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1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2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3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4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学科:;

任课班级::

任课教师:;

年月日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第一课时数一数1

课题:数一数(一)

课型:新授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教学情境,通过数一数、拨一拨等活动,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点:

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十万、百万、千万、

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课前尝试】

1、学过的计数单位有那些?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10个1是()10个10是()

10个100是()10个1000是()

3、一个正方体有1000个小正方体组成,10个这样的正方体有()个小正

方体?

4、数一数P2图有()个小正方体?

【课堂探究】

1、一万一万的数,数9个万是多少?再加1个万是多少?

2、你知道十万有多大吗?结合生活说一说。

『课后检测』

1、从998起,一个一个的数,数到1015.

2、从9985起,一个一个的数,数到10025

3、从3万起,1万1万的数,数到25万。

4、从56万起,一万一万的数,数到95万。

5、10万里有()个1万。26万里有)个1万。

96万里有()个1万。48万里有()个1万。

1万里有()个1千。1万里有()个1百。

【作业设计】

1、从989起,一个一个的数,数到1108.

2、从9800起,一百一百的数,数到12500

3、从6000起,1千1千的数,数到25000。

4、从38万起,一万一万的数,数到99万。

5、8万里有()个1万。27万里有()个1万。

43万里有()个1万。99万里有()个1万。

1万里有()个1千。1万里有()个1百。

1万里有()个10。1万里有()个1。

第二课时数一数2

课题:数一数(二)

课型:新授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教学情境,通过数一数、拨一拨等活动,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点:

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十万、百万、千万、

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课前尝试】

一万一万的数,10个一万是()0

如果10万10万的数,10个10万是()0

100万100万的数,10个100万是()0

1000万1000万的数,10个1000万是()o

1亿1亿的数,10个1亿是()o

10亿10亿的数,10个10亿是()o

100亿100亿的数,10个100亿是()0

【课堂探究】

10万10万的数,9个10万是多少?再加1个10万是多少?

100万100万的数,9个100万是多少?再加1个100万是多少?

1000万1000万的数,9个1000万是多少?再加1个1000万是多少?

这些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观察p4数位顺序表你发现了什么?

【课后检测】

1、在计数器上拨出三千七百万,然后一百万一百万的数,数到四千二百万

2、一千万一千万的数,数到一亿。

3、十万里面有()个万,一百万里面有()个十万,

一千万里面有()个一百万,一亿里面有()个一百万,

4、从九十五万起,一万一万地数,数到一百一^h万。

从八百六十万起,十万十万地数,数到一千万。

从四千万起,一千万—f•万地数,数到一亿。

【作业设计】

1、数一数。

10个100000是1000000读作:

10个1000000是10000000读作:

10个10000000是100000000读作:

记数位顺序表。

第三课时人口普查1

课题:人口普查(一)

课型:新授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这些大数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3、培养迁移类推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

学习重点:

1、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2、会正确性读写多位数。

难点:能正确读写每级中间或末尾有零的多位数。

【课前尝试】

1、读下面各数(读在数下面)

2053455264402542054250

400550055043540239540290406

300002100000504000012030000

【课堂探究】

1、出示P6图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你会读、写这些数据吗?

2、会读的同学能不能把你们的小窍门教给大家。

3、学生汇报,师借助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读数的方法。

(1)先把大数四位分级;

(2)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读,亿级和万级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

加一个“万”或“亿”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中间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零的,只读一个

零。

4、师:你能用我们总结的方法再读一读这些数吗?

