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参考答案1.D2.①诗人选用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农村最常见的景物。②这些景物营造了一种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意境,使人深深地体味到诗人那淡泊恬静的生活追求。3.C4.①以反问形式表达情感,情感更加强烈;②直抒胸臆,强烈地传达出诗人鄙夷王侯、向往自由的心志,展现其追求精神独立、超脱世俗的情感境界;③鲜明地塑造出诗人傲岸清高、不攀附权贵的独立形象,使其遗世独立的风姿跃然纸上;④结构上承上启下,点明诗歌主旨。5.A6.(1)①这两句是词人庆幸自己尚未被掳掠到北方,仍然留在江南故国,也是庆幸自身在死节之前犹未遭辱,保全了清白,足可告慰家国。②词人叹“幸”,也是叹在当时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的背景下个人命运的脆弱与无奈。(2)这两句作为过渡句,既承接了上文对战争破坏的描绘,又为下文抒发个人死节之情作了铺垫,使得词作在结构上更加紧凑和连贯。7.B8.①诗人描绘了在冬季来临时自然界不同生命的状态,例如黄杨的倔强和白桦的优柔,表现了生命在寒冬中的不同坚韧与变化。②诗中提到“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通过描写冬日的自然风物,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③通过“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的生活画面,传达了一种纵然寒冷但内心温暖、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表现了冬季中的乐趣和诗意。
9.C10.①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词人忠心于朝廷,渴望建功立业,却被贬海南;②出仕与归隐的矛盾:词人有归隐的想法,但又留恋之前的为官经历;③渴望与坚守的矛盾:词人渴望重获新恩,但又不愿意为此改变信仰。11.C12.D13.“复愁”是一愁未尽一愁又至。“复愁”表达了作者在面对国家动荡、民间疾苦时、个人价值无法实现时内心无法释怀的愁绪和忧虑。①愁思一,时局之愁。诗人眼见各地演武,进而产生对国家动荡,干戈未息、百姓流离的愁思。②愁思二,故园之思。面对眼前的动荡,诗人不禁想到家乡的现状,昔日旧识已少,固有故园荒芜、知交零落的愁思。③愁思三,国事之愁。“无劳”两句写将领们作战无意于报效国家,只希望借此来求取荣华富贵,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以及对将领们养寇自重、居功自傲的反感。(翔麟马架鼓车来暗含休战之意)④愁思四,不遇之愁。诗人苦于像陶渊明一样孤苦无助而只能在对菊中自保其洁志,“恨”世俗社会的不公、人生命运的不济。“被赏时鱼”则是说至今仍披着昔日皇帝赐予的鱼袋,表明自己依然希望能够为国效力,却因年老体衰,怀才不遇而不得。⑤愁思五,老病之愁。愁自己年老体衰,体弱多病,诗力减退,愁自己的因为年老体弱,不能为国效力,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仍然希望能够得到赏识和认可。14.C15.D16.这两句诗营造出一种高远、孤寂的意境。诗人通过“片云”“永夜”“月”这些景象,描绘出自己在江汉之地的孤独处境,将漂泊在外的羁旅之愁与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体现出来。这种情景交融的手法,使诗人的情感通过景物的描写更加含蓄而深沉地表达出来,让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归乡的渴望。这两句诗对仗工整,体现出诗歌的韵律美和形式美,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17.B18.①本诗中诗人闲想鹤的仪态,借助鹤的仪态,表达自己保持高尚节操、积极乐观、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②《秋词》中诗人以“鹤”自喻,借“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排云直上,表达激越向上、积极乐观、奋发进取的人生态度。19.C20.示例一:“万里独横戈”更好。一方面能让读者感受到李将军横刀立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典型形象。另一方面,也更能看出诗人对李将军武功盖世的肯定与期许。(意思答对即可)示例二:“万里授横戈”更好。一方面能看出当朝皇上对李将军的信任与肯定,最后决定授予李将军平定边疆的要职。另一方面,也更能感受到李将军勇赴战场、不负君命的英雄气概。(意思答对即可)21.C22.