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自理教育活动课程介入对中大混龄班幼儿生活自理行为的影响以某幼儿园为例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7/03/wKhkGWerJw6AY1i8AAHKk9sex2E168.jpg)
![生活自理教育活动课程介入对中大混龄班幼儿生活自理行为的影响以某幼儿园为例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7/03/wKhkGWerJw6AY1i8AAHKk9sex2E1682.jpg)
![生活自理教育活动课程介入对中大混龄班幼儿生活自理行为的影响以某幼儿园为例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7/03/wKhkGWerJw6AY1i8AAHKk9sex2E1683.jpg)
![生活自理教育活动课程介入对中大混龄班幼儿生活自理行为的影响以某幼儿园为例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7/03/wKhkGWerJw6AY1i8AAHKk9sex2E1684.jpg)
![生活自理教育活动课程介入对中大混龄班幼儿生活自理行为的影响以某幼儿园为例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7/03/wKhkGWerJw6AY1i8AAHKk9sex2E16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研究主要探讨生活自理教育活动课程介入对中大混龄班幼儿生活自理行为之影班之幼儿为研究对象,有效样本数共52人;采准实验研究法,将两班及控制组,实验组进行8周共1,200分钟的生活自理教育活动课程介入。2壹、绪论因此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学习自己吃饭、上厕所、穿脱衣服、和身体的清洁等这些自我照顾的技能是非常重要的;每个孩子从出生时依赖父母亲的照顾,到成年阶段能独立生活,此段期间需要透过不停地学习,让自己的能力可以应付环境的要求,而日常生活的自理就是其中最基本的一项。这些看似简单而平常的生活自理行为,和幼儿的心理、生理、体能及智能发展具有相关性,徐千珮(2011)指出生活自理,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技能训练,他需要孩子很多知识及技能的基础,例如:孩子要自己穿裤子,在动作上,他要能单脚站立,才能抬高一只脚,他的双手要能一起动作,把裤子拉高,在认知上,他也要知道:裤子的正面是那一面,是否穿错方向(空间概念能力因此,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是全方面提升孩子能力的训练方式。幼儿的自理能力好,表示他可以掌控自己的身体,也可以处理自己的问题,并降低依赖性,提高独立性,当幼儿有了这些能力之后,便可以应付家庭生活并适应幼儿园的团体生活。「养成幼儿良好的习惯」为幼儿园教保服务的重要目标之一(教育部,2017因此,想要达到养成良好习惯的目标,则须仰赖幼儿园与家庭的良好互动及配合。在少子化的趋势下,许多研究发现孩子的生活能力有退化的现象。在一篇岁以下的某湾幼童接受「儿童日常功能量表中文版」评量,评量项目为孩子的除了移动能力之外,自我照顾技能和社会功能普遍落后美国幼童工作压力以维护幼儿安全、亲师互动与沟通、家长对幼儿过度保护、幼儿自理能力差、解决问题能力不足为主。在国内研究中有许多的教育介入相关研究,例如:品德教育课程介入后,对幼儿勇敢、诚实、负责、关怀四个面向之品德行为表现具有立即成效(骆明有立即成效(骆明洁、林美华,2011陈师莹、林盈均与林佳蓉(2002)针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教育類3改善幼儿油脂与糖类摄取的影响,实验数据发现,家长参与教育介入对于改善幼儿营养知识、态度与行为不仅可行也很重要。综合上述教育介入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大部分的教育介入课程对幼儿的知识、态度及行为都具有良好的成效,但研究者在寻找相关文献时发现,有关生活自理的文献大多集中在医疗体系及特殊教育领域,例如:曾月照(2005)探讨视觉提示策略对小学自闭症学生生活自理学习成效之研究、洪探讨智能障碍学童生活自理技能教导策略之研究,然而针对一般幼儿的生活自理相关研究则相当少,在生活自理教育介入的相关文献中,仅彭仪华(2006)以行动研究方式,针对5岁中班幼儿进行生活自理的课程,因过研究者在教育现场实施生活自理教育活动课程介入的方式,协助幼儿建立生活自理的能力,养成其良好的生活习惯。