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村社区建设作业指导书_第1页
三农村社区建设作业指导书_第2页
三农村社区建设作业指导书_第3页
三农村社区建设作业指导书_第4页
三农村社区建设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村社区建设作业指导书TOC\o"1-2"\h\u895第一章绪论 3229881.1三农村社区建设概述 3158761.2三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性 3248781.3三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趋势 414507第二章社区规划与设计 476652.1社区规划原则与方法 4242842.2社区空间布局设计 5281852.3社区基础设施规划 57638第三章社区组织与管理 5153433.1社区组织结构 6185993.1.1村民委员会 6247413.1.2社区组织 6175753.1.3社区居民委员会 685453.1.4社区群团组织 627933.2社区管理制度 6167313.2.1社区民主管理制度 6118593.2.2社区公共服务制度 6148983.2.3社区安全管理制度 6212943.3社区管理策略 7296063.3.1强化社区组织建设 7113673.3.2推进社区民主管理 7241493.3.3优化社区资源配置 7296773.3.4建立健全社区治理体系 7125893.3.5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716066第四章社区服务与保障 7183584.1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7211704.1.1概述 7203204.1.2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748324.1.3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 893294.2社区社会保障制度 83804.2.1概述 88494.2.2社区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821434.2.3社区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策略 864674.3社区服务创新与实践 818924.3.1概述 960864.3.2社区服务创新与实践的主要内容 9242514.3.3社区服务创新与实践的推进策略 918493第五章社区环境建设 972965.1社区环境整治 9188285.1.1加强环境卫生设施建设 9287655.1.2规范居民行为 9122245.2社区绿化与美化 10238155.2.1绿化规划与设计 10158865.2.2绿化实施与养护 1078925.3社区环境保护 10301175.3.1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10142625.3.2强化环保监管 1018470第六章社区文化传承与发扬 11216026.1社区文化传承 11293726.1.1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1170266.1.2传承红色文化 11284666.1.3传承民俗文化 11160586.2社区文化创新 1147286.2.1创新文化活动形式 11102866.2.2创新文化内容 11277556.2.3创新文化传播方式 1199926.3社区文化宣传活动 11232726.3.1文化讲座与培训 12263836.3.2文化展览与展示 1247226.3.3文化节庆活动 1228666.3.4文化志愿者服务 1212521第七章社区教育与培训 12199187.1社区教育体系建设 12212927.1.1明确社区教育目标 12236457.1.2构建多元化教育主体 12114197.1.3整合教育资源 1244477.1.4完善社区教育管理制度 12224807.2社区教育培训内容与方法 1217167.2.1培训内容 1346257.2.2培训方法 1330247.3社区教育培训成果评估 13243827.3.1培训满意度评估 1398287.3.2培训成果展示 13169737.3.3社区居民反馈 13147077.3.4教育成果监测 13221637.3.5社区教育品牌建设 143563第八章社区产业发展与就业 14144438.1社区产业发展 1444158.1.1发展背景与意义 14245708.1.2社区产业发展目标 144038.1.3社区产业发展路径 14263968.2社区就业促进 14154768.2.1社区就业现状分析 14153018.2.2社区就业促进措施 14195138.3社区产业与就业政策 1526468.3.1政策体系构建 15290548.3.2政策实施与监管 1518364第九章社区安全与稳定 1544359.1社区安全防范 15167149.1.1安全防范概述 15302369.1.2安全防范措施 1522289.1.3安全防范工作要求 16509.2社区矛盾调解 1611759.2.1矛盾调解概述 1632659.2.2矛盾调解措施 16292849.2.3矛盾调解工作要求 16195889.3社区稳定发展策略 16196459.3.1稳定发展概述 16207959.3.2稳定发展措施 16249499.3.3稳定发展工作要求 174124第十章社区建设评估与监督 173195610.1社区建设评估体系 171857810.2社区建设监督机制 173170410.3社区建设改进与完善 18第一章绪论1.1三农村社区建设概述三农村社区建设是指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农村社区为基础,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提升环境、促进发展等手段,推动农村社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的全面进步,实现农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和农村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三农村社区建设旨在解决农村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1.2三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性三农村社区建设在我国农村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通过三农村社区建设,可以整合农村公共服务资源,优化服务设施,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三农村社区建设有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3)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农村社区建设可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基层治理能力,为农村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障。(4)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三农村社区建设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5)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三农村社区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有助于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1.3三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趋势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和农村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三农村社区建设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政策导向更加明确。国家将持续加大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出台更多具体政策和措施,推动农村社区建设取得更大成效。(2)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各地将根据实际需求,摸索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促进农村社区多样化发展。(3)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农村社区建设将注重整合各类资源,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4)农民参与度逐步提高。农村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农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将不断提高,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5)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三农村社区建设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第二章社区规划与设计2.1社区规划原则与方法社区规划是农村社区建设的先导和基础,其原则与方法对于社区的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在进行社区规划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社区规划应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关注居民的生活质量,体现人性化设计。