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1声学(测试)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声现象和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老师在教室里讲话不会形成回声
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人敲鼓时,鼓槌每秒敲击鼓面的次数不足20次,因此小明认为此时敲鼓发出的是次声波。小张不
赞同,提出了以下观点用于反驳小明的观点,其中不合理的是()
A.人耳是无法听到次声波的,所以鼓声不是次声波
B.人敲鼓的频率不等于鼓面振动的频率
C.次声波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而鼓声不会,所以鼓声不是次声波
D.实际上,鼓面每秒振动的次数大于20次
3.2023年深圳市开展“无噪新舞潮”静音广场舞推广活动。如图所示,舞者一人一副耳机,所有耳
机都能同步接收到同一首歌。广场没有大分贝的音乐声,却能展现出有力的舞姿。对广场上不跳舞的行人
来说,减弱噪声的主要方式是()
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传播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D.不能确定
4.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的4个不同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用相同的力敲击装有不同水量的玻璃瓶,水面越高,响度越大
B.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音调越高
C.敲击音叉发出声音,乒乓球会被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铃声没有完全消失,说明真空可以传声
5.“垠(xun)”是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多用陶土烧制而成,形状如鸡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
A.填的声音主要是由填内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B.人们主要依靠音调辨别出填和其他乐器的声音
C.吹填的力度越大,堀发出的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
D.用相同的力度吹填时,按住不同的小孔,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6.如图所示,当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A时,完全相同的音叉B会把轻触音叉的乒乓球弹开不同
幅度,对该实验过程的理解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可不需要介质
B.音叉B会振动,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C.音叉A、B振动的频率、幅度都相同
D.乒乓球弹开的幅度越大,则音叉发声的音调越高
7.学习完声现象后,小明做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甲乙丙丁
A.甲图,发声的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乙图,可以看到真空罩中闹钟在振动,但不能听到铃声,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C.丙图,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且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乒乓球弹起的角度越大,说明声音的
响度与频率有关
D.丁图,用硬纸板接触转动的齿轮,发出来的声音很“尖”,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8.如图所示,为保障藏羚羊顺利迁徙,在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某路段设有“禁止鸣笛”的警示牌。
“禁止鸣笛”是通过什么途径控制噪声的()
9.2023年12月21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在舱外,航天员开展天和核
心舱修复任务时,和地面及舱内工作人员用无线电波进行通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物体不能振动产生声音
B.太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太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厚厚的宇航服阻止了声音进入耳朵
D.用无线通讯可以让声音在太空中传播的速度更快
10.某银行近日迎来了特殊的新员工“智能机器人”,这位爱卖萌的小美女能用语音与储户进行亲切
的交流,并指导储户办理相关业务。关于机器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机器人的声音能传递信息
C.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机器人的声音不能传递能量
11.如图(a)所示,将甲音叉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输入手机中的噪声检测软件和示波器,某一瞬间手机
软件显示音叉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为40分贝,同时在示波器上观察到如图(b)所示的波形;若将乙音叉
放在甲音叉原来的位置使其振动发声,手机(位置也不变)软件显示音叉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为60分贝。
