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教材复习2025年中考总复习·物理1.能描述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能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4.能运用物态变化知识来说明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考点课本内容摘要温度①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温度的常用单位:摄氏度(℃)。②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准确的,要准确地判断和测量物体的温度,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③宏观上温度的高低,在微观上指的是物体内部组成物质的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越高,表示分子运动越剧烈。考点课本内容摘要温度计原理①普通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②自制温度计:用瓶、橡皮塞和玻璃管制作成如图装置。在瓶里装有颜色的水作为“测温物质”。正确标上刻度,便制成了简易温度计。③在玻璃管上标刻度:a.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液柱的位置标“0”;b.放在标准气压下的沸水中,液柱的位置标“100”;c.在这0和100间分成100等份,则每一小份表示1℃。(续表)考点课本内容摘要常见温度计①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即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其次,要看清它的分度值,也就是一个小格代表多少。②正确使用温度计:a.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b.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在液柱稳定后才开始读数,完成读数后才能把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取出。(续表)考点课本内容摘要体温计①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量程为35~42℃。所以不能放到热水中消毒,正确的消毒方法是用酒精擦拭。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③每次使用前都要用力把水银甩回玻璃泡中。这是利用水银的惯性来完成的。(续表)考点课本内容摘要物态变化①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这种现象叫做物态变化。②固态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液态有固定的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续表)考点课本内容摘要探究熔化和凝固过程①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②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③实验:把海波装进试管中,用酒精灯进行加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同时观察海波的状态变化。④晶体熔化的条件:a.温度达到熔点,并非开始加热就熔化。b.继续吸热。停止加热,熔化就会停止。(续表)考点课本内容摘要晶体和非晶体①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②冰、萘、金属等都是晶体;玻璃、蜡、松香、沥青等都是非晶体。③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④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续表)考点课本内容摘要汽化蒸发①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是个吸热的过程。汽化后体积明显变大。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②蒸发是时刻都在发生的一种分子运动现象。③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且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就越快。④蒸发是一个吸热带走热量的过程,所以有制冷的作用。如:身上汗水的蒸发能降低体温;有风时,游水上岸的人会打冷颤等。(续表)考点课本内容摘要探究沸腾过程①沸腾是液体温度达到沸点时,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②实验:用酒精灯对水进行加热,并插入温度计,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同时,认真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并根据实验数据绘成图象。③沸腾的条件:a.吸收热量;b.温度达到沸点。也就是说,液体不是加热就一定沸腾;停止加热,也不会沸腾。④实验中,如果发现水沸腾的温度低于100℃,很可能是因为当地海拔高,气压低。(续表)考点课本内容摘要沸点①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在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②不能简单地说“水的沸点就是100℃”,因为液体的沸点还随液面气压变化。气压越高,则沸点越高。如在高山、高原地区,气压偏低,水的沸点是80℃;而高压锅里,水沸腾时的温度可以达到130℃。(续表)考点课本内容摘要液化①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是汽化的还原过程,要放热。液化的两种方法:遇冷(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②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我们平常看到的冒“白气”、雾气等,其实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③露珠、雾气等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但热水冒出的“白气”是来自于物体内部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续表)考点课本内容摘要升华和凝华①固态的物质能直接变成气态,这过程叫做升华。如冰冻的衣服能慢慢地变干;冰雕未见熔化,但体积越来越小。升华是一个吸热的过程。②干冰是固态的CO2,极不稳定,很容易升华变成CO2气体,同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温度明显下降,常用于人工降雨。③气态的物质也能直接变成固态,这个过程叫做凝华。如冬天的雪,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树枝上的雾凇,草丛中的霜。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续表)1.(1)物体的体积是随温度变化的。一般地,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体积________,这种现象叫________。常用温度计就是根据测温物质的________规律制成的。如图甲,当温度升高时玻璃管中的液柱将________。甲乙
(2)如图乙是伽利略最早发明的第一个气体温度计,当温度升高时,玻璃管中的液柱将________。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凝固点沸点水银-39℃357℃酒精-117℃78℃
(3)陈军同学想自制一支能测水沸点的温度计,如下表中两种测温物质,他应选用______。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制温度计时,把________________的温度定为“0”,把_______________的温度定为“100”,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每一小格表示1℃。
请在图中标出25℃和80℃的位置。说明你标度的方法。提示:物体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是线性的,所以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
3.(1)请指出图中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存在的两个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_______,读数是_______℃。说说使用温度计的注意事项。
