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重庆)大渡口中学高考生物二轮基础选练(3)及答案_第1页
2018年(重庆)大渡口中学高考生物二轮基础选练(3)及答案_第2页
2018年(重庆)大渡口中学高考生物二轮基础选练(3)及答案_第3页
2018年(重庆)大渡口中学高考生物二轮基础选练(3)及答案_第4页
2018年(重庆)大渡口中学高考生物二轮基础选练(3)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年(重庆)大渡口中学高考生物二轮基础选练(3)及答案一、选择题1.(2017年新课标Ⅲ卷,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D.叶片在640~660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答案】A***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B.温度和pH影响动物细胞培养的细胞周期C.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缩短D.已分化的细胞都失去细胞周期解析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控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温度和pH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动物细胞培养的细胞周期;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细胞周期缩短;高度分化的细胞失去细胞周期,而有的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细胞周期,如造血干细胞。答案D易错点拨没有弄清“高度分化”和“已分化”的区别,造成错选。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如果仅从细胞分裂周期来看,图中植物作为实验材料最适合的是()。解析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主要观察分裂期的细胞,因此应选择分裂期相对较长(看到的分裂期细胞多)的材料。答案D3.细胞增殖是生物体内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如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图,请据图分析,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应为:3→2→1→e→f→g→hB.d过程叫做细胞分化,在胚胎发育时期达到最大限度C.c过程中多倍体体细胞的出现,必须要经过秋水仙素的处理,且处理时期应为e时期D.细胞周期中,一个细胞中具有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两套染色体的是g时期解析A项依据细胞周期的概念可得;B项中,细胞经过一个细胞周期以后,分化为二倍体体细胞,细胞分化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C项中,要得到多倍体,用秋水仙素处理处于分裂前期的细胞是一个办法,但不是唯一的办法,在自然条件下,机械损伤、射线辐射、温度骤变及其他一些化学因素刺激,都可以使植物材料的染色体加倍。D项中,细胞周期中,只有分裂后期即g时期的细胞中具有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两套染色体。答案C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是()。A.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造成石油等化学燃料供应紧张B.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C.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D.大量破坏植被导致耕地退化,农作物产量不高、不稳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及识记能力,难度较小。解析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可以提高粮食产量,不是人口增长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答案C5.某环保部门在凌晨2点选择某养猪场附近河流的四个不同地点测量其溶氧量,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不正确的是()。A.这条河流污染最严重的是地点3附近B.污染最可能从地点2附近开始C.地点3溶解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光照不足,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减弱D.地点4数据表明该河流具有抵抗力稳定性解析地点4表明该河流具恢复力稳定性。答案D5.为了拯救野生朱鹮,我国各级政府和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野生朱鹮的种群数量由1981年的7只发展到2007年的800余只。有关野生朱鹮的食物网如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B.该食物网中,野生朱鹮与鱼类之间存在着竞争和捕食的关系C.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D.野生朱鹮可利用的总能量等于鱼类和贝类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解析野生动物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保护野生动物最有效的方式是就地保护。该食物网中,野生朱鹮与鱼类之间存在着竞争和捕食的关系,野生朱鹮可利用的总能量远小于鱼类和贝类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答案D7.生物产品的分离、纯化是现代生物技术中一种常见的技术。下列关于物质提取、纯化原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采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果胶酶的原理是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在色谱柱中的移动速度不同B.使用透析法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C.电泳法是利用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和数量以及样品分子大小不同,产生的迁移速度不同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D.离心法分离蛋白质的依据是不同大小的分子离心时沉降速度不同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物质提取、纯化的原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透析的原理是小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利用透析法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答案B8.用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可用于人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杂交瘤细胞分泌B.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C.与抗癌药物结合可制成“生物导弹”D.用于疾病治疗时人体不会产生任何免疫排斥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特点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解析单克隆抗体可通过杂交瘤细胞产生,杂交瘤细胞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无限增殖;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产量高、纯度高等特点;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与抗癌药物结合后制成的“生物导弹”能特异性识别并杀死癌细胞;利用单克隆抗体治疗人类疾病时也会发生免疫排斥。