海绵城市设施的设置,应符合场地整体景观设计要2海绵城市设施的设计,应确保各类设施自身的安全同的设施类型应根据地质条件的实际与需求,5.4.27湿陷性黄土场地渗井(管处理,且出水管的内底高程应高于进水管的内顶高5.4.28渗井雨水防渗措施渗漏风险点强化):);2在渗流逸出处加设铺盖或铺设反滤层:反滤层由砂、卵碎石构成,每层粒径沿着水流方向逐渐增大,用于);3在下游设置减压井、减压沟:使渗透水流5.4.29湿陷性黄土场地渗透塘应符合):3渗透塘底部放空管以及出口放空阀门应准5.4.30湿陷性黄土场地雨水集蓄利用类2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经处理可选用部分渗透型结构,上而下包括蓄水层、覆盖层、土壤介质层、3土质条件优良的黄土场地可选用渗透型生2雨水调节设施蓄水设计应考虑设施内雨水排空时间5.4.32湿陷性黄土场地雨水调节设施):2室外埋地式蓄水池外层应采用防渗土工膜或性能相同的材料包覆。当采用防渗土工膜包覆防渗时,可用聚乙烯土工膜,其性能指标应符合现3调节设施出水端应结合调节设施整体按标准采取防渗措施,确保溢流管竖管与水平管及与其连接的排水孔、格栅、放空管位置、标高准确,不发生位移。出水端与下游受纳水体应顺畅衔接,衔接位置应采取必要的4蓄水池前过滤弃流井弃流管、汇集井出流管及蓄水池进水管穿越井(池)壁防渗膜部位,应采取热熔机焊接或防渗土工膜专用胶粘接。穿越5.4.33湿陷性黄土场地城市水体的海绵城市5.4.34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公园绿地满助消纳周边区域的径流雨水,提高区域防洪5.4.35湿陷性黄土场地截污净化类设开垃圾堆体、工业污染地等污染源,宜选择无污5.4.36湿陷性黄土场地的雨水湿地、湿塘等大型雨水净化及利用5.4.37湿陷性黄土场地的雨水湿地,1.0×10-7m/s且高于地下水位时,);4湿地可多组并联,可在前端设置格栅、沉淀池等前置5.4.38湿陷性黄土场地生态护岸,应根据岸坡度、水位和水流、环境及景观需求等因素,确5.4.39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室外埋地式塑料模合,池体混凝土结构底板采用C25钢筋混凝土,配筋通过结构计算确定。PP模块蓄水池池体上下层用防水土工膜覆盖包裹,周边用聚苯5.4.41硅砂蓄水池池底局部铺设透气防渗材5.4.42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初期雨水弃流设施选取。地面雨水收集系统宜采用渗透弃流井、弃流其中,初期雨水截污沉砂井的渗漏风险点规):);2井体下铺设卵石或碎石填充层,厚度宜至溢流管管底5.4.43湿陷性黄土场地的雨水利用管道接口及管道与井室连接处,应强化防渗措施5.4.44湿陷性黄土场地的雨水转输类5.4.45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植草沟以转输为主应因地制宜,除满足植物生长和防冲刷要求外物一侧采取防渗措施。植被浅沟应在砾石层内):);2湿式植草沟种植土层及其下砂土层下设土工布,其下砾),);3湿式植草沟与建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5.4.46湿陷性黄土场地道路与广场的海绵城政雨水排放系统设计降雨重现期标准。雨水管渠和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5.4.48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景观水体、洼地等应按照设计确定的技术参数及性能要求进行检测和地下管线等资料,开展必要的场地测绘和现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透水材料;渗渠宜采用聚乙烯(PE)、树脂混凝2渗管和渗渠的技术参数应满足有关要求。渗管的管径应1表层土壤应由较肥沃的耕作土壤组成,乔木树坑表层可用50mm~3原土不符合上述规定时,应更换土壤。