(2)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________的性质制成。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______;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是因为体温计上有个________。讨论并归纳: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的不同。(3)若用如图甲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A.37℃B.38℃C.38.5℃D.39℃4.任何两物态间都可以发生转化,请把下图完成:说明:物质由低能态向高一级能态转变,需要能量(吸热);相反,由高能态向低能态转变,则要放出能量(放热)。5.(1)如图所示图象,如果说这可能是玻璃的熔化图象,你相信吗?答: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们可以把固体分成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它们的区别是什么?你知道的晶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晶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甲、乙、丙是反映物质三种不同状态时的分子排列的示意图,那么:t1时刻的分子排列应该跟图_______对应;t4
时刻的分子排列应该跟图_______对应。请说明理由。①②③④⑤(4)物质在t2
时刻的内能________在t3
时刻的内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区分下面五种图象吗?分别写出图象名字,并用语言描述图象特征。
6.(1)“太阳出来了,大雾散开了”这是物质由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态的过程叫________。汽化是一个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的过程,哪些现象可以说明这点,请举例说明。 (2)如图甲是上海世博会上使用的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喷出水雾。利用超声波具有比普通声波更强烈的________,从而把水滴打击为很细小的水雾喷出,水雾是一种________,在风的吹动下,容易变成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气态”),这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过程,会向周围物体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甲乙丙
(3)要想去除水分,可以用图乙中两种方法:①放在太阳下,慢慢地变干;②用火加热至沸腾。
你知道这两种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说说看。(4)如图丙,是我们平常用于炖汤的炖盅。请写出热量传递的过程:火→_____________________。煲里的水会沸腾吗?炖盅里的水会沸腾吗?为什么?
7.(1)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物质由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_态的过程叫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这是一个______(填“吸热”或“放热”)的过程。
(2)一般来说,要使气体液化,就必须让气体内能减少(从高能态降到低能态)。减少内能有两种方法:①遇冷降温,放出热量——热传递;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解释甲、乙、丙中小水珠和“白气”形成的原因。甲乙丙
(3)比较丙图中左、右两房间的室温,应该是________房间室温高,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如题图甲、乙两图象:甲乙
(1)属于“冰融化”的是________图;属于“水结冰”的是________图。
(2)水是在________℃时开始结冰的;冰是在________℃时开始熔化的。也就是说,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________的。 (3)用0℃的水和0℃的冰进行冷却,谁的效果好?为什么? (4)物质凝固总共历时________min,你判断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图象,下面判断谁对谁错:) ) )①A到B时刻,物质已经开始熔化。(②A到D的整个过程都是熔化过程。(③C到D时刻,物质已经变成气态。(④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9.(1)车厢里的清新剂有两种:如题图甲是一种车厢香水,如图乙是一种固体空气清新剂,同样能去除车厢异味。请从物态变化的角度分析两者的异同。甲乙
(2)树枝上形成的冰挂(雾凇)是空气中的________形成的固态物,这是一种________(填物态变化)现象,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过程。你知道的凝华现象还有__________________。(3)用久的白炽灯玻璃发黑,是因为钨丝在高温下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你知道的升华现象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10.认真学习“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面问题:(1)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需要______(填“吸热”或“放热”);(2)过程②中,水蒸气将________成小水珠或________成小冰晶,便形成了云;(3)过程③中,较大的冰晶从高空落下,通过跟空气的摩擦使其________成小水珠,就是雨。11.填写物态变化:(1)加油站有“禁止吸烟”的警示,是因为汽油容易________跑到空气中。(2)家用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____的方法使石油气________后灌入钢瓶里的。(3)干冰人工降雨法,是往云层中洒干冰,利用干冰________时,大量吸热,创造低温条件。(4)到南极考察使用的温度计不能是水银温度计,是因为在如此低温的情况下水银已经________。(5)秋天的早晨常出现大雾,这是________现象;当太阳出来后大雾就散开了,这是________现象。一、考查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
例题1:(2022·广东)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直管内的水银______(填“能”或“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如图中的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分析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读数前应先清楚分度值,也就是每一小格表示的数值。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图中读数为36.5℃。
从测温物质来说,体温计用的是水银,银白色,灵敏度更高;常用温度计一般是煤油,染成红色。
在结构上,体温计有段细管(“缩口”),水银能上不能下,所以可以离开人体读数,而使用前要把细管上方的水银甩回玻璃泡中。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不能;36.5。名师点拨
温度计的读数还要先弄清“0”(零刻度线)的位置,这样才能确定当时的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试一试:如右图的两温度计,分别是测量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___℃。)1.(2022·枣庄)下列对体温计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5℃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C.某同学的体温是36.6℃,该同学体温正常D.利用体温计也可以测量液体的温度答案:C2.(2024·连云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下面四幅图中,操作正确的是()ABCD答案:C
3.(2023·北京)小强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在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一个简易温度计就完成了,如图甲所示。小强将简易温度计分别放入温度不同的水中,观察到细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乙、丙所示,则图________所反映的是放入温度较低的水中的情况。答案:丙
