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课时作业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选择题1.秦统一后,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既有直达九原的“直道”,又有攀越五岭的“新道”,从而把全国各地紧密联系起来。秦朝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统一全国思想文化B.保障皇权独尊C.加强中心集权D.促进经济发展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秦始皇通过统一车轨,修驰道的措施,加强了中心对地方的限制,C选项符合题意。秦始皇通过“焚书坑儒”措施,统一全国思想文化,A选项解除。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保障皇权独尊,B选项解除。促进经济发展是这项措施的结果,不是目的,D选项解除。答案:C2.公元前221年,秦朝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治大一统。换种历史时辰表述,此事发生在()A.公元前3世纪前期B.公元前3世纪后期C.公元前2世纪前期D.公元前2世纪后期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公元前221年处于公元前3世纪后期,故B项正确;公元前3世纪前期大致处于公元前299年至公元前250年,故A项错误;公元前2世纪前期大致处于公元前199年至公元前150年,故C项错误;公元前2世纪后期大致处于公元前150年至公元前100年,故D项错误。答案:B3.“秦承周制,自以德兼三皇,功包五帝,故并以(皇帝)为号”这说明秦始皇创立“皇帝制”()A.旨在强化君主的至高权力B.持续了周朝末年的政治体制C.是为了彰显个人的丰功伟绩D.意在订正王权衰落的弊端解析:本题考查皇帝制度。依据材料“德兼三皇,功包五帝”可知,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的目的是宣扬个人的功绩,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秦始皇以皇帝称号宣扬自己的功绩,并未体现其旨在强化君主的至高权力;B选项错误,周代并未实行皇帝制度,秦代的皇帝制度并非继承于周代;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反映秦始皇对王权衰落的订正。答案:C4.有学者认为,秦朝的郡县政府具有中心性,中心指挥郡县如“运诸掌然”。以下说法符合材料原意的是()A.郡县机构仿照秦代中心官制设置B.郡县制始终适应封建国家治理须要C.郡县制使中心得以垂直管理地方D.郡县制彻底根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解析:材料“中心指挥郡县如‘运诸掌然’”的意思是中心可以敏捷自如的指挥地方,也就是中心得以垂直管理地方,故C项符合题意;郡县制是地方官制,故A项错误;有时封建国家为了治理须要短暂推行了分封制,郡县制始终适应封建国家治理须要也不符合材料原意,故B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郡县制不行能彻底根除地方割据。答案:C5.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后,秦朝()A.郡县长官由皇帝干脆任免B.地方行政官员由贵族世袭担当C.家族势力限制地方政权D.郡县以下不设基层组织解析:秦朝郡县制度下,郡县长官由皇帝干脆任免,不得世袭。故答案为A项。B项,贵族可以在秦朝担当地方长官,但是要由皇帝来任命而不是世袭,解除;C项,秦朝地方官吏由中心干脆任免,不得世袭,不利于家族势力限制地方政权,解除;D项,秦朝在县以下还设有乡、里等基层组织,解除。答案:A6.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特殊繁忙,除了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作奸犯科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名政府高官应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解析:据“对一些作奸犯科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可知该官员执掌监察机构,御史大夫行使监察百官之职,故B项正确。答案:B7.历史学家钱穆认为:“秦汉以来的郡县制,到今日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郡县制能发挥这一作用,是因为()A.郡县官吏由中心任免B.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C.能够消退地方割据D.保证了官僚队伍的廉洁解析:材料强调郡县制在维护中国统一方面的作用,之所以郡县制能发挥这一作用是由于在这一制度下中心限制了官吏的任免权,故A项正确;B项是加强中心集权的影响,与题意不符,解除;C项的“消退”夸大了其作用,中国多次出现过地方割据局面,故C项错误;D项是监察制度的作用,故D项错误。答案:A8.推行郡县制的根本动机与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地方的各种权力都收上来,不让其形成尾大不掉之势,积蓄出威逼中心政府和分裂统一国家的能量。这主要会导致()A.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政治稳定B.重视血缘关系而忽视才能品德C.重视中心集权而忽视地方分权D.重视国家统一而忽视民族发展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加强以君主专制为核心的中心集权的措施,带来肯定的弊端,即肯定程度上不利于地方分权,不利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没收地方权力就是为了加强中心集权、稳定政治统治的须要,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心和地方的关系,没有涉及重视血缘关系而忽视才能品德的信息,解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心和地方的关系,没有涉及忽视民族发展的信息,解除D项。答案:C9.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选贤举能,唯才是用C.