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绿色供应链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分享TOC\o"1-2"\h\u18310第一章绿色供应链概述 3112061.1绿色供应链的定义与意义 3284161.1.1定义 357111.1.2意义 3190971.2绿色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的对比 3305971.2.1传统供应链特点 3312531.2.2绿色供应链特点 3251821.3绿色供应链建设的国内外现状 4301521.3.1国外现状 4169411.3.2国内现状 418114第二章绿色供应链建设规划 4170602.1建设目标与原则 474992.1.1建设目标 484162.1.2建设原则 582432.2建设框架与步骤 5301912.2.1建设框架 5255492.2.2建设步骤 5200792.3建设重点与关键环节 5116552.3.1建设重点 5164372.3.2关键环节 64477第三章供应链绿色采购管理 6302383.1供应商绿色评价与选择 685773.1.1评价体系构建 6111283.1.2评价方法 6249303.1.3供应商选择 770793.2采购策略与合同管理 747363.2.1采购策略 7204603.2.2合同管理 7145743.3采购过程的环境保护与节能降耗 7175373.3.1采购流程优化 737613.3.2节能降耗措施 726460第四章供应链绿色生产管理 8322154.1生产过程的绿色改造 8180174.2产品设计与绿色生产技术 8165154.3生产过程的能源与资源管理 912234第五章供应链绿色物流管理 9322905.1绿色物流理念与模式 9243225.2绿色物流技术与设备 9141715.3绿色物流运作与管理 1024918第六章供应链绿色包装管理 1078096.1绿色包装材料与设计 11310106.1.1绿色包装材料的选择 11103786.1.2绿色包装设计 11152016.2包装过程的绿色管理 11171186.2.1优化包装工艺 11171016.2.2减少包装废弃物 11154846.2.3环保意识培养 11278896.3包装废弃物的回收与处理 1295286.3.1回收体系建立 12309416.3.2处理方式选择 12154096.3.3政策法规遵守 1223639第七章供应链绿色销售与售后服务 1237587.1绿色销售策略与模式 1230107.1.1绿色销售理念的确立 12130417.1.2绿色销售策略的制定 1246247.1.3绿色销售模式的创新 1399457.2绿色售后服务体系 133837.2.1绿色售后服务理念 13225887.2.2绿色售后服务体系构建 13191787.3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培养 13198077.3.1绿色消费观念普及 13145817.3.2绿色消费激励政策 13220177.3.3绿色消费环境营造 1430055第八章供应链绿色技术创新与研发 14127418.1绿色技术研发与创新 14292848.2绿色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14161448.3绿色技术标准与规范 157782第九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 1575579.1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框架 15166879.1.1体系概述 15188969.1.2体系构建 1543529.2绿色供应链管理机制与政策 1693139.2.1管理机制 16191679.2.2政策支持 1690139.3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 16116979.3.1评价体系 16120229.3.2评价方法 17305719.3.3评价周期与反馈 1728141第十章绿色供应链建设实施方案 171554410.1实施步骤与时间安排 17501210.1.1准备阶段 173039110.1.2启动阶段 171685810.1.3实施阶段 171632010.1.4总结阶段 181262110.2实施难点与对策 181621810.2.1实施难点 181632510.2.2对策 18172710.3实施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181671610.3.1实施效果评估 182730010.3.2持续改进 18第一章绿色供应链概述1.1绿色供应链的定义与意义1.1.1定义绿色供应链是指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手段,实现供应链全过程的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发展的一种新型供应链模式。1.1.2意义绿色供应链的建设对于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降低运营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企业形象:企业通过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可以展示其社会责任感,提高品牌价值。(2)降低运营成本:通过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排放,从而降低运营成本。(3)提高资源利用率:绿色供应链管理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4)促进产业升级:绿色供应链建设有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1.2绿色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的对比1.2.1传统供应链特点传统供应链主要关注成本、质量和交期,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忽视了环境和社会因素。1.2.2绿色供应链特点绿色供应链在关注成本、质量和交期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其主要特点如下:(1)全程绿色化:绿色供应链要求在供应链全过程中实现绿色化,包括产品设计、采购、生产、物流、销售等环节。(2)资源循环利用:绿色供应链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协同合作:绿色供应链需要企业、供应商、消费者等各方的共同参与和协同合作,共同推进绿色供应链建设。1.3绿色供应链建设的国内外现状1.3.1国外现状在国外,绿色供应链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推动绿色供应链的发展。例如,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纷纷推出了绿色采购、绿色认证等相关政策。1.3.2国内现状我国高度重视绿色供应链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在企业层面,许多企业开始尝试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但整体水平仍有待提高。目前我国绿色供应链建设的主要问题包括:(1)政策体系不完善:虽然国家层面出台了一些政策,但地方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体系尚不完善。