换设计要求有效搭接或焊接施工,防渗膜覆盖6.4.2湿陷性黄土场地透水混凝土道路路2路基基层施工应分层进行,压实应符合设计要求。下层3对于湿陷性黄土场地路基材料进行不良土道路防护等实际需要,设置竖向防渗膜、防渗砖墙6.4.5湿陷性黄土场地城市绿地中海绵城政管网位置和排蓄水能力、土壤情况、气候条件、3城市绿地种植土宜选用排水良好的砂性土4在绿地、广场等具备足够放坡空间的区域,可采用缓坡衔5在土壤渗透性较差、地下水埋深较浅表面应平整。铺设砾石层应选择符合设计规格的400mm,铺设完成后表面应当平整有序。级配砾石层的孔隙度宜为35%~平滑和景观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维持自然地形,渗透3土方开挖过程中,宜设置临时挡水堰4开挖施工应采取措施保持塘底土壤的渗透性能。开挖底面础外,不应夯实;应控制开挖范围和深度,不5渗透塘内透水土工布为防止种植土随层外铺设的透水土工布宽度应全部包裹滤料层。4沟槽回填材料宜选用不含有害物质、不易堵塞反滤层2稳定水位以下的防渗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宜采用水毯或厚度大于300mm粘土防渗。2在湿陷性场地设置调蓄池的雨水收集、处理、回用系统2稳定水位以下的防渗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宜采用水毯或厚度大于300mm粘土防渗。水上水下地形、地质条件、水质及生境条件3施工时不应大面积翻动坡面土壤和植2汇流型植草沟出水口可与海绵城市设施、雨水排放设施3沟槽开挖、支护方式应根据施工地质条件4浅沟渗渠组合应采取渗透浅沟及渗透性暗渠、明渠相结合5所用的水泥、集料、管材、砾(碎)4砂石基础施工,在塑料管、玻璃纤维夹砂管灰土垫层上设砂基础,或采用天然级配砂石、级配碎石、石屑等):单位联合进行,系统验收宜在系统稳定运行2设施质量验收应对设施规模、平面布局、竖向、进水口3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径流污染控制率、雨水4隐蔽工程全过程影像资料应作为重点备案资料,水土流失应检查种植土层、透水土工布、透水垫层、隔水设施等,其中种植土层、透水土工布、透水垫层、隔水保护层、隔水层,法进行验收,应检查渗滤材料,设施平面、断雨水调节设施进水口、排水口、溢流口标高和管径础换填厚度、基坑压实系数、基础承载力、周边回2湿塘、调节塘、雨水湿地与上游各汇水面衔接顺畅3各级湿地或处理塘种植区回填材料不得污4设置的护栏、安全警示标志应位置合理,警2植草沟应直顺,沟底平整、无反坡,沟内无杂物,边坡6.5.10湿陷性黄土场地渗管、渗渠采用检查产4渗管、渗渠建设完成后应按标准进行充水试验,以提要求进行特殊巡视。涉及人身安全的海绵城市设施期清扫或清淤。在汛期来临前,应对渗透雨水口、渗透井、渗透管沟、雨够的调蓄空间和下渗能力,并应保障收集与排7.1.10具有雨水处理功能的人工湿地等设施,应对植物进行修剪、养护、7.1.12做好设施巡查维护与检查维修人员的安全防应根据降雨强度及积水时间判断透水铺装渗透状2应每年定期清理封堵孔隙。具体可采用风机吹扫、高压3应定期对透水铺装渗透能力进行检测,保测大降雨事件后透水铺装路面的积水、水质等情况,路4应及时进行透水区域路表面损坏情况检测,对路面凹陷、修补或更换。透水砖铺砌路面出现不均匀沉降时5冬季维护时,使用过融雪剂的积雪不物下渗污染地下水。可使用有机硅类油基或水基2应按照园林绿化要求定期保洁维护,及时清除垃圾与杂3应定期巡查、评估植物是否存在病虫害感等情况,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应分析原因并采取措应定期补种;如有需要,在植物长势不良处重新播4应定期巡检进水口、溢流口,若因堵塞或淤积导致过水不时清理垃圾与沉积物;汛期前及暴雨后应对进5积水或渗水时间过长时,应及时检测7.2.3湿陷性黄土场地植草沟、植被缓冲2应定期检查植草沟、植被缓冲带断面是否完好,坡度是3应定期检查是否有淤积。