『课后检测』

1、读出下面各数600705读作:2058000读作:

450000500读作:8读作:

2、写出下面各数:

七千万写作:;四千零二万八千写作:;五十

亿六千二百万写作:;二百四十亿零五十五万零七百九十六

写作:

【作业设计】

1、读下面各数。

38257读作:578105读作:1054000读作:

50600007读作:5020045读作:3005045读作:

2、写出下面各数。

一千二百万死千八百写作:

二百零七万零四十五写作:

三百万零四十七写作:

五千零二万零三百零五写作:

第四课时人口普查2

课题:人口普查(二)课型:练习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这些大数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学习重点:会正确性读写多位数。

难点:能正确读写每级中间或末尾有零的多位数。

【课前尝试】

1、先分级,再读出下面各数。(读出下面的数)

45023030017600350609000

2、写出下面各数。

四百零五万六千七百万二千零三十

3、先读一读,再用线连接起来。

9672000一百二十亿零八十

12000000080九百六十七万二千

400900六千零八十万零七十

1200000080六百零八万零七十

四十万零九百

十二亿零八十

【课堂探究】

1、一个数中间有零怎么读?

2、每一级末尾的读不读?

3、读数时怎样读,应注意什么?

4、写数时应注意什么?中间或末尾有零的数,这里的零应写几个?怎么确定?

(以上每题都举例练习)

『课后检测』

1、先分级,再读出下面各数。

4502305读作:50048300读作:

350804000读作:5106057800读作:

80500615000读作:

920050000000读作:

2、写出下面各数。

四十五万八千二百写作:

一千三百万零四百写作:

三十亿零五百七十五万零四百写作:

二千零四亿零五百零一万六千写作:

【作业设计】

1、读出下面各数。

3870451005007280000080030500450

2、写出下面各数。

五千零二十万零八百

七十四万零二百零五

三百万零三十

第五课时国土面积

课题:国土面积课型:新授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

1、体会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能比较数的大小。

2、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将某些数据单位改写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

位表示大数。

学习重点:探究较大数据单位改写的方法。

【课前尝试】

1、把下面的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96000004500001000016600001220000

2、你见过数据后面有“万”,有的“亿”的数吗?为什么要这样表示呢?

3、你能把上面的数改写成后面有万的数吗?

【课堂探究】

1、看一看,比一比。在读写你改写的数的时候,有些什么感受?

2、你知道这些数据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吗?

3、观察这些数据的基本特点,从中发现改写的基本方法

9600000=960万450000=45万1660000=166万

100000=10万1220000=122万10000000000=100亿

300000000=3亿

为什么同样的数据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

『课后检测』

1、读出下面各数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4007601120340040012909809683400670

2、将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20500000=84000000=120000=

3、将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3600000000=9000000000=1=

【作业设计】

1、读数,并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全国和西部地区土地资源情况表

种类全国西部

耕地12593000047080000

林地230720000121000000

牧草地263520000258000000

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723400000000=25030000000=

225700000000=24740000000=

第六课时近似数

课题:近似数课型:新授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

1、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学习重点:掌握两类数的特征,会用“四舍五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课前尝试】

1、小明身高约是140厘米。这里的“约”是什么意思?

2、量书本的长。用尺量一下数学书的长度是多少?如果我们不需要量地非常精

确,可以认为教科书的长大约是()厘米。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上面的情况,一些事物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

而用一个与精确数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个数叫近似数。

例如:我们学校有1453人,我们可以说大约有()人。

【课堂探究】

1、看书P11上面的数据,这些数据是准确值还是近似值?为什么?

2、如:某市在校学生今年共植树148264棵。

你能说出148264的近似数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用四舍五入法可以得到一个数的近似数

什么叫四舍五入,从这几个字你能想到什么?

4、观察。四舍五人到十位:约是148260棵;

四舍五入到百位:约是148300棵;

你发现四舍五人是怎么做的?

四舍五人到十位,省去的是哪几位?如果四舍五人到百位,那么省去的是

哪几位?

5、完成四舍五人到千位:约是棵;

四舍五人到万位:约是棵;

6、近似数怎么表示?