研究者在教育现场观察到,虽然自理能力的发展有其里程碑,且上中班幼儿,理论上虽然不见得做得很好,大部分都应该能做到一些,但是,却有依赖家长完成的现象,例如:上学时间,可以看到幼儿身体站的直直的,让家长帮忙脱下外套挂到衣柜中;幼儿园一天在幼儿园用餐3次物幼儿会想要依赖老师协助处理,例如:不会剥香蕉皮、不会开养乐多瓶盖,经常将食物掉落在桌子及地板上但不会收拾;午睡时间,少部分不会铺棉被的孩子还小,长大了再让他做也不迟、什么事都包办代替,以至于吃饭、大小便都有大人帮忙,有些孩子在幼儿园里能自己做的事情,看到爸妈或回到家里,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不同的表现,久而久之孩子便养成了「依赖」心理。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之拟定要从个体成长的基本需求出发,包括健康的生活习惯、食品卫生、疾病预防及安全的知能,以促进幼儿健康安全的成长;提供幼儿练习与重复经历的机会,增进幼儿自我照顾与独立自主的能力,在生活和学习方面,幼儿需发展独立自主的能力,并尝试自行完成活动。教保服务人员宜顺应幼儿自主的天性,提供机会让幼儿从能自我照顾为起点,练习收拾物品和生活自理。在练习过程中,容许幼儿尝试错误,并透过示范引导,协助幼儿渐进地调整与修正行为;除了自我照顾行为的建立之外,幼儿还能将这些重复经历与练习的学习经验,类推到其他学习活动;建议教保服务人员充分善用4每天园内生活的规律作息,让幼儿在重复经历与练习的过程中,养成独立自主的行为和习惯(教育部,2017)。因此,有鉴于研究者观察到的现象,发现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行为仍有待加强,要增加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行为,研究者认为需要在幼儿的认知及态度上进行倡导,因为要让幼儿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幼儿明确知道生活自理的方法,例如:幼儿不会洗手,就谈不上把手洗干净,不知道擦屁股的方法,就谈不上把屁股擦干净,也就是说透过课程活动安排,运用教育介入的方式,增进幼儿良好自理认知,如:知道如何洗手、何时该洗手、洗手的用处等,及增进幼儿的态度:透过讨论、绘本欣赏等方式,让幼儿感受到能够自己完成照顾自己的工作的「我能感」,进而发展出合宜的自我照顾行为。(一)设计适合培养幼儿生活自理的教育活动课程。(二)探讨生活自理教育活动课程介入前,实验组与控制组幼儿在生活自理行为量表的差异情形。(三)探讨生活自理教育活动课程介入后,实验组与控制组幼儿在生活自理行为量表的差异情形。(四)探讨生活自理教育活动课程介入前后,实验组幼儿在生活自理行为量表的差异情形。依据幼儿教育及照顾法(2022)第3条规定:「幼儿系民小学前之人。」本研究所指幼儿为四岁以上至入国民小学前之幼儿,就读于某中市快乐(化名)小学附设幼儿园,分别为实验组与控制组之两个中、大混龄班的幼儿。「介入」是指设计出有计划、有系统的综合性计划,于特定时间内将之应2000)。本研究所指的生活自理教育活动设计是由研究者所在教学现场,以活动课程为主,融合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大纲之身体动作与健康、认知、语文、5),演、美劳创作、音乐律动、故事、顺序图卡、实际操作……等,并在教学现场中,辅以幼儿学习单、幼儿观察纪录、亲师沟通纪录等资料(三)幼儿生活自理行为所谓「行为」是指基于个人的意志而具体表现于外的举止动作(教育部,1994),吴瑀娴、王志翔与钟志从(2012)在其研究中,将幼儿在幼儿园所需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归纳分为饮食、衣着、如厕、睡眠、清洁卫生、收拾及洁卫生是维持幼儿生理健康必备的最低层次的需求,而收拾及安全这两项,则是拥有健康的生理需求之后,才进而追求的心理安全需求层次。本研究中「幼儿生活自理行为」是指幼儿基于个人的意志,所表现出来的生活自理相关举止四分量表的计分方式评估,得分愈高,表示幼儿在幼儿园之生活自理行为表现愈正向及正确。贰、文献探讨Erikson是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个互动而成长,且个体的发展会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产生不同性质的心理危机,在人格发展历程中,个体在不同时期学习适应不同的困难,化解不同的危机,而后逐渐上升,最后完成其整体性的自我,Erikson并不同区分为八个时期(张春兴,2013)。以某湾的学制,学前阶段就占了三个时期,分别是「信任对不信任」、「自主行动对羞愧怀疑」、「自动自发与退缩愧疚」之发展危机,可见在幼儿未进入幼儿园前的家庭教育阶段及幼儿园时期的学校教育阶段发展之重要性。