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手机软件显示60分贝是指声音振动的快慢
B.波形中的“幅值”变小说明声音的频率减小
C.波形中的“幅值”与声音的音色有关
D.波形中的“幅值”变小说明声音的响度减小
12.有两个发声体,第一次由甲单独发声,测得为88dB。第二次由乙单独发声,由固定在同一地方的
仪器测得为56dB。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发声体振动快B.乙发声体距仪器一定远
C.甲发声距仪器可能远D.乙发声体振幅一定大
二、作图、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3.(1)如图所示的图丙所示为某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图。请在图丁的坐标图中画出
一种声音的波形图,要求该声音的音调和音色不变,响度变为图丙所示声音的一半。
(2)图(甲)是手机超声波指纹识别系统,手机发出超声波遇到手指上A、B、C、D、E五个位置,
测得回声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ms、0.36ms、0.30ms、0.36ms、0.26ms,根据此时间,在图(乙)中确定
剩余三点位置并绘出指纹的大致形状。
14.如图为航天员叶光富在空间站用葫芦丝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情景。“葫芦丝”是靠空气柱
的发声的;按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观众能分辨出葫芦丝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不
同。
15.“大妈们开音乐跳广场舞,吵得我都没法学习了”,小明向妈妈抱怨,妈妈装上了真空隔层玻璃
窗,书房的声音小了很多。说明大妈在健身时产生的声音是(填“乐音”或“噪声”)。装上了
真空隔层玻璃窗,属于在处减弱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工作人员与大妈沟通,跳舞时调
小音量,属于在处减弱噪声。
16.(1)2021年3月,某市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号召,通过种草、种花、植树和节
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建设绿色城市。种草、种花
和植树不仅能绿化城市,还能有效控制噪声,这属于在减弱噪声。《掩耳盗铃》这则寓言从物理学
的角度来讲,盗铃者是采用了在处减弱噪声的方法,但并没有阻止声音的和O
(2)若查表可得如表数据:
介质声速(m/s)介质声速(m/s)
空气(0℃)331空气(25℃)346
空气(15℃)340海水(25℃)1531
则可得出的结论为:
17.(1)在马路旁我们可以看到如图甲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上显示了噪声的(选填
“音调”“响度”或“音色”)。如图乙中(选填“1”或“2”)是这种声音的波形;
(2)图丙是马路上常见的控制噪声的标志,该措施是从减弱噪声。
噪声
63.0dB
甲
18.智能手机有一个功能叫“智慧语音”,图甲可以通过识别声音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
据声音的这一特性来工作的;图乙在医院里我们经常看到提示的“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
注意控制好声音的这一特性,以免影响他人;图丙中汽车上的倒车雷达是利用(选填“超
声波”或“次声波”)来工作的。
甲乙丙
19.口琴是用嘴吹或吸气,使金属簧片振动发声的多簧片乐器。如图所示是将口琴拆开后其内部的琴芯结
构,在琴芯的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A区的较薄、较短,而C区的较长、较厚。
ABC
皿一[][■■■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Z
(1)在同一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发生变化的是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
色”);
(2)较厚、较长的铜片振动时要比较薄、较短的铜片振动的(选填“快”或“慢”),高音
区为(选填字母)区。
20.我们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产生的。声音传入话筒中,能变为电信号,可以用示波器―
(选填“能”或“不能”)直观地显示出声波的波形。如图所示,先后在话筒前敲响两个音叉,示波器显
示出波形,可判断甲音叉发出声音的(填声音的特性)更(选填“高”或“低”)。
示波器还能探测出超声波的信号,超声波(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超声
波的频率高于Hz。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声音传播o
三、解析题(共12分)
21.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向相反方向传播。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经过1.5s听到回声,
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声速按340m/s计算)
22.如图所示,轿车从中山往深圳方向快速行驶,路牌表示的是距离目的地深圳的距离。当到达A地
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5:12,到达2地时,钟表显示为15:42。求:
(1)轿车从A地到达2地的平均速度?
(2)轿车以80km/h从B地继续开往深圳,从B地到达深圳需要多少小时?
(3)若该轿车到达目的地后在停车场停车时,为避免倒车时车尾碰撞障碍物,车尾的倒车雷达发出
超声波,经过0.01s后收割回波,则轿车车尾距离障碍物有多远?
