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
地位。刃隈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
大家。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1
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第2课时练习课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运用练习。(教材第12~13页练习二第3,7题)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经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
3.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
习兴趣。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口算。(学生齐答,集体订2E)
24+13=35+57=
45-14=61-25=
二、指导练习
1.教学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3题。
师:姐姐去文具店买东西,他看中了一个地球仪和闹钟,它们的价格分别是58元和25元,
同学们能告诉我,姐姐一共要付多少钱吗?
师:求姐姐一共要付多少钱,应该用加法还是减法计算?(学生齐答)
师:姐姐一共要付多少钱,你是怎么计算的?(点名学生回答)
师:如果去这个文具店购买一个收音机和一个闹钟,算一算你需要花多少钱?(点名学生回
答,老师板书)
师:很好,看来大家对两位数的加法运算都已经耨东掌握了。那么根据图中的已知信息,大
家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并进行解答吗?(小组交流讨论,由小组代表回答,老师板书)
2.教学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7题。
师:学校运动会的篮球比赛中,上半场比赛结束时,两队比分为28:43,2队领先,请问
2队领先多少分呢?
师:求2队领先多少分是一个加法问题还是减法问题呢?(学生齐答)
师:计算2队领先的分数应该用1队的分数还是2队的分数做被减数呢?(学生齐答)
师:那么,2队领先多少分呢?(学生齐答)
帅:经过下半场的较量,最终全场比分定格在45:67,2队获胜,下半场2队得了多少分?
师:计算下半场2队得分应该如何列式?(学生齐答)
师:下半场2队得了多少分?(学生齐答)
师:下半场1队得了多少分?(点名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12~13页练习二第2,4,8题.(学生齐答第2题,点名学生板演第4,8题)
第2题:829977879089
5851
第4题:36+25=61(个)
第8题:46-38=8(元)46+38=84阮)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同学们是否已经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对进位加法以及
退位减法是否能正确计算?
板书设计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运用练习
3.购买收音机和闹钟:72+25=97阮)7.下半场1队得分:45-28=17(分)
收音机价格比地球仪贵:72-58=14(TE)4.36+25=61(个)
地球仪价格比闹钟案:58-25=33(元)8.46-38=8(元)45+38=84阮)
闹钟价格比书包便宜:37-25=12阮)
教学反思
1.注意联系生活,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内容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练习课,通过给出实际情境,先列出两位数加、减两
位数的算式,再进行计算。因为贴近生活,相比简单数字组成的加、减法计算题,更有吸引力和
趣味性,因此也更受学生的喜爱,同时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
2.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中多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出新的问题并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3.我的补充。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准备
小马虎做一道加法题,把第二个加数33前面的"号写成了,结果算出来的结果
是26,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分析:根据减法运算的结果倒推求出第一个加数,再通过加法运算求出正确的结果。
解答:33+26=5959+33=92
答:正确的结果是92.
解法归纳:求解类似问题时,可以利用倒推法,利用错误结果求出算式中的未知值,再进行
计算。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2
一、教材内容: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6-49贝。
二、单元分析: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内容是在学习了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学习。
本单元在原有两位数加减法基础上学习万以内加减法,其中包括例题1不进位加,例题2
一次进位加且结果为四位数的竖式加法,例题3连续进位加,并且尝试口算的方法和交换加数
位置验算的方法。
减法内容涉及例题1不退位减,例题2连续退位减,例题3连续被减数数位中有零的退位
减及验算,例题4解决问题。最后是本单元的整理和复习。
整个单元的以计算教学为主,重点使学生在学习中正确掌握万以内的加减计算方法,同时教
学中更要将加减计算的意义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训练学生思维,为今后进一步解决问题
构建思维模式。
三、单元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让学生经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优化自己的算法。
4、使学生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四、单元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
五、单元教学难点:
能正确计算连续退位减法及验算。
六、教学时间:9课时
1、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例题L2,练习八1、2、3)
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融位加法(例题3,练习八4、5、6)
3、练习课(练习八7、8、9、10)
4、三位数减两、三四(一)(例题1、2,练习九1、2、3)
5、三位数减两、三位数(二)(例题3,练习九4、5、6)
6、练习课(练习九7、8、9、10、11)
7、解决问题(例题4,练习九12、13、14)
8、整理和复习(一)(P471、2,练习十1、2、3、5)
9、整理和复习(二)(P473,练习十4、5、6、7)
第1课时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例题1、2,练习八1、2、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进
位和不进位的三位数加法。
2、使学生比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让学生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能应用加法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和不进位的加法题。教学难点:
理解笔算加法的算理.
