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初中化学实睑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
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还需要
考虑其他因素,如价格、资源、回收等;
(3)认识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Q)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进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3)树立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⑴金属材料的物理性同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别物质的变化。
教学工具
投影仪、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金属制品的挂图(如飞机、坦克、轮
船等)、铁架台(带铁圈)、铁片、酒精灯、绿豆粒大小的焊锡、锡、铅、火柴等
教学过程
学习情景
展示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和金属制品的图片(如飞机、坦克、轮船等)。
介绍:以上这些实物或图片中的物质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
的合金。
设问:看到这些实物或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发表感想]如:
1.想到金属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
2.感到金属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
3.想要知道它们是由什么金属制成的。
4.想知道制造不同的东西根据什么选用金属。
[新课引入]通过大家刚才的发言,可以看出大家对金属材料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
也对它们很感兴趣,当然也有很多疑问。本单元我们就来学习金属和金属材料。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2
第三节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目的
知识;了解并认识原子团;理解置换反应概念;掌握实捡室制取氢气的原理和方法,学会用
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能力;通过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和氢气的收集方法,对学生进行分析、推
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教育。
重点难点
氢气和实险室制法、置换反应。
教学方法
谈话法、实验启发法。
教学用品
仪器:试管、铁架台、漏斗、长颈漏斗、带单孔塞的导管。
药品:锌粒、铜片、镁片、铁片、稀硫酸、稀盐酸。
其它:火柴。
早在16世纪,瑞士医药学家帕拉塞斯就发现铁屑放在硫酸中有气体生成并可以燃烧,叫做
"可燃性空气"。
实验室就是用金属和酸反应来制氢气的。
是否所有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呢?怎样证明有氢气生成呢?清同学们看实验
课堂练习一(见附1)
指导学生做练习一
观察并填写实验记录:
A:稀硫酸色体。铜片色体。放在稀硫酸中。
B:铁片________色_________体.放在稀硫酸中把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C:锌粒______色______体。放在稀硫酸中把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D镁条______色______体。放在稀硫酸中把燃着木条放在试管口
简介氢气的发现。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教育。
引入新课
许多金属能与酸反应,通过实验现象,让同学比较在实验室用什么金属比较好。
取c试管内液体至蒸皿中,加热蒸干观察硫酸锌。
实验记录:
硫酸锌溶液_________色__________体。硫酸锌晶体____色________体。
使同学认识硫酸锌晶体。
回顾实验室制氧气用何药品?用何装置?应注意什么?
(提问后打出投影片)
制氢气用些套装置行不行?如何改进?
回忆并回答
思考后回答
复习实验室制氧气,引出实验室制氢气装置,达到以对比法加强记忆。
训练想象力
制氢气的一种装置
观察、思考与制氧气装置的.不同。
分析氢气制取装置,及注意事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为能随时加酸,不打产塞子,请同学们设计一下如何改进装置?
上图中A、B两套装置哪个好?为什么?你制氢气时选用哪套装置?在制氢气时应注意什么?
分析这套装置适合块状固体
不加热气体
思考并提出设计方案。
讨论后回答
B装置好,优点是能随时加酸。
A装置虽能随时加酸,但氢气可从漏斗逸出。
提高思维能力。
通过讨论加深理解和记忆。
回答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
介绍氢气的密度和溶解性,分析氢气收集方法。
氢气密度最小,用何方法收集?
氢气难溶于水,用何方法收集?
并进行演示,分析两种方法哪个方法为最佳方法?
有A、B两瓶气体放置在桌上,哪瓶是氨气正确的放置方法?为什么?
回答问题;
实验室收集氧气用法,因为氧气还可用_______法,因为氧气实
验收集氢气用法,因为氢气_____o还可用____法,因为氢气.
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氧气收集方法的复习,由同学根据氨气性质分析已氢收集方法。
对比加深记忆
提问思维能力
是否必须使用稀硫酸呢?
