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总复习: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解析版)_第1页
中考生物总复习: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解析版)_第2页
中考生物总复习: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解析版)_第3页
中考生物总复习: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解析版)_第4页
中考生物总复习: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打植物的生活

专题09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

考情概览:理解课标要求,把握命题方向,总结出题角度。

中考新考法:从新情境、新设问、跨学科等方向设置新考法真题。

真题透视:精选真题,归类设置,完整展现中考试题的考查形式。

对接教材:溯本追源,链接教材相关知识,突破重难点。

新题特训:选用最新优质题、创新题,巩固考点复习效果。

考情概览

课标学业要求考点考向考法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探究实植物通过吸收、运输和蒸

验等多种途径,探究和认识植物腾作用等生理活动,获取考向一蒸考法1蒸腾作用的概念

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养分,进行物质运输,参腾作用考法2蒸腾作用的意义

用、吸收和运输等生理过程及其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影响因素。考法1光合作用的概念、过

2、通过科学史等资料,了解科学程和实质

考向二光

家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认识考法2光合作用的意义

合作用

到科学的发展是众多科学家经过考法3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

长期探索、共同努力的结果。上的应用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呼

3、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实

吸作用获得生命活动必

例分析,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生命

需的物质和能量,有助于考法1呼吸作用的概念、过

活动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

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程和意义

应用。

衡。考向三呼考法2植物的呼吸作用与生

4、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实践,设

吸作用产生活的关系

计简单的任务,指导学生运用植

考法3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

物生理过程的相关知识、跨学科

的区别和联系

知识等,尝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

题。

0图新考法

新情境新设问跨学科’

1.(新情境)(2023•广东)观察漫画(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我们每个人都是乘凉者

但更要做种树者

A.剪去部分枝叶主要是为了方便运输

B.移栽时带土坨能减少对根毛的损伤

C.水分通过导管输送到植物体各部位

D.夏日大树下可乘凉与蒸腾作用有关

【答案】A

【解析】A、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A错误。

B、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成活率。B正确。

C、水分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输送到植物体各部位,C正确。

D、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因此夏日大树下可乘凉与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关。D正确。

故选:Ao

2.(新设问)(2023•成都)将如图所示的两支试管放在温暖的地方静置数小时后,试管甲内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试管乙内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该实验能验证种子萌发时()

已浸水及消毒已煮熟及

的萌发种子消毒的种子

匕少一澄清石灰水,一大3

甲乙

A.会释放二氧化碳B.会吸收氧气

C.会释放能量D.会产生水

【答案】A

【解析】种子浸水后,在其它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萌发,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旺盛,而已经煮熟

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可见,甲试管中的种子萌发,能够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使石灰水变浑浊。

故选:Ao

3.(跨学科)(2023•苏州)《齐民要术》中提到种植作物要“正其行,通其风”(即根据当地的“风向”选好

“行向”,注意行距,以利于空气流通)。该做法的目的是()

A.增加二氧化碳浓度B.合理灌溉

C.延长光合作用时间D.合理施肥

【答案】A

【解析】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种植作物时,行正则空气流通,为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

二氧化碳。

故选:Ao

4.(新设问)(2023•荆州)黑暗条件下,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

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1060

2025

3010

405

A.实验中的气泡最有可能是氧气

B.如果不提供光照,预测试管中将没有气泡冒出

C.实验中接受光照的金鱼藻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D.根据本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答案】C

【解析】A、金鱼藻在白炽灯的照射下,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故实验中的气泡最有可能是氧气,A

正确;

B、如果不提供光照,金鱼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故预测试管中将没有气泡冒出,B正确;

C、有光无光呼吸作用均可进行,故实验中接受光照的金鱼藻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呼吸作用,C

错误。

D、由表中数据可知:试管与灯的距离越近,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多,这一现象说明:光照越强,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会越强,D正确。

故选:Co

真题透视

A考向一蒸腾作用

考法1蒸腾作用的概念

1.(2023•山东威海)大旱时,树木会有部分叶子脱落,脱去部分叶子有利于树木存活,主要是因为降低了

()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

【答案】C

【解析】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大旱时,树木会有部分叶子脱落,脱去部分叶子有利于树木存活,

