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讲义新人教版选修4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34/32/wKhkGWepfESAUCxKAAHq0GbCDA4230.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讲义新人教版选修4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34/32/wKhkGWepfESAUCxKAAHq0GbCDA42302.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讲义新人教版选修4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34/32/wKhkGWepfESAUCxKAAHq0GbCDA42303.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讲义新人教版选修4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34/32/wKhkGWepfESAUCxKAAHq0GbCDA42304.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讲义新人教版选修4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34/32/wKhkGWepfESAUCxKAAHq0GbCDA423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课标要求]1.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心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3.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目标导航]1.明确秦朝统一的历史条件,了解秦始皇兼并斗争的经过及结果。2.了解秦建立中心集权制度的主要史实,分析封建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对后世产生的重大影响。3.结合秦始皇的历史活动,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一、秦统一六国1.历史条件(1)客观条件经济基础商鞅变法使秦国经济快速发展,为统一天下供应了物质基础政治基础争霸、兼并斗争使国家由区域性统一向大一统发展群众基础常见的斗争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人民渴望统一(2)主观条件①个人作用:秦王嬴政拥有政治家的博大胸怀和气度,为了实现统一,广泛吸引各国贤士。②策略得当:先弱后强,远交近攻,分化离间。2.过程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思维点拨1.局部的统一、封建经济的发展、民族融合的发展、人们渴望统一,因此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定趋势。2.秦的统一是秦王嬴政顺应了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趋势的结果,是历史潮流的必定产物,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只是秦统一的缘由之一。二、建立统一集权国家1.建立集权(1)皇帝制度:自称始皇帝,集大权于一身。(2)三公九卿制官职职责三者关系丞相百官之长,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三者之间互不统属,都对皇帝负责太尉武官之长,管军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负责监督百官重点精讲丞相等三公的设置加强了专制集权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者之间各自分权,互不统属,都对皇帝负责,由皇帝任命,使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手中。(3)郡县制:在全国设36郡,郡下设县,避开国家重新分裂。思维点拨郡县制代替分封制,行政任命代替宗法血缘关系,加强了中心对地方的限制,是一种历史的进步。2.巩固统一(1)奠定疆域: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心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2)文化方面:统一文字,以秦小篆为统一的文字。(3)经济方面: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4)水陆交通: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史论要旨秦始皇在文化上实行统一的措施,其前提是国家的统一,其作用是巩固了政治上的统一,影响深远。三、秦始皇的暴政1.表现(1)焚书坑儒①焚书: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保藏医学、占卜和种植等方面的书,其余一律集中焚毁。②坑儒:因为一些儒生指责秦始皇滥施刑罚,秦始皇将460余名儒士活埋。(2)修筑长城下令把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扩建,由于工程艰难,施工条件简陋,民夫大量死亡。(3)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骊山墓,加上伐南越、戍边疆等其他徭役,导致民怨沸腾。归纳总结秦始皇“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进一步解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见解,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焚书坑儒”虽然加强了思想限制,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胜利,但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不利于社会发展,钳制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毁灭了古代很多典籍,造成文化史上难以弥补的损失。2.评价(1)功: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心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2)过:实行暴政导致秦朝很快灭亡。易错提示秦朝亡于其暴政,而不是亡于其创立的政治制度(如郡县制)。学问图示主题一秦统一六国史料一天下之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梁启超史料二假长此不获统一,岁岁交糜烂其民而战之,其惨状将伊于胡底。——梁启超史料三(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史记·商君列传》[史料解读](1)史料一说明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定趋势。(2)史料二说明假如长期不能统一,诸侯混战带来的惨状不知到什么地步为止。(3)史料三说明商鞅变法取得明显效果,秦国力增加。[问题思索](1)史料一为什么说“天下之趋统一,势也”?(2)史料二为什么说“不获统一……惨状将伊于胡底”?(3)史料三体现出秦始皇胜利统一中国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兼并斗争频繁,大诸侯国兼并小诸侯国,最终形成战国七雄的局面,实现了区域性统一,故“天下之趋统一,势也”。(2)长期战乱使人民饱受斗争之苦,社会经济遭遇破坏。(3)经过商鞅变法,秦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风气有较大改进,为统一天下创建了条件。秦统一六国的条件(1)客观条件①经济基础:封建经济的发展要求结束分裂,同时又为统一供应了物质基础。②政治基础:争霸、兼并斗争使国家由区域性统一向大一统发展。③民族基础:各民族逐步融合,民族凝合力增加。④群众基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割据混战,加重了人民的困苦,人民厌战、渴望统一。⑤思想基础:法家关于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心集权国家的理论。(2)主观条件①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具备了进行统一斗争的条件。主题二全面评价秦始皇史料一皇帝之功,①勤劳本领。②上农除末,黔首(指平民)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用心致志的意思),③器械一量,同书文字。④日月所照,舟舆(指船和车)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忧恤黔首,朝夕不懈。……举错(同“措”)必当,莫不如画。——始皇二十八年《琅琊石刻》史料二1973年8月5日,毛泽东作《读〈封建论〉呈郭老(指郭沫若)》①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议。