若是在此阶段发展顺利的孩子便能对人信任、有安全感、能按社会行为要求表现目的性行为、主动好奇、行动有方向、6开始有责任感,反之,若是发展不顺利,孩子面对新环境时会出现焦虑、缺乏信心、行动畏首畏尾、畏惧退缩、缺少自我价值感。Maslow所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类的多种需求,按其性质由低至高依序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隶属与爱的需求、自尊需求、知的需求、美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七个层次,较低的前四层称之为基本需求,较高的后三层称之成长需求,而基本需求是成长需求的基础,因此,在基本需求中之各种需求未能获得满足前,成长需求不会产生,而最低层次的基本需求便是「生理需除非幼儿在饮食、睡眠等基本生理需求已获得满足,否则不会去关注安全感上的需求;另一方面成长需求对基本需求具有引导作用,居于顶端的自我实现需才能获得满足,因此,只有先对成长中的个体给予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其各种成长需求均获得满足之后,个体才会自发性的成长而达到自我实现的层次(张春兴,2013)。综言之,对幼儿来说,食物、睡眠、身体的保暖等都是其生存必要的生理需求,教师有责任为幼儿设置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幼儿自行学习独立进食、穿脱衣服、如厕、睡眠及基本的清洁卫生等生活自理能力,以满足幼儿的基本需求,并从最基本的需求逐级上升去追求满足与自我实现。生活自理能力是指一般人在食衣住行各方面,为了能独立生存,所必须具备的自己处理自身的能力;举凡大小便的学习、拿汤匙或使用筷子吃饭、喝开水、刷牙、洗脸、洗手、洗头、洗澡、穿脱衣裤、穿脱袜子、鞋子、摺衣裤、剪指甲等皆是生活自理的范畴(庄亿惠,2007)。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大纲说明,合宜的自我照顾行为是指幼儿能因应自己的身体需要和状况,展现适当的自我照顾行为,例如感冒发烧会多喝水、感觉太热会主动脱衣服、平时会多吃蔬果、饮食前会洗手等与保健、饮食及卫生相关的生活习惯(教育部,2017)。吴瑀娴、王志翔、锺志从(2012)在其有关知,其中饮食、衣着、如厕、睡眠、清洁卫生是维持幼儿生理健康必备的最低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教育類7层次的需求,而「收拾」及「安全」这两项,则是拥有健康的生理需求之后,才进而追求的心理安全需求层次。综上所述,研究者依据教学现场需求及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定义之相关文力,包括饮食、衣着、如厕、睡眠及清洁卫生等能力。三、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况与教育活动课程介入之相(一)饮食面向卫生礼仪行为最不理想,虽然幼儿入学后其饮食行为表现多有进步,但饮食行为较不理想之幼儿在家中与在幼儿园的饮食行为仍有不一致的现象(郭懿珊、(二)衣着面向衣着面向无论国内外都较少有研究者探究,从较早的文献中,Inomata与的动作,幼儿在这个阶段开始透过穿脱衣服的练习,培养身体动作的技能,研究发现:成人提供前开式、扣眼方向是垂直的童装,最可以延续幼儿的兴趣及技能发展。Kaplan与O'connell(2011行外套穿着的训练,研究发现「穿着任务分析」能帮助部分的幼儿恢复独立穿衣的技能。在国内更缺乏有关幼儿穿脱衣服之生活自理研究,研究者仅找到一篇黄昭琼(1987)为了了解幼儿动作发展与童装设计之间的关系,所进行的观察评量;但是,对幼儿来说冷了能自己穿上衣服,热了可以自己把衣服脱掉,透过穿脱衣物调节自己的体温,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因此,研究者期望能够在本研究中探讨幼儿衣着的生活自理能力。(三)如厕面向如厕训练通常被视为儿童发展和养育的一个里程碑。但是在这个面向上很少相关的文献基础,研究者找到的少数文献也集中在特殊幼儿的领域,例如,陈瑞晶(2013)指出引导式教育对脑性麻痺幼儿如厕行为之认知、行为之基本动作能力、有立即、维持及类化成效。