主要是因为降低了蒸腾作用,防止植物体内水分过度散失。

故选:Co

2.(2023•成都)某植株在前后两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与第一天相比,该植物

第二天()

第一天第二天时间

A.水分吸收少,无机盐运输慢

B.水分吸收少,无机盐运输快

C.水分吸收多,无机盐运输慢

D.水分吸收多,无机盐运输快

【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与第一天相比,该植物第二天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更多,说明蒸腾作用更强。而蒸

腾作用能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以及对水分、无机盐的运输,因此该植物第二天水分吸收多,无机盐运输

快。

故选:D。

3.(2023•巴中)园林工人移栽树木时,常常去掉部分枝叶,并用塑料膜包裹切口,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降

低植物体的()

A.吸收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光合作用

【答案】C

【解析】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园林工人移栽树木时,常常去掉部分枝叶,并用塑料膜包裹切口,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植物体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蕉现象,提高移栽

植物的成活率,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o

考法2蒸腾作用的意义

4.(2023•长沙)某学习小组在校园中进行测量,发现树林中的空气湿度高于裸地。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

要是植物进行了()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

【答案】c

【解析】A.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

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不会影响空气的湿度,A错误。

B.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不

会影响空气的湿度,B错误。

C.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

占植物吸收水的99%,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在裸地、灌丛

和树林中,由于树林中参与蒸腾作用的植物的面积大,故树林的湿度最大,C正确。

D.植物体内有导管,具有输导作用,能吸收水和无机盐,不会影响空气的湿度,D错误。

故选:Co

5.(2023•陕西)下列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散失无机盐

B.在人体中进行

C.维持碳氧平衡

D.参与水循环

【答案】D

【解析】A、植物的蒸腾作用能促进无机盐的运输而不是无机盐的散失,A错误;

B、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在人体

中不能进行蒸腾作用,B错误;

C、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

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C错误;

D、绿色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又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去,参与了生物

圈中的水循环,D正确。

故选:D。

6.(2023•资阳)在城市绿化中,移栽的树苗被剪去大量的枝叶,这样能提高移栽成活率的原因是()

A.降低了叶片的光合作用

B.降低了叶片的蒸腾作用

C.促进了植物的呼吸作用

D.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答案】B

【解析】植物在移栽过程中总会损伤一些幼根和根毛,导致吸水能力下降。因此在城市绿化中,为了降

低叶片的蒸腾作用,要剪去一部分枝叶,从而保证水分吸收和消耗间的平衡,防止植物萎蕉,可见B符

合题意。

故选:Bo

易错易混

1、蒸腾作用,蒸发,蒸腾作用是植物体的一种生理现象,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由气孔散失到空气中的

过程,而蒸发是一种物理现象。

2、叶片不是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唯一器官: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A考向二光合作用

考法1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实质

7.(2023•太原)同学们直接选取甜椒植株上的叶片,按照如图所示过程进行实验后,叶片变成蓝色。由此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B.甜椒的叶是储存淀粉的主要器官

C.甜椒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

D.光是甜椒叶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A、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选取甜椒植株上的叶片,按照如图所示过程进行实验后,叶片变成

蓝色,说明甜椒叶片内含有淀粉,A正确。

B、此实验只能说明甜椒叶片内含有淀粉,不能说明甜椒的叶是储存淀粉的主要器官,因为没有去其他

部位进行实验对照说明,B错误。

C、甜椒植株进行实验前没有进行暗处理,所以不能说明甜椒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C错误。

D、此实验没有对甜椒叶片进行部分遮光处理,未形成以光为变量的对照,不能说明光是甜椒叶进行光

合作用的必要条件,D错误。

故选:Ao

8.(2023•绵阳)如图为光照充足条件下,某植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示意图,①〜④代表有关的物质,其中

能代表有机物的是()

c

A.①B.②C.③D.④

【答案】D

【解析】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根据箭头方向可知:①表示进去的气体是二氧化碳,②表示出来的气

