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总复习:生物和生物圈(解析版)_第1页
中考生物总复习:生物和生物圈(解析版)_第2页
中考生物总复习:生物和生物圈(解析版)_第3页
中考生物总复习:生物和生物圈(解析版)_第4页
中考生物总复习:生物和生物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3生物和生物圈

/内容导航

/01命题预测

02重难背记(5大重难点)

、、03重难点拨(5大易错+3大技巧)

04限时训练(30分钟)

生物的特征、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及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考点

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生命特征及现象的判断、区分生物和非生物、区分生

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区别生物与环境的三种关系、判断生态系统、描述生态系统的成

分、生物圈的范围和概念。常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古诗词等以文字的形式呈现。

食物链和食物网通常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食物链的写法、生

物数量关系变化、食物链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特点及有毒物质流动的特点。

02重难背记

★重难点01:生物与非生物的判断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如海豚捕食大马哈鱼、民以食为天、动物捕食、植物

浇水施肥、培养微生物需要有营养的物质。

2.生物能进行呼吸。如鲸需要浮出水面进行换气。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如落叶、动物排汗、排尿、呼气。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含羞草受到碰触时会合拢叶片、葵花朵朵向

太阳、望梅止渴。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许多植物能产生种子(繁殖)、开花结果、动物产卵、

种子萌发长成幼苗并不断长大(生长)、蘑菇生长。

6.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同一株碧桃

上开出不同颜色的花(变异)。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重难点0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2.生态因素: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3.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

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实例:

影响生物的主要非生物因素实例

淮南为橘,淮北为枳;

温度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随海拔高度不同,植被类型不同

仙人掌的叶变成叶刺;

水沙漠上多不毛之地,近水处出现绿洲

不同深度的海洋中分布着不同的藻类植物;

光猫头鹰白天休息而晚上觅食

春兰秋菊

5.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放食、童爱、共生、合作、寄生等。

生态因素举例

捕食七星瓢虫捕食蛎虫

竞争草盛豆苗稀

生物

因素

共生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地衣

寄生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

6.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举例

生物影响环境(改变环境)蚯蚓松土、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生物适应环境(改变生物)骆驼刺的根很长,保护色、警戒色、海豹脂肪厚、仙人掌

叶变成刺、旗形树

7.重点实验: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变量是光)

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制订计划:

(1)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

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这样两侧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

纸板玻璃板

两种环境。形成对照试验,起对照作用。一J....................L2

izyx/wwx/vwx/i.............—制.

(2)两侧中央各放5只鼠妇,静置两分钟。________________3

I.............—湿土

(3)每分钟统计鼠妇的数目,共10次。

得出结论: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数值计算全班的平均值。

注意:

1.不能用1只鼠妇,目的是避免出现偶然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除了变量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并相宜,这是单一变量原则

4.实验结束后要将鼠妇放回他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重难点03:判断是否是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例如:一片森林,一片

草原,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等等,都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组成:分为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提供能量)

生物部分J消费者:主要是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促进物质循环)

、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

★重难点04:食物链与食物网

1.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2.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3.食物链的书写规则:

注意:

①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

②不存在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③以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即:植物一植食性动物一肉食性动物

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物数量递减;由于生物

富集的原因,有毒物质浓度递增。

5.生态系统中所有动植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或者光能。

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自我)调节能力,但该能力是有限的。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

自动(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重难点05: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约10千米,向下约10千米,总共20千米。

2.组成: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3.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的种类:

①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生物种类丰富,自动调节能力较强。

②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

③淡水生态系统:能调节气候,为人类提供饮用水、灌溉及工业用水等。

④海洋生态系统:海洋植物是地球氧气的主要制造者。

⑤草原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

⑥农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

注意:各种生态系统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的。

5.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注意DDT的例子。

03

易错辨析

:易错点01:生物特征记不牢

1.误认为钟乳石,电脑病毒,机器人,珊瑚属于生物。

2.病毒是生物,只是不具备细胞结构,电脑病毒是程序,不属于生物。

:易错点02: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理解误区

无法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易错点03:生态系统判定的易错点

误以为一个池塘里面的所有生物,一片森林里面所有动物等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易错点04:食物网中易错点

1.误认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生产者。

2.找不清楚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同吃一种食物为竞争,吃与被吃为捕食。

从易错点05:生物圈易错点

误以为生物圈中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森林生态系统。

技巧点拨

技巧01:辨别生物与生命现象的关系

1.生物的判断:关键看该物体是否具有生物的六大共同(基本)特征。如能繁殖后代一定是生物。

2.生命现象的判断:生命现象是生物在生长发育、繁殖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判断时关键看表现出

该现象的主体是否为生物,只有生物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

技巧02:利用后变法辨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影响环境是环境随着生物在变。生物适应环境是生物随环境在变。