教学步骤:
一、复习铺垫
1、口算下面各题。
71+4524+4335+47
52+2032+5953+28
2、笔算
430+260570+380
提问: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3、引入新课
谈话:通过练习,我们知道不管口算还是笔算,在计算时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
满十要进一,这节课我们将要根据这个规律开始学习三位数和两、三位数相加的不进位、进位加
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36页的图片以及“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让学生说一说从中
获得了哪些信息。
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教学例1)
(1)提问:我们湿地的鸟类动物有多少种?爬行类动物有多少种?要求他们一共有多少种
应该怎么列算式?
(2)板书:271+122
(3)探索算法。
学生用臼己喜欢的方式探究计算方法,可能有口算和竖式笔算两种,口算有点难度,引导学
生用竖式计算。让学生想一想:竖式应该怎么写?
学生尝试写竖式,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板书:
271+122()
提问从哪位开始加起?个位上写几?十位上写几?百位上写几?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时
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3、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例2)
(1)提问:根据表中的信息,求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多少种怎么列算式?
(2)板书:271+31
(3)提问:这是一道三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怎么计算呢?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板书:
271+31()
师:个位上写几?(1+1=2,写2)
师:十位上相加是多少?(7+3=10)十位上怎样写?(十位上相加是10,在十位上写0.
同时满十向百位进1。)
师:百位上是多少?(2+1=3)为什么要加上1?
(4)想一想:271+903,怎样计算?
师:与例2的算式相比,这是一道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式,清同学们根据我们掌握的加法
法则尝试笔算。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板书:
271+903()74
提问: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匕傲好写,大家都做得很对何是百位上的数怎么写呢?2+9=11,
相加满十怎么办?
生:向百位的上f(千位)进一,百位上写1,千位上写1.
3、小组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1)数位对齐。
(2)从个位^起。
(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37页“做T故"。
让学生独立做题,指名板演。然后校对订正,注意在竖式计算时容易出错的地方。
2、完成"练习八"第1题。
在竖式中相应的位置写下结果,然后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八"第3题。
先计算出每两片树叶上的和,然后与得数相等的花朵相连,学生独立做题,连一连。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合作的非常好,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下面同桌
说一说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笔算加法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五、作业设计
1、123+361456+533
2、367+626426+382516+703
六、板书设计: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
271+122271+31271+903
第2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例题3,练习八4、5、6
教学目标:
L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2、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力旺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知识1±移的思想,帮助学生形成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的习惯。教学重点:
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教学难点:
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76+84
指名说一说它的计算方法,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
L列算式。
提问: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怎么列算五?
板书:445+298=
比较:445+298与复习题76+84有什么不同?
小结:前者是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后者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谈话:前面一节课
我们已经学过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和不进位加法,这节课也同样学习的是三位数加三位数,
那么,两者之间又有什么不同呢?事文上,今天所学得内容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教学连续进位加法
的竖式计算方法。(板书课题)你觉得它的竖式计算方法会是怎样?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2、口算。
提问:在用竖式进行计算之前,请同学们尝试口算一下结果应该是多少?同位讨论并全班
交流。
汇报过程298接近300,可以看作300来口算。先计算445+300=745再计算745-2=743。
追问:如果是445+243,你还能用刚刚的方法进行口算吗?思一想,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选
择这种方法进行口算?