(2)可持续发展原则:社区规划应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社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3)综合协调原则:社区规划应统筹考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因素,实现各要素的协调发展。(4)弹性原则:社区规划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在社区规划方法上,可以采用以下几种:(1)现场踏勘:深入社区,了解居民需求,掌握社区现状。(2)数据分析: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规划提供依据。(3)专家咨询:邀请专业人士参与规划,提高规划的科学性。(4)公众参与:组织居民参与规划,充分听取民意,保障规划的公平性。2.2社区空间布局设计社区空间布局设计是社区规划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居住区布局:根据居民需求,合理划分居住区,实现居住环境的舒适、安全、便捷。(2)公共设施布局:合理配置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3)交通布局:优化交通网络,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保障居民出行便捷。(4)绿化布局:注重绿化建设,提高社区生态环境质量。(5)景观布局:利用地形地貌,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提升社区整体形象。2.3社区基础设施规划社区基础设施规划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环节,以下为社区基础设施规划的主要内容:(1)供水供电设施:保障居民生活用水、用电需求,提高供水供电质量。(2)排水设施:合理规划排水系统,预防水患,提高社区排水能力。(3)通信设施:加强通信网络建设,提高信息传输速度,满足居民通信需求。(4)环卫设施:完善环卫设施,提高社区环境卫生水平。(5)公共安全设施:加强公共安全设施建设,保障社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6)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社区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居民公共服务需求。第三章社区组织与管理3.1社区组织结构社区组织结构是农村社区建设的基础,其合理性与有效性对社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村社区组织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3.1.1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是农村社区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负责社区的日常管理和公共服务。其主要职责包括:执行村民会议的决议,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组织村民参与社区建设,协调社区内外关系等。3.1.2社区组织社区组织是在基层的基本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其主要职责包括:宣传的方针政策,组织员开展活动,发挥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领导社区各项工作等。3.1.3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是社区居民自治的组织,负责社区内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其主要职责包括:组织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协调社区资源,推动社区发展等。3.1.4社区群团组织社区群团组织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等,负责联系和服务社区内的特定群体,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3.2社区管理制度社区管理制度是保障社区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2.1社区民主管理制度社区民主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社区居民会议制度、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制度、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保障社区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3.2.2社区公共服务制度社区公共服务制度包括: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社区公共服务项目设置、社区公共服务质量监管等。通过这些制度,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3.2.3社区安全管理制度社区安全管理制度包括:社区治安防控体系、社区消防安全制度、社区交通安全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保障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3.3社区管理策略社区管理策略是针对社区实际情况,为实现社区发展目标而采取的措施。以下几种策略:3.3.1强化社区组织建设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提高社区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培训、选拔、任用等方式,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3.3.2推进社区民主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推进社区民主管理。通过开展民主评议、民主选举等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3.3.3优化社区资源配置合理配置社区资源,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需求。3.3.4建立健全社区治理体系建立健全社区治理体系,提高社区治理能力。通过完善社区治理结构,明确社区治理职责,形成社区治理合力。3.3.5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培育社区精神。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第四章社区服务与保障4.1社区服务体系建设4.1.1概述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旨在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满足其多样化的服务需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应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社会三方面的作用,形成以社区为基础、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服务体系。4.1.2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1)基础设施服务:加强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讯、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2)公共服务:提供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技等公共服务,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3)商业服务:发展农村商业,提供便利、多样的商业服务,包括零售、餐饮、住宿、维修等。(4)社会服务:开展老年人、残疾人、儿童、妇女等特殊群体的社会服务,提高其生活质量。(5)志愿服务:培育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促进社区和谐。4.1.3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1)政策引导:应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和推动社区服务体系建设。(2)资金保障:加大财政投入,保障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所需资金。(3)人才支撑: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服务队伍,提高服务质量。4.2社区社会保障制度4.2.1概述社区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提高其社会保障水平。社区社会保障制度应遵循公平、可持续、适度保障的原则,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4.2.2社区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1)养老保险: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2)医疗保险: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减轻农村居民医疗负担。