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

第一学期科学学业水平监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奥司他韦(化学式为G6H282。4)对治疗甲流、乙流等病毒性流感有很好的功效,其成分为白色粉末,

易溶于水。有关奥司他韦描述正确的是()

A.结构上:分子由四种原子构成B.分类上:属于无机物

C.性质上:易溶于水是化学性质D.用途上:能治疗各类疾病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奥司他韦的分子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原子构成,选项正确;

B、由化学式可知,奥司他韦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符合有机物的特点,属于有机物,选项错误;

C、易溶于水是物质的溶解性,不需要化学变化硫能够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D、由题文可知,奥司他韦对治疗甲流、乙流等病毒性流感有很好的功效,选项错误;

故选Ao

2.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A.CuO儿2.Cu(OH)2B.AgCl^-»ZnCl2

coH

C.Fe2O3>FeD.CO^H2CO3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氧化铜不溶于水,也不能与水发生化学变化,所以该转化不能一步实现,选项错误;

B、虽然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但氯化银难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所以该转化不能一步实现,选项错误;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够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元素,即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铁和二氧化碳,所以该转化能够一步实现,选项正确;

D、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也不能与水发生化学变化,所以该转化不能一步实现,选项错误;

故选C。

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宣传标语“均衡营养,点亮健康之路”。下列有关食物与营养的描述正确

的是()

A.蛋白质一般占人体细胞干重的50%以下B.无机盐被人体吸收后,能提供大量的能量

第1页/共29页

C.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D.维生素在人体内都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答案】C

【解析】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

人体所必需的。

【详解】A.蛋白质是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占人体细胞干重50%以上,A错误。

B.水分、无机盐、维生素能够直接被人体吸收,但是不能给人体提供能量,B错误。

C.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正确。

D.维生素的种类很多,除维生素D外,其他维生素人体内都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D错误。

故选C。

4.山楂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它不仅美味,还含有糖类、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及膳食纤维。结

合图片,分析正确的是()

A.②是消化吸收山楂的主要场所B.④不能吸收山楂中的膳食纤维

C.①分泌的胆汁能初步消化山楂中的糖类D.③分泌的胰液不能促进山楂中蛋白质的分解

【答案】B

【解析】

【分析】观图可知:①肝脏、②胃、③胰腺、④小肠。

【详解】A.④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A错误。

B.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膳食纤维列为第七类营养元素,能促进肠道蠕动,利于粪便排出,B正

确。

C.①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但是能乳化脂肪,C错误。

D.③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促进山楂中蛋白质的分解,D错误。

故选B。

第2页/共29页

5.下列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

A,汽油机的效率大约是80%B.教室里1个节能灯的功率约为IkW

C.把地上的科学书捡到课桌上约做功2JD,一个健康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约为120次/分

【答案】C

【解析】

【详解】A.汽油机的效率大约在30%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教室里1个节能灯的功率约为40W,故B不符合题意;

C.一本物理书重约2.5N,课桌高度在0.8m左右,将一本物理书从地面捡起放到课桌上,所做的功大约是

FT=G/z=2.5NxO.8m=2J

故C符合题意;

D.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Is,Imin跳动75次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在观察“小金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时,同学绘制相关图像,有关实验及图像描述错误的是()

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

A,血管②是毛细血管B.血管①中流动的血液是静脉血

C.用低倍镜观察鱼尾鳍血管内血液流动情况D,湿纱布包裹鱼鲤盖有利于鱼的正常呼吸

【答案】B

【解析】

【分析】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从动脉一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静脉,即总一分一总的关系,

故由图乙中的箭头方向,可知①动脉,②毛细血管,③静脉。

【详解】A.图中血管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是毛细血管,A正确。

B.图中血管①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小鱼尾鳍动脉血管里流动脉血,B错误。

C.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低倍镜

比高倍镜的视野宽且亮,C正确。

D.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鳏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

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鲤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D

第3页/共29页

正确。

故选Bo

7.水盐平衡对维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调节水分平衡需神经系统参与B.细胞的呼吸作用会造成水分流失