化国为家,皇权至上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解析:秦朝的“三公九卿”中的一些职位是专为服务皇室事务所设,即皇室事务与国家事务同等对待,反映出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化国为家,皇权至上,故答案为C项。材料反映的是这些职位与皇室的关系,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解除;材料没有涉及这些官员的产生方式,解除B项;D项材料没有反映,解除。答案:C10.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中心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是()A.权力的高度集中B.最高统治者称皇帝C.地方实行郡县制D.中心政府设“三公”“九卿”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秦始皇建立封建专制中心集权制度,其根本特征是君主权力的高度集中,故A项正确;秦朝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但这并非封建专制中心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故B项解除;秦朝地方实行郡县制,这属于秦朝地方制度,并不是根本特征,故C项解除;中心政府设“三公”“九卿”,属于中心官制,并不是根本特征,故D项解除。答案:A11.皇帝主要通过奏事、朝议等形式限制着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秦朝参与朝议的官员不包括()A.丞相B.御史大夫C.九卿D.郡守解析: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度,三公分别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朝廷议政实行朝议形式,中心官员参与朝议,郡守属于秦朝地方官员,不参与中心的朝议,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A、B和C项都属于朝议的官员,解除。答案:D12.朝议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朝议有廷议和集议之分。有争议当朝争论,皇帝从诸多争议中选择一种看法,是为廷议;皇帝不在场,而是“下其议”于百官,最终汇总于皇帝,是为集议。朝议制度()A.便于皇帝集思广益B.易造成权臣的专政C.是君权衰微的产物D.标记着君主制确立解析:“有争议当朝争论,皇帝从诸多争议中选择一种看法,是为廷议;皇帝不在场,而是‘下其议’于百官,最终汇总于皇帝,是为集议”,这说明朝议制度有利于皇帝集思广益,故A项正确;这一过程加强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最终皇帝总决策,有利于加强君权,不易造成权臣的专政,故B、C两项错误;朝议制度是皇权专制的一种体现,和君主制确立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始皇被秦朝人民告上了法庭。材料二下列是秦朝建立的中心集权制度示意图材料三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为天下计,(利)[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顾炎武《郡县论》(1)请你为被告秦始皇写一份辩词或为原告秦朝人民写一份诉状。(2)依据示意图,概括秦朝中心集权制度下权力的集中方向。(3)依据材料三,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学问,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主动作用。解析:第(1)问,事实上考查评价秦始皇的实力。众所周知,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但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所以,回答本问应当驾驭秦始皇功过的史实。原告的理由应回答秦始皇的残暴统治,被告的理由应回答秦始皇的功绩。第(2)问,留意视察图示箭头的方向,不难得出中心集权制度下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心,再集中到皇帝手中。第(3)问,第一小问只要对材料三进行仔细解读,找出二人对郡县制的不同相识,然后总结概括即可;其次小问从郡县制对政治稳定、国家统一以及为历朝所沿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思索。答案:(1)答案一:秦始皇的辩词:朕统一六国,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开拓了疆域;朕修筑长城,修建驰道;朕在中心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确立了中心集权制;朕开创的“大一统”局面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朕是千古一帝。答案二:秦朝人民的诉状:你修长城,建陵墓,徭役繁重;你刑法残酷,赋税沉重;你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你是一个暴君。(2)地方权力向中心集中;中心权力向皇帝集中;最终由皇帝驾驭全国一切大权。(3)王夫之: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分封制害处多。顾炎武:郡县制的缺陷在于实行君主专制。主动作用:郡县制有利于中心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其制为历朝所沿用。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文汇报《中国震撼》一文认为:“西周时期的‘裂土封建’是实行宗族殖民的方式,由王室子弟垄断政治权力的家天下,周王与诸侯之间存在‘授权’与‘尽忠’的关系。”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秦人任智力以自雄,收万方以自私,敢于变百圣之大法,自速其年世,以遗生民气运世世无穷之大祸,祖龙(秦始皇)之罪上通于天矣!——[清]颜元《习斋四存编》(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裂土封建”指何种制度?其中“授权”与“尽忠”有何详细体现?有何主动作用?(2)依据材料二,概括李斯的观点。结合所学学问,指出秦的什么政治制度体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