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中的水分课件_第1页
大气中的水分课件_第2页
大气中的水分课件_第3页
大气中的水分课件_第4页
大气中的水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气中的水分第一节空气湿度

空气湿度: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或潮湿程度。湿度参量:表征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和潮湿程度的物理量。湿度参量水汽压相对湿度露点温度饱和差比湿混合比绝对湿度一、空气湿度参量

水汽压(e)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水汽含量

水汽压e

定义:空气中水汽的分压强。单位:百帕(hPa)1百帕(hPa)=100帕斯卡(Pa)

饱和水汽压(E)反映空气的最大水汽容纳能力饱和水汽压取决于温度(马格奴斯半经验公式)定义:饱和湿空气中水汽的分压强。影响因子:EET

温度

T

E

蒸发面性质

E过冷却水>E冰蒸发面形状

E凸面>E平面>E凹面

液体含盐度含盐度

E

相对湿度(r)定义:空气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值。反映空气的潮湿程度

温度不变,E不变:水汽含量

e

r

水汽含量不变,e不变:温度

E

r

%100=Eer

露点温度(Td

)定义:

对于含有水汽的湿空气,在不改变气压和水汽含量的情况下,降低温度而使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EeTTTdeE(T,e)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水汽含量

露点温度Td

饱和差(d

)定义:同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之差。d=E-e

反映空气的潮湿程度。影响因子:

温度不变,E不变:水汽含量

e

d

水汽含量不变,e不变:温度

E

d

水汽含量、温度

比湿(q)、混合比(S)、绝对湿度(a)比湿:湿空气中水汽的质量与湿空气总质量的比值。混合比:湿空气中水汽的质量与湿空气中干空气质量的比值。m水汽m干空气S=————比湿和混合比具有保守性绝对湿度(水汽密度):单位体积湿空气中水汽的质量。a=———m水汽V未饱和e<ER<100%d>0T>Td饱和e=ER=100%D=0T=Td过饱和e>ER>100%D<0T<Td二、空气湿度的时间变化

水汽压的时间变化

日变化单波型(海洋型)

海洋、沿海地区、冬季大陆e时间日出前14时影响因子:蒸发强度双波型(大陆型)

夏季内陆、沙漠地区e时间日出前14时10时22时影响因子:蒸发强度乱流强度

年变化e时间冬季夏季影响因子:蒸发强度

相对湿度的时间变化绝大多数地区:与气温的日变化反相时间r夜昼T

地面水分蒸发强度

e

T

E

并且E

比e

快因此T

r

同理T

r

近海地区及其它大型水体的周围(晴朗稳定的天气条件下)与气温的日变化同相r时间夜昼海陆风(水陆风)昼:吹海风,潮湿夜:吹陆风,干燥

日变化

年变化大多数地区:与气温的年变化反相T

地面水分蒸发强度

e

T

E

并且E

比e

快因此T

r

同理T

r

r时间夏季冬季季风气候区:与气温的年变化同相r夏季冬季时间夏季:夏季风,来自海洋,潮湿冬季:冬季风,来自内陆,干燥第二节蒸发和蒸散一、水面蒸发

蒸发速率

定义:单位时间从单位面积上蒸发掉的水的质量。

单位:g/cm2·日

日蒸发量

定义:一天中蒸发掉的水层的厚度。

单位:mm/日;1g/cm2·日=1mm/日

道尔顿蒸发公式d>0时,W>0,蒸发过程d=0时,W=0,动态平衡d<0时,W<0,凝结过程

影响水面蒸发速率的因子

温度:T

E

d

W

湿度:e

d

W

气压:P

W

风:风速

W

蒸发面性质:W过冷却水>W冰

蒸发面形状:W凸面>W平面>W凹面

含盐度:含盐度

W

二、土壤蒸发

土壤蒸发定义土壤水分汽化并向大气扩散的过程。

土壤蒸发的三个阶段

稳高阶段主要受气象条件的影响。速降阶段此阶段蒸发速度决定于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结构。稳低阶段影响土壤蒸发的主要是土壤因子。

影响因子土壤因子、气象因子三、植物蒸腾

植物蒸腾植物通过其表面(主要是叶面气孔)将体内的水分以气态形式扩散到体外的过程,称为植物蒸腾。

蒸腾系数蒸腾系数是指植物制造单位重量干物质所蒸腾的水量。

影响因子气象因子、植物因子、土壤因子。四、农田蒸散

农田蒸散农田中,作物蒸腾与株间土壤蒸发的综合过程称农田蒸散。第三节凝结和大气降水一、凝结条件

凝结发生的条件空气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并有凝结核存在。

空气的饱和或过饱和

实现方式:增大水汽含量:e

e>E

降低温度:T

T<Td

大气中常见的降温过程:③混合冷却④绝热冷却①辐射冷却②接触冷却

凝结核

定义:

在水汽凝结过程中起凝结核心作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的气溶胶质粒。

分类:吸湿性凝结核非吸湿性凝结核二、凝结物

地面凝结物露、霜、雾凇、雨凇

露和霜:辐射冷却的产物,形成在晴朗无风的夜间和清晨。露:贴地层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发生凝结而形成的小水滴。Td>0℃霜:贴地层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发生凝华而形成的小冰晶。Td<0℃热容量小、导热率小、粗糙的地表易形成露和霜。