(3)失业保险:建立农村失业保险制度,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4)最低生活保障: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5)住房保障:加强农村住房保障,解决农村居民的住房问题。4.2.3社区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策略(1)政策引导:应制定相关政策,推动社区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2)资金保障:加大财政投入,保证社区社会保障制度的资金需求。(3)管理服务:建立健全社区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4.3社区服务创新与实践4.3.1概述社区服务创新与实践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方向,旨在提高社区服务质量,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社区服务创新与实践应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发挥市场、社会的优势,摸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服务模式。4.3.2社区服务创新与实践的主要内容(1)服务模式创新:摸索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服务模式,提高社区服务质量。(2)服务内容创新:根据农村居民需求,拓展服务领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3)服务手段创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服务效率。(4)服务载体创新: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发挥其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4.3.3社区服务创新与实践的推进策略(1)政策支持: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社区服务创新与实践。(2)项目引导:以项目为载体,推动社区服务创新与实践。(3)人才培养:加强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第五章社区环境建设5.1社区环境整治社区环境整治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旨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营造宜居、整洁的居住环境。应加强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建立健全环境卫生制度,明确责任主体,保证社区环境整洁有序。对社区内的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等现象进行整治,规范居民行为,提升社区整体形象。5.1.1加强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在农村社区环境整治过程中,应重视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具体措施如下:(1)完善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设施,保证垃圾日产日清,减少环境污染。(2)建立健全公厕管理制度,提高公厕卫生水平,满足居民需求。(3)加强排水设施建设,改善社区排水条件,防止污水横流。5.1.2规范居民行为为营造整洁的社区环境,需规范居民行为。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环境卫生意识。(2)制定社区环境卫生公约,引导居民自觉维护社区环境。(3)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监管制度,对违反环境卫生规定的居民进行处罚。5.2社区绿化与美化社区绿化与美化是农村社区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社区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居民幸福感。以下是社区绿化与美化的具体措施:5.2.1绿化规划与设计根据社区地形、地貌和居民需求,制定合理的绿化规划与设计方案。具体包括:(1)合理配置绿化用地,保证社区绿化覆盖率。(2)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的植物,提高绿化效果。(3)注重绿化景观与建筑、道路的协调,提升社区整体美感。5.2.2绿化实施与养护绿化实施与养护是保证绿化效果的关键环节。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绿化施工管理,保证绿化质量。(2)建立健全绿化养护制度,定期修剪、施肥、浇水,保持绿化景观。(3)加强病虫害防治,保证绿化植物健康生长。5.3社区环境保护社区环境保护是农村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提高居民环保意识,改善社区生态环境,保障居民身体健康。以下是社区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5.3.1加强环保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具体措施如下:(1)定期开展环保知识讲座,普及环保法律法规。(2)利用社区宣传栏、广播等渠道,发布环保资讯。(3)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引导居民参与环保实践。5.3.2强化环保监管建立健全社区环保监管制度,保证环保政策的有效实施。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对污染源头的监管,防止污染物排放。(2)定期对社区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发觉问题并整改。(3)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维护社区生态环境。第六章社区文化传承与发扬6.1社区文化传承社区文化传承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和弘扬农村社区文化,有助于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社区和谐发展。6.1.1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农村社区文化传承应注重挖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让居民深入了解和传承民间艺术、传统技艺、民俗风情等,激发居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6.1.2传承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农村社区应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开展红色教育活动,让居民了解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激发居民爱国情怀。6.1.3传承民俗文化农村社区文化传承应关注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扬。通过举办各类民俗活动,如庙会、民间艺术表演等,让居民在参与中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传承民间习俗。6.2社区文化创新在传承社区文化的同时还需注重社区文化的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6.2.1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农村社区文化创新应注重活动形式的创新。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广场舞、书画比赛、摄影展览等,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6.2.2创新文化内容农村社区文化创新应关注文化内容的创新。通过引入现代元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型社区文化。6.2.3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农村社区文化创新应积极摸索新的文化传播方式。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平台,拓宽文化传播渠道,提高社区文化的传播力。6.3社区文化宣传活动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社区文化,农村社区应积极开展以下宣传活动:6.3.1文化讲座与培训组织文化讲座与培训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民间艺术家等,为居民传授传统文化、技艺等知识,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6.3.2文化展览与展示举办各类文化展览与展示活动,如民间艺术展览、书画展览等,展示社区文化成果,激发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6.3.3文化节庆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节庆活动,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让居民在节庆活动中感受社区文化的魅力。6.3.4文化志愿者服务组织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辅导、文化传播等服务,促进社区文化发展。