『课后检测』

下表为2001年我国部分省市造林面积统计表,把表中的数据四舍五入到万

省市造林面积四舍五人到万位

北京31777

河北306071

黑龙江205658

陕西436571

贵州240691

【作业设计】

四舍五入四舍五入四舍五入四舍五入

到十位到百位到千位到万位

25763

29957

30168

第七课时数学阅读

课题:数学阅读课型:阅读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

1、读懂教材中呈现的材料,介绍记数的演变过程。

2、渗透数学的文化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举。

[学习重点]读懂教材中呈现的材料,介绍记数的演变过程。

【课前尝试】

1、看到了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2、阅读P13页教材。

3、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课堂探究】

1、小组交流自己通过阅读的知道的。

(1)在远古时代,为了记下猎物的多少,人们用石子计数或结绳记数。是

()的。

(2)十个手指都用完了,什么办法来表示羊的只数呢?

2、用符号表示数,有哪些数字?

3、现在使用的是什么数字?

『课后检测』

说一说。

(1)在远古时代,为了记下猎物的多少,人们用()计数或()记数。

是()的。

(2)十个手指都用完了,什么办法来表示羊的只数呢?

2、用符号表示数,有()、()、()数字

3、现在使用的是什么数字?

【作业设计】

1、读下面各数

987654321读作:

805000050读作:

42005006读作:

300000200读作:

3204008读作:

600074读作:

2、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零八万零七十四写作:

二百五十万叁仟零五写作:

一亿零九百万零八写作:

八百万零八写作:

七十三万五千零六写作:

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730000=8075000=900000000=

4530000=8036800=678005600=

第八课时练习一

课题:练习一课型:练习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

2、体会“位置值”的思想,熟练大数的读写、改写,求近似数的方法

学习重点:大数的读写、改写,求近似数的方法。

【课前尝试】

用4、4、4、0、0这五个数字,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数。

1、读一个零的数。()

2、一个零也不读的数。()

3、每个零都读得数。()

【课堂探究】

1、括号里填几

9()846比10万64()825七64万3()4990000七4亿

2、你是怎么想的?

[学习检测]

1、写出下面各数

四十五万六千一千零五十三万零一百

八亿零四万三千零七亿零五万

2、读出下面各数

6584008050043

40800000020805400049

3、把下面的数四舍五人到“万'或“亿”

85604578034900"76008200七

768000000%6854000000

4、完成P15练习一第三题:两人一组,我读你写,我写你读。

【作业设计】

1、说一■说。

如436890大于43万,小于44万

780540659844929650

2、连一连。

720000十七万

170000二千四百一十一万

24110000三十亿零二十六万零五十八

3000260058七十二万

3、完成P14练习一第二题:把表中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并回答

后面的问题。

4、括号里填几。

9()846弋10万64()825764万

3()4990000七4亿23()80000000七23亿

第二单元线与角

第一课时线的认识1

课题:线的认识

课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

1、借助生活情境,认识各种线。

2、学画直线、射线和线段。

[学习重点]

1、用三角尺画直线、射线和线段。

2、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课前预习]

在生活中,你见过下面的线吗?说说你看到的线(见书图)

生活中的线有()的,有()的。我们今天研究的是直直的线。

[自学质疑]

阅读课本第16页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看一看:图中有哪些线,你会画吗?试一试。

2、想一想,认一认:什么是线段?什么是射线?什么是直线?

3、讨论:

(1)线段有()个端点;()能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

(2)射线有()个端点;()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

(3)直线()端点;()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

4、分别画一条线段、射线和直线。

[导学解惑]

1、线段()一定的长度,是可以度量出来的,所以画的时候要在两()

点上画。这两个点叫做()0你能画一条线段吗?

2、射线()一定的长度。你能画一条射线吗?

3、直线也()一定的长度,像铁轨很长很长,仿佛没有尽头,这种线我们

把它叫做直线。你能画一条直线吗?

4、怎样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讨论后回答问题

线段:读作线段()或()

射线:读作射线()

直线:读作直线()或()。

[学习检测]

1>填一填

(1)()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它没有端点。

(2)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叫做()。

(3)()只有一个端点,它可以向一段无限延长。

(4)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5)两点之间()距离最短。

2、过A点画一条射线,过B点画一条直线

A.B.