C.皮肤不会影响体内的水盐平衡D,饮用海水不会超出人体肾脏的调节能力

【答案】A

【解析】

【分析】人体水分增加和水分流失必须保持平衡,其中水分增加的生理过程包括饮水、进食和细胞的呼吸

作用,水分流失的生理过程包括呼吸、流汗、排尿和排粪。

【详解】A.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调节下进行的。所以调节水分平衡需神经系统参与,A正

确。

B.细胞的呼吸作用能够增加水分,B错误。

C.一部分水、少量无机盐和尿素可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可见,皮肤也承担了调节水分平衡的部分

功能,C错误。

D.海水中盐分太高,超出了人体肾脏的调节能力,因此长期饮用海水人体会因为积累过多的盐而死亡,D

错误。

故选Ao

8.美国医学科研小组采用遗传工程的方法,用一种特殊的“内切酶”,可以全部或部分切割红细胞表面的

凝集原,从而实现血型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型血可以转化为AB型血B.B型血可以转化为A型血

C.0型血可以转化为AB型血D.AB型血可以转化为B型血

【答案】D

【解析】

【分析】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的情况下,在不出现血液凝聚现象的前提下,可以

考虑输其它血型的血;根据ABO血型系统的定义,来判断切除后原血型中凝集原发生变化,但血清中凝集

素没有改变,从而去分析解答。

【详解】A型血有A凝集原,B型血有B凝集原,AB型有A凝集原和B凝集原,。型没有凝集原。只有

D中,AB型血被切割A凝集原后,红细胞剩B凝集原了,从而拥有了B型血的特征,其他不符合题意,D

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第4页/共29页

9.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方法

A氧化铜粉末和铁粉观察颜色

B酒精和水闻气味

CNH4NO3、NaOH两种固体加水溶解,观察温度变化

DMgCl2和BaCl2两种溶液加稀硫酸,观察有无沉淀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氧化铜粉末和铁粉均为黑色粉末,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符合题意;

B、取样品,闻气味,有芳香气味的是酒精,没有明显气味的是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选项不符合题

思;

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温度升高,硝酸镂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可加水溶解,观察

温度变化,可以鉴别,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硫酸与氯化镁不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与氯化钢反应生成硫酸钢白色沉淀,可以鉴别,故选项不符合题

忌、O

故选Ao

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T剩余固体质量/g

A.铜锌混合物中不断加入稀硫酸

°稀硫酸质量/g

个生成氢气的质量/g

B.-----------------/---------Mg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加入足量且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0时间/s

第5页/共29页

[沉淀质量/g

c./向盐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氢氧化领溶液

oBa(OH)2溶液的质量/g

[硫酸锌质量/g

D,向硫酸铜和硫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

0时间/S

【答案】D

【解析】

【详解】A、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铜和稀硫酸不反应,随着不断加入稀硫酸,固体的质量不

断减少,直到稀硫酸和锌恰好完全反应,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但不是0,故图象错误;

Mg+H2SO4=MgSO4+H2T

B、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反应需要的时间就比铁短,根据反应关系

242

Fe+H,SO.=FeSO.+H,T

_2可知,由于盐酸是足量的,相同质量的镁粉、铁粉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时,镁粉

562

生成的氢气多,故图象错误;

C、向盐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氢氧化领溶液,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不溶于酸

的硫酸钏沉淀,一开始就产生沉淀,故图象错误;

D、由于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Zn>Fe>Cu,所以过量的Fe粉可以置换出混合溶液中的Cu,而不能置换出

锌,所以整个反应过程中硫酸锌的质量始终不变,故图象正确。

故选D。

11.以下四幅图是热机工作的四个冲程,压缩冲程是()

A.