3、笔算。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板书:
445+298()
提问:
(1)个位上相加是几?(5+8=13)个位上怎么写?(写3,向前一位进1,为了不遗漏
进上的1,在十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1")
(2)十位上相加是几?(4+9+1=14)为什么要加上1?十位上的数相加后也满十,该怎
么办?(继续向百位进1,在百位上也写一个小一点的1)十位上应该写几?(4)
(3)百位上写几?(2+4+1=7)
板书:
445+21918743
4、思考: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需要注意什么?和不进位、进位加法有什么联系?
5、验算。
师:你怎么知道臼己是否算对了?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进行脸证呢?(先让学生探究交流)
生:用睑算的方法。
师:可以通过验算来检验得数是否正确。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验算方法。那么,加法该如何
来验算呢?
生: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
老帅在黑板上演不验算的过程,提小学生注意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298+41415743
提问你们这次计算的得数是多少?与刚才计算的得教相同吗?这说明什么?如果两次计算
的得数不相同,又说明什么?应该怎么办?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选最后一题讲解计算过程。
2、完成"练习八"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八"第2题。
先估计结果再列式计算。
4、完成"练习八"第9题.
教师先给予学生知道,然后让他们独立完成后,再全班交流并订正。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
五、作业设计
1、练习八第3-8题.
2、笔算并验算
348+564457+293881+139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3
第10单元总复习
第1课时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材总复习相关内容。
1.通过复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万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
估算能力。
2.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整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万以内加、减法的复习.
难点:系统地整理出万以内的加减法竖式计算该注意的地方;连续进位的加法和连续退位的
减法。
一、创设情境
1.回顾本学期的知识要点: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我们就把一本厚厚的数学书快学完了。同学们还记得自己都学了些
什么吗?(可借助课本目录)
2.导入:学了那么多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第二、四单元的知识,是什么呢?
板书:万以内的•的加法和减法。
二、系统整理知识点
1.系统整理万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试做。
175+162=310-207=259+148=
说一说:如果让你来完成,你会怎么做?
多种回答:
①口算。
②竖式计算。(引导竖式计算的注意点并及时板书。)
(2)学生完成并反馈:评议并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数位没对齐,没有进位或退位,
横式没有写结果等。)
2.整理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1)刚才有的同学做错了,为什么没有发现呢?(没有验算)
(2)回忆:一道加法题的验算方法有哪些?一道减法题的验算方法又有哪些?
加法:
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次
②和-加数=加数
减法:
①被减数-差二减数
②减数+差=被减数
(3)说明:验算时,我们只需要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即可。
3.练一练。
985-423-325+464=806-774-
其中最后一题要求验算。
4.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出示教材第109页第1题(3)题。
(1)理解题意:可画图帮助理解。
(2)板演齐练。
⑶反馈、评价。
三、巩固拓展
L教材第112页第5题。
(1)比一比,哪些同学最棒?
分组练习。
(2)反馈、评价:对表现优异的组予以鼓励。
2.教材第114页第18题,填上合适的数字。
(1)试填.
(2)反馈:说说填写每个数字的想法。
(3)评价:适时予以鼓励。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在进行万以内的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对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先立足于通过做题来回忆整理知识,对出现的三种情况的问题提
示学生纠错,抓住了难点。对于计算方法、验算方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几个重要知识点要复
习到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4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重视估算,培养估算意识",是《标准》
在计算教学方面强调的内容之一。在这一理念的支持下,教师以"估算"为线索,展开教学。
①在解决I可题中进行估算。教帅在引入主题,展会讨论,巩固练习等11—节上创设了一系列
的情境:如收集矿泉水瓶,乘火车和乘飞机,购物,看书等。以生舌化的情境为载体,以估算为
内容,把解决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和估算紧紧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
实在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②探索估算方法的多样化、个性化。学生的思维各不相同,想出来的方法也是各有特色。教
师在引导学生估算时鼓励学生寻求多样化的合理估算方法,肯定学生独特的.想法。如在估算"第
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时,学生就想出了多种合理的估算方法,这不仅体
现了学生真正地投入到学习中,而且也看出他们理解了估算,懂得运用估算。
③发展学生数学表达能力。流利的数学表达能促进更广阔的数学思考。教师重视引导学生用
数学语言表述估算过程。学生在表达中加深了对估算过程的印象,对估算理解也更准确。
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能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适当的算法。
②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并对结果的合理
性做出解释。
③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第98、100页采图(或相应多媒体课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矿泉水瓶能再利用吗?矿泉水瓶是塑料做成的,属于可回收物质,
可以回收进行再次利用。大家看看二年TI一个月来收集矿泉水瓶的情况。(电脑展示例题5;
收集矿泉水瓶情况)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①根据统计表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们,从这个统计表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你能根据得到的信息提出数量吗?
