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第1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第1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第1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第1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第1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1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基础巩固一、单项选择题(2024·江苏南京重点中学期中卷)下图示意某市土地利用状况。读图,回答1~2题。1.图中①②③三种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A)A.①—居住用地②—商业用地③—工业用地B.①—商业用地②—居住用地③—工业用地C.①—工业用地②—居住用地③—商业用地D.①—居住用地②—工业用地③—商业用地2.据图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甲地可发展服装加工业 B.乙地可建设大型批发市场C.丙地可建设大型商务区 D.交通线路布局特别合理【解析】第1题,①占地面积最广,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外围,应为居住用地;②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和街角路口等交通便捷的区域,应为商业用地;③主要分布在城市外围交通便捷区域,应为工业用地。第2题,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以布局在居民区内,便利工人上下班,甲地可以发展服装加工业;乙地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但商业活动以零售为主;丙地位于城市环路和向外联系的干道沿线,主要服务本市及市外市场,商业活动以批发为主;铁路穿过市区,严峻干扰市区交通,并带来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问题。下图示意某市某区的昼夜人口改变。读图,回答下列3~4题。3.卧城是指大城市四周担当居住职能的卫星城。该市卧城位于该区的(A)A.东部 B.东南部C.北部 D.西南部4.下列对图中四处功能区的推断,正确的是(D)A.①处为高新产业区 B.②处为休闲消遣区C.③处为中心商务区 D.④处为商住混合区【解析】第3题,昼夜人口改变反映的是城市人口空间活动的改变。卧城的人口应当是昼少夜多,因为白天去上班,晚上回家休息。图中卧城应在③处,位于东部。第4题,①处人口昼夜均少,说明人口分布和流淌均小,应是郊区;②处人口昼多夜少,应是工业区(如工厂等);④处人口昼夜均多,应是商住混合区。下图为“印度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下图中最能反映上图PQ沿线地租改变的曲线是(C)A.Ⅰ B.ⅡC.Ⅲ D.Ⅳ6.下列关于图中功能区及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C)A.化工园区的布局是合理的B.创业园区的布局是不合理的C.甲住宅区为高级住宅区D.该城市的空间结构为扇形模式【解析】第5题,自城市中心向外围,地租渐渐下降。通过分析可知,从P到Q,先后经过住宅用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地租由低到高再到低,所以Ⅲ曲线的地租改变最符合。第6题,化工园区位于城市河流沿岸,会导致河水污染,从而影响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水;创业园区等高新技术产业区,一般会选在靠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环境美丽、交通便利的地方,图中满意这些要求,分布是合理的;甲处住宅区,靠近创业园区,环境美丽,最可能为高级住宅区;该城市的空间结构为同心圆模式。7.下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B)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 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 D.节约基础设施投资【解析】由各城区布局分散这一信息可以推断居民出行距离、各区之间联系和基础设施投资的关系,从而解除选项A、C、D。再依据城区四周林地面积大这一信息可得出答案。二、综合题8.下图是“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X、Y、Z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__商业区__、__住宅区__、__工业区__。(2)下面能正确表示上图中A—B虚线地租水平改变特征的是(B)(3)假如你是一名房地产开发商,将在该城市的a、b、c、d四个地块中选一处建设高级住宅区,你认为哪一块最合适,简要说明理由。__d__d地靠近文化区;地势较高;空气清爽,环境美丽;噪音污染少;靠近河流,且在河流上游。__【解析】第(1)题,依据功能区的特征及分布回答。