技巧03:判断生态系统

L判断一个范围是否是生态系统,先判断它的组成是否同时具备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再看其生物部分

是否完整。

2.植物并不都属于生产者,如营寄生生活的植物菟丝子属于消费者;动物并不都属于消费者,如蚯蚓、蜕螂属

于分解者。

限时训练(时间:30分钟)

1.下列谚语或古诗与对应的生命现象不相符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朵朵葵花向太阳”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说明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D.“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说明生物有遗传的特性

【答案】D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

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

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A正确。

B.“朵朵葵花向太阳”,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光)做出反应,B正确。

C.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所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反应出生物的繁

殖特征,C正确。

D.变异是指亲子代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说明生物有变异的特性,D错

误。

故选Do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田地里的小麦B.雨后长出的蘑菇

C.奔跑的猎豹D.送餐的机器人

【答案】D

【分析】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外,

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BC.田地里的小麦、雨后长出的蘑菇和奔跑的猎豹,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则都属于生物,ABC

不符合题意。

D.送餐的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则不属于生物,D符合题意。

故选Do

3.辽河两岸禾苗青青,麦浪滚滚;江水清澈,游鱼嬉戏。其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禾苗青青B.麦浪滚滚

C.江水清澈D.游鱼嬉戏

【答案】C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

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

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B.禾苗青青、麦浪滚滚,体现了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属于生命现象,AB不符合题意。

C.江水清澈,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不是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命现象,C符合题意。

D.游鱼嬉戏,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属于生命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4.下列农谚不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B.花生缺雨不扎针,玉米遇旱穗难伸

C.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

D.五月不热,稻谷不结

【答案】C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

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

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

境的制约。

【详解】A.“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花生缺雨不扎针,玉米遇旱穗难伸”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分对生物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

C.森林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因此“山上多种

树,胜似修水库”,体现了森林对环境的影响,说明生物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C符合题意。

D.“五月不热,稻谷不结”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5.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了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

B.“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

【答案】B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

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2)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

求与环境保持一致。(3)生物依赖环境:是指生物类别不同,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

【详解】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植物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该

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光能。“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了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

A不符合题意。

B.“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B符合题意。

C.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叫做生态平衡,C不符合题

屈、O

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是环境中的草与豆之间的竞争,属于生物对生物的影响,D不符合题

,昆、O

故选Bo

6.下列选项中,属于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A.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

B.全球变暖致珊瑚虫死亡

C.蜘虫滋生造成小麦减产

D.野兔泛滥加速草场退化

【答案】B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生物在适应环境得以生存的同时,能不断地影响环境并改

变环境。

【详解】全球变暖致珊瑚虫死亡体现环境因素中的温度对生物的影响。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和野兔

泛滥加速草场退化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蛇虫滋生造成小麦减产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符

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7.某同学调查发现,鼠妇适于生活在20℃左右的阴暗环境中。为进一步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

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同桌提出下列修改建议,你认为必须采纳的是()

位置鼠妇光照、7日肖湿度

纸盒左半侧10只阴暗20℃干燥

纸盒右半侧10只明亮20℃潮湿

A.左右两侧都应保持阴暗

B.挑选爬行较快的鼠妇作为实验对象

C.鼠妇必须选用饥饿的鼠妇

D.减少左侧土壤的湿度

【答案】A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

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

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A.本题考查的是“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根据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除了湿度不同

之外,其他因素都应相同且处于理想状态,鼠妇喜欢阴暗环境,故纸盒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在阴暗的

环境,A正确。

B.实验对象的选择应具有随机性,不能挑选爬行较快的鼠妇,B错误。

C.因为不需要鼠妇寻找食物,所以不需要选用饥饿的鼠妇,C错误。

D.左半侧土壤的湿度为干燥,右半侧土壤的湿度为潮湿,这样的变量设置是正确的,不需要再减少左

侧土壤的湿度,D错误。

故选Ao

8.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t

l^

J-E

LLL

LU-

物种

一丁

甲一乙

为丙一

可表示

食物链

A.该

解者

丁是分

者,

是消费

甲和乙

B.

流动

食物链

物网和

量沿食

质和能

统的物

生态系

C.该

递减

,逐级

动时

链流

食物

着该

量沿

D.能

】B

【答案

系统

的生态

个完整

统。一

态系

叫生

整体

一的

的统

形成

境所

与环

生物

内,

范围

空间

定的

在一

】L

【分析

费者

、消

产者

由生

部分

生物

等,

、温度

、水

空气

光、

括阳

分包

物部

,非生

部分

生物

分和

物部

非生

包括

成。

者组

分解

系。

的关

被吃

吃与

之间

费者

与消

产者

是生

映的

物链反

2.食

所以

丁,

乙〉

甲>

丙>

关系:

对数量

图中相

少。

量越

对数

高相

级越

营养

中,

物链

个食

在一

】A.

【详解

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