学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教学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学生思考并提出:
a.第一周和第二周一共收集了多少矿泉水瓶?
b.第四周比第三周收集了几个矿泉水瓶?
u第三周和第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
师:哪个问题我们以前没有遇到过?(第三个问题)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它。
②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a.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
师: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怎么列式?
板书:192+219=
师:不计算,估一估这两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矿泉水瓶?
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并对计算结果作出预测和解释。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5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
100以内数的巩固与提高。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是
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与计算起来铺垫的作用。本单元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
使学生感受计算与生活之间的练习,体会数学算法的多样化。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方面
能正确口算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够结合
具体情境加、减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2.数学思考方面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解决问题方面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4.情感与态度方面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
能正确口算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够结合
具体情境加、减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五、教学安排
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力口、减法的估算.......................2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法,讨论交流法,讲练法
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
课前作业预设与处理: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想好了明天
与大伙分享。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T立数。课前三分钟
26+3048+20XX-2056+328-9
24+935-20xx-798-9078f9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3283563
203()()()()()()
72317529
()()()()()()()()
二、探究新知
L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
⑴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
学生汇报。(一至五年级参加“世博会”的各班人数)
(2)出示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3)提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计
算,列式:35+34。
(4)这个算是如何计算?互相交流算法。
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T立数,通过观察我们知道35+34中的两个加
数没有一个是整十数或一位数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加法然后进行计算
呢?如果可以怎么计算?
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比如34可以看成30+4,先算
35+30=65,再算65+4=69.
师: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1:还可以拆分另一个加数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算64+5=69.
生2: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行计算也很简便,34看
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
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口算方法。
Q)出示问题: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列式计算:39+44
⑶学生尝试计算39+44,并说说算法。
经学生目由讨论,大致有以下1曲方法。
A、39+40=7979+4=83
B、30+44=7474+9=83
C、30+40=709+4=1370+13=83
3.比较算式,发现规律。
师:对比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后者个位数相加进位。
三、巩固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4+21=15+55=61+39=35+66=
23+28=32+46=53+36=37+54=
15+65=18+26=41+56=13+29=
2.春节小明用压岁钱买一个玩具汽车39元,买一个天线宝宝75元,问他一共用去多少钱?
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并在小组内互检。
四、课堂小结
1.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W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我们要利用这个计算
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你还有哪些疑问的地方?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二第1、2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
35+34=69
⑴35+30=6565+4=69
⑵30+30=605+4=960+9=69
⑶30+34=6464+5=69
课后反思
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是在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正确笔
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所用的口算思路可以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也可以
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再力I立数,由于学生脑海中对笔算的思路匕徽熟悉,所以本课首先要帮助学
生跳出单一的笔算思路,激活学生潜怠识中两位数加整十数口算的月阱艮弦,打开口算的思路便成
为上好本课的关键之一。
第2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经历探索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增强学生讲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及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法,讨论交流法,讲练法
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
课前作业预设与处理:观察教材第11页例2,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
信息?想好了明大与大伙分享。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1、口算。
26+41=19+41=56+28=83+12=
75+11=75+21=67+21=72+15=
45+24=58+42=57+17=48+37=
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
35-20=35-2=36-8=
二、探究新知
1.获取信息,理解题意。
谈话: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页的例2内容,说一说从图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专线大巴票价:48元,普通快客票价:65元,动车票价:54元)
提问: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用十么?
Q)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
(2)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
2.尝试解决,探究算法。
Q)两位数的不退位减。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呢?
生:用减法计算,列式65-34.