如有淤积,应及时可根据沉积物情况适当增加清理次数;清理时4应定期巡查、评估植物是否存在病虫害感染、长势不良、等情况,如出现上述情况,应分析原因并采取措用物理或生物防治措施,也可采用环保型农药防4雨季时,应定期对调节塘内及周边的进水口进行清7.3.1湿陷性黄土场地海绵城市设施管理2地下车库顶板回填土上设置海绵设施,其防排水技①区晋西北区高阶地及台塬7.5-18.90.784-1.056<0.105<0.067一般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在堆积区湿陷性黄土层厚度小于10m,土中含砂量较多,压缩性中等;在侵蚀区湿陷性黄土层厚度小于20m,土结构松散,压缩性高。低阶地及冲洪积平原2.2-8.50.454-1.195<0.077<0.051②区晋西区高阶地及台塬15.0-22.00.751-1.225<0.135<0.108自重湿陷性黄土分布广泛,湿陷性黄土层厚度通常大于10m,湿陷性较敏感。低阶地及冲洪积平原2.5-12.50.700-1.230<0.094<0.083③区晋南区高阶地及台塬<25.00.672-1.106<0.138<0.063堆积区多属非自重湿陷性黄土,侵蚀-剥蚀区多属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层厚度河谷平原区大多小于10m,低山丘陵区厚度较大,一般不超过25m,自重湿陷性低阶地及冲洪积平原6.5-12.50.223-1.255<0.162黄土一般埋藏较深,湿陷发生较迟④区④-1区,桑干河流域区高阶地及台塬1.5-19.50.643-1.284<0.172<0.089河谷、平原区多属非自重湿陷性黄土,丘陵区(包括山麓堆积)多属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层厚度大多小于15m,在低阶地新近堆积(Q42)黄土分布较普遍,土的结构松散,压缩性较高。低阶地及冲洪积平原1.0-8.30.682-1.175<0.147<0.058④-2区,汾河流域中上游区高阶地及台塬1.0-26.00.527-1.314<0.104<0.102低阶地及冲洪积平原0-19.40.550-1.316<0.085<0.037④-3区,汾河流域中下游区高阶地及台塬10.0-30.00.496-1.105<0.069低阶地及冲洪积平原4.0-12.00.528-1.297<0.091<0.026⑤区晋东南分区高阶地及台塬0.4-12.00.804-1.310<0.078<0.029多属非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层厚度一般小于10m,多在5m以内。低阶地及冲洪积平原0.5-8.10.721-1.244<0.088<0.026注:上表中湿陷系数测定压力10m之内为200kPa,1序号设施类型场地类型湿陷等级预评估结论主要处理措施与建筑物防护距离项目类型设施选择推荐备注说明1渗滞类设施湿陷性一般场地完全消除湿陷性可采用湿陷性一般场地地下建筑上部可采用回填土已不具湿陷性湿陷性未完全消除湿陷性安全距离满足可采用湿陷性过防渗型转输设施引流安全距离不满足可采用非自重湿陷一般场地靠近机动车道侧可采用序号设施类型场地类型湿陷等级预评估结论主要处理措施与建筑物防护距离项目类型设施选择推荐备注说明水、半透水)湿陷性防护距离内不得采用湿陷性防护距离外不宜采用综合设置雨水蓄、排设施,必要时应采取防渗措施湿陷性防护距离外道路及广场不宜采用排水明沟、管渠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50025透式透水沥青路面湿陷性土基中设排水盲沟(管设防倒面路基顶面设反滤隔离层防护距离外新建城市轻荷载道路、公园道路、广场和停车场;人行道、步行街宜采用渗透面距离地下水位应>1.0m,路基横坡宜为1.0%~1.5%,不影响路基路面结构全透式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透水砖路面湿陷性防护距离外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停车场与广场可采用半透式透水路面湿陷性防护距离外轻型荷载道路可采用序号设施类型场地类型湿陷等级预评估结论主要处理措