(2)企业意识不足:部分企业对绿色供应链的认识不足,缺乏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积极性。(3)技术支撑不足:绿色供应链管理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但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应用仍有较大差距。(4)协同合作机制不健全:绿色供应链建设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但协同合作机制尚不健全,影响绿色供应链的推进。第二章绿色供应链建设规划2.1建设目标与原则2.1.1建设目标企业绿色供应链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供应链全过程的绿色化、低碳化,提升供应链的整体环境绩效,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体目标如下:(1)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2)提高供应链各环节的环境管理水平;(3)增强企业绿色竞争力,提升品牌形象;(4)实现供应链全过程的绿色协同发展。2.1.2建设原则(1)全过程管理原则:对供应链全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影响进行系统管理和控制;(2)合作共赢原则: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推进绿色供应链建设;(3)创新驱动原则: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绿色供应链建设水平;(4)可持续发展原则:保证绿色供应链建设与企业发展相协调,实现长远发展。2.2建设框架与步骤2.2.1建设框架企业绿色供应链建设框架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2)组织管理与责任落实;(3)技术创新与绿色采购;(4)环境监测与评估;(5)信息共享与协同发展。2.2.2建设步骤(1)制定绿色供应链建设规划;(2)建立绿色供应链组织管理体系;(3)制定绿色采购政策与标准;(4)推广绿色技术与产品;(5)加强环境监测与评估;(6)建立信息共享与协同发展机制。2.3建设重点与关键环节2.3.1建设重点(1)强化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保证绿色供应链建设的合法性和可行性;(2)优化组织管理与责任落实,提高绿色供应链建设的执行力;(3)推进技术创新与绿色采购,提升供应链绿色化水平;(4)加强环境监测与评估,保证供应链全过程的环境绩效;(5)建立信息共享与协同发展机制,推动供应链各环节协同发展。2.3.2关键环节(1)制定绿色供应链建设规划,明确目标和任务;(2)建立绿色供应链组织管理体系,保证工作落实;(3)制定绿色采购政策与标准,引导供应商绿色化;(4)推广绿色技术与产品,提高供应链绿色化水平;(5)加强环境监测与评估,保证供应链环境绩效;(6)建立信息共享与协同发展机制,推动供应链协同发展。第三章供应链绿色采购管理3.1供应商绿色评价与选择3.1.1评价体系构建为实现绿色采购,企业应首先构建一套完整的供应商绿色评价体系。该体系应包括以下关键指标:(1)环保意识:评价供应商对环保政策的了解和遵守程度,以及对环保责任的认同和承担情况。(2)环保绩效:评价供应商在节能减排、废弃物处理、污染治理等方面的表现。(3)资源利用效率:评价供应商在原材料的采购、生产、运输等环节的资源利用效率。(4)产品质量:评价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是否符合环保标准,是否具有可持续性。3.1.2评价方法企业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对供应商进行绿色评价:(1)数据分析:通过收集供应商的环境保护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2)实地考察:对供应商的生产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环保措施的实施情况。(3)第三方评估:邀请具有专业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供应商进行绿色评价。3.1.3供应商选择在绿色评价的基础上,企业应根据以下原则选择供应商:(1)综合评价得分:优先选择综合评价得分较高的供应商。(2)价格竞争力: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前提下,选择价格竞争力较强的供应商。(3)合作历史:考虑与供应商的历史合作关系,选择合作稳定的供应商。3.2采购策略与合同管理3.2.1采购策略企业应制定以下绿色采购策略:(1)优先采购绿色产品:在采购过程中,优先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2)长期合作协议: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进绿色采购。(3)供应链协同:与供应商共同制定绿色采购计划,实现供应链协同。3.2.2合同管理企业应加强绿色采购合同的签订和管理:(1)明确环保要求:在合同中明确供应商应遵守的环保政策、标准及要求。(2)环保责任条款:约定供应商在环保方面的责任,如污染治理、废弃物处理等。(3)监督与考核:对供应商的环保绩效进行定期监督和考核,保证合同履行。3.3采购过程的环境保护与节能降耗3.3.1采购流程优化企业应对采购流程进行优化,以降低环境影响:(1)信息化采购:采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采购效率,减少资源浪费。(2)采购计划管理:合理制定采购计划,减少库存积压,降低废弃物产生。3.3.2节能降耗措施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应采取以下节能降耗措施:(1)采购节能产品:优先选择节能、环保的产品,降低能源消耗。(2)采购绿色包装:选择绿色、可降解的包装材料,减少包装废弃物。(3)采购绿色物流:选择绿色物流服务,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排放。(4)采购培训与宣传:加强对采购人员的环保培训,提高其环保意识,营造绿色采购氛围。第四章供应链绿色生产管理4.1生产过程的绿色改造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企业绿色生产已成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过程的绿色改造旨在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应对生产设备进行绿色改造。通过更新、优化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具体措施包括:(1)选用环保型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2)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3)优化生产流程,减少生产环节中的浪费。企业应加强生产环境的绿色改造。具体措施如下:(1)改善生产车间空气质量,保证员工健康;(2)提高生产车间绿化率,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3)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噪声、粉尘等污染物的治理。4.2产品设计与绿色生产技术产品设计与绿色生产技术是绿色供应链建设的关键环节。