第6页/共29页

r

【答案】A

【解析】

【详解】A.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是压缩冲程,故A符合题意;

B.进气门都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是排气冲程,故B不符合题意;

C.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火花塞打火,活塞向下运动,是做功冲程,故C不符合题意;

D.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是吸气冲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12.下列是生活中的四种杠杆,属于费力杆的是()

【答案】D

【解析】

【详解】A.开瓶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属于省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

C.园艺剪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

D.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水和硫酸钠的质量随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变化的关系

第7页/共29页

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表示的物质为Na2sO,,乙表示的物质为H2。

B.加入b克NaOH溶液时,H2sO4还有剩余

C.加入a克NaOH溶液时,所得溶液中的阴离子为SO:

D,加入c克NaOH溶液时,所得溶液呈中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稀硫酸的质量逐渐减少,硫酸钠和水

的质量逐渐增加。

【详解】A、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钠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

应不再发生改变;水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水,

水的质量仍在增加,甲表示的物质为水,乙表示的物质为硫酸钠,故选项说法错误;

B、加入b克NaOH溶液时,硫酸钠的质量不再发生改变,硫酸已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加入a克NaOH溶液时,稀硫酸有剩余,溶液中有硫酸、硫酸钠,所得溶液中的阴离子是硫酸根离子,

符号为:SOj,故选项说法正确;

D、加入c克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所得溶液呈碱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4.如图是2023年杭州亚运会女子跳水10米跳台决赛掠影,一跳水运动员在起跳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忽略

空气阻力)()

第8页/共29页

跳台

I

F水面

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B.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C.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D.动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答案】C

【解析】

【详解】忽略空气阻力,跳水运动员在起跳向上运动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动能减小,高度增

大,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故选C。

15.如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煤油,烧瓶中的电阻丝分

别为4、R乙(其中&〉生),瓶塞上都有相同的玻璃管。小周用该装置探究“电热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A.该装置可探究“电热多少与电阻大小有关”

B.该装置无法完成“电热多少与电流大小有关”

C.该探究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D.通电时间相同,玻璃管内液柱高低关系为膈〉的乙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电流产生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三个因素有关,探究中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通

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应控制电流和通电相等,改变电阻。图中尺甲>尺乙,两个电阻串联,

第9页/共29页

所以通过的电流相同,故可以探究“电热多少与电阻大小有关”,故A正确。

B.图示中的电路可以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所以可以比

较同一个烧杯中在不同电流下玻璃管中煤油上升的高度,来比较产生热量与电流的关系,故B错误。

C.电流产生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三个因素有关,探究中要采用控制变量法。通过玻璃管中液面的

高度比较电阻产生热量的多少,运用了转换法,故C正确。

D.图中尺甲>氏乙,两个电阻串联,所以通过的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时,根据0=尸放可知,甲电阻

产生的热量更多,故膈〉力乙,故D正确。

故选B。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0分)

16.有的同学不吃早餐就去上学,往往会出现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某小组根据我国居民“平

衡膳食宝塔”示意图,拟定了一份早餐食谱:一块面包、一杯牛奶、少量蔬菜和水果。请分析回答:

(1)面包是第①层食物,主要成分是淀粉,被消化成进入血液。

(2)面包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发霉,该霉菌属于生物(填“自养”或“异养”)=

(3)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应多食用“平衡膳食宝塔”第③层和第④层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

丰富的(填“糖类”或“蛋白质”或“纤维素”)0

(4)青少年如果摄入营养物质过多又疏于运动,往往会引起肥胖。这是因为同化作用(填“大于”

或“小于”异化作用。

【答案】①.葡萄糖②.异养③.蛋白质④.大于

【解析】

【分析】由“平衡膳食宝塔”示意图可知:①为五谷类、②为果蔬类、③为鱼肉类、④为蛋奶类、⑤为油

脂类。

【详解】(1)“平衡膳食宝塔”第①层食物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口腔内被唾液淀粉酶将分解成了麦

芽糖,小肠中被肠液、胰液分解为葡萄糖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

第10页/共29页

(2)霉菌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

(3)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青少年正处于

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大,青少年要保证营养全面合理,尤其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量。

因此应多食用“平衡膳食宝塔”中第③层和第④层的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4)同化作用是将外界物质转化为自身物质的过程,异化过程是将自身物质转化为外界物质的过程,所以,

肥胖的原因是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请结合下面三幅图回答以下问题:

17.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与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从图甲中可以看出a表示—(填

“氧气”或“二氧化碳”)。

18.图乙表示心脏,其中腔内为动脉血的(填图中字母)。

19.请用图丙中的字母表示尿素随尿液排出体外所经过的路径:a--

【答案】17.二氧化碳

18.A、B19.b—c

【解析】

【分析】(1)甲图表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a表示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b表示氧气由肺泡

扩散到血液。

(2)乙图表小心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A表小左心房,B表示左心室,C表小右心房,D表小右心室。

(3)丙图表示尿液的形成过程图,图中a表示入球小动脉,b表示肾小球,c表示肾小管,d表示肾静脉。

【17题详解】

图甲中,外界气体进入肺,肺泡与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血液中二

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此时血液中氧气含量上升,二氧化碳含量下降,由静脉血变为

动脉血。从图甲中可以看出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

【18题详解】

第11页/共29页

肺动脉把静脉血从心脏的右心室送往肺部,通过肺泡内气体交换,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的含氧丰富的动

脉血,通过肺静脉运回左心房的血管。主动脉是将动脉血从左心室运往全身各处去,经过组织里的气体交

换,使原来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少的静脉血,经上、下腔静脉把全身的血液送回心脏的右心房。

因此,图乙中A左心房和B左心室流的是动脉血,C右心房、D右心室里流静脉血。

【19题详解】

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或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

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

等都可以过滤(或滤过)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

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

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所以尿素从血液

到形成尿液的过程:a入球小动脉-b肾小球一肾小囊-C肾小管一尿液。

20.盐酸和碳酸钠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若在盐酸中加入一定量碳酸钠固体,充分反应后,用pH试

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度。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如图所示。

反应前反应后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

(2)图中R代表的离子是o

【答案】①.Na2co3+2HCl=2NaCl+H2O+CO2T②.Na+##钠离子

【解析】

【详解】(1)在盐酸中加入一定量碳酸钠固体,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写为:Na2CO3+2HCl=2NaCl+H2O+CO2T。

(2)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由图可知,反应后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即反应后盐酸

有剩余,所以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氢和氯化钠,氯化氢解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氯化钠解离出钠离子和氯

离子,所以图中R代表的离子是钠离子,故填Na+或钠离子。

21.把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放到某溶液中能产生电流,这种装置称为原电反应前反应后池。图甲将锌片

和铜片插入某溶液组成闭合电路,结果电流表有示数。

第12页/共29页

甲乙丙T

铜表面有气泡,锌银表面有气泡,锌B表面有气泡,AC表面有气泡,B

表面没有气泡表面没有气泡表面没有气泡表面没有气泡

(1)小金观察到甲中铜片的表面产生了气泡,并用另外的金属代替锌片或铜片,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表所

示。根据信息,推测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

(2)室温下,小金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浸没到质量和浓度均相同的稀盐酸中,都产生气泡。依据产

生气泡的速率比较金属活动性,需要保证金属的相同(选填“质量”、“表面积”或“体积”)o

【答案】①.A>B>C②.表面积

【解析】

【详解】(1)由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锌>铜>银,在试验中观察到:在锌和铜的电路中铜片的表面产生

了气泡,在铜和银的电路中银的表面有气泡生成。根据上述信息,在A和B的电路中,B片表面产生气泡,

A表面没有气泡,说明了A的活泼性大于B;在B和C的电路中,C片表面产生气泡,B表面没有气泡,

说明B的活泼性大于C,由此可知,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是A>B>C;

(2)金属的质量、体积只能决定生成氢气质量的多少,而金属与酸接触面积的大小能影响反应速率,故填

表面积。

22.碳酸锂是制备锂电池的重要原料,工业上以锂辉石为原料制取碳酸锂,如图是一种模拟提纯碳酸锂的工

【查阅资料】

I.锂辉矿主要成分为Li2。,含泥沙等杂质。

第13页/共29页

II.碳酸锂(Li2c。3)是无色晶体,化学性质与Na2cO3类似,溶解性受温度影响与氢氧化钙类似。

(1)“酸浸槽”中加入的酸的化学式为_____O

(2)“洗涤槽”时使用热水的目的是。

【答案】①.H2s。4②.使碳酸锂溶解度减小而析出

【解析】

【详解】(1)经过“酸浸槽”后生成Li2s0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加入的酸的化学式为:H2s04。