3、画线段AB

五、拓展延伸:

下面有四个点,经过两个点画直线,你能画几条?

第二课时线的认识2

课题:线的认识

课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

1、借助生活情境,进一步认识各种线。

2、学画直线、射线和线段。

[学习重点]

1、用三角尺画直线、射线和线段。

2、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课前预习]

直线的特点是()0

射线的特点是()

线段的特点是()0

[自学质疑]

自学课文P17页。

试一试O

过一点可画多少条直线。

过两点可画多少条直线。

2、看一看、量一量。

(1)两条线段一样长吗?

(2)图中的方框是什么形状?

[学习检测]

试一试练习题。

看一看、量一量练习题。

第三课时平移与平行

课题:平移与平行

课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

2、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

[学习重点]

1、用三角尺画平行线。

2、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课前尝试]

在生活中,你们经常见到他们吗?这里蕴藏着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双杠的

两根杠是互相()的,铅笔()前后的线条是互相平行的。你还能

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自学质疑]

今天我们来一起来学习“平行与平移”。板书课题。

阅读课本第18页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下图中找出两组互相平行的线段,并用不同的颜色描出来。

2、小鱼向右平移5格,平移前后小鱼图形中的那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用不同

的颜色描出来。

3、折一折你能这折出互相平行的线吗?折一折,说一说。

4、生活中有很多平行线,想一想下面图案中那些先互相平行,并与同学交流。

[导学解惑]

1、在()内,()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你会用两个三角板画一组平行线吗?试一试

3、怎样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教师示范,学生画。

4、怎样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A

.B

[课后检测]

1、下面的几组图中,那组是平行线,请你在括号里画J

()()()

()()()

2、小小裁判员。(对的画错的画X)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是平行线。()

(2)经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无数条。()

(3)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是不可能互相平行的。()

(4)长方形的两组对边是互相平行的。()

3、分别画出下面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作业设计]

过A点分别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A

.A

第四课时相交与垂直

课题:相交与垂直

课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

1、借助实际怀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

2、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学习重点]

1、用三角尺画垂线。

2、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课前尝试]

1、过点A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A・

・A

2、思考:两条直线除了平行,还可以怎样呢?试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课堂探究]

1、教师出示:这是我们常见到的剪刀和卫生标志图案,如果用直线来表示这些

图案,应该怎么画呢?

2、用两个小棒相交,可以摆出哪些图形?相交的图形的线与线之间形成的是什

么角?试画一画。

3、出示直线外一点,根据我们学过的平行线的画法,试着画垂线。

A・

[课后检测]

过点A画直线的垂线。

•A•A

A,,

[作业设计]

1、判断哪组线段是互相垂直的。

()()()()()

2、过点画直线的垂线。

A•

3、利用画平行线和垂线的方法画图。

画一个长5厘米,宽2.5厘米的长方形。

4、淘气准备从A点牵小马到河边去钦水,请你帮他设计一条最近的路线,并画

出来°A■

5、如图,从A、B两村各挖一条水渠与运河连通,灌溉庄稼,要使水渠最短,

应该怎样挖,请你在图中画出来。

第五课时旋转与角

课题:旋转与角

课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平角和周角,能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和辨

认平角、周角。

2、经历认识平角与周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旋转过程中角的变化,感知图形的

旋转。

[学习重点]

通过旋转操作让学生认识平角和周角,简单的说出他们的特征及构成。

[课前尝试]

1、复习角的概念,什么样的图形叫角?学生随便画一个角

2、角由一个()和两条()组成。

3、我们学过的角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4、上面这三种角有什么不同?

[课堂探究]

1、学生边观察老师的‘活动角'边自己动手继续旋转小棒,看经过旋转会得到

什么角?"(出示图)

2、请大家边观察大屏幕边操作,继续旋转,当两根木棍旋转一周重合时,谁知

道得到的是什么角?”