企业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优化:产品设计与绿色生产技术的融合。企业应在产品设计阶段充分考虑产品的绿色功能,采用绿色生产技术,降低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具体措施包括:(1)采用环保材料,降低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2)优化产品设计,减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3)引入模块化设计,提高产品的可回收性。企业应加强绿色生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通过研发新型绿色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具体措施如下:(1)加大对绿色生产技术的研究投入;(2)推动绿色生产技术在企业内部的应用;(3)加强与其他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共享绿色生产技术。4.3生产过程的能源与资源管理生产过程中的能源与资源管理是企业绿色生产的重要环节。企业应从以下两方面加强管理:能源管理。企业应制定合理的能源管理策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具体措施包括:(1)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对能源使用进行监控;(2)优化生产过程中的能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引入新能源技术,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资源管理。企业应加强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产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资源管理体系,对资源使用进行监控;(2)优化生产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推广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生利用。第五章供应链绿色物流管理5.1绿色物流理念与模式绿色物流理念是指在物流活动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能源减排等因素,以实现物流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绿色物流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循环物流模式:通过产品回收、废弃物处理等方式,实现物流资源的循环利用。(2)低碳物流模式:采用低碳技术和设备,降低物流活动中的碳排放。(3)绿色包装模式:使用环保材料,减少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4)共同配送模式:通过多家企业共同使用物流资源,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5.2绿色物流技术与设备绿色物流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物流信息技术:通过物流信息系统,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传递、处理和分析,提高物流效率。(2)物流自动化技术:采用自动化设备,提高物流作业效率,降低人工成本。(3)物流节能技术:采用节能设备,降低物流活动中的能源消耗。(4)物流环保技术:采用环保设备,减少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绿色物流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绿色运输设备:如电动货车、混合动力货车等,降低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2)绿色仓储设备:如节能型货架、环保型包装材料等,提高仓储效率,降低仓储成本。(3)绿色装卸设备:如电动装卸车、节能型装卸机械等,降低装卸过程中的能源消耗。5.3绿色物流运作与管理绿色物流运作与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绿色物流规划: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制定绿色物流规划,明确绿色物流目标、任务和措施。(2)绿色物流组织:建立健全绿色物流组织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保证绿色物流政策的贯彻执行。(3)绿色物流采购:优先采购绿色产品和服务,推动供应链上游企业实施绿色生产。(4)绿色物流运输:优化运输路线,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碳排放。(5)绿色物流仓储:加强仓储管理,提高仓储效率,降低仓储成本。(6)绿色物流包装:采用绿色包装材料,减少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7)绿色物流回收:建立废弃物回收体系,实现物流资源的循环利用。(8)绿色物流评价:建立绿色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对绿色物流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第六章供应链绿色包装管理6.1绿色包装材料与设计6.1.1绿色包装材料的选择为实现供应链绿色包装管理,首先应关注绿色包装材料的选择。企业应遵循以下原则:(1)优先选用可降解、可回收、可再利用的环保材料;(2)降低包装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保证产品对人体和环境无害;(3)尽量减少包装材料的用量,提高包装效率。6.1.2绿色包装设计绿色包装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简约设计:减少不必要的装饰和层次,降低包装成本,提高包装效率;(2)易于识别:包装设计应清晰明了,便于消费者识别产品信息;(3)可循环利用:设计时要考虑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4)安全环保:保证包装材料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符合相关法规要求。6.2包装过程的绿色管理6.2.1优化包装工艺企业应优化包装工艺,提高包装效率,降低能耗。具体措施如下:(1)采用先进的包装设备和技术,提高包装速度和精度;(2)合理规划包装生产线,减少不必要的搬运和运输;(3)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操作技能,降低包装过程中的损耗。6.2.2减少包装废弃物企业在包装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减少包装废弃物:(1)提高包装材料的利用率,减少废弃物产生;(2)推广绿色包装材料,降低废弃物处理压力;(3)加强废弃物分类回收,提高资源利用率。6.2.3环保意识培养企业应加强环保意识培养,提高员工对绿色包装的认识:(1)定期组织环保培训,提高员工环保意识;(2)设立环保奖励制度,鼓励员工参与绿色包装实践;(3)加强内部宣传,营造良好的环保氛围。