(2)碳酸锂溶解性受温度影响与氢氧化钙类似,“洗涤槽”时使用热水的目的是:使碳酸锂溶解度减小而

析出。

23.家用电能表示数如图,读数为kW.ho只使用空气炸锅正常工作20分钟,该电能表转过1200转,

则空气炸锅的实际功率为o

电能表

kW-h

220V10A50Hz

3600r/kW•hJ

【答案】①.8633.5②.1000W

【解析】

【详解】[1]电能表最后一位是小数,由图可知,电能表的示数是8633.5kW-h。

[2]空气炸锅消耗的电能

1200kwh=J_kwh

36003

空气炸锅的实际功率为

e-kW-h

W2

p=——=—=Ikw=1000W

t%

60

24.在学习内能一课后,小周利用剩有少量水的矿泉水瓶进行如下实验:先将瓶盖盖紧,使劲旋转矿泉水瓶

下部,然后拧松瓶盖,可看到瓶盖被弹出数米远,瓶内出现了白雾。请你解释产生此白雾现象的原因=

第14页/共29页

【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详解】当瓶盖飞出时瓶内及瓶口有白雾,这是因为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水蒸气遇冷,液化形

成了小水滴。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2分)

25.酵母菌能分泌过氧化氢酶,它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小金为了探究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与

什么因素有关,设计如下实验。

乳胶管止水夹

注射器A注射器B

操作序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

操作内容

号组组组组组

①调节2%酵母菌溶液的pH值4.0506.07.08.0

②调节4%H2O2溶液的pH值4.05.06.07.08.0

③将注射器A、B相连(如图),检查装置气密性

④④将4mL2%酵母菌溶液放入50mL的注射器A

⑤将4mL4%H2O2溶液放入50mL的注射器B

⑥打开止水夹,将酵母菌溶液推入H2O2溶液

记录注射器3分钟内氧气产生的速率

⑦4.5610.58.56

(毫升/分钟)

第15页/共29页

(1)本实验探究的是对过氧化氢酶催化效率的影响。除此之外,影响过氧化氢酶催化效率的因素还

有。

(2)有同学发现将酵母菌溶液替换成等量蒸储水后,氧气的产生速率明显变慢,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什

么特点?。

(3)小金认为,通过以上实验即得出结论:过氧化氢酶在pH=6.0时催化效率最高。你是否认同?并说明

原因。______

【答案】①.溶液的pH②.温度(合理即可)③.高效性④.是,当pH=6时,每分钟产

生的氧气最多

【解析】

【详解】(1)根据题中信息可知,实验中其他条件相同,只有溶液的pH不相同,本实验探究的是溶液pH

对过氧化氢酶催化效率的影响。影响过氧化氢酶催化效率的因素还有温度等。

(2)有同学发现将酵母菌溶液替换成等量蒸储水后,氧气的产生速率明显变慢,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

效性。

(3)小金认为,通过以上实验即得出结论:过氧化氢酶在pH=6.0时催化效率最高。认同这种说法,原因

是:当pH=6时,每分钟产生的氧气最多。

26.某同学在查看曲奇饼干配料表时,发现膨松剂中含有碳酸氢钱。碳酸氢钱不是一种肥料吗?也可以做膨

松剂食用吗?