猜想
培养想象能力
以干杯代替稀硫酸制取并检验氢气
记录:
A.盐酸_____色_______体。与铁反应现象。
B.盐酸与锌反应现象_____
C.盐酸与镁反应现象
制氢气可用稀硫酸还可用稀盐酸。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写出A、B、C三个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什么叫化合反应?什么叫分解反应?
分析铁、锌、镁分别与稀硫酸、稀盐酸的反应属于化合化应还是分解反应?提出置换反应的
概念。
课堂练习二(见附2)
指导学生做练习二
回答问题:
叫化合反应。举一例。叫分解反应。举T列。
看书:置换反应概念,并找出关键词语.
做练习二
导出置换反应的概念。
提高分析问题能力,逐步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硫酸()中
叫硫酸根;硝酸()中叫硝酸根;氢氧化钠()中0H叫氢氧根;碳酸钠()中叫碳
酸根。
在化学反应里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像一个原子一样。
课堂练习三(见附3)
指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三
识记
做练习三
认识原子团
在反馈练习中提高学生的记忆。
及时巩固。
随堂检测(见附5)
独立完成
及时反馈
附1:课堂练习一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在反应物、生成物名称下写出相应的化学式。铁+硫酸一锌
+硫酸一镁+硫酸一实验室制氢气你选用和原因是0
附2:课堂练习二
写出下列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态式,并注明基本类型.铁在氧气中燃烧.加热氯酸钾和二
氧化猛的混合物制氧气。猝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根
据下列装置图回答:(填序号)
写出图中标有①〜④序号的仪器名称:
①,②,③④
实验室制备并收集氢气的装置是。制备并收集氧气的装置是。下图是某同学设计制取氢
气的装置,有三处错误,请指出错误会造成的后果,并加以改正。
附3课堂练习三
在下列化学式中原子团下画横线,并写出原子团名称。
化学式
原子团名称
下列各级物质中有相同原子团的是()
(A)和(B)和
(C)和(D)和
附4:课堂练习答案
(1)铁+硫酸一硫酸亚铁+氢气
(Fe)
锌+硫酸一硫酸锌+氢气
(Zn)
镁+硫酸一硫酸镁+氢
0
锌稀硫酸速率适中,气体纯净。(1)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2)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分解反应
锌+硫酸T硫酸锌+氢气置换反应4.B、C5.(1)试管酒精灯
铁架台集气瓶(2)B、EA、E或D(6)(略)
KCa
硫酸根硝酸根氢氧根碳酸根
A
附5:随堂检测
实验室制氢气选用的一组药品是()
锌粒与浓硫酸(B)锌粒与浓盐酸
(C)锌粒与硝酸(D)锌粒与稀硫酸
实验室制氢气若用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将试管内液体蒸干得到的物质是()
白色固体(B)硫酸锌(C)黑色粉末(D)硫酸和锌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氢
气(B)氧气(C)水蒸气(D)空气实验室收集氢气的最佳方法是排水法(B)向下排空
气法向上排空气法(D)以上各方法均可以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方法和仪器装置。
2.通过研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
难点: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出发,研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教学方法
自学、讲授与演示相结合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回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已经学过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引言〕碳在氧气中燃烧、碳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等都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气体,我们在实验
室里制取二氧化碳能否利用这些反应呢?
〔板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提问〕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要考虑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
〔讲解〕首先要考虑的是反应原理,即在实验室条件允许下(如加热、常温、催化剂)用什
么药品,通过什么样的反应来制取。我们先来讨论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板书〕
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讲解〕在实验室里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跟稀盐酸起反应制得。
〔板书〕
1.原料: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讲解〕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与碳酸,而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所以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
〔板书〕
2.化学方程式CaC03+2HCI==CaCI2+C02t+H20
〔设问)为什么不用核与氧气(或其他的)反应来制取二氧化腺?
[讲解]实验室里制取气体,不能只考虑一个反应能否生成要制的气体,还要考虑其他因素,
如反应条件、仪器装置在实验室是否易于实现等。
〔设问〕用什么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呢?