第(2)题,影响地租水平的因素有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市中心交通便捷程度最高,地租水平最高,从市中心延长出的干道与街道的交会处,地租水平较高。第(3)题,高级住宅区往往与文化区为邻,地势较高,环境较好,读图可回答。综合提升一、单项选择题(2024·贵州贵阳模拟卷)下图示意我国中西部某地区的地租等值线分布,①②③三地分别为三个城市的商业中心且地租相等,相邻等地租线的差值相等。读图,回答1~2题。1.当N点地租等于M点地租时,H点地租可能(C)A.小于E点地租 B.等于E点地租C.大于F点地租 D.等于F点地租2.从地租改变的一般规律看,G地最可能是(D)A.住宅区 B.工业区C.交通用地 D.农业用地【解析】第1题,①②③三地地租相等,则由中心向外改变幅度应相同,即M点与F点的地租相等。N点地租等于M点地租,则H点地租大于M点和F点,也大于E点,C正确。第2题,由图可知,G地离商业中心远,地租低,且面积大,最可能是农业用地,D正确。3.(2024·北京卷)城市某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该城市(A)A.Ⅰ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 B.Ⅱ区相宜建垃圾填埋场C.Ⅲ区商业网点最为密集 D.Ⅳ区城市热岛效应最强【解析】据图可知,Ⅰ区位于市中心,土地利用强度大,说明建设用地面积大,而城市中心一般为中心商务区,因此可推断Ⅰ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A正确,C错误;Ⅱ区离市中心较近,不相宜建垃圾填埋场,B错误;Ⅳ区位于郊区,远离市中心,城市热岛效应较弱,D错误。故选A。(2024·全国卷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回答4~5题。4.依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想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A)A.中心商务区 B.森林公园C.大型住宅区 D.产业园区5.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C)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解析】第4题,甲、乙、丙位于城市中心旁边,站点等级高,距离近,交通便利,应为人口最密集的中心商务区。B错:森林公园的人流量较小,旁边站点的等级应较低。C错:大型住宅区占地面积大,一般不会布局在交通最为便利、地价高的城市中心。D错:产业园区一般位于市区外围、交通便利的地方。第5题,C对,A错:读图可知,地铁沿线分布着多个一级站点,因而有多个核心,故该城市的空间形态是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D错:由图中的城市环线可以判读出城市空间形态为团块状。空间的极度扩散是目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低碳城市是将来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某学者通过构造城市空间形态低碳绩效模型,对城市空间增长的典型模式进行分析,从公共服务中心的出行距离角度探究城市空间增长的低碳化模式,为城市规划实践供应理论支持。下表为“我国某市公共服务中心的平均出行距离比较表(单位:千米)”。据此并结合“典型城市增长模式及其公共服务中心分布图”,完成6~7题。现状圈层增长模式双城增长模式新城增长模式市级3.403.503.316.17区级1.861.951.841.87综合2.212.332.212.946.城市空间增长模式中最优的低碳化模式是(C)A.现状 B.圈层增长模式C.双城增长模式 D.新城增长模式7.下列说法中,符合“新城增长模式”的是(C)A.位于平原地区的城市发展没有自然条件的阻挡和限制B.两个规模、功能在同等水平上的组团在空间上结合C.新城限制中心城市人口增长的规模D.城市发展向各个方向均衡无限增长【解析】第6题,由材料知,从公共服务中心的出行距离角度探究城市空间增长的低碳化模式,出行距离越短,化石燃料运用量越少,越低碳环保。表中显示,双城增长模式平均出行距离最短。第7题,新城增长模式的各个新城之间,不肯定没有自然条件的阻挡和限制;两个规模功能在同等水平上的组团在空间上结合是双城增长模式的特点;新城增长模式是为了疏散中心城市人口,因此应限制中心城市人口的增长规模,故选C正确;新城发展应合理规划,避开城市向各个方向均衡无限增长。二、综合题8.下图是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影响该城市各功能区向外扩展的主要素是__交通__,在A、B、D三处,最相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D__处,其理由是__位于河流的上游,水质好;接近旅游观光带,风景美丽;接近文教区,基础设施完善;地势较高,环境好__。(2)拟在甲、乙两卫星城镇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区,该高新技术产业区应建在__甲__城镇,其理由是__接近科研机构,科技力气雄厚;接近高速马路和飞机场,拥有高效便捷的交通:环境美丽__。(3)当地政府拟在A位置规划一化工厂,是否合理?试分析缘由。__不合理__化工厂属于会造成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的工业;A地不在盛行风的垂直郊外(工厂的废气会污染轻工业、住宅和甲卫星城);位于卫星城的河流上游;该处位于市区。__【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