体是氧气,③表示运输到叶片的水分,④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向下运输。因此,其中能代表有

机物的是④,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9.(2023•安徽)校园中的腊梅尚未长出绿叶,花就已陆续绽放。推测腊梅在开花过程中需要的有机物主要

来源于()

A.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的

B.花瓣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C.以前绿叶光合作用合成的

D.树皮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答案】C

【解析】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植物体通过光合作用贮存的能量。用于进行各项生

命活动。所以腊梅在开花过程中需要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以前绿叶光合作用合成的。c正确。

故选:Co

考法2光合作用的意义

10.(2023•太原)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因为它们能够()

A.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B.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C.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D.通过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

【答案】B

【解析】绿色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它生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因此属于生产

者。所以我们把绿色植物称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原因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故选:Bo

考法3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11.(2023•长春)吉林省通榆县利用大棚种植辣椒,把“小辣椒”变成“大产业”。下列能够提高大棚中辣椒

产量的措施有()

①适当增大昼夜温差

②合理密植

③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④多施肥少浇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①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烈,制造的有机物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微弱,消耗的哟机务

较少,因此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就多,可提高大棚中辣椒产量。

②合理密植,有利于增强光合作用,可提高大棚中辣椒产量。

③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当地增加二氧化碳,有利于增强光合作用,可提高大棚中辣椒产量。

④多施肥少浇水会导致植物出现烧苗现象,不利于植物成活,因此不能提高大棚中辣椒产量。

故选:A»

12.(2023•赤峰)现代农业基地利用温室大棚进行蔬菜栽培,要提高北方地区冬季大棚蔬菜的产量,可采

取的有效措施有()

①定期合理灌溉施肥

②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③提高氧气浓度

④维持大棚内高温环境

⑤增大大棚内昼夜温差

⑥定期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A.①②④⑥B.②③④⑤C.①②⑤⑥D.③④⑤⑥

【答案】C

【解析】①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种植大棚蔬菜

需要合理灌溉和施肥,正确。

②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延长光照时间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正确。

③④提高大棚内的氧气浓度、维持大棚内高温环境,会加强植物的呼吸作用,增加有机物的消耗,错误。

⑤增大大棚内昼夜温差: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有机物积累多,夜晚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消耗的

有机物少,正确。

⑥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定期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会加强大棚蔬菜的光合作用,增加有机

物的积累,正确。

因此措施①②⑤⑥能够提高北方地区冬季大棚蔬菜的产量。

故选:Co

解题技巧

1、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在一定光照范围内,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当光照过强时,光合作用反

而减弱,如夏季中午光照最强时,部分气孔会关闭,影响二氧化碳的进入,光合作用反而下降。

2、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

⑴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水不能溶解叶绿素。因此,为了除去叶绿素对实验现象的干扰,必须将叶片放在酒

精中脱色。

(2)实验中共用清水漂洗了两次叶片,洗去的分别是酒精、碘液。

3、把光合作用比喻为工业生产,绿叶就是光合作用的“工厂”,叶肉细胞就是“厂房”,“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动力”是光能。

A考向三呼吸作用

考法1呼吸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13.(2023•安徽)呼吸作用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其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是()

A.有机物分解,储存能量

B.有机物合成,储存能量

C.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D.有机物合成,释放能量

【答案】C

【解析】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

用。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C正确。

故选:Co

14.(2023•湘潭)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排出的气体②中,氧气含量高于①

D.装置④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

【答案】C

【解析】A、装置③应置于黑暗环境中,目的是避免光合作用的干扰。A正确。

B、通入空气①前应去除其中二氧化碳,避免空气中二氧化碳干扰实验。B正确。

C、植物的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所以排出的气体②中,氧气含量低于①。C错误。

D、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所以④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D正确。

故选:Co

15.(2023•无锡)将装有萌发种子的密闭玻璃瓶置于温暖黑暗处12小时,下列曲线能合理反映出瓶内二氧

化碳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是()

C.0时间D.0时间

【答案】A

【解析】萌发的种子在温暖黑暗处会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瓶内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会逐渐增