4.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象征了气温的变化,要准确地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温度计进行测量。如图甲是一个自制温度计,把它从热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可观察到细管中液面的位置缓慢变________;在读数时,乙图中的_______(填“A”“B”或“C”)方法是正确的;请读出丙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温度计的单位是摄氏度)答案:低B
20
二、考查六种物态变化现象例题2:(2022·包头)“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关于节气中物质状态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谷雨”——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白露”——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小雪”——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分析本题考查六种物态变化现象,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雨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B正确;霜是固态的小冰晶,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C错误;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D错误。故答案为:B。5.(2022·广东)小明发现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升华C.汽化D.液化答案:B
6.(2024·牡丹江)据《天工开物》记载,“晒纸”是造纸工艺的流程之一,其做法是将湿纸放在阳光下晒干。“晒纸”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凝固B.汽化C.升华D.液化答案:B7.(2023·南充)诗词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对下列诗句中所包含的物理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白日黄流涨渭城,三更风紫尽成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D.“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泪”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答案:C8.(2022·济宁)如图表示某晶体的物态变化过程,其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物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为气态 B.甲→乙的过程需要放热 C.乙→丙的过程与露珠形成过程相同 D.BC段对应的温度为该晶体的熔点
答案:D
三、考查水蒸气的液化和凝华现象
例题3:冬季,通常可以看到教室的窗玻璃上附着一层小水珠,当室外气温更低时,还会看到窗玻璃上结有冰花。下列关于水珠、冰花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它们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B.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外一侧C.它们均是水蒸气液化形成D.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内一侧
分析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就是雪、雾、露、霜等,都是温度下降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或凝华形成的,如图所示。 本题考查常见的生活现象:玻璃窗上出现的雾气和冰花,前者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都是出现在温度较高的室内一侧。故答案为:D。名师点拨如果是“夏天开冷气、冬天开暖气”的问题,同样雾气(或冰花)都会出现在温度高的一侧。
此外,关于“白气”现象。要特别注意:“白气”不是水蒸气,因为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我们看见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看得见”的小水珠。热的“白气”,其水蒸气来自物体内部,如热水“冒出”白气、人嘴里呼出的白气等。冷的“白气”,其水蒸气来自周围的空气中,更像是冷气“来袭”,如棒冰周围冒出的“白气”。)9.(2023·锦州)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B.盛夏,清晨河面上出现薄雾C.深秋,清晨草叶上出现白霜D.严冬,冰雕没有熔化却变小答案:C
10.2024年3月4日,广州进入“回南天”,户外的暖湿气流遇到室内温度较低的瓷砖后,这些瓷砖出现了“流汗”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汽化现象B.此过程水蒸气需要吸热C.开窗通风可以有效缓解“流汗”现象D.提高室内温度可以有效缓解“流汗”现象答案:D
11.(2023·宜昌)如图所示,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鸡蛋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出现许多小水珠,关于小水珠形成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箱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鸡蛋内部冒出的“寒气”液化形成的C.鸡蛋内部的水渗出壳外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答案:D
12.(1)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这层霜是由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2)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会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__(填“内侧”或“外侧”)。
(3)将分别装有热水和冰水的两只玻璃杯,在室内放置一段时间,两杯壁上都会出现小水珠,其中在内壁上出现水珠的是装__________(填“热水”或“冷水”)的杯。答案:(1)水蒸气凝华(2)放热内侧(3)热水
四、考查晶体熔化、凝固现象
例题4:图甲是小峰在标准大气压下“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甲乙丙(1)实验前按____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是__________℃。
(3)图丙是小峰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4)由丙图可知,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是_______J/(kg·℃)。[c液=4.2×103J/(kg·℃)]
(5)试管中的固体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液体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沸腾。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晶体熔化、内能变化、比热容大小等问题。
(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且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因此必须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由图乙可知,温度在0℃以下,分度值为1℃,故物质此时的温度为-2℃。
(3)由图丙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变,故该物质是晶体,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
