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津) 108-2023 数字式人体秤校准规范 _第1页
JJF(津) 108-2023 数字式人体秤校准规范 _第2页
JJF(津) 108-2023 数字式人体秤校准规范 _第3页
JJF(津) 108-2023 数字式人体秤校准规范 _第4页
JJF(津) 108-2023 数字式人体秤校准规范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字式人体秤校准规范JJF(津)108-2023主要起草单位: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单位:天津市河东区计量检定所马艺清(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王臣(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赵秀健(天津市静海区计量检定所)李国庆(天津市河东区市场监管局)武晓东(天津市河东区计量检定所)陈洁(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赵瑞良(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杨双毓(天津市河东区市场监管局)李霞(天津市静海区计量检定所)冯勇(天津市河东区计量检定所)冯子宸(天津市静海区计量检定所)I 2引用文件 3术语和计量单位 5.1称重示值误差 5.2重复性 5.3身高测量示值误差 5.4身高测量重复性 6校准条件 6.1环境条件 6.2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1校准项目 7.2校准方法 9复校时间间隔 附录A数字式人体秤校准原始记录参考格式(示例) 附录B校准证书内页参考格式(示例) 附录C数字式人体秤称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附录D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本规范参照了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和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规定的相关术语定义和编写规则。本规范部分校准方法及计量特性等主要参考了JJG539-2016《数字指示秤》和JJG99-2022《砝码》的部分内容。本校准规范系首次制定。1数字式人体秤校准规范本规范适用于称量人体重量和测量身高的数字式人体秤(以下简称秤)的校准。2引用文件JJG539《数字指示秤》JJG99《砝码》JJF1181《衡器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3术语和计量单位对被称物体(载荷)的质量(重量)所进行的测量,也叫称重。足跟并拢,身体挺直站立,脚底面到头顶点的垂直距离。因受重力作用,对衡器的承载器施加力的被称物品,有时也直接指他们的作用力。3.1.4最小秤量minimumcapacity(Min)小于该载荷值时,称量结果可能产生过大的相对误差。该载荷值称为最小秤量。3.1.5最大秤量maximumcapacity(Max)不计添加皮重时的最大称重能力。3.2计量单位体重的单位:千克(kg)、克(g);身高的单位:米(m)、厘米(cm)。2用于对人体重量和身高的测量。常见的形式有数显式医用人体秤、儿童秤、超声波身高体重测量仪等。数字式人体秤主要由承载器、称重传感器、称重指示器、身高测量装置等组成。将被称物置于承载器上,称重传感器产生的电信号通过数据处理装置转换及计算,由称重指示器显示出称量结果身高测量装置可以是机械式或超声波式。机械式是利用机械测高装置(如:测量杆)测量人体的身高;超声波式是以超声波作为测量手段,通过声波的波长和发射声波以及接收到返回声波的时间差,从而可测算出测量仪和头顶之间的距离,计算出身高。5计量特性5.1称量示值误差不同载荷的示值与对应参考载荷量值之差。5.2重复性同一载荷多次称量,称量示值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除以极差系数C(查表可得)。5.3身高测量示值误差身高测量平均值与3级量块标称值之差。5.4身高测量重复性在数字式人体秤的底座和量块均不移动的情况下,连续测量并读数5次,5次测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身高测量的重复性。数字式人体秤的示值重复性应不超过示6校准条件6.1环境条件:校准应在环境温度稳定的条件下进行,一般为-10℃~40℃,温度变化一般不超过5℃/h,相对湿度不大于85%RH。JJF(津)108-202336.2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6.2.2身高测量标准器具:校准用量块应满足JJG146《量块》检定规程中有关3级量7.1校准项目称量示值误差、称量重复性、身高测量示值7.2校准方法7.2.1外观检查b)带水平调整装置的人体秤,应将秤调整到水平位置。c)对于可旋转的人体秤,校准前应将秤调整到处于自由悬挂状态。7.2.3称重部分7.2.3.1称量示值误差从零点起逐步施加砝码至某最大秤量。按公式(7.1)计算称量示值误差。在称量测量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选择测量点或默认以下称量测量点(e:分度值):——Min;——500e; ——2000e;——Max。JJF(津)108-20234式中:每个称量测量点重复3次称量。每次称量前应将人体秤示值置零。数据处理:按照极差法公式计算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式中:u₁——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kg或者g;I—三次称量测量中示值最小值,kg或者g;C——极差系数(取1.68)。当需要进行符合性评定时,由生产商或用户规定最大允许误差,各计量特性应不大于生产商或用户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测量前应调整身高测量装置,使其底座上工作面处于水平状态,然后再进行示值误差的校准,测量过程中,身高测量仪的底座不得移动。在身高测量装置的测量范围内均匀选取不少于5个高度值进行校准,用量块专用夹具组合量块长度尺寸,将量块或组合好的量块组放在身高测量仪的底座工作面上,让测量杆与量块或量块组上工作面接触,测量量块或量块组的尺寸,每个量块尺寸测量3次,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为测得值,测得值与量块的实际尺寸的偏差,即为该点的示值误差。按下式计算身高测量装置测量点的示值误差:式中:△α;——测量点的示值误差;5αi——身高测量装置在测量点上3次测量平均值;Li——量块或量块组的标称值。身高测量装置示值误差的校准,在满足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要求条件下,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校准。