6.3包装废弃物的回收与处理6.3.1回收体系建立企业应建立健全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1)与当地回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保证废弃物得到有效回收;(2)设立回收站点,方便消费者和员工参与回收;(3)定期对回收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优化回收体系。6.3.2处理方式选择企业应根据包装废弃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1)可回收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送往回收企业进行处理;(2)不可回收废弃物:采取无害化处理,降低对环境的影响;(3)危险废弃物: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处理。6.3.3政策法规遵守企业在包装废弃物的回收与处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1)了解并掌握国家和地方关于包装废弃物管理的法规要求;(2)加强内部监管,保证废弃物处理符合法规要求;(3)积极参与政策制定和修订,推动绿色包装产业的发展。第七章供应链绿色销售与售后服务7.1绿色销售策略与模式7.1.1绿色销售理念的确立在供应链绿色销售中,首先要确立绿色销售理念,即以环保、节能、低碳为核心,关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树立绿色品牌形象,强化绿色理念;(2)提高绿色产品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3)加强绿色营销宣传,提高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认知。7.1.2绿色销售策略的制定(1)产品策略:优化产品设计,提高产品绿色功能,满足消费者绿色需求;(2)价格策略:合理制定绿色产品价格,兼顾消费者承受能力和企业盈利;(3)渠道策略:建立绿色销售渠道,如线上电商平台、绿色专卖店等;(4)推广策略: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开展绿色营销活动,提升绿色产品知名度。7.1.3绿色销售模式的创新(1)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绿色产品在线销售,减少实体店运营成本;(2)绿色物流:优化物流运输方式,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和碳排放;(3)绿色包装:采用环保材料,减少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4)跨界合作:与其他行业企业合作,共同推广绿色产品,实现共赢。7.2绿色售后服务体系7.2.1绿色售后服务理念企业应将绿色理念贯穿于售后服务全过程,关注售后服务对环境的影响,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具体包括:(1)优化售后服务流程,减少服务环节中的资源消耗;(2)提高售后服务人员绿色素养,强化环保意识;(3)引入绿色技术,提升售后服务信息化水平。7.2.2绿色售后服务体系构建(1)售后服务网点布局:合理规划网点布局,提高服务覆盖面;(2)售后服务流程优化:简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3)绿色维修:采用环保维修工艺和材料,降低维修过程中的环境污染;(4)售后服务评价与反馈:建立绿色售后服务评价体系,及时了解消费者需求,优化服务。7.3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培养7.3.1绿色消费观念普及(1)通过媒体、网络、社区等多种渠道,宣传绿色消费理念;(2)开展绿色消费知识讲座、主题活动,提高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3)鼓励消费者参与绿色消费体验活动,让消费者亲身体验绿色产品带来的益处。7.3.2绿色消费激励政策(1)设立绿色消费奖励政策,鼓励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2)对绿色产品给予税收优惠、补贴等政策支持;(3)建立绿色消费积分制度,激发消费者绿色消费积极性。7.3.3绿色消费环境营造(1)加强绿色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如绿色购物袋、绿色支付等;(2)培育绿色消费市场,提供丰富多样的绿色产品;(3)营造良好的绿色消费氛围,让消费者在绿色环境中自然形成绿色消费习惯。第八章供应链绿色技术创新与研发8.1绿色技术研发与创新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企业绿色供应链建设中的绿色技术研发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绿色技术研发与创新是指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物流等环节中,运用先进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企业应加大绿色技术研发与创新投入,重点发展以下方面:(1)绿色材料研发:开发轻量化、低污染、可循环利用的新材料,替代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材料。(2)绿色生产工艺: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3)绿色产品设计:注重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从设计阶段开始,充分考虑产品使用、回收、再利用等环节的环保要求。(4)绿色包装技术:研发环保型包装材料,减少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8.2绿色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绿色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是绿色供应链建设的关键环节。企业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绿色技术的推广与应用:(1)内部推广:企业内部应加强绿色技术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对绿色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2)供应商协同: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推动供应商采用绿色技术,共同提升绿色供应链的整体水平。(3)行业交流:积极参与行业交流,与其他企业分享绿色技术成果,推动整个行业绿色技术的普及。(4)政策引导:关注国家政策,充分利用政策扶持,推动绿色技术的推广与应用。8.3绿色技术标准与规范绿色技术标准与规范是保障绿色供应链建设质量的重要手段。企业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绿色技术标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绿色技术标准,明确绿色技术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和评价体系。