施与建筑物防护距离项目类型设施选择推荐备注说明表层排水式透水沥青路面湿陷性防护距离外不推荐水、半透水)湿陷性防护距离外城市广场及园林景观可采用尽可能减少硬化面积全透水砖路面陷风险较高不应采用陷防护距离内不得采用陷防渗措施城市道路绿化带可采用陷采取处理措施可采用非自重湿陷人行道可采用道路及广场确保客水安全城市主干道路海绵城市设施序号设施类型场地类型湿陷等级预评估结论主要处理措施与建筑物防护距离项目类型设施选择推荐备注说明下沉式绿地湿陷性绿化分隔带可采用宽度≥2.0m,下沉深度可为绿地表面距路侧石顶面高差,一般为200mm生物滞留设施、池湿陷性靠近道路侧设置防渗措施道路两侧绿化带可采用浅表型渗透设施非自重湿陷技术措施防护距离内可采用非自重湿陷保持安全距离可采用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50025防护距离设施渗透塘陷风险较高不应采用宜用于汇水面积较大且具有一定空间及下渗条件较好区域渗井陷风险较高不应采用宜用于公园绿地,建筑小区内建筑、道路及停车场周边序号设施类型场地类型湿陷等级预评估结论主要处理措施与建筑物防护距离项目类型设施选择推荐备注说明绿地渗透型生物滞土质条件优良的黄土场地可采用功能结构自上而下包括蓄水层、覆盖层、土壤介质层生物滞留设施湿陷性采取防渗措施防护距离内可设于道路、停车场绿带与广场、建筑周围绿地可采用宜设于地势较低且便于周边雨水汇入的区域,宜分散布置湿陷性设挡水堰/台坎,靠近路基一侧防渗处理道路绿化带可采用道路纵坡>1%底部防渗的复合型生物滞留设施湿陷性与建筑物基础水平距离<3.0m可采用雨水下渗会对周围建筑造成塌陷风险、径流污染严重、设施底部渗透面距季节性最高地下水位或岩石层<1.0m序号设施类型场地类型湿陷等级预评估结论主要处理措施与建筑物防护距离项目类型设施选择推荐备注说明城市绿地中的海绵城市设施湿陷性对应防渗措施可采用雨水花园湿陷性基础侧设防渗膜,雨水花园底部设防渗膜设施主体结构边缘距离建(构)筑物基础距离<3.0m可采用防渗膜下部埋深不应小于雨水花园底部埋深简易型雨水花园湿陷性不需换填土可采用原状土渗透系数大且地下水埋深>1.5m下沉式绿地湿陷性必要防渗措施与建筑物基础水平距离<3.0m可采用径流污染严重、设施底部渗透面距离季节性最高地下水位<3.0m下沉式绿地溢流井湿陷性必要防渗措施基础底部可采用公园绿地湿陷性协助消纳周边区域径流雨水可采用道路与广场的海绵城市设施湿陷性可采用不应降低市政雨水排放系统设计降雨重现期标准序号设施类型场地类型湿陷等级预评估结论主要处理措施与建筑物防护距离项目类型设施选择推荐备注说明水体湿陷性分段建设可采用充水试验2集蓄利用类设2.1防渗型结构陷可采用功能结构自上而下包括蓄过渡层、排水层和防渗土工膜2.2部分渗透型结构非自重湿陷地土壤稳定渗透率实地勘测可采用功能结构自上而下包括蓄过渡层、排水层和无纺透水土工布2.3人工调节设施或利用雨水管渠调蓄湿陷性防渗措施设施基础下可采用2.3.1雨水调节池湿陷性防渗措施安全防护距离可采用宜布置在区域雨水排放系统中、下游序号设施类型场地类型湿陷等级预评估结论主要处理措施与建筑物防护距离项目类型设施选择推荐备注说明2.4调节塘(干塘)湿陷性防渗措施安全防护距离可采用宜用于具有一定空间条件的区域2.5湿塘湿陷性防渗措施安全防护距离可采用宜用于具有一定空间条件的区域3截污净化类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汇流面湿陷性避开垃圾堆体、工业污染地可采用选择无污染或污染较轻的汇流面3.2初期雨水弃流设施3.2.1地面雨水收集系统湿陷性渗透弃流井或弃流池可采用3.2.2屋面雨水收集系统湿陷性容积式弃流装置可采用3.2.3弃流装置埋于地下湿陷性渗透弃流装置可采用序号设施类型场地类型湿陷等级预评估结论主要处理措施与建筑物防护距离项目类型设施选择推荐备注说明3.3室外埋地式塑料模块蓄水池、硅砂砌块水池、混凝土水池湿陷性模块外围包覆土工膜防渗可采用3.4雨水湿地湿陷性设置防渗层可采用潜流湿地底部土壤渗透系数>1.0×10-7m/s且高于地下水位3.5大型雨水净化及利用设施湿陷性消除湿陷性雨水湿地、湿塘可采用3.6城市水体的海绵城市设施湿陷性可采用符合国家标准3