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道题中的减数既不是整十数,又不
是一位数,应该怎么计算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生1:先算65-50=15,再算15-4=11.
生2:也可以先算65-4=61,再算61-50=11.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两种方法都是把减数54分成50和4两部分,然后从被减数65
中先后去掉50和4在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减整十数、
一位数。
(2)两位数的退位减。
师:怎么解决第二个问题呢?
生:列式65-48.
师:请根据刚刚的口算经验,尝试算一算65-48是多少,并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然后尝
试填写下列():
先算65-()=()再算()。()=()
生:把48拆分成40和8两部分,从65里分别去掉40和&可以先算65-40=25,然后
再算,也可以先算然后再算学生根据讨论填空。
25-8=1765-8=57,57-40=17o
(3)比较算式.
师:观察上边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减去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不退位,计算时直接个位数减个位数,十位数减十位数;后者退位,计算时不
能直接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6题。
以开火车的方式完成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2.完成“练习二”第7题。
Q)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后填空。
(2)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接力赛。
老师给每一组的第一个同学一个数字,后面的同学每人给一个运算符号和一个数字,第一个
同学把数字告诉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根据第一个同学的数进行计算,然后告诉下一个同学结
果,以此类推完成接力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讲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一股把减数看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
从被减数里依次减去整十数和一位数。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
不退位减法退位减法
课后反思
本堂课是让学生在能笔算"两屐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掌握一种新的口算方法,即把口算
"两位数减两位数"看做"两位数减整十数","两位数减T立数”两种情况的组合,并且在口
算过程中(尤其是退位减法中)体会其优越性,能很好地掌握并使用这一方法。整节课我都放手让
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究出多种算法。通过这节课,我深深感受到,虽然整节课体现
了每个学生都参与探讨算法的过程,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感觉教的很轻松,但也存在着不
少问题急需改进:
由于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在探索多种口算方法的过程中花费了很多时间,练习员不够。
我应多让学生完成一些练习,也便于巩固加深。
第3课时:口算
教学目标:
1.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进行计算,掌握笔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及计箕的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法,讨论交流法,讲练法
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
课前作业预设与处理:观察教材例3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信
息?想好了明天与大伙分享。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1.口算。(课前三分钟)
53+6=85-5-67+9-72-6-
20+40+3000=900-700+80=300+20+60=
80-60+200=100+400+50=900-300-200=
2.口答。
(1)6个百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6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
(2)540是由几个白和几个十组成的?540是由多少个十组成的?
3.拆数游戏。
Q)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整十数。
360480520790210
(2)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一百几十的数。
720270450840910
二、探究新知
1.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Q)出示教材例3的第(1)1、逾。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2)列式计算:380+550
(3)探究算法。(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算法1:因为38+55=93所以380+550=930.
算法2:300+500=80080+50=130800+100+30=930
算法3:因为38个十加55个十等于93个十,所以380+550=930。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计算方法,很厉害,实际上除了用口算的方法计算之外,还有一种
笔算的方法,可以更加简便地计算出结果,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板书笔算竖式:
百十个
380
+5150
930
在竖式计算加法时各数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提问:
A、竖式中的十位为什么写3呢?
B、为什么百位上不是8?1百位上3+5=8,还要加上从十位进上来的1,所以是9)
注意:为了不遗漏加上满一进上来的,一,通常情况下会在相应的数位上标上一个小一点的
"1",如十位相加为13,十位上写3,向百位进一,在百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1,百位相加为
8,再加上进上来的1,百位写9。
2.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Q)出示教材例3的第(2)问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2)列式:550-380
(3)探究算法。(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算法1:55-38=17,所以550=380=170。
算法2:55个十减38个十等于17个十。
师:同样的,这样的问题除了口算外还可以列竖式进行计算。
师板书笔算竖式:
百十个
5.50
-380
170
师介绍:竖式计算减法,从个位减起,遇到不够减的从上一位退一当十继续减。如550-380,
个位相减为0,十位不够减,从百位上借1,则十位上多了10个十,加上原来的5个十,是15
个十,减去8个十,十位上为7,同时百位上退1后剩下4,减3,为1.