1.认识膨松剂

查阅资料,认识膨松剂

①常见的膨松剂有NaHC。?、NH,HCOs等:膨松剂是利用化学反应释放气体,使体积膨

胀变大;

@NH4HCO3=NH3T+H20+C02T;2NaHCO3=Na2CO3+H20+C02T

③NH3高温挥发,控制NH,HCC)3用量,可使食品残留NH3含量达到食品安全标准。

2.比较蓬松效果

(1)将等量的碳酸氢钠、碳酸氢铁分别加入相同的面粉中,经过和面、烘焙,同学们发现加入碳酸氢钱的

面团更大更松软,其原因是0

3.测定膨松剂中碳酸氢镂的含量

某同学为测定某膨松剂中NH,HCOS含量,设计实验。

第16页/共29页

资料:

①碱石灰是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

②氨气能被浓硫酸吸收。

m1克膨松剂

步骤:

①气密性检查:连接针筒与b,关闭k,向右拉针筒,若,则气密性良好。

②除去装置E,装入㈣克膨松剂,打开k,从a端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称量装置C的质量,记为加2;

③点燃酒精灯,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从a端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再次称量装置C的质量,记为加3。

(2)请补充步骤①中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3)由实验可得,膨松剂中碳酸氢镂的含量是(用字母表示)。

(4)要确定膨松剂中除NH4Hcc)3外,是否还含有NaHCC)3,则反应前后需要称量的装置有(用字

母表示)。

【答案】①.相等质量的碳酸氢镂和碳酸氢钠完全反应时,碳酸氢钱生成的气体比碳酸氢钠多(合理即

可)②.装置C中出现气泡③.装置C能吸收氨气,所以装置C增加的质量是碳酸氢钱分解生成

氨气的质量,即m3-m2,设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铁的质量为X,

NH4HCO3=NH3T+H2O+CO2T

7917

xm3-m2

x_79

m3-m217

79(m-m)

x=--------3-----2-

17

79(m3-m2)

膨松剂中碳酸氢锈的含量是:17xlOO%:B

m.17m,

第17页/共29页

【解析】

2NaHCO=Na2cO3+H0+C0TNHHCO=NHT+HO+COT

【详解】(1)根据反应关系32243322可

168447944

知,相等质量的碳酸氢钱和碳酸氢钠完全反应时,碳酸氢镂生成的气体比碳酸氢钠多;

(2)连接针筒与b,关闭k,向右拉针筒,若装置C中出现气泡,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见答案;

(4)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而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所以要确定膨松剂是否含有碳

酸氢钠,还需要测定反应前后装置B的质量。

27.蒸汽眼罩是生活中常见的产品,简单实用。某兴趣小组依据产品信息对蒸汽眼罩开展了探究。

产品信息

[产品名称]蒸汽眼罩

[主要成分]无纺布、铁粉、蛭石、活性炭、无机盐、吸水树脂

【任务一】探究蒸汽眼罩中铁粉的存在

(1)小组利用蒸汽眼罩内发热体粉末,设计方案。

方案1用磁铁靠近粉末,若粉末能被吸引,则含有铁粉

方案2向粉末中加入适量稀盐酸,______,则证明有铁粉

【任务二】认识蒸汽眼罩工作原理

【查阅资料】蛭石:起保温作用:吸水树脂:具有强吸水性,受热可释放吸收的水分。

(2)小组取适量发热体粉末于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部分黑色固体变为红棕色,数字传感器测得容器中

。2含量减少。分析:眼罩的热量来源于袋内铁粉与等物质反应放出热量。

(3)为何取名蒸汽眼罩呢?小组查阅资料后得出:发热体产热后,内部水分稳定蒸发并在眼部周围遇冷

(填物态变化)成小水滴,利用眼罩的热度和湿度缓解眼部疲劳,因而由此得名。

【答案】①.产生无色气泡,且溶液变为浅绿色②.氧气、水③.液化

【解析】

第18页/共29页

【详解】(1)方案2:因为铁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向粉末中加入适量稀盐酸,产生无色

气泡,且溶液变为浅绿色,则证明有铁粉。

(2)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生成的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是一种红棕色固体。

小组取适量发热体粉末于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部分黑色固体变为红棕色,数字传感器测得容器中02含

量减少。眼罩的热量来源于袋内铁粉与氧气、水等物质反应放出热量。

(3)为何取名蒸汽眼罩呢?小组查阅资料后得出:发热体产热后,内部水分稳定蒸发并在眼部周围遇冷液

化成小水滴,利用眼罩的热度和湿度缓解眼部疲劳,因而由此得名。

28.小金为研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角度的关系”,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将一块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构成一个斜面,用刻度尺测出斜面的长s和斜面的高度瓦

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车的重力Go

③用弹簧测力计将小车从斜面底端匀速拉至顶端,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Fo

④改变斜面的倾斜角度,重复上述实验后,相关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斜面的倾斜小车的重力斜面高度沿斜面的拉斜面长机械效

号角度G/Nh/m力F/Ns/m率

1较小100.23.61?