①该句表明世间事物的衰荣变化、历史的兴衰更替让人凄凉感伤,蕴含着深沉的哲理;②渲染了伤感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感伤的情感基调;③总领由所望之景产生的历史兴衰之感等内容。23.C24.异:王词主要表达了词人因为曾经被贬而心情低沉,愁闷的一面;苏词则主要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和旷达的胸怀。同:都表达了对怀才不遇的慨叹和对年华易逝、老大无成的忧愤之情。25.C26.B27.①比喻,如“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将茶比作琼蕊浆,形象地表现出茶的清香与珍贵,突出了作者对茶的喜爱。②夸张,“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等句,夸大了饮茶后的感受,强调了茶的提神醒脑等功效,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28.B29.句③中“别时茫茫江浸月”与“落日川渚寒,愁云绕天起”两句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景中含情。诗人在与友人分别之时,月色随波浮动,有力地烘托了诗人内心悲愁凄苦无奈的情感。“落日川渚寒,愁云绕天起”,愁云更绕天际弥漫而起,烘托出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内心的忧愁悲伤寂寥之情。30.D31.本诗“温厚和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意境营造:诗中通过“暮雨收”“水争流”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既不过于激烈,也不过于平淡,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温厚和平”的诗风。②情感表达:在描绘阊门夜景时,诗人并未直接抒发强烈的情感,而是通过“灯火旗亭喧夜市,月明歌吹满江楼”等句,含蓄地表达了对市井生活的向往与留恋,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淡淡哀愁,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温和而内敛。③语言运用: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温和雅致,无过多华丽辞藻,但却能准确捕捉并传达出景物的特点和诗人的情感,如“乌啼不复当时境,依旧钟声到客舟”句,以乌啼和钟声为引子,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无奈和哀愁,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④审美意蕴: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人文史迹的融入,如“钟声到客舟”,体现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追求,体现“温厚和平”的审美意蕴。32.B33.①苏辙《赤壁怀古》通过对曹操赤壁之战的描写,将战前的气势如云与战败的意外惨烈进行对比,表达作战应抓准时机、不可盲目冒进的观点,以及对历史教训的反思,隐含对北宋统治者贸然出兵讨伐西夏的讽喻。②苏轼《赤壁赋》中借用赤壁之战的典故,将曹操曾不可一世与如今英雄不在作对比,抒发人世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为下文的说理作铺垫。两者虽然都用了赤壁之战的典故,但侧重点和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34.C35.同:两者都表达了对地方官员政绩的赞美,并期待他们得到朝廷的重用;异:王诗描绘乡村田园美景,表达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及对百姓的关切;柳词描绘杭州城市繁华的景象,期盼自己得到当地官员的赏识。36.A37.①问元戎将军,不问征夫,讽刺穷兵黩武,批判战争;②问何时战胜而归,既寄托相思及建功立业的期盼,又表达对和平的渴望。38.B39.同:①都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与赞赏之情。陶渊明东蓠种菊采菊,足见爱菊之情。本诗颔联借陶渊明和罗含的典故,从色、香两方面写菊,赞美眼前的菊花同陶渊明东篱之菊一样美,同罗含宅中之菊一样香,突出对眼前之菊的爱怜和赞赏。②两诗都以菊花自况,表现了自己恬淡正直不慕名利的高洁品行。异:①陶诗中诗人辞官归隐,悠然采菊,抒发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回归田园后愉悦的心情。②李诗的尾联借菊花委婉地表达了渴望入朝做官的心绪。40.B41.C42.“浅而能深、近而能远”是指本诗语言既质朴自然,又凝练含蓄。①语言质朴自然,用语不粉饰,不堆砌,浅显直白,有自然美,诗中很多地方是直白口语,如“涉江采芙蓉……采之欲遗谁?”日常生活口语不仅没有丝毫粗俗,反而增添了情绪。