(2)完善绿色技术规范:对绿色技术的应用进行规范,保证绿色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有效实施。(3)加强绿色技术监督:建立健全绿色技术监督机制,对绿色技术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保证绿色技术的落实。(4)持续改进:根据绿色技术发展动态,不断修订和完善绿色技术标准与规范,推动企业绿色供应链建设的持续发展。第九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9.1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框架9.1.1体系概述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旨在通过系统化的管理方法,优化供应链各环节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该体系涵盖以下几个核心组成部分:(1)战略规划:明确企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的长远目标和短期任务,保证供应链管理与企业整体战略相一致。(2)组织架构: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保证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有效实施。(3)管理制度:制定绿色供应链管理制度,包括采购、生产、物流、销售、回收等环节的管理规定。(4)技术支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供应链各环节进行实时监控,提高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9.1.2体系构建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构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明确绿色供应链管理目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确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具体目标,如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等。(2)制定绿色供应链管理策略:根据目标,制定相应的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物流等策略。(3)完善绿色供应链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制度,保证各环节管理的合规性。(4)加强绿色供应链管理技术支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共享与协同管理。9.2绿色供应链管理机制与政策9.2.1管理机制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内部协调机制:建立内部协调机制,保证各环节之间的高效协同。(2)外部合作机制:与供应商、客户等外部合作伙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绿色供应链建设。(3)激励机制:设立绿色供应链管理奖励制度,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绿色供应链管理。(4)监督考核机制: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监督考核机制,对供应链各环节进行定期评估。9.2.2政策支持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政策引导:通过政策引导,推动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发展。(2)税收优惠:对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3)资金支持:为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提供资金支持,包括贷款、补贴等。(4)人才培养:加强绿色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提高企业整体绿色供应链管理水平。9.3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9.3.1评价体系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指标:(1)资源利用效率:评价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在资源利用方面的绩效。(2)环境效益:评价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绩效。(3)经济效益:评价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在经济效益方面的绩效。(4)社会影响:评价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的绩效。9.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阳光学院《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光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建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宁津县保店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毕业年级英语试题学科停课不停学期间线上测试含解析
-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建筑遗产保护》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影视摄像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25届高中毕业班5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ntP第18章
- 木材加工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考核试卷
- 电动剃须刀刀网修理技巧考核试卷
- 排油烟管道施工方案
- 慢性心衰的规范化管理
- 2024年河南艺术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湖北仙桃市城投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高职高专旅游专业顶岗实习管理 (课件)
- 电厂安全培训课件
- 钢筋加工厂施工方案
- 天体运动中的三大模型(讲义)-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 AI智能客服建设方案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 有线电视播放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至五年行业预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