追问:为什么百位上是1?
注意:为了不遗漏从某数位上推掉的1,通常会在此数位上与上一个退位点。
3.总结算法。
小结:用竖式计算加法时,需要注意相同数位必须对齐,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算到这位时,
不要忘了加上进上来的"1"。竖式计算减法时,从个位减起,哪T立上不够减,就向上一位借
一当十,合起来再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1题。
请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三"第2题。
(1)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即
(2)教师指名回答,说说怎么想的。
3.完成"练习三"第3题。
小组内以开火车的方式说答案,看谁说的又快又准。
4.完成"练习三"第4题。
先说说解题思路,然后指名回答。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在笔算加减法时需要注意什么?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⑴因为38+55=93,所以380+550=930。55-38=17,所以550=380=170.
(2)百十个百十个
3805.50
+5150-380
930170
课后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尽量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新知,但是在上课时就管不
住自己,说的太多,有些等不及.原本准备让学生发现算理,总结方法,但实际没有那么理想.
第4课时:估算
教学目标:
1.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
识。
3.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
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去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法,讨论交流法,讲练法
课前三分钟:找近似数
课前作业预设与处理:观察教材第15页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
信息?想好了明天与大伙分享。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1.填空(课前三分钟)。
Q)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人,约是()人
(2)小明家到学生有492米,约是()米。
⑶一台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本。
小结:这种猜测大约数量的过程叫估计。
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估算。
(1)小红想买一支5元的钢笔,一个4元的笔记本,你能快速说一说小红大约要带多少钱吗?
(2)一盆花25朵,一盆花33朵,一共大约几十朵花?(多媒体出示图片)
总结:刚才的过程不仅估计了价钱和数量还进行了计算,就是一种估算.(板书:估算)
二、探究新知
1.阅读与理解。
提问:观察教材第15页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信息?组织学生
读题,并思考。
Q)六个年级的学生共约多少人?
(2)怎么才能使电影院里坐得下六个年级的学生?
2.分析与解答。
师:怎么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的问题呢?
生: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数,然后将总人数与电影院的座位数进行比较,小于座位数时能坐
得下。
师:六个年级的总人数是221+239,这是我们没有学过的运算,它等于多少呢?
师明确要向知道总人数是否小于座位数,除了计算出221+239的准确值外,还可以进行估
算,然后比较大小。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
生1:221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1+239一定大于400,但还是不确定是否大于
441.
生2:这样的估算差距有点的,可以把221看成220,239看成230,221大于220,239
大于230,220+230=450,221+239一定大于450,450比441,坐不下。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估算时,采取的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不同。这两种方法都是估
算,但是第二种方法更加合理,如果电影院的座位数时390个,那么刚刚提到的估算哪个更好
呢?(学生1的方法)所以,我们在进行估算时,要多观察,然后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3、回顾与反思.
(1)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你的估算合理吗?
(2)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6题。
先让学生估算出写在鱼身上的得数再填一填将鱼分别写在相应的框里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2.完成"练习三"第8题。
要求学生观察题目,弄清楚题目要求,再按要求进行估算,嚼果写在教材上,然后相互交
流。、
3.完成"练习三"第13题。
根据条件想一想能够提出哪些问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布置作业完成"练习三"第5题
板书设计
力口、减法的估算
221+239^400(人)221+239^450(人)450>441
220230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以“估算”为线索,展开教学,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
1.学生对估算的意义不够理解.我在教221加239的和时,先让学生估算一下结果,许多
学生都是算出准确数。我就引导学生说221和239接近哪一个整十数或整百数,有一部分学生
都不能很快地说出来。因此,我觉得学生对估算的意义不够理解。
2.学生估算的方法掌握不够好。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探索估算策略
的多样化"。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自主地探索估算的方法,但大部分学生没有一
点的估算意识,我只好把估算的方法教给学生,没有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
理念,
第5课时:估算联系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
算。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
识。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
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复习旧知
1.课前三分钟
学生主持,找出一些数的近似数。
2.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把每个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或0,再进行计算,取()
数还是()数,要视情况而定。
二、基础训练
1.一台电扇145元,一口目饭锅287元,妈妈有400元钱,买这两样商品够吗?