②语言凝练含蓄,化用前代典籍中的典故,把丰富内涵纳入最简约的语言里,不仅丰富了诗歌语言容量,更使诗歌语言凝练,如本诗化用《楚辞》的意象和诗句,暗示了其未申明的含义,体现了含蓄美。43.B44.①安贫乐道,先生生活并不富裕,却依然满足于和谐朴素的田园生活;②热情真挚,月下送友和家中孩子对宾客笑脸相迎都可表现先生待人真诚热情;③亲近自然,先生安家在清幽宁静的乡村,家中鸟雀悠然啄食,人至不惊,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场面。45.C46.①崔诗表达诗人漂泊异乡的羁旅之情和对世路险峻的忧虑。孤雁未必会遭暗箭,但孤飞总使人易生疑惧。诗人看似安慰,实则担心。②高诗表达诗人孤傲的情怀。孤雁哪怕独自露宿在寒冷的芦苇丛中也绝不与野鸭、水鸥同宿。47.A48.①都正侧结合描写音乐。苏词先通过儿女私语、勇士驰骋等各种形象正面描写音乐的声音、节奏,最后五句写听者心情的激动,从侧面反映音乐感人的艺术效果。白诗中“间关莺语花底滑”等从正面写出了琵琶旋律变化,“东船西舫悄无言”侧面写出琵琶声的震撼人心。②都善用比喻描写音乐。苏词用男女谈情说爱、勇士大呼猛进、飘荡的晚云飞絮、百鸟和鸣、攀高步险等生活和自然现象作比来写音乐,白诗用急雨、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等作比来描摹琵琶声,系列的比喻把诉诸听觉的音乐声调的高低、旋律的缓急转化为视觉形象,将抽象的事物写得生动形象。③都写出了音乐的起伏变化。苏词描写音乐由轻柔旖旎,变为雄壮高扬,然后瞬间高音突起,而后又戛然而止;白诗中的琵琶声由急切愉快,变为舒缓流畅,然后沉吟停顿,而后又激越雄壮,最后戛然而止。49.C50.①《致酒行》通过最后写雄鸡高唱迎来天明之景和年轻人应当心怀凌云壮志,表达诗人不再一蹶不振,希望积极进取、施展抱负的豪情壮志。②《将进酒》通过最后两句“呼儿”“与尔”,显示出李白不拘形迹的豪迈、豁达;而饮酒过程中“悲——喜——狂”的情感变化,暗含李白不被赏识的寂寞和对有才者被贬抑的愤激之情。51.A52.C53.主要通过诗人自述、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对自然景物的欣赏以及结尾的感慨等四个层面,充分展现其旷达的襟怀。(1)开篇“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三句,通过梦与醉的情境,表达了对人生境遇超脱的态度。且将陶渊明视为自己的前生,不仅对其人高度认同,更含蓄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淡泊名利人格的追求,体现了其旷达不羁的襟怀。(2)“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两句,展现苏轼历经仕途坎坷,仍心怀乐观,选择归园躬耕的生活态度。遭遇人生挫折却能随遇而安,正是他襟怀旷达的体现。(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体育赛事用帐篷购销合同
- 双方夫妻离婚协议书
- 柚子水果购销合同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合作协议
- 离婚协议书去哪弄
- 环境监测技术设备供应协议
- 绿色出行服务平台合作协议
- 砂石场劳动合同
- 农产品电商运营推广合同
- 房产中介公司劳动合同
- 定量包装商品培训
- 毛戈平-+毛戈平深度报告:再论毛戈平商业模式与核心壁垒:个人IP+化妆学校+线下服务
- 第二章美容手术的特点及其实施中的基本原则美容外科学概论讲解
-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春训”学习心得体会例文(3篇)
- 中央2025年公安部部分直属事业单位招聘8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咯血病人介入术后护理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Unit4第1课时Startup
- 人教版(2025新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2025-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物理教学计划
- 幼儿园市级课一等奖-大班语言健康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有声绘本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