四、实验、探究题(共23分)
23.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的三个实验情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敲击音叉,泡沫球的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此时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
是;若把该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泡沫球被弹起;
(2)如图乙抽气一段时间后,若听到的手机铃声响度不变,则可能原因是;
A.手机铃声频率太高B.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3)利用图丙揭示的原理制成了医院中的(选填“B超仪”或“碎石机”);
(4)综合对比三个实验,用到的探究方法与另外两个不同的是(选填“甲”、“乙”或
“丙”)。
24.小明在观察如图甲所示的二胡时猜想:弦发声的音调可能与弦的长度、粗细和松紧有关。于是他
找来两根粗细不同的钢丝,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拨动枕木间的钢丝,四次实验的部分信息如下
表所示:
实验次数1234
钢丝粗细细
AB间距/cm50505030
钩码个数3344
(1)实验中,在钢丝末端悬挂不同数目的钩码是为了改变钢丝的;
(2)第1、2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音调与弦的关系,拨动后发现第1次实验发声音调低,则
小明可得出结论:当_______相同时,弦越音调越高;
(3)为了探究其余猜想,关于第4次钢丝的粗细选择,要选择(填序号);
A.细B.粗C.粗细均可
(4)二胡演奏时可通过手指按压、松开、滑动等指法配合产生优美旋律,图丙中小明两手指按压的
是音符“3”、“4”位置,为发出“3”音符,他此时最简单合理的操作是:松开—(选填“中指”或
“食指”),理由是。
25.近几年,一些城市道路由从前的水泥路面变成了沥青路面,如图所示。小明发现汽车驶过时产生
的噪声比从前小多了,那么汽车行驶的噪声是否与路面的材料有关呢?
水泥路面沥青路面
下表是小明在网上查到的同一辆轿车在不同路面行驶时噪声的测试数据:
实验次数车速km/h水泥路面噪声沥青路面噪声
17285.478.5
210892.680.6
(1)由表格信息填空,在表格中出现了一个不足之处:;人们以为单位来表
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2)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可以得出结论:
①同一辆车在一定时,沥青路面上行驶时产生的噪声;
②同一辆车在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路面上行驶,车速越,噪声越大;
(3)请你猜想:除上述因素外,汽车行驶在路面上产生噪声的大小还可能跟(写出一个因
素)有关。
专题01声学(测试)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声现象和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老师在教室里讲话不会形成回声
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D
【详解】A.在室内说话,说话的声音传到墙壁上又反射回来,时间差太短,我们不能分辨出回声与
原声,我们听到的是回声与原声的混合,使声音加强,因此我们听到的声音比较响亮,故A错误;
B.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所以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故B错误;
C.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还有声音的传播、耳朵的接收、振动频率是否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等,
故C错误;
D.根据减弱噪声的途径可知,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
故选D。
2.人敲鼓时,鼓槌每秒敲击鼓面的次数不足20次,因此小明认为此时敲鼓发出的是次声波。小张不
赞同,提出了以下观点用于反驳小明的观点,其中不合理的是()
A.人耳是无法听到次声波的,所以鼓声不是次声波
B.人敲鼓的频率不等于鼓面振动的频率
C.次声波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而鼓声不会,所以鼓声不是次声波
D.实际上,鼓面每秒振动的次数大于20次
【答案】C
【详解】A.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人耳听不到,而鼓声我们人耳能听到,所以鼓声不是次声波,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D.鼓声我们人耳能听到,说明频率大于20Hz,所以每秒鼓面振动的频率大于20次,即人敲鼓的频
率不等于鼓面振动的频率,故BD正确,不符合题意;
C.次声波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如果鼓声响度太大也会对人造成伤害,故C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3年深圳市开展“无噪新舞潮”静音广场舞推广活动。如图所示,舞者一人一副耳机,所有耳
机都能同步接收到同一首歌。广场没有大分贝的音乐声,却能展现出有力的舞姿。对广场上不跳舞的行人
来说,减弱噪声的主要方式是()
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传播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D.不能确定
【答案】A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广场上播放的舞曲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跳舞大妈们现在都戴上了
无线耳机,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从声源处减弱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4.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的4个不同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用相同的力敲击装有不同水量的玻璃瓶,水面越高,响度越大
B.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音调越高
C.敲击音叉发出声音,乒乓球会被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铃声没有完全消失,说明真空可以传声
【答案】C
【详解】A.瓶子内装水越少,瓶子和水越容易振动,频率大,音调高,即水面越低,音调越高,故
A错误;