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史料解读](1)史料一主要讲解并描述了秦始皇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①是说其勤于政务,②是重农抑商,③是指其统一度量衡和文字,④是说其在交通方面的成就,建设全国水陆交通网。[问题思索](1)指出史料一中哪些内容符合秦始皇的历史史实。(2)史料二中的“焚坑事业”指的是什么?毛泽东在诗中认为“焚坑事业要商议”,结合所学学问,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1)勤于政务,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和文字,建设水陆交通网,实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确立一整套先进的制度和规范。(2)指的是焚书坑儒。理解:秦始皇限制思想的手段野蛮残暴,是对文化的摧残,对政治生活也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但在当时条件下加强思想限制有利于巩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应辩证地看待这一事务。1.秦在统一的过程中灭掉了六国,下列国家被秦灭亡的先后依次应是()①韩国②魏国③楚国④齐国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 D.①③④②答案A解析秦始皇灭掉六国的依次是韩赵魏楚燕齐,A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错误。2.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闻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答案C解析作为最高统治者,嬴政认为自己灭六国,建立了幅员宽阔的大一统的国家,“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因而称“皇帝”,这是对他个人功业的炫耀。3.秦始皇的下列措施中,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影响最大的是()A.统一度量衡 B.统一货币C.统一文字 D.以吏为师答案C解析统一文字有利于民族文化的认同,C正确。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秦始皇初灭六国,便迁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到咸阳,一部分散到巴蜀等地。……将军蒙恬率大军三十万人击走匈奴,取河南地,筑四十四个县城,徙内地罪人去居住。汉族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带到游牧地区,变牧地为耕地,扩大了北方边疆。又征发曾犯逃亡罪的人及赘婿、小商贾为兵,取南方桂林、南海等郡,又发五十万人守五岭,与土著杂居。汉族文化技术传入南方,岭南起先成为中国的领土。——范文澜《中国通史》据材料,归纳秦始皇管辖边疆地区的措施,并指出其主动意义。答案措施:移民、筑城、设郡。意义:传播汉族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边疆地区发展;促进民族融合;扩展疆域;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解析本题第一问,依据“迁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到咸阳”可得出移民,依据“筑四十四个县城”可以归纳出筑城,依据“取南方桂林、南海等郡”可得出设郡;其次问,可以从传播先进技术和促进民族融合的角度回答。[基础达标]1.秦统一最重要的意义是()A.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阔人民的愿望B.彻底摧毁了奴隶主贵族统治C.中国从今起先以统一为发展主流D.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和发展生产答案C解析秦朝统一最大的意义是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统一的作用,中国起先走向统一的道路,C正确;A和D不属于最重要的意义;B中“彻底”的说法确定,解除。2.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我们之所以确定他,最主要是在于他()A.确立了封建制度B.建立了中心集权制度C.所实行的统治政策对后世影响大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答案D解析秦始皇对后世深远的影响是他创立的政治制度。3.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中心确立三公九卿制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答案A解析秦朝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以及地方军衔制度,它的核心是皇帝制度中皇权至上,A正确;B、C、D都不是核心内容。4.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改变,导致改变的最主要缘由是()A.交通的发展B.经济文化沟通的须要C.疆域的拓展D.加强中心集权的须要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下地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简单出现诸侯割据争霸的局面;郡县制下地方官员由皇帝干脆任免,有利于中心集权的加强,从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因此从“分封制”到“郡县制”改变的最主要缘由是加强中心集权的须要,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应解除。5.下列关于秦始皇巩固统一措施的相识,正确的是()①统一度量衡,便利了经济发展②把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统一的货币,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经济的沟通③把大篆作为标准字体,促进了文化的沟通④派兵攻打越族,延缓了当地经济的发展A.①②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A解析秦始皇时期把小篆作为标准字体,故③错误;秦始皇派兵攻打越族,促进了当地和中原地区沟通,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6.李贽说:“始皇帝,千古一帝也。”唐朝吴兢说:“始皇暴虐,至子而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前者坚持历史原则评价秦始皇,后者坚持道德原则评价秦始皇B.前者坚持道德原则评价秦始皇,后者坚持历史原则评价秦始皇C.前者评价的是秦统一前的秦始皇,后者评价的是秦统一后的秦始皇D.以上的说法全部都不对答案A解析由“始皇帝”首先解除C项。李贽所说“千古一帝”主要从秦始皇的功绩即统一中国和建立中心集权制度入手;吴兢所说“暴虐”从秦的暴政——残暴统治入手,故A项符合题意,B、D两项错误。[实力提升]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卢生说始皇曰:“……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听事,群臣受决事,悉于咸阳宫。——《史记·秦始皇本纪》(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秦始皇为什么对丞相车骑的多少如此在意?这则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2)依据材料,秦始皇生气并杀人的缘由是什么?材料中又反映了什么问题?答案(1)缘由:秦始皇认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丞相作为百官之首,排场过大,有损皇帝的权威。问题: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冲突;事无巨细,皇帝独裁;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技术药物研发合同
- 私人订制户外探险活动服务协议
- 智能家居系统与节能照明合作协议
- 数据挖掘技术在企业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合作协议
- 精密电子元器件采购合同
- 离婚标准协议书车辆分配
- 装修公司合同保密协议
- 信用社借款展期合同协议书
- 教育培训合作项目实施协议
- 建筑施工临时承包合同
- 2025年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GB/T 45107-2024表土剥离及其再利用技术要求
- 一年级家长会课件2024-2025学年
- 2024年海南省海口市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
- 五年级上册脱式计算100题及答案
- 新版北师大版小学3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新教材)
- ISO_15442(随车起重机安全要求)
- 空气能热泵安装方法
- 过桥资金(新)
- 房地产项目盈亏平衡分析
- 口袋妖怪心金攻略(附神兽攻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