.6.1生态护岸湿陷性确定护坡护岸结构型式可采用满足岸坡安全稳定要求3.7雨水利用供水系统湿陷性管沟防渗措施可采用管道接口及管道与井室连接处,强化防渗措施,加强管道连接密封4转输类设施序号设施类型场地类型湿陷等级预评估结论主要处理措施与建筑物防护距离项目类型设施选择推荐备注说明4.1植草沟湿陷性靠路基一侧采取防渗措施可采用结构层做法因地制宜,满足植物生长和防冲刷要求4.2植被浅沟湿陷性砾石层内设渗透取防渗措施可采用地下水位较高4.3防渗型植草沟陷采取防渗措施宜采用或混凝土、树脂、HDPE排水沟等4.4渗管、渗渠陷不宜采用4.5雨水输送、排放、排空设施湿陷性防水防护措施管渠及构筑物可采用5其他技术设施5.1大型海绵城市设施湿陷性地基处理消除湿景观水体、洼地可采用可采用非硬质池底及生态护岸序号图名1-(2)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中隔水垫层应具有较好的水稳性、抗渗性和力学性能,可起到隔水和传递上部荷载的作用;隔水垫层阻断透水层下渗雨水浸润湿陷性黄土基2-3-4-水U槽5生物滞留设施做法:应采用人工运送砾石至沟槽底,防止划破HDPE6道路生物滞留带):):应采用人工运送砾石至沟槽底,防止划破HDPE7建筑小区海绵设施(1)湿陷性黄土场地建筑小区常用海绵设施,如下沉式绿地(2)屋面外排水雨落管将屋面雨水引流至地面建筑散水外的碎石消能渠,渠道临8下沉式绿化带(1)径流污染严重、设施底部渗透面距离季节性最高地下水位或水平距离建筑物(3)下沉式绿地设施下雨水调蓄层、导排管及其与区域雨水连接管的衔接,应缩9溢流雨水井做法:(2)采用预制溢流井时,基础顶面宜铺设20mm~30mm厚的砂垫层;(3)雨水排出管在溢流井内的长度,不得大于20mm,管端面应完整无破损。渗井(1)渗井减小水力梯度防渗:通过降低水头和增加渗径来减小水力梯度,从而降););(3)在下游设置减压井、减压沟:使渗透水流有畅通的出路,降低坝体浸润线和渗透塘(3)渗透塘底部放空管以及出口放空阀门应准确设置,管道材质、管径及阀门规2进水口、溢流口堵塞或淤积导致过水不畅时,应及时清理垃3由于坡度导致调蓄空间调蓄能力不足时,应增设挡水堰或抬高挡水堰、溢流(5)抛填卵石的消能和防冲刷设施的厚度,不宜小于200mm,卵石的直径宜为调节塘湿塘(1)调节塘(干塘)与湿塘进水端管道或渠道下应按标准采取防渗措施,确保管道或渠道沟槽不坍塌、基础不位移,渠道不开(2)调节设施出水端应结合调节设施整体按标准采取防渗措施,确保溢流管竖管(3)调节设施出水端与下游受纳水体应顺畅衔接。衔接位置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蓄水池做法:(1)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室外埋地式塑料模块蓄水池、硅砂砌块水池、钢筋混凝土(2)当采用防渗土工膜包覆防渗时,可用聚乙烯土工膜,其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4)硅砂蓄水池池底局部铺设透气防渗材料,池体四周包裹土工膜,雨水进入池(5)过滤弃流井弃流管、汇集井出流管、蓄水池进水管穿越井(池)壁防渗膜部人工湿地(3)进水配水区和出水集水区采用碎石,布满床宽(S3);表层土优选钙含量较沉砂井);干式湿式植草沟(1)干式植草沟种植土层及其下砂土层下设土工布,其下砾石层下设土工布,底);(2)湿式植草沟种植土层及其下砂土层下设土工布,其下砾石层下设防渗层(两),);(3)湿式植草沟与建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海绵城市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图集》DBJ04-40(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海绵城市建设透水铺装施工技术规程》DB61/T5081(陕西省工程建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湿陷性黄土场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条文说明 