〔板书〕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展示〕装置并介绍各仪器名称。
〔提问〕为什么可以采用这样的装置?
〔讨论〕
1.怎样确定制取气体的装置?为什么可以用这样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为什么只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3.装置中的长颈漏斗能否用普通漏斗代替?可用其他仪器代替锥形瓶吗?
4.能用这个装置中的仪器,装配成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吗?怎样装配?
〔讲解〕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是根据所需药品的状态,反应条件来确定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反
应物石灰石(或大理石)是固体,盐酸是液体,反应是在常温下进行的。反应前可以将固体置于
锥形瓶中,液体在制取时从长颈漏斗中注入,液体与固体接触时生成的气体经导气管导入集气瓶
中。
2.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又能溶解于水,所以用这样的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
3.为了避免产生的气体从漏斗中逸出,必须使长颈漏斗的管口在液面以下,而普通漏斗颈
太短不合适。锥形瓶在装置中作为容器,可以用其他(如大试管、烧瓶、广口瓶)口径大小适宜
的容器代替。
4.这个装置的气体发生部分可以用来制取氢气,因为制氨气用的药品状态与制二氧化碳的
相同,反应也不需要加热。但收集方法不同,因为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又难溶于水。
〔引言〕下面我们就应用上述反应原理和仪器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
〔板书〕
三、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
1.制二氧化碳气体。
〔说明〕首先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演示实验〕在锥形瓶中放入数颗石灰石,从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注意观察锥形瓶内的
变化。
〔讲解〕瓶内产生大量气泡。
〔板书〕
2.怎样验证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演示实验〕将导气管插入澄清石灰水中。
〔板书〕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气体。
〔板书〕
3.怎样证明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演示实验〕将燃着的火柴伸到集气瓶口,注意观察。
〔板书〕将燃着的火柴伸到集气瓶口,火柴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气体已充满集气瓶。
〔小结〕实验室制取气体要考虑反应原理,装置及验证气体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
应原理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在常温下跟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根据反应物的
状态,反应条件及二氧化碳的密度,水溶性等,选择适宜的装置;由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
水变浑浊,由此验证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思考后讨论〕
能否用燃着的火柴验证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作业〕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简单介绍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使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灭火原理和常用灭火器有个初步
了解。
2.通过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与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的对照分析,提高学生归纳
综合知识的能力。
重点
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难点
联系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及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提高学生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分析和演示。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实验室用于证明二氧化碳气体已充满集气瓶的方法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引言〕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火柴熄灭,二氧化碳的密度又比
空气大,如果向燃着的'物质喷洒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就笼罩在可燃物上,使之与空气
隔绝而停止燃烧。这就是二氧化碳可以灭火的原因。目前有些灭火器就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二
氧化碳来灭火的.例如:泡沫灭火器.
〔板书〕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演示实验〕在吸滤瓶中注入纯碱(碳酸钠)的浓溶液,把用细线栓住的盛浓盐酸的试管小
心地放进吸滤瓶中,塞紧塞子。
〔讲解〕这个装置的原理跟泡沫灭火器基本一致。不用时正立,灭火时倒立。现在我们就用
它来扑灭火焰。
〔演示实验〕用废纸生一团火。压紧盖子将吸滤瓶倒转,对着火团喷射。注意观察吸滤瓶的
侧管有什么现象。
〔讲解〕纯碱与盐酸在吸滤瓶中急速反应产生大量的气泡,气体带着里面的溶液喷向火团使
可燃物停止燃烧。
〔设问〕怎样书写纯碱与盐酸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呢?
〔学生思考〕
〔提示〕比较纯碱(碳酸钠)与碳酸钙的组成,再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就
不难得出。
〔分析〕纯碱就是碳酸钠,与碳酸钙相比,有一相同的组成部分一碳酸根。而碳酸钙与盐
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正是由碳酸钙中的碳酸根与盐酸中的氢结合成不稳定的碳酸,再分解出
来的。所以碳酸钠与盐酸也有类似的反应。
〔板书〕Na2CO3+2HCI==2NaCI+CO2t+H20
〔追问〕如果是碳酸钾或者其他的金属碳酸盐与盐酸1或硫酸)有相似的反应吗?