*

[课后检测]

1、平角是一条直线,对吗?()

2、周角是一条射线,对吗?()

3、()〉平角>()>()>()

4、填空:

(1)一个锐角和一个直角可以组成一个()角。把一个平角平均分成两份,

每份是()度,各是一个()角。

(2)1个周角等于()个平角,1个周角还等于()直角。

(3)2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角;6时整,时针和分针成()角;3

时整,时针和分针成()角;12时整,时针和分针成()角;5时整,时

针和分针成()角。

[作业设计]

1、判断:

①一个角有两条边,一个顶点。()

②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③比直角大的角一定是钝角。()

④一个直角用2倍的放大镜看,就是一个平角。()

⑤周角就是一条射线,它只有一条边。()

⑥12点15分,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2、根据要求完成下题。

锐角钝角直角平角()角()角()角

2、趣味题。

乖乖兔的妈妈要去很远的地方去旅行,临行前,妈妈叮嘱乖乖兔:“妈妈不在家

的这段时间,你一定要按时作息,不能偷懒,每天晚上要整点睡觉,早上要整

点起床,并且睡觉和起床时时针和分针都成平角。”小朋友你能猜出乖乖兔是几

点睡觉,几点起床吗?

第六课时角的度量

课题:角的度量

课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

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学习重点]

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课前尝试

1、我们学过的角有哪些?()

2、一个周角=()平角一个平角=()直角

[课堂探究]

1、怎样知道角的大小?

2、说说量角器上各部分的名称?

3、用量角器量角时,一定要把角的()和量角器的()重合,角

的一条边和量角器的()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

度数。

[课后检测]

1、估一估角的度数,再量一量

2、在量角器上,把一个平角平均分成()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

度的角。

3、量一量,并写出三角尺上角的度数。

()()

()()

()()

4、量一量红领各角的度数

物体名称锐角直角钝角[作业设计]

1、红领巾我们学过的角

(\

\)

()()()()

2、画一个180度和360度的角。

3、用两根小木棒在量角器上摆出30度、45度、60度、120度的角。

用量角器量一量下面所给的角,是不是与你量的一样?

()度()度()度()度

第七课时画角

课题:画角

课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

1、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学习重点]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课前尝试]

用量角器量出下列各角的度数。

2、自已任意画角,同桌互相量一量。

[课堂探究]

1、如何画一个角?

2、画角的方法

A.()

B.()

C.()

3、用量角器量一量2个三角板上各角的度数各是多少度?

[课后检测]

1、一副三角尺中的角分别是()度()度()度;()度()

度和()度。

2、用量角器画出下面的角。

40°75°85°150°

3、量一量每个图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各边的长度是多少?

()度()度()度

[作业设计]

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出30°45°60°90°75°120°150°的角,

2、用一副三角尺可以组成哪些角?

3、看图计算。

3N2+N3=90°

Z3=30°

124N2=

Z1=

4、下图中,已知Nl=65°,求N2、N3、N4的度数。

1

第八课时练习二

课题:练习二课型:复习课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

1、巩固复习平行、平移、垂直、角的有关知识。

2、使学生更加熟练的掌握角的画法及度量。

[课前尝试]

1、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就是(),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

条()0()和()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2、平角等于(),周角等于(),直角等于()。

3、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直线,过直线外一

点可以画()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4、时针与分针形成90°是()时,时针与分针形成180°是()时,

时针与分针形成锐角可能是()时。

[课堂探究]

1、看练习二第1题,找出两组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道路。

2、练习二第2题说一说在你的学校附近,哪两条道路是互相平行的?哪些道路

是互相垂直的?

3、练习二第3题,先估计,再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

4、练习二第4题。

(1)将一张圆形纸对折三次,得到的角是多少度?