B.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长度不同的直尺,伸出部分长度不同,直尺振动快慢不同,伸出长
度越长,直尺振动越慢,频率越低,音调越低,故B错误;
C.音叉振动时发声,音叉振动微小,通过乒乓球来放大音叉微小的振动,这种方法是转换法,故C
正确;
D.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空气,传播声音的介质减少,铃声逐渐减小到几
乎听不到,当罩内没有空气时,就不能听到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D错误。
故选C。
5.“堀(xtln)”是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多用陶土烧制而成,形状如鸡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
A.填的声音主要是由坡内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B.人们主要依靠音调辨别出城和其他乐器的声音
C.吹填的力度越大,城发出的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
D.用相同的力度吹填时,按住不同的小孔,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答案】A
【详解】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填的声音主要是由填内空气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人们主要依靠音色辨别出坡和其他乐器的声音,故B错误;
C.吹堀的力度越大,堀发出的声音的响度越大,但是传播速度不变,故C错误;
D.用相同的力度吹坂时,按住不同的小孔,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D错误。
故选Ao
6.如图所示,当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A时,完全相同的音叉B会把轻触音叉的乒乓球弹开不同
幅度,对该实验过程的理解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可不需要介质
B.音叉B会振动,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C.音叉A、B振动的频率、幅度都相同
D.乒乓球弹开的幅度越大,则音叉发声的音调越高
【答案】B
【详解】AB.在实验过程中,敲击音叉A,音叉A振动而发声,声音通过空气传到音叉B,由于声音
可以传递能量,所以音叉B振动,乒乓球弹开,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A错
误,B正确;
C.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有能量的损耗,所以音叉A、B振动的频率、幅度都不相同,故C错误;
D.乒乓球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音叉B振动的幅度大,音叉发声的响度越大,故D错误。
故选Bo
7.学习完声现象后,小明做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甲乙丙丁
A.甲图,发声的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乙图,可以看到真空罩中闹钟在振动,但不能听到铃声,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C.丙图,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且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乒乓球弹起的角度越大,说明声音的
响度与频率有关
D.丁图,用硬纸板接触转动的齿轮,发出来的声音很“尖”,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答案】C
【详解】A.声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甲图,发声的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
递能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乙图,可以看到真空罩中闹钟在振动,但不能听到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说明真空不
能传声,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丙图,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且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乒乓球弹起的角度越大,说明声音的
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C错误,符合题意。
D.音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丁图,用硬纸板接触转动的齿轮,发出来的声音很“尖”,指的是
声音的音调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如图所示,为保障藏羚羊顺利迁徙,在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某路段设有“禁止鸣笛”的警示牌。
A.防止噪声进入耳朵B.阻断噪声传播C.防止噪声产生D.以上都不符合
【答案】C
【详解】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禁止鸣笛,是在声
源处减弱噪声,即防止噪声的产生,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2023年12月21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在舱外,航天员开展天和核
心舱修复任务时,和地面及舱内工作人员用无线电波进行通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物体不能振动产生声音
B.太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太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厚厚的宇航服阻止了声音进入耳朵
D.用无线通讯可以让声音在太空中传播的速度更快
【答案】B
【详解】AB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出舱时,航天员身处真空环境,而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太空中
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AC错误,B正确;
D.声音不在太空中传播,故D错误。
故选Bo