2适中100.47.0157.1%

3较大100.68.5170.6%

(1)在第一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2)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为:

(3)斜面的机械效率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①.55.56%②.斜面的倾斜程度越缓越省力,机械效率越低③.见解析

【解析】

【详解】(1)[1]根据表中实验数据,第一次实验时

%=G1%=10Nx0.2m=2J

W&1=邱1=3.6Nxlm=3.6J

第19页/共29页

斜面的机械效率

7,=100%=—x100%=55.56%

心3.6J

(2)⑵由表中实验数据知道,斜面的倾斜程度越缓越省力,机械效率越低,所以越省力的斜面其机械效率

越低

(3)[3]有用功相同的情况下,机械效率的大小与额外功的大小有关,且由于木块克服斜面的摩擦所做的功

是额外功,故能判断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斜面材料)有关,故为了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猜

想,还需要补充粗糙程度不同的斜面(材料不同的长木板或斜面)这一器材。

29.小金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选用了额定电压为2.5V的灯泡,“1A20Q”的滑动变阻器,

6V的学生电源进行实验。

-0.63

jO、O

甲乙

(1)请把实物电路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左移动,电流表示数增加;()

(2)连接好电路,刚闭合开关时,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灯泡都不亮。小金分析故障的原因是小灯泡灯

丝断了,她判断的依据是;

(3)排除故障后,小金调节变阻器直至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为______

【答案】②.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测得的是电源电压

(3).0.75

第20页/共29页

【解析】

【详解】(1)[1]要求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即电阻变小,故变阻器左下接线柱连入电路中。

如图所示:

(2)⑵灯泡不亮可能是电路断路或灯泡短路:如果灯泡断路,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电

源电压;如果灯泡以外的电路断路,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也无法测电压,电压表示数为0;如果灯泡短路,

电路是通路,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测导线电压,示数为0;所以,小金分析故障的原因是小灯泡灯丝断了,

她判断的依据是: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电源电压。

(3)[3]根据题意知道,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由图知道,电流表选用的是0-0.6A量程,示数是0.3A,

由P=UZ知道,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P=UI=2.5VxO.3A=0.75W

30.古人使用的投石机是应用杠杆及能量转化的原理制成的。项目化学习小组对其开展研究,并利用木板、

橡皮小球筋、瓶盖、等体积实心小球(木球a、石球b、铁球c)制作了简易的投石机,如图,投射时,只

要下压抛掷杆及小球,改变橡皮筋的形变程度,松手后抛掷杆即可绕固定轴转动,当抛掷杆碰撞到挡板时,

瓶盖内的小球会被抛出。制作完成后,小组依据如下评价表开展了自评。

投石器制作的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总投射10评价等级

第21页/共29页

次)

优秀良好待改进

指标一:投远(平均

射程最远射程较远射程较近

射程)

7—10次能投射到4—6次能投射到指3次及以下能投射到

指标二:投准

指定区域定区域指定区域

指标三:?.........