7.2.4.2身高测量重复性在身高测量装置测量范围中间点附近组合量块尺寸,按照5.5规定的方法连续测量5次每次测量值为x;,按下式计算身高测量装置示值重复性n——测量次数;a——n次测量值算术平均值。8校准结果校准结果应在校准证书上反映。校准证书至少应包括以下信息:a)标题:“校准证书”;b)实验室名称和地址;c)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d)证书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e)客户的名称和地址;f)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g)进行校准的日期,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说明被校对象的h)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i)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j)校准环境的描述;k)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1)对校准规范的偏离的说明;6m)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n)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的声明;o)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校准证书的声明。9复校时间间隔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仪器的使用情况、使用者、仪器本身质量等诸因素所决定的,因此,使用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时间间隔。建议复校时间间隔不超过一年。JJF(津)108-20237附录A数字式人体秤校准原始记录参考格式(示例) 最大秤量最小秤量分度值校准依据标准器名称规格型号出厂编号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有效期至一、外观检查:口符合口不符合,说明:二、校准结果称量示值误差及重复性计量单位:示值I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身高测量示值误差计量单位:平均值h₅示值误差H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身高测量示值重复性计量单位:8校准证书(内页)参考格式(示例)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身高测量示值误差标称值示值误差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身高测量示值重复性以下空白9数字式人体秤称重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C.1校准方法概述将一个最小秤量为2kg、最大秤量为150kg、实际分度值为0.05kg的数字式人体秤 (以下简称秤)摆放水平,使其底座稳定不摇晃,轻踏秤的承载器,观察显示器数值是否能够灵敏显示,且能正常回零。再将M1等级标准砝码放在承载器中心位置,读取称重显示器的称量值。C.2测量模型E=I-L(C.1)式中:L——测量载荷值,kg。测量量x与xs彼此不相关,则:C.4.1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1)数字式人体秤在75kg称量点按照7.2.3.2的方法进行3次连续测量,得到如下实测值:123测量结果则根据极差法得到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₁(I):C.4.2秤的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₂(I)由于数字式人体秤的显示器称量的分度值为0.05kg,按均匀分布处理,包含因子由于u(I)>u₂(I)故取两者之间最大值。C.4.3由测量载荷L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L)根据JJG99《砝码》检定规程,载荷75kg,砝码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0038kg,服从均匀分布,则:u(L)=0.0038/√3=0.002kgC.5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C.2。标准不确定度(U)不确定度来源标准不确定度1以上各项标准不确定度彼此独立不相关,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可按下式得到:u=√u(I²+u(L)²=√0.03²+0.002²=0.030kgC.6扩展不确定度取包含因子k=2,则扩展不确定度为:数字式人体秤身高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D.1校准方法概述选取分辨力为0.1cm的电子数显身高计为例,示值最大允许误差为MPE:±0.5cm。环境条件:(20±5)℃,相对湿度不大于80%,平衡温度不小于0.5h。标准器:3级量块。校准方法:依据本校准规范6.2中的规定。D.2数学模型△α=αi-Liαi——身高计在测量点上3次测量平均值;L,——量块或量块组的标称值。D.3方差及灵敏系数输出量的合成方差为:ue(△α;)=√u²(a₁)+u²(L;)(D.3)D.4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D.4.1输入量α;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α₁)输入量α;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是电子数显身高计的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u(α11)和电子数显身高计的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u(α12)。按本规范中规定的示值误差的校准方法,对电子数显身高计160cm校准点,在重复分辨力为0.1cm的电子数显身高计读数时的量化误差以等概率出现在半宽u(α1)=√u²(a11)+u²(a12)=√0.04²+0.03²=0.05cm(D.8)标准器引入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是3级量块长度极限偏差引入的不确定度u(α21)D.4.2.1量块长度极限偏差引入的不确定度u(a₂1)由量块检定规程得到,1000mm和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