10.某银行近日迎来了特殊的新员工“智能机器人”,这位爱卖萌的小美女能用语音与储户进行亲切
的交流,并指导储户办理相关业务。关于机器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机器人的声音能传递信息
C.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机器人的声音不能传递能量
【答案】B
【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错误;
B.与机器人交流,属于声音传递信息,故B正确;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C错误;
D.机器人的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B。
11.如图(a)所示,将甲音叉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输入手机中的噪声检测软件和示波器,某一瞬间手机
软件显示音叉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为40分贝,同时在示波器上观察到如图(b)所示的波形;若将乙音叉
放在甲音叉原来的位置使其振动发声,手机(位置也不变)软件显示音叉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为60分贝。
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手机软件显示60分贝是指声音振动的快慢
B.波形中的“幅值”变小说明声音的频率减小
C.波形中的“幅值”与声音的音色有关
D.波形中的“幅值”变小说明声音的响度减小
【答案】D
【详解】A.手机软件显示40分贝是指声音振动的强弱,即声音响度的大小,故A错误;
B.甲音叉发出的声音为40dB,乙音叉发出的声音为60dB,则甲比乙响度小,则振幅小,不能比较二
者的频率和音调的关系,故B错误;
C.波形中的“幅值”即振幅与声音的响度有关,与音色无关,故C错误;
D.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波形中的“幅值”即振幅变小,说明声音的响度减小,
故D正确。
故选D。
12.有两个发声体,第一次由甲单独发声,测得为88dB。第二次由乙单独发声,由固定在同一地方的
仪器测得为56dB。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发声体振动快B.乙发声体距仪器一定远
C.甲发声距仪器可能远D.乙发声体振幅一定大
【答案】C
【详解】在同一地方的仪器测得甲、乙两个发声体发出的声音分别为88dB和56dB,则甲的响度比乙
的响度大。而响度受发声体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影响,所以当距离相等时,甲的振幅大;当振幅相同
时,甲距仪器近,而甲的振幅比乙大较多,距离仪器比乙稍远时,也有可能测得题中的结果,故ABD错
误,C正确。故选Co
二、作图、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3.(1)如图所示的图丙所示为某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图。请在图丁的坐标图中画出
一种声音的波形图,要求该声音的音调和音色不变,响度变为图丙所示声音的一半。
图丙图丁
【答案】见下图。
【详解】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波的疏密程度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从而说明音
调的高低,要求声音的音调不变,即频率不变;响度是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波形中,波的幅度大小
表示物体振动时振幅的大小,说明响度的大小。要求声音的响度减小一半,即振幅减小一半,即波形有上
下一个格的高度表示物体振动时振幅的大小。要求声音的音色不变,即波形不变,故如下图。
A振幅
-'='时间
(2)图(甲)是手机超声波指纹识别系统,手机发出超声波遇到手指上A、8、C,E五个位置,
测得回声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ms、0.36ms、0.30ms、0.36ms、0.26ms,根据此时间,在图(乙)中确定
剩余三点位置并绘出指纹的大致形状。
【答案】见下图。
【详解】手机发出超声波遇到手指上A、B、C、D,E五个位置,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
0.30ms、0.36ms、0.30ms、0.36ms0.26m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相同,根据u可知,速度一定
时,时间越长通过的路程越远,因为0.36ms>0.30ms>0.26ms,所以SB=SD>SA=SC>SE
即8、。到手机的距离是相同的(最远),而离手机最近的是E,A、C在中间且相等。如图:
14.如图为航天员叶光富在空间站用葫芦丝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情景。“葫芦丝”是靠空气柱
的发声的;按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观众能分辨出葫芦丝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不
同。
【答案】振动音调音色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葫芦丝”是靠空气柱振动发声的。
按不同的孔,空气柱的长短不同,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不同物质由于材料和构造的不同,导致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所以观众能分辨出葫芦丝的声音,
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
15.“大妈们开音乐跳广场舞,吵得我都没法学习了”,小明向妈妈抱怨,妈妈装上了真空隔层玻璃
窗,书房的声音小了很多。说明大妈在健身时产生的声音是(填“乐音”或“噪声”)。装上了
真空隔层玻璃窗,属于在处减弱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工作人员与大妈沟通,跳舞时调
小音量,属于在处减弱噪声。
【答案】噪声传播过程声源
【详解】凡是影响人正常生活、休息、学习的声音都是噪声,大妈们开音乐跳广场舞影响到小明学
习,所以是噪声。
装上了真空隔层玻璃窗,可以阻断噪声的传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调节音量时,喇叭的振幅发生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发生改变,所以把音量关小是为了减弱声音的响
度,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6.(1)2021年3月,某市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号召,通过种草、种花、植树和节