〔学生板书〕碳酸钾与盐酸(或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K2CO3+2HCI==2KCI+CO2t+H2O(nEK2CO3+H2SO4==K2SO4+CO2t+H2O)
〔讲解〕用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与盐酸反应都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气体,那么实验室制取
二氧化碳是否可以用碳酸钠代替石灰石?泡沫灭火器中又能用碳酸钙代替碳酸钠吗?请同学们
课后思考。
实际生活中,灭火除了使用泡沫灭火器以外,还有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有关
这些知识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的选学内容。
〔边小结边板书〕
1.实验室利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CaC03+2HCI==CaCI2+C02t+H20
2.二氧化碳的检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气
体。
3.由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又比空气重,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
4.泡沫灭火器中的反应原理:Na2co3+2HCI==2NaCI+C02t+H20
〔作业〕略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4
1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
②了解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1.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活动与探究,学生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了解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
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2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
2.1教学重点
围绕课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使学生感受到化学
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2.2教学难点
燃烧条件的探究;认识灭火的原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3专家建议
4教学方法
探究式
5教学用具
1、媒体资源:自制课件
2、实验准备:
①把玻璃棒和小木条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
②点燃两支蜡烛,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
③把一沾水的棉花和干燥的棉花分别点燃。
④熄灭蜡烛的方法:沙土、剪刀、烧杯、湿布、水、胶头滴管、碳酸钠溶液、稀盐酸等。
6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录像]播放有关燃烧的潦头
[引入]燃烧着的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
见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观看录象
倾听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讲述]燃烧是一种常双勺现象,那么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条件吗?
[指出]氧气确实是燃烧所需要的条件,但是只有氧气,燃烧能发生吗?大气中也含有氧气,
可不见得到处在燃烧,可见氧气并不是燃烧的条件,那么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呢?
根据已有的知识,想到燃烧需要氧气
由实际到理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一、认识燃烧的条件
1、认识燃烧需要可燃物
[讨论]根据你的经9辞口想法谈一谈燃烧除了需要氧气外还需要什么条件?是不是所有的物体
都能燃烧?
[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判断哪些能燃烧,哪些不能?
思考回答: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
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设问]有了可燃物和氧气,燃烧是不是就能发生?例如空气中有氧气,放在空气中的火柴能
燃烧吗?怎样才能使火柴点然?摩擦起什么作用?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
[讲解]我们把可燃物用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做着火点。
[演示]探究实验
[讨论]:
1、实验中铁片上的白璘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铁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3、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4、综合上述讨论,可得出燃烧需要那些条件?
[归纳小结]
1、燃烧的定义
2、燃烧的条件
[思考]
1、如果不往煤炉里添煤,炉火还能继续燃烧吗?为什么?
2、炉门关得严严的,一点气也不通炉火还能继续燃烧吗?为什么?
3、如果把炉里正在燃烧的煤夹出来,煤能继续燃烧吗?
思考、讨论:
说明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观察实验
需要达到着火点
需要氧气
需要氧气
需要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思考、回答
根据探究实验,推导出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
根据讨论,有学生自己得出燃烧的条件,使学生有成就感。
进一步巩固燃烧的条件
[过渡]燃烧的火会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有时也会带来灾难。那么如果发生了火灾,
我们应该怎么灭火呢?可以根据所学的燃烧的原理进行思考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设问]根据燃烧的条件,我们应该如何来灭火呢?