力口,A图中曲线表示二氧化碳含量是逐渐增加的,故A符合题意。

故选:Ao

考法2植物的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16.(2023•齐齐哈尔)植物的呼吸作用被广泛应用在生产生活中,下列采取的措施与目的不一致的是(

A.农田排涝一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B.冷藏果蔬——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

C.田间松土一抑制根的呼吸作用

D.晾晒粮食——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

【答案】C

【解析】A、植物的根需要呼吸,水淹后的农田要及时排涝,目的是促进根部的呼吸,A正确;

B、低温抑制呼吸作用,利用冰箱冷藏新鲜蔬菜、水果,降低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B正确;

C、田间松土,保证土壤透气,促进根部的呼吸,C错误;

D、晾晒粮食,减少水分,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D正确。

故选:C。

17.(2023•呼伦贝尔)新鲜的核桃营养成分损失较少,口味香醇,但不宜保存。如图是不同贮藏温度条件

下新鲜核桃呼吸强度与贮藏时间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新鲜核桃贮藏时发热是由于空气不流通

C.(0+1)℃条件下贮藏,核桃的有机物不会逐渐减少

D.由图可知,(0±1)℃条件最有利于新鲜核桃的贮藏

【答案】D

【解析】A、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错误;

B、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新鲜核桃贮藏时发热是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错误;

CD、由图可知:(0±1)℃条件呼吸作用弱,分解的有机物少,因此,最有利于新鲜核桃的贮藏,C错

误,D正确。

故选:D。

18.(2023•黄石)呼吸作用是细胞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在生产、生活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呼吸作用

强度。下列属于促进呼吸作用的是()

A.对农田适时松土

B.贮藏粮食时降低氧气浓度

C.种子保存前需晒干处理

D.贮藏蔬菜时降低温度

【答案】A

【解析】A、农业生产中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中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促进了根的呼吸,属

于促进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利用,A符合题意;

B、贮藏粮食时适当降低氧气浓度,使它们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最少,能抑制呼吸作用,B不符合题意;

C、种子保存前需晒干处理主要是减少水分,以降低其呼吸作用,以利安全储存,C不符合题意;

D、贮藏蔬菜时降低温度,使其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最少,能抑制呼吸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考法3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19.(2023•兰州)如图的式子中,①②表示绿色植物体内进行的两项生理活动,a、b代表两种不同的物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T、

a+水…三石*b+氧气------►a+水+能量

叶绿体,,

A.①②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B.①②不能在同一细胞中进行

C.①所需的a物质和水都由生理活动②提供

D.②所释放的能量是b物质中储存的能量

【答案】D

【解析】A、①光合作用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②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A错误;

B、植物的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能发生在同一个细胞,如叶肉细胞在有光的条件下回同时进行呼吸作用

与光合作用,B错误;

C、光合作用所需的a二氧化碳是由②呼吸作用提供的,水是由根吸收的水分提供的,C错误;

D、②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是把b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D正确。

故选:D。

20.(2023•济南)曲线a表示某植物在环境温度为25℃(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其光合作用强

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情况,在M点时出现曲线b的原因可能是()

B.适当增加了二氧化碳浓度

C.适当增加了光照强度

D.适当增加了氧气浓度

【答案】B

【解析】当某植物所处环境温度为25℃(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

的变化如图中曲线a所示,此时已经是最适温度,升高或降低温度都会使光合速率下降,但是b曲线表

示的光合速率高于a曲线,此时的原因可能是M点时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浓度。

故选:B„

21.(2023•陕西)小秦知道了新疆哈密瓜甜的原因后,想探究夜间温度对苹果含糖量(“糖心指数”越高,

含糖量越高)的影响,于是在家人的帮助下,选取同一果园长势相近的果树,分两组进行探究。依据如

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摘果日期(每隔一周)

A.摘果日期越晚,含糖量越低

B.夜间温度升高,含糖量降低

C.1组含糖量均高于2组

D.1组夜间有机物消耗少于2组

【答案】B

【解析】A、观图中数据可以看出摘果日期越晚,含糖量越高,错误;