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建设绿色城市。种草、种花
和植树不仅能绿化城市,还能有效控制噪声,这属于在减弱噪声。《掩耳盗铃》这则寓言从物理学
的角度来讲,盗铃者是采用了在处减弱噪声的方法,但并没有阻止声音的和=
(2)若查表可得如表数据:
介质声速(m/s)介质声速(m/s)
空气(0℃)331空气(25℃)346
空气(15℃)340海水(25℃)1531
则可得出的结论为:。
【答案】传播过程中人耳产生传播见详解
【详解】种草、种花和植树不仅能绿化城市,花草、树木还能吸收噪声,能有效减弱噪声,这属于在
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掩耳盗铃是指堵住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的铃铛,使自己听不到铃铛产生的声音,堵住自己的耳朵,
就是在噪声的接收处减弱噪声,即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但这样做不能阻止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别人仍能听
到声音。
由表中数据可知,声音相同温度的海水和空气中,传播速度不一样;在空气中不同温度下,声音的传
播速度不一样,由此可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17.(1)在马路旁我们可以看到如图甲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上显示了噪声的(选填
“音调”“响度”或“音色”)。如图乙中(选填“1”或“2”)是这种声音的波形;
(2)图丙是马路上常见的控制噪声的标志,该措施是从_____减弱噪声。
63.0dB
【答案】响度2声源处
【详解】(1)噪声监测装置检测的是声音的响度,响度的单位是分贝(dB)o
噪声是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图乙中波形图1是有规律的,是乐音,波形图2是无规律的,是
噪声。
(2)图丙是“禁止鸣笛”标志,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18.智能手机有一个功能叫“智慧语音”,图甲可以通过识别声音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
据声音的这一特性来工作的;图乙在医院里我们经常看到提示的“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
注意控制好声音的这一特性,以免影响他人;图丙中汽车上的倒车雷达是利用(选填“超
声波”或“次声波”)来工作的。
静
【答案】音色响度超声波
【详解】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图甲可以通过识别声音实现对手机解锁,
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工作的。
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在医院里我们经常看到提示的“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
响度。
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汽车上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19.口琴是用嘴吹或吸气,使金属簧片振动发声的多簧片乐器。如图所示是将口琴拆开后其内部的琴芯结
构,在琴芯的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A区的较薄、较短,而C区的较长、较厚。
AB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z
(1)在同一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发生变化的是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
色”);
(2)较厚、较长的铜片振动时要比较薄、较短的铜片振动的(选填“快”或“慢”),高音
区为(选填字母)区。
【答案】响度慢A
【详解】(1)在口琴同一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金属簧片振幅不同,则发生变化的是声音的响度。
(2)较厚、较长的铜片振动时要比较薄、较短的铜片振动的慢;A区的较薄、较短振动快,频率
高,音调高,属于高音区;C区的较长、较厚振动慢,频率低,音调低,属于低音区。
20.我们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产生的。声音传入话筒中,能变为电信号,可以用示波器―
(选填“能”或“不能”)直观地显示出声波的波形。如图所示,先后在话筒前敲响两个音叉,示波器显
示出波形,可判断甲音叉发出声音的(填声音的特性)更(选填“高”或“低”)。
示波器还能探测出超声波的信号,超声波(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超声
波的频率高于Hzo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声音传播o
【答案】振动能音调低不能20000能量
【详解】[1]发声时,物体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音传入话筒中,能变为电信号,可以用示波器能直观地显示出声波
的波形。
[3][4]由甲、乙两音叉发出的波形可以看出,甲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疏,说明振动频率低,音调低。
[5]声音的传播需要借助,无论是可听声、超声还是次声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6]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音是超声,故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
[7]超声波能传播信息,也能传播能量,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声音可以传播能量。
三、解析题(共12分)
21.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向相反方向传播。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经过1.5s听到回声,
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声速按340m/s计算)
【答案】255m
【详解】解:声音传播到井底的时间为总的时间的一半
Z=-xl.5s=0.75s
2
根据速度公式v=s/t
可得枯井的深度5=v/=340m/sX0.75s=255m
答: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255米。
22.如图所示,轿车从中山往深圳方向快速行驶,路牌表示的是距离目的地深圳的距离。当到达A地
(1)轿车从A地到达B地的平均速度?