88 88 88 90 92 92 93 95 96 100 102 103 104 105 105 106 107 108 109 109本标准的制定旨在为湿陷性黄土场地海绵城1.0.2本标准明确了湿陷性黄土场地海绵城市建设场地勘察3.0.2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勘察作业、现场3.0.3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海绵城市设施选),3.0.4湿陷性黄土地质条件下的海绵城市3.0.5湿陷性黄土场地海绵城市设施设计3.0.6湿陷性黄土场地海绵城市设施施工3.0.7湿陷性黄土场地海绵城市设施验收施灌水试验、闭水试验、密闭性试验等,设3.0.8湿陷性黄土场地海绵城市设施运行3.0.9对湿陷性黄土场地海绵城市设施的4.1.1湿陷性黄土场地海绵城市建设前期开展的场地现状4.1.2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工程勘察应结合勘察阶段,确定4.1.3湿陷性黄土场地海绵化建设开展的安全风险评估与4.2.2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工程勘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渗入和地面水汇聚、排泄、下渗对建筑物的4.2.3勘察成果应满足相应设计阶段的要求。对场地面积4.2.4工程地质测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4.2.5评价湿陷性所用土样应为不扰动土样,其取土勘探4.3.1湿陷性黄土场地海绵城市设施建设设计前,应根据4.3.4湿陷性黄土场地海绵城市建设风险评估阶段,其结4.3.5湿陷性黄土场地评估应包括湿陷性黄土层埋深、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铁道运输职业学院《机器学习算法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债权法专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漫画创意造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盐城工学院《剪辑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建桥学院《结构有限元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物流行业总结报告
- 乳房肿块患者的护理措施
- 内科护理绪论
- 残根拔除术的护理配合
- 球队赞助协议书模板
- 七年级生物上册 3.2.1 种子的萌发说课稿1 (新版)新人教版
- 2025年临床医师定期考核必考复习题库及答案(1000题)
- 2024年中国男式印花T-恤衫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保安指挥车辆标准手势培训
- 【MOOC】医学心理学-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中建塔式起重机安装、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 《光明乳业公司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及优化建议(10000字论文)》
- 邀请招标文件模板
- 金融投资项目立项管理制度
- 大学生职业规划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教育目的-(第五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