张雅钧(2010)针对幼儿园如厕空间配置对幼儿卫生清洁行为影响进行环境行为观察,其研究发现:厕所和活动室的距离如果相近,幼儿洗手后会乱甩水至木地板上,容易造成地板湿滑造成幼儿摔倒的情形;另外各幼儿园在便器的使用方面,蹲式马桶和坐式马桶各有其优8缺点和卫生性的考量,虽然蹲式马桶较符合卫生,幼小衔接时也需要练习使用儿从家庭独立的重要里程碑,学会使用厕所代表着「我长大了!」,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成就感与自信,在大人眼中如厕动作可能很简单,但是对幼儿来说,却是一连串复杂动作的组合,因为幼儿除了要熟记上厕所的步骤,还需要配合身体动作的协调才能完成,而这一连串的动作包含了:「幼儿要先识别自己想上厕所的感觉、控制尿意到达厕所、能脱下裤子、会采蹲或站的姿势、擦拭清理自己的排泄物、穿回裤子、最后再完成洗手的动作」,因此,如厕训练与幼儿身体、认知和情绪领域的发展相关,而且每个孩子的发展速度是不同的,当而妨碍幼儿如厕技能的发展。(四)睡眠面向睡眠对幼儿的成长发育及认知发展扮演了重要的角色(Par的研究中发现,睡眠质量对于幼儿的认知功能、学习成绩和健康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在幼儿园进行了一个月的教学介入,实验研究证据显示,幼儿及家长的睡眠时间都有显著的增加,此外,透过睡眠教学介入的方式,还可午睡对幼儿有很大的益处,主要是因为当大脑中短期记忆储存有限的状况下,记忆巩固必须频繁地发生才能帮助幼儿巩固记忆,所以养成幼儿良好的午睡习低收入学前幼儿及其家庭的睡眠教育计划中,发现教育介入对幼儿的睡眠习惯及其父母的睡眠知识、态度、自我效能皆有良好的影响,然而持续性提供幼儿和父母新的讯息是相当重要的。国内研究亦指出睡眠对幼儿学习注意力有重要之关联,幼儿的夜间睡眠时但调查研究发现,某湾地区幼儿园幼儿有太晚睡、睡不着和夜间睡眠时数不足只有一成的幼儿于9点前就寝(骆明洁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教育類9(五)清洁卫生面向(2004)以准实验的方式,让实验组幼儿接受为期四个星期,每日腔健康教育,结果发现实验组的口腔健康行为显著改善,因此口腔健康教育能Bagramian与Inglehart(2007)采准实验研究的方式,以幼象,探讨进行为期4周,每日15分进行口腔卫生与手部卫生之介入教学,研究结果显示,即使是短暂的时间,卫生教育介入对幼儿的卫生行为表现有正向的影响,尤其是以学校为基础的教育Randle等人(2013)提出正确的手部卫生习惯是减少感染的最有效保健方法,幼儿因为免疫力低容易受到病原体感染,同时也是传播病原体的管道,其部和环境表面存在很多感染的病原体,因次教育介入必须加强幼儿手部卫生习惯之养成,以减少传染病的传播。在国内部分,骆明洁与林美华(2011)之准实验研究发现透过幼儿教师的口腔保健教育介入,有助于幼儿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发展。综合以上之文献,本研究期望能透过幼儿生活自理教育活动课程介入,养成幼儿最基本的饮食、衣着、如厕、睡眠、清洁卫生习惯,进而促进幼儿的良好身心发展。教育活动课程介入策略之依据。表1幼儿生活自理教育活动课程介入实验设计组别前测实验处理(教育介入)后测实验组控制组O1O3XO2O4上表中各符号所代表之意义说明如下:O1、O3:表示实验处理前,两组幼儿在「生活自理行为量表」的前测分数。O2、O4:表示实验处理后,两组幼儿在「生活自理行为量表」的后测分数。X:表示实验组幼儿接受「生活自理教育介入」的实验处理。岁幼儿为对象,由教师随机选择班上一位非特殊生幼儿为对象,并观察该名幼儿一周内生活自理行为之状况后填写再由研究者向园方取回预试问卷,因幼儿园每班均有2位教师且规模大小不一,因此每所幼儿答不全或填答者全部勾选同一个答案之无效问卷,故有效问卷共计根据吴明隆与涂金堂(2012)表示,预试对象的性质应与未来正式问卷施测的对象性质相同,且施测对象不重复。研究对象为研究者任教的某中市快乐(化名)小学附设幼儿园之中、大班幼儿,本园入园条件不分学区、家长社经大混龄班,共3班。本研究以研究者所任教的班级为研究样本,取样的对象采立意取样,以研位为控制组(特殊生幼儿2人与班上同学接受相同课程,但不列入不接受实验教学,两组幼儿年龄均以4~5足岁为主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教育類另一个变项上的分配情形没有差异,我们称此两个母群是同质的,反之,则是实验研究。(三)师资与课程研究者服务的幼儿园课程以主题教学为主,在实验期间,实验组及控制组皆依教学计划之主题进行课程,唯实验组进课程介入;参与研究的实验组及控制组班级老师,皆为领有教师合格证之女性表2实验组与控制组幼儿背景资料之卡方检定摘要表变项项目实验组(N=26)控制组(N=26)χ2p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性别男42.3500.31.578女57.750年龄4足岁38.5775足岁61.557.7排行独生子女830.842.69a.260第一726.946.2第二(含以上)42.338.4第一次入园年龄4足岁2076.92284.60.70a.7723足岁以下或5足岁以上623.142为卡方值;a代表组别中有期望次数小于5,因此使用费雪尔正确概率检定法(Fisherexacttest)进行假设考验。