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北京市高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满分42分,每小题3分)
1.(3分)在下列叙述的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天然气隔绝空气高温分解生成炭黑和氢气
B.石油分馆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
C.石油裂解得到乙烯、丙烯、丁二烯
D.煤干储生成焦炭、煤焦油、焦炉气和粗氨水
解: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燃烧是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显然
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分馆的原理,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成分的不同沸点,进行逐一先汽化后冷却液化,
分离成相对纯净物质的过程,只是将原来的物质分离,没有新物卮生成,是物理变化C
石油就是由沸点不同的汽油、煤油、柴油等混合而成,通过分储将它们分离,是物理变
化,故B正确;
C.石油裂解是将石油中大分子的燃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小分子的烧,得到乙烯、丙烯、丁
二烯,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
D.煤的干储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生成焦炭、煤焦油、焦炉气和粗氨水,是化学变化,
故D错误:
故选:Bo
2.(3分)关于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油脂和纤维素均属于天然高分子
B.葡萄糖、蔗糖和蛋白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C.在加热条件下葡萄糖可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D.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只含C、H、。三种元素
解:A、相对分子质量在一万以上的是高分子化合物,故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
错误;
B、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故B错误;
C、葡萄糖中含醛基,故能和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氧化亚铜,故C正确;
D、蛋白质是氨基酸的脱水缩合物,故蛋白质中除了C、H、O外,还一定含N元素,还
可能含S、P等元素,故D错误。
第1页共20页
故选:Co
3.(3分)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
B.稀H2s0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t
2+2
C.氢氧化钢溶液与稀H2so4反应:Ba+SO4=BaSO4I
2+
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H—H2O+CO2t
解:A.Fe比Cu活泼,则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u2++Fe=Fe2++Cu,故
A正确;
+2+
B.稀H2s04与铁粉反应的离子反应为Fe+2H=Fe+H2t,故B错误;
C.氢氧化钢溶液与稀H2so4反应的离子反应为2H++2OH+Ba2++SO42-=BaSO4J
+2H2O,故C错误;
+2+
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aCO3+2H=H2O+CO2t+Ca,故D错误;
故选:A。
4.(3分)以下是常温下几种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CHsCOOHH2SHC10
K=1.8X10-5Ki=1.3X10'7K=4.69X10n
15
K2=7.1X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可发生反应:H2S+2C1O=S+2HC1O
B.CH3COOH溶液与Na2s溶液不能反应生成NaHS
C.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zS、NaClOsCH3coONa溶液,pH最大的是NaClO溶液
D.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2S、HC10、CH3coOH溶液,酸性最强的是CH3COOH
解:A.酸性强弱CH3COOH>H2S>HC1O>HS',正确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2S+C1O-
=HS+HCIO,故A错误;
B.少量醋酸和Na2s溶液反应可以生成NaHS,故B错误;
C.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NaC10>CH3coONa溶液,pH最大的是Na2s溶液,故C
错误;
D.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2SSHC10、CH3COOH溶液,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强弱
CH3COOH>H2S>HC10>HS,酸性最强的是CH3coOH,故D正确;
第2页共20页
故选:Do
5.(3分)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A将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原气体是CO2
2+
B将S5通入由BaC12、FeC13及盐酸组成的混合溶液,还原性:SO2>Fe
产生白色沉淀
C向亚硫酸钠样品溶液滴加BaC”溶液,出现白色沉该样品部分变质
淀,再加入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泡
D1向待测液中滴加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显红原待测液中一定含Fe2+
色
A.AB.BC.CD.D
解: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均可使石灰水变浑浊,由操作和现象可知,气体不一定为二
氧化碳,故A错误;
B.二氧化硫与氯化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与钢离子反应,由操作和现象
2+
可知还原性:SO2>Fe,故B正确;
C.硝酸可氧化亚硫酸钠,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不能证明样品部分变质,故C错误;
D.先加氯水可氧化亚铁离子,不能排除原溶液中是否含铁离子,试剂顺序不合理,故D
错误;
故选:Bo