(2)用长方形纸别折出45°,135°的角。

[课后检测]

1、判断。

(1)一条直线长4厘米。()

(2)12时5分,时针与分针形成的是直角。()

(3)直角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4)用三角尺可以画出135°的角。()

2、数一数下面图形各有多少线段。

()条()条()条()条

3、过直线外一点作点A的垂线。

A・A・

A・

A・

4、过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A•A•A•

5、画出下图平移后的图形。

(左右平移)(上下平移)

6、1时整,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多少度?2时整,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多

少度?3时整,4时整呢?你发现了什么?

1时:2时:3时:

4时:5时:6时:

7时:8时:9时:

10时:11时:12时:

第九课时走进大自然

课题:走进大自然课型:复习课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

通过参观一个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的情境,巩固认识更大的数和线与角的相关

知识,并能综合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

问题。

[课前尝试1

1、读出或写出下面的数。

1334000读作:

90003900读作:

10309850读作:

三十亿六千五百万写作:

三百零一万零七千写作:

2、十万里有()个一万,一百万里有()个十万,一千万里有()

个一百万,一亿里有()个一千万。

3、线段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直线()端点。()

和()是直线一部分。

4、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

周角=()度,平角=()度,直角=()

一周角=()个平角=()直角

[课堂探究]

[课后检测]

1、我国最大的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占地面积:3735200平方米,其中:水域面

积1334000平方米,国家投资近1000000000元。

3735200读作:1334000读作:

1000000000读作:

2、营地内有勇敢智慧区、科学探索区、生活实践区等八大园区。种植了十万棵

大树和一百二十万株花木,铺设了十七万平方米的大草坪。

十万写作:一百二十万写作:十七万写作:

[作业设计]

1、读出下面的数。

6390300读作:240692读作:

20567940读作:100011001读作:

2、写出下面的数。

九百七十万二千写作:一亿零四千写作:

3、过直线个一点画平行线或垂线。

•A•A•A

(平行线)(垂线)(垂线)

4、画出30°105°90°75°的角。

5、量出下列各角的度数。

()度()度()度()度

第三单元乘法

第一课时卫星运行时间

课题:卫星运行时间课型:新授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前尝试]

1、()里最大能填几?

30X()<7540X()<180

2、在O里填上>或<

35X4O13842X5O23025X5O225

3、口算:

30x616x712x3050x60

300x616x7012x300500x60

[课堂探究]

(1)提出问题: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

(2)列出算式表示:

114X21=(分)

(3)估算结果:

①要求,你能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吗?

[课后检测]

312

①54X312列竖式时的注意点:写作:X54

②408X25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408

X25

2040

816

[作业设计]

206x17325x30258x61

226x14305x34458x21

第二课时体育场

课题:体育场课型:新授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

1、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

算。

[学习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的方法。

[课前尝试]

262x32330x560372x30302x3

338x23558x5214X+44502x40

[课堂探究]

1、认真观察体育场座位排列情况,估一估这个体育场能坐多少人。

(1)独立思考,估算整个体育场座位数;

(2)小组交流,让每个同学都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估算的方法,估算的结

果数据。

[课后检测]

这个体育场共有28个看台,如果每个看台的座位数相同,你能估计出这个体育

场的座位数吗?

3、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引导提问:①这个体育场一共有多少个看台?

②每个看台有多少个座位(根据课文插图,说出准确数)?

③整个体育场的座位数可以用什么算式表示?

[作业设计]

20X12544X25914X24

125X3237X102404X59

第三课时练习三

课题:练习三课型:复习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算理及笔算方法。掌握因数中间、末

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的方法。

[课前尝试]

1、口算。

15X6=140X3=29X2=36X20=

56x10=17x30=80x5=49X10=

140x6=240x2=5x24=90X20=

2、笔算下面各题。

629x53=408x75=1200x40=

[课堂探究]

综合练习:

1、计算。

30x6=16x7=12x30=50x60=

300x6=16x70=12x300=500x60=

2、比一比谁算得快。

48x23=72x124=102x15=

56x456=603x34=25x112=

460x18=35x440=26x339=

[课后检测]

不计算,判断对错。

58X18=4534()88X34=318()

150X40=600()350X70=24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