「生活自理教育活动课程介入对幼儿生活自理行为影响」之预试问卷,共分为「幼儿背景资料」及「幼儿生活自理行为量表」二个部分。量表之计分方自理行为表现愈佳。针对各自专长领域进行问卷初稿审题以建立问卷内容效度。专家意见调查问卷作者针对问卷题目给予建议,问卷回收汇整后,达25%以上的审查意见认为题标准予以删除,并增加4题后为42题。(三)项目分析本研究进行描述统计检验,包括极端组比较、相关系数、因素负荷量、删除该题后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及修正后题目与总分之相关系数等五项标准,来检测「幼儿生活自理行为量表」题项,若每一题项有四项未达检测方法之标准,幼儿生活自理行为量表经项目分析后所有题项予以保留,并进一步进行因素分析,根据取样适切性量数KMO检定,值为.921,Bartlett球形检定的近似卡方分配为4612.427,p=.000<.001,达到显著水平;根据吴明隆与涂金堂(2012)指出,量表的KMO值在.80以上,表示统计量数之判断准则属于良好的。采用因素分析之主成份分析法,萃取因子个数为5个,再经由「最大变异」转轴法,舍弃因素负荷量绝对值小于.300数值共7题,因素一至因素五分别为衣着、如厕、睡眠、清洁卫生、饮食行为可以可以解释总变异量为67.80%。为.974、.891、.942、.891、.880、.924,经项目分析及因素分析删除7题后,Cronbach'sα值分别为.970、.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教育類(一)参与研究之教师实验组为研究者任教之班级共有两位教师,幼儿生活自理教育介入活动课行课程拍照纪录外,并负责填写实验前后测之调查问卷;控制与D教师负责教学,但因C教师兼任幼儿园主任,故在处理园务行政时段(午维持有二位教师之比例,负责原课程计划之教学工作。两位教师在进行幼儿生讨论其评量标准并达成共识。(二)幼儿生活自理教育活动课程介入研究者参考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课程发展参考实例上、下册(林玫君、融合身体动作与健康、认知、语文、社会、情绪和美感六大领域,自行设计编于每日早上9:00~9:30为主,实施时间为每次30分钟,实施频与时间分配如表3。研究者采用绘本欣赏、多媒体影片、团体讨论、戏剧扮演、美劳创作、音乐律动、故事分享、如厕顺序图卡、实际操作……等游戏导向的学习方式,并辅以幼儿学习单、幼儿观察纪录、亲师沟通纪录资料,进行幼儿生活自理教育活动课程之介入。表3幼儿生活自理教育介入活动课程名称与时间分配表面向次数活动名称累计分钟数面向次数活动名称累计分钟数饮食1快来吃饭猪小弟30分饮食21地球人的用餐礼仪630分2我会端碗60分22我会擦桌子、洗抹布660分3弹珠搬运大赛90分23我会拧干抹布690分4汤匙娃娃24YUMMY王国720分衣着5穿衣服出门去衣着25北风和太阳750分6我会穿衣服26我会扣扣子780分7我会摺、挂衣服210分27钮扣画810分8我会摺袜子240分28鞋子大集合840分如厕9你会上学校的厕所270分如厕29阿丁尿床了870分我会用蹲式马桶300分30泡泡洗手歌900分我会上学校的厕所330分31上厕所步骤图930分我会擦屁股360分32厕所布置960分睡眠起床啦!皇帝390分睡眠33大熊睡醒了没?990分早起健康操420分34睡吧!像老虎一样1,020分不想睡午觉的小鸟1450分35我会摺棉被1,050分不想睡午觉的小鸟2480分36今天几点起床?1,080分清洁我会洗手510分清洁37蛀牙王子1,110分泡泡洗手歌540分38洁牙小帮手1,140分我爱洗手律动570分39拜访牙医诊所1,170分20猪害我打喷嚏600分40牙刷画1,200分本研究采准实验法,于同一周进行实验组与控制组的调查问卷前测(2015(附录)的分发,借以评量幼儿的学习状况。于实验课程结束后一周内,实验正式问卷回收后,并无作答不全及无效问卷,接着进行资料编码与登录工作,并采用SPSS20.0统计套装软件,以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教育類自理行为影响之调查问卷」,检测幼儿在教育介入后的差异性外,在教学现场中,辅以幼儿学习单、幼儿观察纪录、亲师沟通纪录资料,来做为质性资料之补充。肆、研究结果与讨论清洁卫生及总量表均未达到显著差异。表4两组幼儿在生活自理行为量表前测之独立t考验面向组别NMt值dfp结果分析饮食实验组2618.352.8750.280NS控制组2617.462.97衣着实验组2626.314.99-0.6050.546NS控制组2627.235.92如厕实验组2615.853.1150.003NS控制组2614.35睡眠实验组2618.963.13-2.8650.006NS控制组2621.152.33清洁卫生实验组2623.853.6550.235NS控制组2622.693.26总量表实验组26103.3114.330.1050.917NS控制组26102.8814.67注:NS是指未达显著差异(一)两组幼儿在生活自理行为量表之同质性检定设,因此不适合进行共变量分析,改以计算两组幼儿在此五个分量表及总量表的进步分数,当作依变项,进行独立样本t考验检定。