答案D9.下列关于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给小鼠注射抗原,是为了获得能产生相应抗体的B细胞B.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混合培养,是为了获得融合细胞C.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是为了获得单克隆抗体D.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内培养,是为了获得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胚胎解析杂交瘤细胞的培养有体内培养和体外培养,其目的都是为获得单克隆抗体,不是获得产生单克隆抗体的胚胎。答案D10.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解析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增多,净光合产量增加,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恢复力稳定性减弱。答案B11.为了研究某降水丰沛、气温较高的山区群落演替的规律,生态学家利用把同一时间内的不同群落当作同一群落在不同演替阶段的原理,研究了灌草丛、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等4个群落的相关特征,结果如下表:(叶面积指数是指每单位土地面积上叶片总面积)灌草丛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生产者固定有机物的量(t/hm2/a)17.43116.61150.8155.50总呼吸量(t/hm2/a)15.9392.73124.8140.98叶面积指数2.4811.2817.766.63植被干物质的量(t/hm2)6.65377.52398.57184.7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其叶面积指数逐渐减小B.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植被干物质的量前期增长迅速,后期增长缓慢C.四个群落中灌草丛和常绿阔叶林有垂直结构,其余两个群落则没有D.植被干物质的量只与群落中植被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解析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其叶面积指数逐渐增大;这四个群落都有垂直结构;植被干物质的量不只与群落中植被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还与植被水分代谢、矿质代谢以及消费者的种类、数量等有关。答案B二、非选择题1、某研究小组的同学调查了野外某山坡上山腰处三个不同地点A、B、C的植物群落,并测量了三个地点的土壤特征等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请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植物种类地点A地点B地点C非生物因素地点A地点B地点C草359风速低高高蕨类植物758距地面1.5m的光强低中高灌木1842土壤湿度/%483515松树020土壤的有机物/%6.53.82.5落叶树1550eq\f(土壤深度,cm)>300≈100<15eq\f(土壤含氮量,mg·kg-1)9.44.52.4(1)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是地点________处的植物群落。地点B处草、蕨类植物、灌木、松树以及落叶树都有分布,体现了群落结构的________现象。A区域可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除了表中列举的以外,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应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彻底烧光,则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演替,演替将向________方向发展,直至达到________为止。(3)如果地点A、B、C处的光照条件同等充足,则能更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能的是地点________处的植物群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土壤中的有机质经过________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土壤缺氧时,抑制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据此可知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方式为________。(5)落叶树在地点C处不能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出不少于两个原因)解析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地点A的生物种类多,因此物种丰富度最大。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彻底烧光,由于还残留植物的种子或根系,因此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群落的演替总是向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方向发展,直至达到顶极群落为止。由于地点A处的植物群落分层多、土壤中水和矿质养料丰富,因此能更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能。土壤中的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后才能被植物利用。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为主动运输。由于地点C土壤中缺少相应的矿质养料,土壤浅,不足以维持高大植物的生长或土壤湿度小,水分不足以维持高大树木的生长,因此落叶树在地点C处不能生长。答案(1)A垂直分层消费者、分解者(2)次生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顶极群落(稳态)(3)A地点A处的植物群落分层多、土壤中水和矿质养料丰富(4)微生物的分解主动运输(5)土壤中缺少相应的矿质养料,土壤浅,不足以维持高大植物的生长或土壤湿度小,水分不足以支持高大树木的生长得分要诀解答表格试题的关键是从表格中提取相关信息,如物种丰富度的大小就是所处地物种种类数的总和,并以此推断其与植物群落利用太阳能的关系;二是根据土壤湿度、土壤有机物含量、土壤深度、土壤含氮量推断适合落叶树生长的条件。总之根据表格数据信息,提取与解答试题有关的有效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2017年新课标Ⅰ卷,32)某种羊的性别决定为XY型。已知其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N/n)控制;黑毛和白毛由等位基因(M/m)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回答下列问题:(1)公羊中基因型为NN或Nn的表现为有角,nn无角;母羊中基因型为NN的表现为有角,nn或Nn无角。若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则理论上,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2)某同学为了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让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子二代中黑毛∶白毛=3∶1,我们认为根据这一实验数据,不能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需要补充数据,如统计子二代中白毛个体的性别比例,若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若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M/m是位于常染色体上。(3)一般来说,对于性别决定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