6.(3分)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fa、.当反应达到
平衡时,n(A):n(B):n(C)=2:2:1.若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
之比再充入A、B、C,则()
A.K值增大
B.达到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增大
C.平衡不移动
D.达到新平衡后,VA比原平衡减慢
解:A.温度不变,则平衡常数不变,故A错误:
B.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C,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
向移动,则达到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增大,故B正确;
第3页共20页
C.由B分析可知平衡正向移动,故C错误;
D.浓度增大,则反应速率增大,故D错误。
故选:Bo
7.(3分)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Z同主族,Y的基态
原子中含11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半径:r(X)<r(Y)<r(Z)<r(W)
B.X与Y组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含共价键
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X的比Z的高
D.由X、Y、W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呈碱性
解:结合分析可知,X为0,Y为Na,Z为S,W为C1元素,
A.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
半径:r(X)<r(W)<r(Z)<r(Y),故A错误;
B.X与Y组成的化合物有NazO、Na2O2,Na2()2由Na*和-离子构成,一含有非极
性共价键,故B错误;
C.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导致水的沸点较高,即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X>Z,故C正
确:
D.O、Na、Cl形成的氯酸钠为强酸强碱盐,其溶液呈中性,故D错误;
故选:Co
8.(3分)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阴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
盐。向混盐CaOC12中加入足量浓硫酸,发生反应:CaOCl2+H2SO4(浓)—CaSO4+CI2
t+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机、小苏打都可称为混盐
B.在上述反应中,浓硫酸体现氧化剂和酸性
C.每产生ImolCL,转移电子数为NA
D.ImolCaOC”中共含离子数为4NA
解: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不是混盐,故A错误;
B.反应中S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浓硫酸只表现酸性,故B错误;
C.反应中,部分。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0价,部分Ci的化合价从7价升高
到0价,方程式中转移电子数目为1,则每产生Imol氯气,转移电子数为NA,故C正
第4页共20页
确;
D.Imol混盐CaOC12中含有lmolCa2+,lmolC「,ImolClO,即含有3NA个离子,故
D错误;
故选:Co
9.(3分)废水中过量的氨氮(NH3和NH?)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为研究不同pH下用
NaClO氧化废水中的氨氮(用硝酸钱模拟),使其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试剂用量如表。
已知:HC1O的氧化性比CKT的氧化性更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HO.lOOmol/L0.100mol/L0.200mol/L蒸储水氨氮去除
NH4NO3(mL)NaClO(mL)H2SO4(mL)(mL)率(%)
1.010.0010.0010.0010.0089
2.010.0010.00Viv275
6.0............................85
A.Vi=2.00
B.pH=l时发生反应:3C1O+2NH4+—3C1+N2t+3H2O+2H+
C.pH从1升高到2,氨氮去除率降低的原因是更多的HC1O转化为CIO
D.pH控制在6时再进行处理更容易达到排放标准
解:A、pH=1.0时,溶液总体积为40.00ml,其中c(H+)=0.1mol/L;pH=2.0时,由
于是对比实验并且两次实验中NH4NO3和NaClO的量不变,所以溶液总体积均为40.00ml,
但c(H+)=0.01mol/L,所以Vi=01^00x4^^0&=OOO1L=LOOmL,故A
。u.Zmol/Lxz
错误;
B、pH=LO时,为酸性条件,NaClO与NH4+反应生成N2和氯离子,离子方程式为3C1O
++
'+2NH4=3Cr+N2t+3H2O+2H,故B正确;
C、pH=2.0时,氨氮去除率降低,是因为溶液酸性减弱,c(HC1O)降低,氧化剂的氧
化性减弱,所以pH从1升高到2,氨氮去除率降低的原因是更多的HC1O转化为CIO,
故C正确;
D、由表可知,pH=6.0时,氨氮去除率较高,并且处理液的酸性减弱,接近于中性,不
会导致溶液酸性较强,更符合排放标准,故D正确;
故选:Ao
10.(3分)以酚酸为指示剂,用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未知浓度的二
第5页共20页
元酸H2A溶液。溶液中,pH、分布系数6随滴加NaOH溶液体积VNaOH的变化关系如
2
6(A2-)=c(4~)
图所示。[比如A?的分布系数:
2-
C(7724)+C(HX-)4-C(Z)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①代表6(H2A),曲线②代表6(HA)
B.H2A溶液的浓度为0.2000mol-L1
C.HA的电离常数Ka=L0Xl()2
D.滴定终点时,溶液中c(Na+)<2c(A2')+c(HA)
解:A、在未加NaOH溶液时,曲线①的分布系数与曲线②的分布系数之和等于1,且
3曲线①一直在减小,曲线②在一直增加;说明H2A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存在电离
平衡,即H2A=HA+H+,HA>A2+H+,曲线①代表6(HA);当加入用O.lOOOmol
1
•L-的NaOH溶液40.00mL滴定后,发生NaHA+NaOH=Na2A+H2O,HA-的分布系数
减小,A2的分布系数在增大,且曲线②在一直在增加,在滴定终点后与③重合,所以
曲线②代表6(A2'),故A错误;
B、当加入40.(X)mLNaOH溶液时,溶液的pH发生突变,到达滴定终点,说明NaOH和
H2A恰好完全反应,根据反应2NaOH+H2A=Na2A+2H2O,n(NaOH)=2n(H2A),c
八QA000mol/Lx40mL..