B、1组日落盖膜,是为了保持夜间的温度,1组含糖量均低于2组,说明夜间温度升高,含糖量降低,

正确;

CD、1组含糖量均低于2组,说明1组夜间的有机物消耗高于2组,错误。

故选:B„

解题技巧

1、绿色植物在白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夜间(无光下)只进行呼吸作用和蒸

腾作用。

2、易误认为呼吸作用夜间强,白天弱:呼吸作用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白天温度比夜间高,故白天呼吸

作用的强度大于夜间,只是白天绿色植物呼吸作用释放出的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吸收,所以白天呼吸

作用不明显。

一、植物的蒸腾作用

(1)定义: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2)主要场所:叶片。

(3)叶片的结构

叶脉

上表皮

叶肉

下表皮

气孔

①表皮: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构成。表皮细胞的外壁上

有一层透明的、不易透水的角质层。表皮主要起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②叶肉:叶肉由大量的叶肉细胞组成,叶肉细胞里含有许多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使叶片

呈现绿色。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叶绿体是制造有机物的场所。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液

泡,储存着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

③叶脉:叶脉分布在叶肉中,它是叶片的“骨架”,具有支持作用。叶脉中有两种管道一导管(输送

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输送有机物)。可见叶脉有输导作用,属于输导组织。

④气孔:在叶片表皮细胞之间分布着许多成对的半月形细胞,这些细胞叫保卫细胞。两个保卫细胞

围成的空腔是气孔,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陆生植物气孔数下表皮>上表皮;水生植物相反。

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保卫细胞

吸收术时求J部分做怛物用于自身生命活动,绝大部分水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

(4)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

①蒸腾作用可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叶片里的水分蒸腾散失后,叶肉细胞相对缺水,

就要吸收叶脉导管里的水分,这样促使水分上升到叶里,从而促进根吸水。植物要吸收的无机

盐必须溶解在水中,在水分向上输送的同时,无机盐也随水分被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②蒸腾作用可以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这是因为水分的汽化可带走

叶片的一部分热量。

(5)影响蒸腾作用的条件:

叶片多,气孔数量多,蒸腾失水多;

温度高,光照强,空气流动快,蒸腾失水快。

(6)蒸腾作用对生产:

•树木剪去部分叶后移栽;

・选择阴天或傍晚时分移栽;

•大树底下好凉爽;

・森林生态系统降雨量大;

•烈日下,为移栽树木搭遮阴网。

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由此可见,蒸腾作用不是在浪费水分,而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

气的过程。

(2)公式:

光能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淀粉)+氧气

叶绿体

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有机物和氧气;条件:光能、场所:叶绿体。

物质转化的过程:简单的无机物转化成复杂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3)光合作用实质

能量转化的过程:光能转化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4)光合作用意义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

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

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5)实验: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是:

②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②部分遮光: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作对照,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

是都产生淀粉);

③照光:光照数小时后隔水加热(用酒精脱去叶绿素便于观察);

④清水漂洗;

⑤滴加碘液染色(有淀粉的部位遇碘变蓝色):

⑥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

⑦证明(结论):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制造有机物一淀粉

(6)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为增加产量,常采用的方法是: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蔬菜大棚内通风),增加光照强度或延长光照

时间,合理密植(让作物的叶片充分利用单位面积光照,而不互相遮挡)。

三、植物的呼吸作用

1.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

动的需要。

2.反应式: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3.呼吸作用是生物共同的特征,释放能量,满足生命活动需要,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失。

4.指导生产:

・低温保存菜果减弱呼吸作用(一定范围内,温度高而加强)

•粮食入仓要晒干降低呼吸作用,防止萌发(含水量高而加强)

・保存果菜降低含氧量降低呼吸作用(氧浓度高而加强)

•栽植物常松土促进根的呼吸作用(氧浓度高而加强)

•地窖瓜菜发热呼吸作用释放热能

・新疆葡萄更甜夜间温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少

适当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能够积累更多的有机物,提高产量;抑制生物的呼吸作用能够延长保质期。