[演示]实验7-1
[小结]灭火的原理
[讨论]根据灭火的实例,分析灭火的原理。
[活动与探究]灭火器的原理。
[媒体展示]几种常见的灭火器。
[讨论]
1、隔绝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小结]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
昨业]习题
7板书设计
课题1燃烧和灭火
①是可燃物;
一、物质燃烧的条件: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①可燃物与助燃物;
二、认识燃烧:②现象:发光、放热;
③实质:剧烈的氧化反应。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
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四、灭火方法和原理:②降低温度到物质着火点以下;破坏其一,燃烧熄灭
③隔绝空气(或氧气)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实验对探究的重要性及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2、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
3、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
4、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了解操作要求。
二、重点、难点
1、仪器的识记。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滴管的使用、加热试管里的液体药品。
2、滴管的使用。
三、课前准备
实验仪器及药品:试管、银子、药匙、量筒、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大理石、碳酸钠、
稀盐酸、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学习课题: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师活动:展示化学家的实验室图片,介绍科学家取得的成功与无数的实验是分不开,让学
生知道实验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观看、思考。你已经知道什么?
演示实验:
课题1固体药品的取用:
(展示药品):大理石、碳酸钠
(提出问题):1、将大理石放入试管内而不打破试管底,应如何操作?应用什么仪器取用?
2、如何将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内而不沾在试管壁上?应使用什么仪器?
(实验探究)
1、用银子夹取一块大理石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用药匙取少量碳酸讷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课题2液体药品的取用
展示药品:稀盐酸
(提出问题):L回忆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将一种饮料从瓶子倒到杯子中而不滴洒?
2、如何将稀盐酸倒入试管内?
(练习与实践):1、细口瓶的瓶塞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
挨着试管口?应快速倒还是缓慢地倒?
2、细口瓶倾倒时,为什么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倾倒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
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储等净化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变农村及自来水厂对水的净化方法的讨论与探究,了解净化水的方法,
初步学会过滤这种净化水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堂实验以及家庭小实验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大
胆实践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
吸附、沉淀、过滤、蒸储等净水方法
三、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过滤的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用品:烧杯、浑浊的天然水(河水或井水)、明风粉末、滤纸、漏斗、玻棒。教学过程
学习情景:出示一杯混浊的河水,一瓶矿泉水从物质的分类上,这两种水属于哪一类物质?里面
有哪些物质?海水呢?井水呢?自来水呢?
讲解: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含有许多可溶性的'和不溶性的杂质。在某些乡村没有自来
水,只能饮用河水,那么如何把河水变成生活用水呢?(明矶)有很多的方法可以使水得到净化。
下面,我们来了解自来水厂是如何净化水的。(结合教材P55),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大体上
是取水T沉淀T过滤一吸附一消毒一配水组织学生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在净化水的过程中,沉淀、过滤、吸附分别除去什么杂质?
2、其中过滤这步操作是怎样进行的?
板书:
一、除去不溶性杂质
⑴沉淀:除去不溶性杂质;
⑵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一贴,二低,三靠
讲解并实验:
1、向混浊的河水中加入明研;
2、制作过滤器
3、过滤,过滤过程中,应注意的要点是什么?可以什么物质代替实验中的滤纸和漏斗来过
滤液体?经过上述净化后的水看上去比较澄清了,但这水是纯净物吗?教材P55图中的活性炭
吸附池的作用?
吸附:既能除去不溶性杂质;也能除去可溶性杂质;
板书:
二、除去不溶性杂质
⑴吸附:既能除去不溶性杂质;也能除去可溶性杂质;
⑵蒸储(后面补充)
讲解并实验:通过实验来制取蒸储水
小结: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蒸储等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Q)知道一些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等的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3)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4)知道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阅读资料、联系实际等方法获取信息。
(2)运用比较、分析、联想、分类等方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讨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Q)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3)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4)树立为社会的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⑴铁的冶炼。
(2)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3)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4)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的意识。
教学难点
(1)对铁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初步探究。
(2)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教学工具
实验用具:Fe2O3、石灰水、贮有CO的贮气瓶、磁铁、铁架台、酒精喷灯、酒精灯、试
管、直玻璃管、橡胶塞、导管、火柴。
教学过程
引言
由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由于地
球上的金属资源是有限的,故我们需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和有效的保护。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金属资源概况
[讲解]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于地壳和浩瀚的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
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矿物
形式存在.含有矿物的岩石称为矿石.工业上就是从矿石口来提炼金属的.