(H2A)=-----宠20607nL------=0n.1000mol/L,故BD错误;
C、由于H2A第一步完全电离,则HA-的起始浓度为O.lOOOmol/L,根据图象,当VNaOH
=0时,HA-的分布系数为0.9,溶液的pH=l,A?的分布系数为0.1,则HA-的电离平
衡常数及="总*+)=°,°°°吃器就温加加=1XIO"故c正确;
D、用酚隙作指示剂,酚酷变色的pH范围为8.2〜10,终点时溶液呈碱性,c(OH)>
第6页共20页
c(H+),溶液中的电荷守恒,c(H+)+C(Na+)=2c(A2-)+c(OH)+c(HA),则
c(Na+)>2c(A2-)+c(HA),故D错误;
故选:Co
11.(3分)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证明氧化性:H2O2比Fe3+强用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
入Fe(NO3)2溶液中,溶液
变黄色
B鉴别溟蒸气和NO2分别通入硝酸银溶液中,产
生淡黄色沉淀的是溟蒸汽
C证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在醋酸讷溶液中滴入酚酸试
液,加热后红色加深
D证明难溶物存在沉淀溶解平往黄色固体难溶物Pbh加水
衡中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加
入
Nai固体产生黄色沉淀
A.AB.BC.CD.D
解:A.用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由于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
下能够氧化亚铁离子,干扰了检验结果,无法证明H2O2比Fe3+强,故A错误;
B.分别通入硝酸银溶液中,二氧化氮没有现象,滨蒸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滨化银沉
淀,则产生淡黄色沉淀的是浜蒸汽,据此可鉴别浜蒸气和NO2,故B正确:
C.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配试液,加热后红色加深,说明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强,从而证
明醋酸根离子的水解为吸热反应,故C正确;
D.往黄色固体难溶物Pbl2加水中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Nai固体产生黄色沉淀,
说明实现了沉淀的转化,则证明难溶物存在沉淀溶解平衡,故DE确;
故选:Ao
12.(3分)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水系可逆Zn-CO2电池,将两组阴离子、阳离子复合膜
反向放置分隔两室电解液,充电、放电时,复合膜层间的H2O解离成H+和OH,工作
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7页共20页
多
孔
pd纳
米
片
膜
子交换
是阳离
,b膜
换膜
子交
阴离
膜是
A.a
2
'
H)
n(O
-—Z
-2
4OH-
为Zn+
应式
极反
的电
负极
电时
B.放
4
高
pH升
附近
米片
Pd纳
多孔
电时
C.充
化学能
转化为
将电能
连,
极相
源正
流电
接直
与外
时Zn
充电
D.
过b
FT通
膜、O
通过a
中H十
合膜
中复
据图
,根
OH
H十和
离成
O解
中H2
合膜
、复
解:A
误;
A错
膜,故
离子
是阴
,b膜
子膜
阳离
膜是
知,a
膜可
H)
n(O
生成Z
电子
失去
Zn
极上
极,负
为正
米片
Pd纳
、多孔
负极
n为
时,Z
放电
电池
B、原
2
2
确;
B正
\故
)
(OH
一Zn
,2屋
+4O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级增压柴油机油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防锈涂料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铁皮文具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中国冲压模具重点区域市场分析及行业竞争格局调研报告2025
- 岩石标本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初中生物培优补差措施
- 2025年数显式拉压力试验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海南省海口市2025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卷含答案
- 礼品经营合同范本
- Propionyl-L-carnitine-d3-hydrochloride-生命科学试剂-MCE
- 心理评估与诊断简介课件
- 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复审换证考试重点题库(180题)
- 小班安全《汤姆走丢了》PPT课件教案反思微视频
- 作物栽培学课件棉花
- 最新小学二年级口算及竖式计算练习题
- 生产与运作管理-陈荣秋
- 金鸡冠的公鸡绘本课件
- 日影朝向及长短
- 沙盘游戏治疗(课堂PPT)
- (完整版)学生的自我评价的表格
-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完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