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 秦汉经济文化和外交 课件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1页
第6讲 秦汉经济文化和外交 课件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2页
第6讲 秦汉经济文化和外交 课件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3页
第6讲 秦汉经济文化和外交 课件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4页
第6讲 秦汉经济文化和外交 课件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讲秦汉的经济文化与对外交流1.经济发展(1)农业

【链接·选择性必修2·P4、P20】

①秦国-都江堰、西汉-龙首渠,体现了国家对水利工程的重视。

②东汉末期-翻车,三国时期______对其进行革新。(2)手工业:汉朝的画像石中出现人们使用纺车纺纱的场景。当时人们使用

提花机织出精美的丝织品。【链接·选择性必修2·P21】(3)商业:凡是涉及财产和人身关系的事宜,几乎都要订立契约。【链接·选择性必修2·P40】马钧一、秦汉的经济与社会生活龙首渠位于陕西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水渠,是一引洛渠道,在开发洛河水利的历史上是首创工程,它是今洛惠渠的前身。建于西汉武帝年间。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提花机复原品2.货币改革

【链接·选择性必修1·P87—88】(1)秦朝: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____________,后世长期沿用。(2)汉武帝:开始铸造“______”铜钱,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圆形方孔钱五铢一、秦汉的经济与社会生活3.赋役制度(1)田赋:秦朝税率极高;汉朝税率大大降低。(2)人头税:秦朝有口赋或户赋;汉代按不同年龄人口,征收口赋和算赋,

商人和奴婢加倍。(3)财产税:(汉代)车船税、商人“算缗钱”、财产“税民资”、牲畜税等。(4)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

①更卒:丁男每年一个月,在本郡或本县承担官府各种建设运输等劳动。

②正卒:服兵役驻守内地两年。

③戍卒:到边塞屯戍一年。一、秦汉的经济与社会生活4.户籍制度

【链接·选择性必修1·P99】 (1)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 (2)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形成了封建国家的“__________”。编户齐民一、秦汉的经济与社会生活古代户籍制度的目的(1)人口的普查、管理与控制。这些是户籍管理制度的基础性功能,在此基础

上把人口控制在土地的范围内,主要作用是保障税收。(2)征发赋役的依据。户籍管理的真实性和全面性直接影响赋役的征发情况。(3)扩充兵力的基础。户籍制度直接管理着人口的数量和区域,具备为统治者

扩充兵力提供基础保障的作用。(4)保障社会治安和政权稳定。禁止不经官府允许的随意流动,这在一定程度

上保障了社会治安的稳定。4.户籍制度

【链接·选择性必修1·P99】 (1)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 (2)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形成了封建国家的“__________”。5.社会救济

【链接·选择性必修1·P102、P103】

汉朝设常平仓制度,调节粮价。秦汉政府优抚高龄老人。

编户齐民一、秦汉的经济与社会生活二、秦汉时期的交通和对外交往1.水陆交通

【链接·选择性必修2·P69、71】(1)秦朝:开凿连接湘水和离水的灵渠。修筑驰道、直道和五尺道,构成了

以______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2)汉代:丝绸之路贯通,海上丝绸之路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东线通向

朝鲜半岛和日本,南线通向印度洋。咸阳二、秦汉时期的交通和对外交往2.对外交往

【链接·选择性必修1·P66】和【链接·选择性必修3·P8—11】(1)97年,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抵达波斯湾一带。(2)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刘秀赐“汉委(倭)奴国王”金印。(3)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

朝鲜、日本等国。(4)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

在汉字基础上,朝鲜创造出谚文,日本创造出假名,越南创造出喃字。(5)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

等国的各级学校把__________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儒学经典三、秦汉的思想文化1.思想和教育(1)尊崇儒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尊崇儒术,确立儒学独尊地位。(2)汉代教育:汉武帝时期,朝廷设五经博士,中央设太学(晋以后设

国子监),地方设立地方官学。董仲舒的新儒学思考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适应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唯物史观——儒学独尊对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1)政治:有利于汉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削弱和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

稳定封建统治秩序。(2)民族精神:儒学以仁义为主,强调人伦关系,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

成为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3)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钳制了思想;

另一方面,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4)主流思想: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汉大一统格局三、秦汉的思想文化1.思想和教育(1)尊崇儒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尊崇儒术,确立儒学独尊地位。(2)汉代教育:汉武帝时期,朝廷设五经博士,中央设太学(晋以后设

国子监),地方设立地方官学。2、史学:①西汉--司马迁--《史记》--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

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的历史②东汉--班固--《汉书》--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三、秦汉的思想文化3、文学:集中体现在汉赋、乐府诗上①汉赋: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

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是其代表作。②乐府诗:由乐府(国家音乐机构)采集民歌修改而成,反映当时社会

真实情况。

③五言诗:东汉民间流行三、秦汉的思想文化4.科技

【链接·选择性必修2·P84】学科时期主要成就中医药学西汉①疫病防治:隔离患者,注意公共卫生②《黄帝内经》:总结早期医家经验,奠定中医理论的基础东汉①《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②华佗:麻醉药“麻沸散”、健身方法“五禽戏”、外科手术、③张仲景:“医圣”,提出辨证施治原则,《____________》

奠定中医临床学基础伤寒杂病论五、两汉的文化造纸术东汉①西汉时,发明了植物纤维纸(纸质粗糙)。②105年,东汉______改进造纸术;促进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数学两汉①西汉:《周髀算经》“勾股定理”②东汉:《__________》在世界数学史上占重要地位宗教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蔡伦九章算术4.科技

【链接·选择性必修2·P84】秦汉时期文化发展的基本特点(1)统一性。秦朝“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汉武帝尊崇儒术,进一步

统一思想文化。(2)多样性。在中原地区文化发展的同时,边疆民族文化也蓬勃发展,形成

了多样化的风格。(3)先进性。秦汉时期有许多创造发明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例如太阳黑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