[清学生观看课本图8-16.8-17、8-18等有关金属资源的图片。或展示矿石样本或放
录像]
[过渡]不同种类的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并不相同。它们在地壳中呈怎样的分布趋势呢?
请大家看课本P15"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的资料。
[问]人类目前普遍使用的金属有哪些?
筒铁、铝、铜等。
[追问]这是否和它们在地壳中的含量有一定的关系呢?
[生]肯定有!因为铝、铁在地壳中的含量是所有金属中最多的。
[疑惑]铜的百分含量远小于铁和铝,为什么也普遍使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呢?
[可让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总结]这主要与铜的性质和铜的提炼成本有关。
[追问]那么,自然界含铁、铝、铜的矿石主要有哪些呢?它们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生]含铁的矿石主要有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菱铁矿(主
要成分是FeC03);含铝的矿石主要是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2O3);含铜的矿石主要是黄铜矿(主要
成分是CuFeS2)和辉铜矿(主要成分是Cu2S)o
[承接]我国的金属矿物分布怎么样?
[引导学生看课本有关内容]
答案:矿物种类齐全,矿物储量丰富,其中铝、铝、钛、睇等储量居世界前列,铜、铝、镒
等储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补充]虽说我国矿物种类比较齐全、矿物储量比较丰富,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主
要矿产品进口量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增长很快,主要
矿产资源短缺的态势日益明显.如果地质勘探无重大突破,21世纪初,我国矿产资源将出现全
面紧缺的局面。
[过渡]现在,人类每年都要向地壳和海洋索取大量的金属矿物资源,以提取数以吨计的金属。
其中,提取量的是铁。把金属矿物变成金属的过程,叫做金属的冶炼。炼铁的过程称之为铁的冶
炼。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铁的冶炼的知识。
二、铁的'冶炼
[介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从公元1世纪起,铁便成了一种最
主要的金属材料。
[引导学生观看图8—19(我国古代炼铁图)]
【讲解]钢的主要成分就是铁。钢和铁有着非常广泛和重要的应用,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
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水平。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钢铁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1949年,我国
的钢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1996年,我国的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居世界前
茅。
[引导学生观看图8—20(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炼铁高炉)和图8—21伪纪念1996年中国钢产
量突破1亿吨而发行的邮票)]
[介绍]我国辽宁鞍山、湖北大冶、四川攀枝花等地都有大型铁矿。
[过渡隘矿石是怎样炼成铁的呢?现以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e2O3为例,来学习研究如何实现
铁的冶炼。
[启发]比较Fe2O3与Fe的组成差异,设想用什么方法或试剂去完成铁的冶炼。
[学生讨论]Fe2O3与Fe在组成上只相差一种元素,即氧元素。要使Fe2O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付费搭建店铺合同范本
- 内墙抹灰施工合同范本
- 农民工工资付款合同范本
- 关于规范使用合同范本
- 办公辅助岗位合同范本
- 住宅消防维修采购合同范本
- mind+ 星球大战 教学设计
- 出售货架合同范本
- 与劳务外包签订合同范本
- 勘探合同属于合同范本
- 2024年广东省2024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一)一模 化学试卷(含答案)
- 半导体行业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
- 2024年山东省春季高考技能考试汽车专业试题库-下(判断题汇总)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绿色小卫士 单元作业设计
- 戏曲鉴赏完整版剖析课件
- 《幼儿园经营与管理》课件
- 热化学储热耦合高温相变储热多物理场协同调控机理
- 赵匡胤:中国北宋时期的开国皇帝2
- 中国纺织服装制造业年度授信政策指引研究报告
- 零基础学机器学习
- 西方绘画艺术流派(最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