第七章社区教育与培训7.1社区教育体系建设社区教育体系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以下是社区教育体系建设的几个关键环节:7.1.1明确社区教育目标农村社区教育应立足于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和道德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区成员。7.1.2构建多元化教育主体社区教育主体应包括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居民个体,形成主导、社会参与、居民自治的多元化教育体系。7.1.3整合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和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包括学校、培训机构、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7.1.4完善社区教育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社区教育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保证社区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7.2社区教育培训内容与方法社区教育培训内容与方法应紧密结合农村居民的需求,注重实用性、针对性和创新性。7.2.1培训内容社区教育培训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素质培训: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2)职业技能培训:针对不同年龄段和职业特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居民就业和创业能力。(3)健康生活培训: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4)社会交往培训:培养居民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社区和谐发展。7.2.2培训方法社区教育培训方法应灵活多样,以下是一些建议:(1)面对面培训:组织专业讲师进行现场授课,注重互动和实操。(2)网络培训: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线上培训,方便居民自主学习。(3)社区活动:通过举办各类社区活动,寓教于乐,提高居民参与度。(4)志愿服务:鼓励居民参与志愿服务,提升自我价值,促进社区和谐。7.3社区教育培训成果评估社区教育培训成果评估是检验社区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评估方法:7.3.1培训满意度评估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居民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讲师等方面的满意度。7.3.2培训成果展示组织社区居民进行培训成果展示,包括才艺表演、技能竞赛等,展示培训成果。7.3.3社区居民反馈收集社区居民对培训工作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7.3.4教育成果监测对社区居民的教育成果进行监测,了解其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健康生活等方面的提升情况。7.3.5社区教育品牌建设通过打造社区教育品牌,提高社区教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推动社区教育工作。第八章社区产业发展与就业8.1社区产业发展8.1.1发展背景与意义农村社区产业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在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加快社区产业发展,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8.1.2社区产业发展目标农村社区产业发展应遵循以下目标:一是发挥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主导产业;二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三是加强产业协同,促进产业链条完善;四是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8.1.3社区产业发展路径(1)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主导产业;(2)加强政策扶持,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社区产业集聚;(3)推进产业协同,发展产业链上下游产业,实现产业融合发展;(4)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推广“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促进农民增收。8.2社区就业促进8.2.1社区就业现状分析当前,农村社区就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就业岗位不足,就业压力较大;二是就业结构单一,以传统农业为主;三是就业质量不高,劳动保障不足。因此,加强社区就业促进工作具有重要意义。8.2.2社区就业促进措施(1)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通过发展社区产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途径,提高农村居民就业能力;(2)优化就业结构,促进就业多元化。引导农村居民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提高非农就业比重;(3)提升就业质量,保障劳动者权益。加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4)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供优质就业服务。建立社区就业服务中心,提供就业信息、职业培训、创业指导等服务。8.3社区产业与就业政策8.3.1政策体系构建(1)制定社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目标;(2)完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参与社区产业发展;(3)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农村居民对政策的认知度和参与度;(4)建立健全监管机制,保证政策落实到位。8.3.2政策实施与监管(1)落实优惠政策,为社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支持;(2)强化政策执行力度,保证政策效果得到充分发挥;(3)建立政策评估机制,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4)加强部门协同,形成工作合力,推动社区产业与就业政策的顺利实施。第九章社区安全与稳定9.1社区安全防范9.1.1安全防范概述农村社区安全防范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区正常秩序。安全防范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充分发挥社区群众的主体作用。9.1.2安全防范措施(1)建立健全社区安全防范组织体系,明确各级职责,加强协作配合。(2)加强社区治安巡逻,提高见警率,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3)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4)加强对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如学校、医院、市场等公共场所。(5)建立健全安全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9.1.3安全防范工作要求(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保证安全防范工作落到实处。(2)注重实效,创新方法,提高安全防范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广泛动员,群防群治,形成社区安全防范的合力。9.2社区矛盾调解9.2.1矛盾调解概述社区矛盾调解是指在社区范围内,通过调解方式解决居民之间因利益冲突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矛盾调解工作应遵循合法、公正、及时、便捷的原则,维护社区和谐稳定。9.2.2矛盾调解措施(1)建立健全社区矛盾调解组织,培养专业化的调解队伍。(2)加强矛盾排查,及时发觉和化解社区内的矛盾纠纷。(3)开展矛盾调解培训,提高调解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4)建立健全调解档案,保证调解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5)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矛盾调解的合力。9.2.3矛盾调解工作要求(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注民生,维护群众利益。(2)注重调解质量,保证调解结果公正、合理。(3)加强调解宣传,提高社区居民对矛盾调解的认识和信任。9.3社区稳定发展策略9.3.1稳定发展概述社区稳定发展是指在保证社区安全与和谐的基础上,促进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全面进步。稳定发展策略应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