(2)轿车以80km/h从8地继续开往深圳,从2地到达深圳需要多少小时?
(3)若该轿车到达目的地后在停车场停车时,为避免倒车时车尾碰撞障碍物,车尾的倒车雷达发出
超声波,经过0.01s后收割回波,则轿车车尾距离障碍物有多远?
【答案】(1)100km/h;(2)0.875h;(3)1.7m
【详解】(1)由图可知,A地到B地的路程为s=120km—70km=50km
时间为f=15:42-15:12=3min=0.5h
故速度为
s50kmr…八
v=—=-------=100km/h
t0.5h
(2)从B地到深圳的路程为si=70km,速度为80km/h,时间为
s,70km八
6='=-----------=0.875h
80km/h
(3)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2=340m/s,时间t2=0.01s,故传播路程为
si—v2f2=340m/sX0.01s=3.4m
故轿车车尾距离障碍物的距离为
L=—s.=—x3.4m=1.7m
222
答:(1)轿车从A地到达2地的平均速度为lOOkm/h;
(2)从2地到达深圳需要0.875小时;
(3)轿车车尾距离障碍物有1.7m。
四、实验、探究题(共23分)
23.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的三个实验情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敲击音叉,泡沫球的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此时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
是;若把该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泡沫球被弹起;
(2)如图乙抽气一段时间后,若听到的手机铃声响度不变,则可能原因是;
A.手机铃声频率太高B.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3)利用图丙揭示的原理制成了医院中的(选填“B超仪”或“碎石机”);
(4)综合对比三个实验,用到的探究方法与另外两个不同的是(选填“甲”、“乙”或
"丙”)O
【答案】振动放大法(或转换法)能B碎石机乙
【详解】(1)甲敲击音叉,泡沫球的弹开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这里用到了放大法(或转换法)。
若把甲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虽然月球上是真空,但敲击音叉时,音叉仍然会振动,会把旁边的塑料
球弹开。
(2)真空不能传声,如图乙抽气一段时间后,随着空气的减少,声音应该越来越小,但听到的手机
铃声响度不变,则可能是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故选B。
(3)图丙揭示的原理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医院中的碎石机。
(4)甲丙都用到了转换法,乙用的是理想实验法,故综合对比三个实验,用到的探究方法与另外两
个不同的是乙。
24.小明在观察如图甲所示的二胡时猜想:弦发声的音调可能与弦的长度、粗细和松紧有关。于是他
找来两根粗细不同的钢丝,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拨动枕木4B间的钢丝,四次实验的部分信息如下
表所示:
实验次数1234
钢丝粗细细
AB间距/cm50505030
钩码个数33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加盟合作协议合同
- 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书
- 13《花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 办公家具定制合同协议书
- 房屋租赁合同延期协议
- 新房购买合同范本详解
- 5《草船借箭》(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 4 升华和凝华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 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劳动合同
- 1《场景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道 法】学会自我保护+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河南航空港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社会招聘题库
- 绵阳市高中2022级(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二诊)语文试卷(含答案)
- 常州初三强基数学试卷
- 《吞咽障碍膳食营养管理规范》(T-CNSS 013-2021)
- 仁爱七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
- 躁狂的健康宣教
- 第四讲国防动员准备
- 四川省成都市2025届高三一诊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4年度房地产开发项目安全生产委托管理协议范本3篇
- 2025届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高考数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