(4)我们可以判断这种物质是冰,熔化后是水,而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然后,由于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由图可知,该物质在0~2min时间内处于固态,加热了2min,温度升高了3℃;而6~10min时间内处于液态,加热了4min,温度同样升高了3℃。然后利用吸热公式求出固态下的比热容。
(5)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并且不断吸热。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小试管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2)-2;(3)增加;(4)2.1×103;(5)不会。名师点拨
物体吸收热量后,内能增大,但温度不一定升高,也就是分子运动的平均速度并没加快。其实,增加的内能是用于改变物质分子的排列结构,宏观表现为状态的改变、体积的改变。所以通常是在熔点或沸点时,吸收热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13.(2022·广州)一种合金魔术道具,久握在34℃的手中不会熔化,放在60℃的水中会熔化,则该合金的熔点可能是()
B.30℃D.70℃A.16℃C.47℃答案:C14.(2024·滨州)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熔化过程持续了25min C.该物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熔化前后,该物质的比热容不变
答案:C
15.(2023·无锡)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冰________热量,温度升高。当冰开始熔化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冰属于晶体。答案:吸收0保持不变
16.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吸收热量;在加热到第6分钟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答案:需要固液共存
五、考查蒸发和沸腾例题5:如图所示,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分析液体沸腾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需要继续吸热,但沸腾时温度不再改变。锅里的水达到沸点后继续吸热会沸腾,但温度不再改变,所以,碗内水的温度等于水的沸点,但碗内的水跟锅里的水没有温度差不能继续吸热,不会沸腾。
故答案为:C。
17.(2023·成都)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丰富,体验感强,深受同学们喜爱。下列实践活动中,主要是为了加快水分蒸发的是()
B.为移栽的瓜苗盖上地膜D.将潮湿的稻谷摊开晾晒A.给果树剪掉多余的枝叶C.给山坡上的小树苗浇水答案:D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18.(2023·哈尔滨)关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A.水沸腾时,大量气泡在水中生成,上升、变小B.水沸腾时吸热且温度不变C.水的沸点可能低于100℃D.提高水的初温,可缩短实验时间答案:A...
19.(2022·温州)《天工开物》记载的“透火焙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如图)。给)墙壁烤火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要原因是( A.升高湿纸的温度 B.增大湿纸的表面积 C.改变湿纸中的液体种类 D.加快湿纸表面的空气流动
答案:A
20.(2024·连云港)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当水沸腾时,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将_________(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沸腾时继续吸热,水的温度__________。实验中,有三组同学选用同样规格的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却不同,同学猜想可能是温度计本身的差异引起的。为了验证同学的猜想,你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将三支温度计放入同一杯沸水中进
答案:逐渐变大行观察六、考查热现象的实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晶体熔化、水沸腾)例题6:(2022·陕西)物理学习小组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装置如图甲所示。(1)安装实验器材应按照____________(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温度/℃85868890929496989898989898
(2)在水温升高到85℃后,每隔1min读取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将所得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由实验可知:水沸腾时需要________,但温度____________。
(3)在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__℃,由此可知当地大气压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4)初步得出结论后,等水温降至85℃以下,另一位同学继续利用该装置再次进行实验,并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从两次实验的图象中可看出,水从85℃加热至刚沸腾时,所用_______不同,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不同。甲乙分析(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即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由实验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从第7分钟开始,水的温度保持98℃不变,故沸点是98℃;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由于当时沸点低于100℃,所以当时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4)如图所示,从两次实验的图象中可看出,水的初温相同,加热条件完全相同,两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第五单元爱护动物群文阅读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2025年星巴克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2025年海南工商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审定版
- 2025年吉林省吉林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版
- 全国清华大学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5课《美好记忆-网上相册》教学设计
- Module6 Unit2 The WWF is working hard to protect them all.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2-2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修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金融企业会计第八章证券公司业务的核算
- 2025新外研社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默写表
- 2024下半年上海事业单位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行业研究报告
-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安全检查记录表
- GB/T 38153.1-2024印刷技术测试印样的实验室制备第1部分:浆状油墨
- 2024高考物理考试大纲
-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5000字
- 2024年护师类之护士资格证考试题库
- 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共100张课件)
- 委托调解民事纠纷协议书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