2.幼儿园有男生286人,女生193人。一共有500个苹果,如果每个人吃一个苹果,这些
苹果够吃吗?
三、拓展提高
妈妈用500元买了几件物品,猜一猜她买的可能是下面的哪几件?
故事丛书裙子电扇电饭锅
118元孙134元230元248元
反思总结: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三第七、6、7、8题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通过练习,学生充分自主地探索估算的方法,但个别学生没有一点的估算意识,这有待于以
后多练习、多强调。
第6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知识点一级具体的题目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聿兀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
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2.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和意义,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
估算策略。
3.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难点:能够进行合理的估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法,讨论交流法,讲练法
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
课前作业预设与处理:举例说明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口算(课前三分钟)指名学生主持。
2.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课前作业处理)
Q)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与另一个加数依次
相加,这样口算更加快捷。
(2)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小结:两位数减两位数,可以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从被减数中依次减去,这样
口算比较便捷。
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提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需要注意什么?
小结:列竖式时,数位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从个位加(减)起,哪TLt满十
向前进一(哪一位上不够减向前T立退一当十),主要不要漏加进来的一(不要漏减走的一)。
3.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1)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可以用两位数的加减法进行口算。如650+340其实就是65个
十减34个十,等于31个十。
(2)方式虽然不同,一个口算,一个笔算,但是运算的算理一样,都是满十进一,退一当
十....(给学生自由发言,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二、基本练习
L口算。
52+35=86-34=47+33=36+20=
23+69=62-18=70-26=65-15=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说说口算思路。
提问:口算时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2.计算。
650+340=370+480=390+250=520+300=
840-560=750-540=440-150=600-240=
分组活动,看哪一组最快最准做完?然后各组委派一人汇报结果。可以选择口算的方法,也
可以选择列竖式的方法。
3.估算。
Q)出示教材第19页第2题课件,组织学生读题,从中获取信息。思考:如何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后板书:632-441.
(3)提问:这个和我们例4中的估算有什么不一样?如何进行估算呢?
(4)学生讨论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算法。
算法一:632大约是600,441大约是400,600-400=200,大约多200个座位。
算法二:把632看成620,441看成440,620-440=180,大约多180个座位。
估算的方法不局限于一种,只要学生回答的合情合理,均给予肯定。并比较这些估算的方法
有什么不同,哪种更合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四"的第1题。
两人一组,轮流出题计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准,互相之间评一评。
2.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比较每一题的大小。此题不能直接进行比较,需先进行加、减法的计算,得出结果后才能把
左右两边进行比较。
3.完成"练习四"的第3题。
仔细观察图文,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
进行估算。并想一想,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梳理了哪些知识?本单元的知识中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解疑答惑。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课后反思
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第7课时:练习册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2.通过练习册的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和意义,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
适的估算策略。
3.进一步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难点:能够进行合理的估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填练习册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6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第91—92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可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句题。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
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准备:
练习卡片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春天来了,天气暖了,小草变绿了,树发芽了,外面的景色真美!瞧!小朋友们
正准备坐船出游呢?
2、出示主题图
二、收集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级增压柴油机油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防锈涂料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铁皮文具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中国冲压模具重点区域市场分析及行业竞争格局调研报告2025
- 岩石标本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初中生物培优补差措施
- 2025年数显式拉压力试验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海南省海口市2025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卷含答案
- 礼品经营合同范本
- Propionyl-L-carnitine-d3-hydrochloride-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4年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专题06 压强计算(压强与浮力结合题)-上海市2024年中考复习资料汇编(培优专用)【解析版】
- 2024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含完整答案(各地真题)
-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23年版》
- 壶口瀑布公开课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航天禁(限)用工艺目录(2021版)-发文稿(公开)
- 中医中药在罕见病中的应用
- 《起重机械安全评估规范》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 人教版PEP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完整)
- 《陶瓷彩绘装饰工艺》课程标准
- 预防颈动脉斑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