表s两组幼儿在生活自理行为量表之组内回归系数同质性检定摘要表面向变异来源SSdfMSF值饮食组别(教育介入)15.73115.737.49共变项(饮食前测)3.4013.40组别×共变项21.88210.945.20误差102.94492.10校正后的总数124.8251衣着组别(教育介入)365.531365.5322.28共变项(衣着前测)49.85149.853.04组别×共变项395.162197.5812.04误差803.754916.40校正后的总数1198.9251如厕组别(教育介入)83.47183.4736.12共变项(如厕前测)2.5112.51组别×共变项116.53258.2625.21误差113.21492.31校正后的总数229.7551睡眠组别(教育介入)279.921279.9271.67共变项(睡眠前测)3.1413.140.80组别×共变项303.622151.8138.87误差191.35493.90校正后的总数494.9851清洁卫生组别(教育介入)250.351250.3521.37共变项(清洁卫生前测)3.4113.410.29组别×共变项271.182135.5911.57误差573.894911.71校正后的总数845.0751总量表组别(教育介入)4496.5214496.5238.93共变项(总量表前测)169.801169.80组别×共变项4693.3622346.6820.31误差5659.6149115.50校正后的总数10352.9851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教育類(二)两组幼儿在生活自理行为量表进步分数之独立表6两组幼儿在生活自理行为量表后测之独立t考验摘要表面向组别进步分数t值p结果分析NMSD饮食实验组263.812.430.36.715NS控制组263.503.51衣着实验组267.813.863.64.001**实验组>控制组控制组261.737.56如厕实验组263.381.872.46.017*实验组˃控制组控制组261.922.36睡眠实验组263.922.777.93.000***实验组˃控制组控制组26-3.083.54清洁卫生实验组267.122.942.61.012*实验组˃控制组控制组263.735.89总量表实验组2626.0400***实验组˃控制组控制组267.8120.55注:*p<.05,**p<.01,***p<.001;NS指未达显著差异研究者推论,两组幼儿的生活自理行为建立,除了均接受教师的机会教育赏、多媒体影片、团体讨论、戏剧扮演、美劳创作、音乐律动、实际操作等方式)后,更熟悉各面向生活自理行为的动作技巧及重要性,因此,实验组幼儿是幼儿建立永久饮食习惯的重要阶段(锺志从等人译,2015本研饮食面向实验组与控制组幼儿的进步分数分别为3.81分(后测分量表得分=于控制组但未达显著差异,研究者推论可能与幼儿饮食行为评量项目包括:幼均为重要的生活自理与常规要求,因此控制组教师虽然没有进行教育活动课程介入,但幼儿从入园后的饮水提醒及每日3(一)实验组幼儿在生活自理行为量表之相依从表7显示,实验组幼儿在生活自理行为入课程,对于幼儿在学校之自理行为表现是有帮表7实验组幼儿在生活自理行为量表前测与后测之相依t考验面向测验NMSDt值p结果分析饮食前测2618.352.87-7.97.000***后测>前测后测2622.15衣着前测2626.314.99-10.29.000***后测>前测后测2634.122.02如厕前测2615.85-9.19.000***后测>前测后测2619.23睡眠前测2618.963.13-7.22.000***后测>前测后测2622.88清洁卫生前测2623.853.65-12.32.000***后测>前测后测2630.96总量表前测26103.3114.33-11.89.000***后测>前测后测26129.355.10(二)实验组幼儿在生活自理行为量表前后测之各题项表现情形之行为频率,而「幼儿吃饭时不会撒落食物」对幼儿来说最为困难,部分幼儿因为年龄的差异,用餐的动作尚未非常熟练,因此研究者在教育介入时,以游戏的方式让幼儿练习舀弹珠、搬运弹珠等有助于幼儿手部动作发展,再以绘本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教育類介绍用餐礼仪,同时以口头称赞方式,鼓励「用餐时都没有掉落饭粒的幼儿」及「虽然掉了饭粒,但是会捡起来丢到厨余桶并清干净」的自理行为。