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8王安石变法人民版选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8王安石变法人民版选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8王安石变法人民版选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8王安石变法人民版选修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课时分层作业(八)王安石变法(建议用时:35分钟)[基础达标练]1.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辽宋金卷)认为,王安石变法时,国家通过市场的力气调整供需和物价,而不是着重于国家的干脆经营活动。相应的变法措施是()A.农田水利法 B.募役法C.方田均税法 D.市易法D[农田水利法和方田均税法都是与农业相关的变法措施,故A、C两项错误;募役法是与劳役相关的变法措施,故B项错误;市易法是与市场相关的变法措施,故D项正确。]2.王安石上书宋神宗:“陛下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争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募役(也称免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________。”空白处应填写的语句是()A.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B.寇乱息,而威势强矣C.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D.贫者举息于豪民者少矣A[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募役法(免役法)规定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料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它使原来轮番充役的农村居民回乡务农,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不得不交纳役钱,官府也因此增加了收入,故A项正确;B项为保甲法的作用,C项为市易法的作用,D项为青苗法的作用,故解除B、C、D三项。]3.王安石为变更积弱局面推行的变法中,既能够增加国防力气,又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是()A.保马法B.将兵法C.保甲法D.设军器监C[保甲法是政府把农夫编成保甲,平常参加社会治安,战时编入军队作战,所以既能够增加国防力气,又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4.王安石说:“今以少壮时,正值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为解决这一问题,王安石变法时所实行的措施是()A.整顿太学,重新编撰教科书B.实行糊名法,防止考官舞弊C.由皇帝干脆限制录用权D.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D[王安石指出了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要内容不能选拔出好用型人才的弊端。A项与题意不符,解除;B项早在王安石变法前就已经确立,解除;C项属于北宋初年科举制度发展的表现。]5.史书记载,王安石变法时,“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这句话反映了王安石变法()①改善了北宋积弱的局面②改善了北宋积贫的局面③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④使广阔人民安家立业,连年有余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B[王安石变法肯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题干现象主要反映了对积贫局面的改善,因而①错误,②正确;③是变法的作用,④不符合史实,王安石变法时间短,没有达到这种效果,故选B项。]6.细致视察下面的图片,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缘由是()图一图二A.保守派的反对、用人不当B.变法措施过急C.失去最高统治者的支持D.民族冲突尖锐A[图一体现了保守派反对变法,图二体现了变法用人不当,故选A项。B、C两项也是缘由,但不是材料供应的缘由,解除;D项在图中没有体现,解除。][实力提升练]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日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宋史·王安石传》材料二“免役钱”令百姓一体出钱,以代替“衙前”等向民间征发的义务差役,可是乡民无钱,也等于在农村推行金融经济,而此时金融在城市里反不能绽开。“市易法”不能集中于批发业务,以致执行者自己成为零售商,到街上去卖果卖冰,甚至“卖梳朴即梳朴贵,卖脂麻则脂麻贵”,为神宗亲指责。“青苗钱”以常平籴本一千四百万作本钱,等于农村贷款,春散秋敛,收息二分。但是无银行主持,缺乏法庭处理贷款的权利义务。有些县官就将整数交给若干农夫,也不问他们愿借与否,只责成他们彼此保证,秋后一体带利归还。甚至在执行时,若干县份被指摘并未贷款而向农夫一体索息。——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1)依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的核心主见及其依据。(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王安石变法的失败缘由。【答案】(1)主见:必需变法,应对时局。依据:国家财力不足,需实行措施增加财政收入;社会风俗败坏,因循守旧风气深厚;朝廷人才欠缺,要实行措施培育人才。(答对两点即可)(2)缘由:变法措施脱离实际,违反经济规律;新法执行过程偏离改革设计意图,出现地方官员乘机贪污现象;缺乏与经济改革相配套的措施;反对派势力强大。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当确保它的政策不会阻碍人民使自己富有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青苗钱破坏了富人必要的社会职能。——[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材料二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留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方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材料一中王安石、司马光围绕什么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辩?结合所学学问,指出这一争辩的实质,并回答变法触动了哪部分人的既得利益。(2)王安石实行哪些措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缘由是什么?【答案】(1)政府要不要“理财”。实质:祖宗之法是否可变。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利益。(2)措施:市易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募役法。缘由:宋代商品货币经济活跃;王安石的思想具有前瞻性。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修辞者不求大才,明经者不问大旨。师道既废,文风益浇。诏令虽繁,何以戒劝?士无廉让,职此之由。其源未澄,欲波之清,臣未之信也。傥国家不思改作,因循其弊,官乱于上,风坏于下,恐非国家之福也。——范仲淹《奏上时务书》材料二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二月,宋神宗以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议行新法。……熙宁四年二月,罢诗赋及明经诸科,以经义、策论试进士。……熙宁六年三月,置经义局,修《诗》《书》《周礼》“三经义”。……熙宁八年六月,颁《诗》《书》《周礼》“三经义”于学官。——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材料三朱熹尝论王安石变法:“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宋史》(1)材料一中范仲淹认为“官乱风坏”的源头是什么?他提出的解决途径是什么?结合所学学问列举其详细解决措施。(2)依据材料二分析王安石和范仲淹取士主见的相同之处,并谈谈你对材料二中王安石取士措施的看法。(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学问,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因素。【答案】(1)源头:士人没有继承儒家的“师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