雾凇∨和雨凇∽雾凇:附着在树枝及物体迎风面上的白色的疏松的凝结物。分类晶状雾凇(小冰晶)粒状雾凇(小冰粒)雨凇:过冷却雨滴落地后冻结而形成的光滑而透明的冰层。

近地层大气中的凝结物雾:飘浮在近地层空气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雾的分类:浓度轻雾(霭)=能见度1~10km

雾≡

能见度<1km组成冰雾:小冰晶水雾:小水滴成因辐射雾:辐射冷却,晴朗微风和夜间和清晨。平流雾:接触冷却,冷暖空气大规模运动时。平流辐射雾(混合雾)地形雾蒸发雾

自由大气中的凝结物水汽凝结物悬浮在自由大气中形成云。

定义:

分类:

发生学分类积状云(对流云)层状云波状云成因

形态学分类(国际分类法)云底高度和外形特征

中国《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云族、云属、云类、云目、衍生云、转化云云族云属学名简写低云1000M<H<2000M积云Cu积雨云Cb层积云Sc层云St雨层云Ns中云2000M<H<6000M高层云As高积云Ac高云H>6000M卷云Ci卷层云Cs卷积云Cc云族云属云类学名简写学名简写低云积云Cu淡积云碎积云浓积云CuhumFeCucong积雨云Cb秃积雨云鬃积雨云

CbcalvCbcap层积云Sc透光层积云蔽光层积云积云性层积云堡状层积云荚状层积云Sctra

ScopSccug

SccastSclent层云St层云碎层云StFs雨层云Ns雨层云碎雨云NsFn淡积云碎积云浓积云秃积雨云鬃积雨云透光层积云蔽光层积云积云性层积云堡状层积云荚状层积云层云碎层云雨层云碎雨云云族云属云类学名简写学名简写中云高层云As透光高层云蔽光高层云Astra

Asop高积云Ac透光高积云蔽光高积云荚状高积云积云性高积云絮状高积云堡状高积云Actra

AcopAclentAccugAcflo

Accast透光高层云蔽光高层云透光高积云蔽光高积云荚状高积云积云性高积云絮状高积云堡状高积云云族云属云类学名简写学名简写高云卷云Ci毛卷云密卷云伪卷云钩卷云

CifilCidensCinotCiunc卷层云Cs毛卷层云匀卷层云CsfilCsncbu卷积云Cc卷积云Cc毛卷云密卷云伪卷云钩卷云毛卷层云匀(薄幕)卷层云卷积云㈠、降水的形成充分的水汽供应和空气的绝热上升运动。云滴的增长凝结过程碰并过程乱流碰并重力碰并凝结增长扩散转移水汽的扩散转移过程:冷暖云滴之间:H2OE暖>e>E冷暖冷大小云滴之间:H2OE小>e>E大小大过冷却水滴与冰晶之间:(冰晶效应)H2OE水>e>E冰水冰三、大气降水㈡、降水的特征量降水:从天空降落到地面的固态或液态的水汽凝结物。

降水量和降水强度降水量:从大气降落到地面的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水层厚度。单位:毫米日降水量、旬降水总量、月降水总量、年降水总量降水强度: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单位:mm/10分钟、mm/小时、mm/日

降水变率用于反映一个地区降水的变化情况(稳定程度)。Ri

某地某年某时期的实际降水量R0

该地同期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降水绝对变率(降水距平)=Ri-R0降水平均绝对变率(降水平均距平)=——————∑|Ri-R0|n降水相对变率=————×100﹪Ri-R0R0降水平均相对变率=————————×100﹪∑|Ri-R0|/nR0降水保证率某一界限降水量在某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次数与该时段内降水总次数的百分比,叫做降水频率降水量高于某一界限降水量的频率的总和叫做大于该界限降水量的保证率㈢、降水的种类雨阵雨毛毛雨雪阵雪雨夹雪阵性雨夹雪霰米雪冰粒冰雹,

降水分类:降水性质连续性降水主要降自雨层云间歇性降水主要降自层积云和高层云阵性降水主要降自积雨云毛毛状降水(毛毛雨)主要降自层云降水成因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雨和毛毛雨雪和冰针霰和米雪雨夹雪冰粒(冻雨)冰雹降水形态降水体雨雪霰霰米雪雹冰粒

降水强度(mm/24h)雪小雪<2.5中雪2.5~5.0大雪>5.0雨小雨0.1~10.0中雨10.1~25.0大雨25.1~50.0暴雨50.1~100.0大暴雨100.1~200.0特大暴雨>200.0突发气象灾害预警(暴雨)黄色6小时50mm橙色3小时50mm红色3小时100mm第四节水分与农业一、空气湿度与作物

适宜的湿度条件在作物生长季节,通常以日平均相对湿度在70-80%左右为宜,高于90%或低于60%都是不利的,高于95%或低于40%更为有害。降水量与作物降水强度与作物二、降水与作物三、作物水分临界期和关键期作物对水分供应要求最敏感的时期称作物水分临界期。作物对水分的需要与当地降水矛盾最突出的时期。作物临界期作物临界期冬小麦春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甜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