幼儿在幼儿园一天有三次用餐的时间,因此,研究者在幼儿的用餐时间也会进行机会教育,在用餐时间以口头称赞及集点增强的方式,鼓励幼儿良好的),根据研究者与搭班教师的观察,用餐时聆听音乐时幼儿聊天的频率及老师的提醒幼儿专心用餐的次数减少;此外,研究者也会录像幼儿的用餐情形,在使用教育介入时段以单枪投影机拨放,以口头称赞方式鼓励幼儿良好的用餐自理行为,例如:端碗端得很好、很专心的吃、都没有掉饭粒等;整体而言,在教育介入及机会教育介入后幼儿在饮食相关之题项表现进步情形良好。表8实验组在生活自理行为量表「饮食」面向前后测题项相依t考验题号题目测验NMSDt值p结果分析1幼儿会自己倒冷或温开水喝。前测263.31-3.49.002**后˃前后测264.002幼儿会自己使用汤匙吃饭。前测263.73-3.03.006**后˃前后测264.003幼儿会自己「扶着」碗吃饭。前测263.12-5.52.000***后˃前后测263.884幼儿会自己「端着」碗吃饭。前测262.96-4.26.000***后˃前后测263.695幼儿吃饭时不会撒落食物。前测262.46-3.43.002**后˃前后测263.046幼儿会自己开启食物的外包装(例如:布丁杯、优酪乳瓶前测262.77-6.01.000***后˃前后测263.54表9所示,实验组幼儿在教师版「衣着且前后及正反面的方向都正确」两题,在后测的平均得20整体而言,幼儿在衣着相关之各题项表现均有进步。但研究者在幼儿上学及放学时段,观察家长接送幼儿时对幼儿穿脱外套的处理方式,有此现象:淇淇(化名)的妈妈在接淇淇放学时,淇淇穿上薄外套后,准备将拉鍊往上拉,淇淇的妈妈在一旁等待,淇淇虽然拉鍊头对不齐,仍尝试拉开重新对齐,淇淇的妈妈看到,直接蹲下,从淇淇手中接过拉鍊,完成拉拉鍊的动作。(观-C3-20151001)表9实验组在生活自理行为量表「衣着」面向前后测题项相依t考验题号题目测验NMSDt值p结果分析7.幼儿会自己「穿」衣服,且前后及正反面的方向都正确。前测263.08-5.93.000***后˃前后测263.88幼儿会自己「脱」衣服。前测263.19-7.26.000***后˃前后测264.009.幼儿会自己「穿」裤子(或裙子且前后及正反面的方向都正确。前测263.15-7.04.000***后˃前后测264.00幼儿会自己分辨鞋子左右脚并穿着正确。前测263.23-6.98.000***后˃前后测263.96幼儿会自己穿脱袜子。前测263.42-4.62.000***后˃前后测263.88幼儿会自己视身体冷热穿脱衣服。前测262.19-8.11.000***后˃前后测263.38幼儿会自己扣釦子。前测262.73-6.83.000***后˃前后测263.65幼儿会自己拉拉鍊。前测262.62-6.42.000***后˃前后测263.65幼儿会自己摺叠衣服、裤子及袜子。前测262.69-6.00.000***后˃前后测263.69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教育類21在后测的平均得到4分「做得很好」之行为频率,而其他两题的平均得分也在「可以做到~做得很好」之间,进步明显的原因,研究者猜测是与介入的方式有关,因为融合了音乐律动、影片、故事、顺序图卡等,让幼儿对于上厕所的方式及步骤非常清楚,且在教育介入时有让每一位幼儿都模拟一次上厕所的情境,并让幼儿画出步骤图,贴于厕所的门片上,幼儿对于自己画出的步骤图进行布置更有成就感,也更乐于在如厕后完成过去容易忘记的重要步骤(冲水、明显的进步。表10实验组在生活自理行为量表「如厕」面向前后测题项相依t考验题号题目测验NMSDt值p结果分析幼儿有尿意时所,不会憋尿。前测263.19-3.61.001**后˃前后测263.73幼儿(女生)小便时,会摺好卫生纸擦拭。幼儿(男生)小便时,会避免尿液沾湿裤子。前测262.96-4.24.000***后˃前后测263.50幼儿会自己将擦拭过的卫生纸丢进垃圾桶。前测263.23-7.62.000***后˃前后测264.00幼儿如厕后,会自己按马桶冲水。前测263.00-9.01.000***后˃前后测264.0020.幼儿能在马桶内小便,并避免尿液溅出。前测263.46-5.40.000***后˃前后测264.0022差异(p<.05或p<.01或p<.001其中「午睡时间一到,幼儿会自己到指定测的平均得到4分「做得很好」之行为频率,实验组幼儿在用拾及环境整理,之后自行完成洁牙与上厕所这两件事,然后全班一起进寝室午入后,幼儿几乎不太需要提醒,询问时也多已经完成睡前先上厕所的习惯;少根据研究者观察有些幼儿在午睡时,会张开眼睛动来动去并说睡不着,但在教育介入后,较能接受眼睛闭起来让身体休息一下之说法,有时幼儿闭上眼睛一会儿就睡着了,而有睡着的幼儿在唤醒时起床、摺棉被的动作较快;实验组幼听对其午睡质量影响之研究指出,幼儿在睡前会有干扰他人、不断变换姿势、眼睛睁开等行为,在其以聆听音乐进行教育介入后,午睡起床时幼儿精神较为良好,且呆坐、情绪不佳、起床速度慢之次数降低的研究结果相似。实验组在生活自理行为量表「睡眠」面向前后测题项相依t考验题号题目测验NMSDt值p结果分析21.