(1)小组自评“投远”这一指标为良好。如何增大射程呢?小组对射程的影响因素展开了探究。

①小组认为,同一木球射程与橡皮筋的形变程度有关。下压抛掷杆分别位于不同位置进行实验。发现在橡

皮筋的形变程度越大时,木球的射程越远。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木球射程越远的原因;

②小组根据能量转化和动能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射程与抛掷小球的质量有关,当橡皮筋的形变程度相同

时,3个小球射程由远到近排序为(用字母表示)。小组后来通过实验验证了分析;

(2)利用该投石器,小组希望让铁球能投得更远,简单可行的改进为;

(3)根据评价需要,请你提出一项指标写在指标三“?”处。

【答案】①.见解析②.a、b、c③.见解析④.见解析

【解析】

【详解】(1)①[1]橡皮筋的形变程度越大,弹性势能越大,转化为木球的动能越大,木球的射程越远。

②⑵当橡皮筋的形变程度相同时,弹性势能相同,转化的动能相同,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

大,速度越小,等体积木球a、石球b和铁球c,由于

。铁>"石>2木

由m=pV可知质量关系

m铁>m^>m木

所以速度大小关系

忆铁〈忆万〈忆木

3个小球射程由远到近排序为a、b、co

(2)[3]让铁球能投得更远,可以再增加一根橡皮筋,形变程度相同时,增大弹性势能。

(3)[4]指标三: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优秀:小组同学之间合作默契,遵守纪律;良好:参与活动,尊重他

第22页/共29页

人;待改进:不参与活动,不尊重他人。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43分)

31.小金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质量为60kg的木箱吊起,木箱在10s内上升4m,他所用的拉力厂为400N,

不考虑摩擦及绳重,求:

(1)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答案】(1)2400J;(2)75%

【解析】

【详解】解:(1)木箱的重力

G=mg=60kgx10N/kg=600N

拉力所做的有用功

W;^=G/z=600Nx4m=2400J

(2)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片2,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2x4m=8m

拉力做的总功

W产s=400Nx8m=32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400J

7=—xl00%=-------x100%=75%

W&3200J

答:(1)所做的有用功是2400J;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32.厨房里的锅盖架方便使用,如图甲所示。架子质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通过螺丝固定在墙上,就可放置

质量更大的锅盖。

(1)若放置一个质量为2.4kg的铁质锅盖,如图乙所示。通过计算判断,螺丝固定处所受的总水平拉力为?

(2)结合杠杆知识,试说明为什么锅盖越大越重,这种架子越容易掉下来?

第23页/共29页

(3)如何改进锅盖架,能够让它承重性能变得更好?

螺丝

【答案】⑴32N;(2)见解析;

【解析】

【详解】解:(1)由乙图可知,可把锅盖架看成一个杠杆,2点为支点,锅盖对锅盖架的压力为阻力,螺丝

固定处所受的总水平拉力尸为动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FxAB=GxZg

则螺丝固定处所受的总水平拉力为

F=^xG=^xmg=x2.4kgxl0N/kg=32N

ABAB15cm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xAB=GxZg

可知,当动力臂和阻力臂不变的情况下,锅盖越大越重,阻力就越大,螺丝固定处所需的总水平拉力就越

大,架子越容易掉下来。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xAB=Gx

可知,在动力和动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若阻力越大,阻力臂就越小,即支点到锅盖重力方向的距离越小,

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可减小CO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考虑到拿放锅盖的便利性,因此可使锅盖架的CD与

平行,这样可以让它承重性能变得更好。

答:(1)螺丝固定处所受的总水平拉力为32N;

(2)见解析;

(3)见解析。

第24页/共29页

33.如图甲所示的净热一体机能实现净水、加热一体化,即开即饮。小周同学选取了市面上某款产品进行研

究,内部加热电路如乙图所示,其中发热元件的电阻4=%=48.4。,额定电压为220V。可实现95。(2热

水挡、45。(2中温挡和常温挡三个挡位的切换。

(1)净热一体机在制热水时,加热电路此时的能量转化为;

(2)当开启45°。中温挡时,此时加热电路的电热功率为多少?()

(3)该款净热一体机宣传称“在95℃热水挡状态下出水量能达到L2L/min",这是真的吗?请通过计算说

明。(已知水的初温为20℃,c水=4.2x103j/kg’c)()

【答案】①.电能转化为内能②.1000W③.不是真的

【解析】

【详解】(1)[1]净热一体机在制热水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2

(2)[2]由图可知,闭合开关Si,只有Q的简单电路,电路的总电阻较小,由尸=—可知电路的总功率

R

较大,处于中温挡,此时加热电路的电热功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