四、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项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场所叶绿体活细胞的线粒体

条件在光下才能进行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区原料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和氧气

别产物有机物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

物质转化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能量转化将光能转化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联系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基础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新题特训

1.(2023秋•长春期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生物学角度来分析,绿色植物可以维持良好的生态

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关于绿色植物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B.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仅依靠绿色植物的吸收作用维持

C.移栽植物时,剪掉一部分枝叶,目的是降低蒸腾作用

D.森林里,你会感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这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有关

【答案】B

【解析】A、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因此,绿色植物的

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A正确。

B、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

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

—氧的相对平衡,所以,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依靠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维持,B错误。

C、叶片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所以,移栽植物时,剪掉一部分枝叶,目的是降低蒸腾作用,C正

确。

D、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因此森林里,会感到空气特

别清新和湿润,这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有关,D正确。

故选:Bo

2.(2023秋•泸县校级期末)如图为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为不同气体,A为

某细胞结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①

叶肉细胞

@②

A.植物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

B.①代表的是氧气

C.②代表的是二氧化碳

D.A是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答案】A

【解析】A.并不是所有植物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只有见光的绿色部位的植物细胞中才有叶绿体,如

根尖细胞就不含叶绿体,A错误。

BC.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

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

是:淀粉和氧。由图可知,①代表氧气,②代表二氧化碳,BC正确。

D.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

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用公式表示为: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呼吸作用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由图可知,A代表线粒体,是呼吸

作用的场所,D正确。

故选:Ao

3.(2023秋•盘龙区期末)如图所示,在两个密闭装置中分别放入经消毒处理的煮熟的种子和萌发的种子,

一段时间后,用注射器抽取密闭装置中的气体,观察注射器内澄清的石灰水的变化。下列有关该实验的

叙述,正确的是()

X

澄清的石灰水

3

萌发的种子

甲乙

A.甲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乙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保持澄清

C.该实验可说明种子萌发时放出了二氧化碳

D.该实验可说明种子萌发时释放出能量

【答案】C

【解析】A、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甲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保持澄清。A错

误。

B、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所以乙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错误。

C、该实验设计的是以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可说明种子萌发时放出了二氧化碳。C正确。

D、该实验可说明种子萌发时产生了二氧化碳。D错误。

故选:Co

4.(2023秋•泸县校级期末)为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兴趣小组在光照和黑

暗条件下分别测定该植物在密闭环境中每小时吸收或释放CO2(二氧化碳)的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

分析错误的是()

■光照下每小时co?的吸收量

8

8

/-黑暗下每小时匕。2的释放量

/

g

O

D

fwc

0102030温度/℃

A.光照下,温度高于25℃时,植物每小时积累的有机物量开始减少

B.在5℃〜35℃范围内,呼吸作用的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C.光照相同时间,35°C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与30℃相等

D.两曲线的交叉点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答案】D

【解析】A、图中光照下C02的吸收量表示净光合速率,由图中虚线的变化趋势可知:在25℃条件下,

净光合速率最大,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温度高于25℃时,每小时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量开始

减少。A正确。

B、黑暗中C02的释放量表示呼吸速率,由图中实线的变化趋势可知:在5℃〜35℃范围内,呼吸作用

的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B正确。

C、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为30+3.5=6.5

mg/h,30℃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为3.5+3.0=6.5mg/h,所以,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

的有机物量与30℃相等。C正确。

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的量(净光合速率)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呼吸

速率)相等,还可以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光合速率)是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呼吸速率)

的两倍。D错误。

故选:D。

5.(2023秋•吉林期末)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这

句话道出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

A.为动物和人类提供食物B.拉动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C.为自身生活提供有机物D.为动物和人类提供能量

【答案】B

【解析】A.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等有机物,不仅是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而且是动物和人的

食物来源,A正确。

B.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了水和无机盐向上的运输,B错误。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通过食物链、

食物网,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C正确。

D.光合作用转化光能并储存在有机物里,这些能量是植物,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D正

确。

故选:Bo

6.(2023秋•佛山期末)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盛水烧杯内各插有1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