午睡时间一到,幼儿会自己到指定位置准备就寝(包含经由音乐或前测263.58-3.07.005**后˃前后测264.0022.起床时间一到,幼儿会自动起床(包含经由经由音乐前测263.38-2.44.022*后˃前后测263.7723.幼儿睡前会先上厕所。前测263.08-17.32.000***后˃前后测264.0024.铺、盖棉被。前测263.19-3.95.001**后˃前后测263.96(续后页)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教育類23(接前页)题号题目测验NMSDt值p结果分析25.午睡起床后,幼儿会自己摺叠棉被。前测263.00-4.60.000***后˃前后测263.8126.午睡时,幼儿会安静睡觉不干扰别人。前测262.73-4.50.000***后˃前后测263.35或p<.01或p<.001「幼儿在用餐后,会自己刷牙」在后测的平均得到4分「做得很好」之行为频率,推测原因,可能幼儿园在用完餐后会有固定的洁牙时间,幼儿较容易养成洁牙的习惯,研究者观察,有时实验组因课程延后而较慢开始用餐,或餐后水果较需要咀嚼(如:芭乐)时,有些用餐速度较快且已完成餐后收拾的幼儿,看见洁牙时间已到,但教师并未提醒幼儿刷牙的指令惯,且具有主动性,并非因教师要求才进行洁牙。部分,因为除了透过绘本、及动画认识飞沫传染的流程,并以实际操作的方式让幼儿练习擤鼻涕、咳嗽时用卫生纸摀嘴巴等教育介入方式外,教师较不容易找到机会教育的时机。表12实验组在生活自理行为量表「清洁卫生」前后测题项相依t考验题号题目测验NMSDt值p结果分析27.幼儿会自己正确地使用湿、搓、冲、捧、擦五步骤洗手。前测262.73-7.66.000***后˃前后测263.6228.幼儿在「吃饭前」会自己洗手。前测263.15-5.49.000***后˃前后测263.77(续后页)24(接前页)题号题目测验NMSDt值p结果分析29.幼儿在「如厕后」会自己洗手。前测263.12-3.68.001**后˃前后测263.7330.幼儿从户外回到教室前,会自己洗手。前测263.23-3.88.001**后˃前后测263.7731.幼儿在打喷嚏或咳嗽后,会自己洗手。前测26-5.14.000***后˃前后测262.5432.幼儿会自己正确刷牙(含挤牙膏及刷牙时有刷到侧牙面、舌侧面和咬合面)。前测262.69-10.45.000***后˃前后测263.5833.幼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经济合同范本(2篇)
- 幼儿园退学申请书范文
- 外研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四册UNIT6 Period2课件
- 2025年中国免疫抑制剂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海洋石油工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分析
-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识别与应对措施
- 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七年级《英语》上册期中试卷与答案(B卷)
- 四川省简阳市2022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
- 康复医学概论模拟练习题+答案
- 2025年新生儿黄疸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 广东大湾区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测试英语试题(无答案)
-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护理
- 2025年四川中烟工业限责任公司招聘11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福建省莆田市数学三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山东菏泽投资发展集团限公司招聘61人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幕墙工程项目管理手册
- 2025山东能源集团新能源限公司招聘12人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课题申报书:反馈对青少年努力投入的影响机制及干预研究
- 康复评定颈椎病
- 酒店客房管理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