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宗教的符号与象征_第1页
关于宗教的符号与象征_第2页
关于宗教的符号与象征_第3页
关于宗教的符号与象征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宗教的符号与象征

本周我们学习了第四讲宗教的象征符号和语言特色,在阅读了PaulTillich的《宗教语言的性质》一书中宗教的符号这一章节以及伊利亚德的《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中的第13章,我想在这里概述一些主要观点,表达一些对宗教符号与象征的理解,并对文章中的一些理论做简要评述。首先,要正确理解宗教的符号,就要搞清楚symbols和signs的区别。二者虽然有同一性,但是符号比记号拥有实在,并能拥有它所代表物质的力量和意义。例如:一面国旗和一个字母就可以很清楚地显示出符号与记号的区别。针对“符号的功能”的讨论,作者说“每个符号都揭示了非符号语言不能说明的实在的每个层面”,我却认为即使符号可以揭示实在的内涵,但也不可以揭示实在的诸层面。因为符号也包括了心灵的层面,一旦涉及到心灵实在的层面,符号也许就不能够传达完全相同的意义了。符号是双刃的,即揭示实在,又揭示心灵,同一种宗教符号在不同人的心中也就有了差异,即使只是轻微的差异。第三步的讨论是“宗教符号的性质”,我很同意作者的“宗教模糊法则”的观点,宗教有神圣性,也有非神圣性,这就取决于宗教符号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在现实或是经验中获得符号,宗教的历史有混乱,也有秩序,当其从混乱走向有序,宗教符号就成为人们心中最有力的创造物,控制了人类的意识,彰显出强大的能力。

接着是关于“宗教符号的诸层面”的问题。宗教符号有两个基本的层面:超验层面和内在层面。如果说超验层面的代表符号是上帝的话,那么内在层面就要涉及“肉身”了。它们相互对立,却也相互统一,正如神圣的存在总是有不同的肉身形式一样,以希腊神话中的诸神力为例,诸神越是超验,就越需要人性的肉身体现,来克服超验要素所带来的遥不可及的弱点。

最后是“宗教符号的真值”,对这一部分的内容我不是很能理解。对于肯定陈述和否定陈述,我以耶稣由处女所生的故事为例,坚持这个说法的目的是试图使耶稣具有完满的神性;然而它却去除了一个基本学说,即必须在全部神性之外坚持的的完满人性。一个没有父亲的人,是没有完满人性的。这就是关于关于宗教符号的真值的否定陈述。此外,作者提到了“没有任何宗教符号可以成为终极存在”,大概是因为宗教符号具有历史性吧,有开始,有消亡。

在保罗的《宗教的符号》之后,伊利亚德《象征的结构》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宗教的象征意义,在这里发表一些我对文中理论的看法。在自然界中,存在一些具有巫术意义的石头,人们赋予它们象征性,即“宝石”。比如:玉,体现了阳的宇宙原则,在古代中国象征着至高地位,体现君权与权能,在古代医学中被认为有起死回生之效,体现了永生与不朽,因而“玉”拥有了太阳般坚不可摧的性质。同样,珍珠,则体现阴的宇宙原则,它来自与象征着创造力女性的贝壳之中,它是从“水中诞生的”,是从“月亮中诞生的”,代表爱情、生殖,丰产等意义。问题是:史前的人类以什么理由选择某些特定的石头作为“宝石”?他们是在什么时候赋予它们神圣的象征意义?

我认为史前人类对“宝石”的选择最根本是来自宇宙的本质,浩渺的星空、耀眼的太阳等天体足以使他们产生敬畏与信仰。人们在自然与宇宙中找寻与信仰契合的物质来寄托信仰,使其具有巫术的能量,并在信仰中渴望回归自然,与宇宙的大化同在。以月亮为例,月相就是个很好的宗教范型,它的宇宙性质——盈亏变化和循环,正好切合了生命中的诞生、成长、死亡和再生,于是月亮就被神圣化,人们认为月亮掌控着自然节律,也掌控着生命的循环往复。人们将代表月亮与诞生的珍珠作为“宝石”,作为灵丹妙药,希望通过它能进入“属于月亮的生命”,这就是选择珍珠的原因。至于是在什么时候,可以肯定是人们意识到了水,月亮和变化的宇宙范型及月亮所掌控的规律之时,珍珠才变成具有巫术的宝石。从这个问题衍生出的作者的一个观点我表示有疑问,就是“珍珠象征的起源并不是经验而是理论的”。我认为象征的起源应该是实践与经验,虽然宝石是因为某种自然规律而被确定为是宝石,但是规律的背后,起源的真实源头还是来自于人们的实践,即使宗教与巫术绝大部分是精神层面上的东西,但是也依旧不是脱离客观存在的,是通过实践经验升华上去的而非凭空产生的理论。如果不是通过人们的大量观察以及在生活中的经验,我想宝石就不一定存在了。正如珍珠由神秘宗教意义最终退化为仅有的经济兼美学价值,同样是经验的功劳,是人们通过实践不断深入发现世界与宇宙最后,想说一下宗教象征的“幼化”问题。简单说来,在我理解的幼化就是人们在面对复杂,难以表达的象征体系时,用一种简化、过分具体的方式来对待它的一种现象。比如说,《圣经》中说“四条围绕伊甸园的河流的名字能够洁净一切‘宇宙’”,于是某古老民族在治便秘的处方中就运用了上面的话,这里他们把人或动物看作是一个小宇宙,这就是一种朴素而具体的方式,是幼化的体现。幼化现象出现在几乎所有地区的宗教史中,这种对原型的简单模仿无处不在,这是什么原因呢,即使幼化可能会削弱宗教的神圣色彩?

我想,幼化现象最大的功能就在于它将神圣置于世界的每一个微不足道的事物中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它变得具体、世俗,让人们不再感到它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及,这就使神显得以无限延伸,得以充斥整个世界。我们可以在历史中找到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