一少,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现将此装置移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天平将发生的变化是()

B.右侧上升

C.两侧始终平衡

D.开始右侧上升,后左侧上升

【答案】A

【解析】植物放在阳光下,同时进行三种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光合作用从外界吸收

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重量变化不大。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了二氧化碳,重量变化也不大。植物

的蒸腾作用在不停的进行,植物吸收的水分只有1%被植物体利用,99%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

了,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如图可知,左侧的叶片多,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较多,右侧叶片少,

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较少,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后,天平的右边会下降,左侧上升。A正确。

故选:Ao

7.(2023秋•西和县期末)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几种情况中,蒸腾作用最弱的是

()

A.气温37℃,阴天,无风B.气温37℃,晴天,有风

C.气温20℃,阴天,无风D.气温20℃,晴天,有风

【答案】C

【解析】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受温度、光照强度和风速的影响,根据环境因素对蒸腾作用的影响,通过

比较只有C选项蒸腾作用强度最弱。

故选:Co

8.(2023•济宁)将一株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然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该实验不能用于验证光

合作用()

A.产生氧气B.需要光

C.需要叶绿体D.需要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A、本实验不能证明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A符合题意。

B、铝箔遮住的叶片和暴露在光下的叶片进行对比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B不符合题意。

C、叶的银边部分与绿色部分对比可以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C不符合题意。

D、图中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瓶内绿叶和瓶外绿叶对比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9.(2023•常德)如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⑤⑥

A.步骤①是为了耗尽叶片内的全部有机物

B.步骤③是酒精脱色排除干扰

C.步骤⑤是滴加碘液检测淀粉

D.步骤⑥显示遮光部分不变蓝

【答案】A

【解析】A.步骤①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

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将叶片暗处理一昼夜的目

的是通过呼吸作用消耗叶片原有淀粉,而不是全部有机物,A错误。

B.步骤三烧杯③中内分别盛有酒精、清水,目的是使叶片内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避免受到叶绿素的颜色干扰,使实验现象更明显,B正确。

C.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步骤⑤是滴加碘液检测淀粉,C正确。

D.没有遮光的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遇碘变蓝;遮光的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遇

碘不变蓝。步骤⑥显示遮光部分不变蓝,D正确。

故选:Ao

10.(2023•自贡)绿萝有“绿色净化器”的美名,所以在室内常常能见到它的身影。下列关于绿萝的叙述正

确的是()

A.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

B.绿萝的呼吸作用在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内进行

C.栽培时要及时松土以促进根细胞的呼吸作用

D.因其可以净化空气,所以晚上应放在卧室内

【答案】C

【解析】A、光合作用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只要

是活细胞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由此可知,绿萝不仅夜晚进行呼吸作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也会进行呼吸

作用,A错误。

B、绿萝的呼吸作用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内进行,B错误。

C、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栽培绿萝时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

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C正确。

D、绿色植物在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同时,还要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而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在夜晚,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造成居室内氧气减少,危

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有些植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D错误。

故选:Co

11.(2023•泰州)日常生活中人们采取的措施常常包含着一定的生物学原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蔬果冷藏能促进呼吸作用

B.播种覆盖地膜利于光合作用

C.合理密植可促进光合作用

D.幼苗带土移栽降低蒸腾作用

【答案】C

【解析】A、冷藏能抑制蔬果的呼吸作用,减收有机物消耗,A错误;

B、播种覆盖地膜能提高地表温度,还有保湿作用,利于种子萌发,B错误;

C、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C正确;

D、幼苗带土移栽,能防止损伤幼根和根毛,而不是防止蒸腾作用,D错误。

故选:Co

12.(2023•齐齐哈尔)关于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四个步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①放置黑暗处一昼夜

②叶片部分遮光处理

③叶片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热

④滴加碘液后观察

A.步骤①使叶片中原来贮存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

B.步骤②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

C.步骤③中酒精溶解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

D.步骤④叶片遮光部分呈蓝色

【答案】D

【解析】A、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全

部运走耗尽,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可能是叶片在实验

前贮存的。A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