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福建省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福建省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福建省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福建省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完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友情提示: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河南贾湖遗址(距今约9000-7500年)的考古挖掘中,墓葬出土的随葬品数量多寡不一,有的多达60件,其中有龟甲和骨笛等宗教仪式用品。由此可知,当时已经出现了A.初步的社会分化B.贵族礼制的形成C.原始的审美观念D.早期国家的雏形2.汉代朔方郡(河套地区)墓葬出土了水生动物模型明器、陶井和打水俑,学者推测区域内水源较为充足,动物资源丰富。但根据湖滨沉积物的光释光年代测定,这一时期该地区水资源在蒸发和风蚀作用下逐渐萎缩,沙漠环境开始出现。这些结论说明A.两汉之际环保法令较为缺乏B.多元研究路径丰富了历史认识C.朔方地区农牧生产走向衰落D.科技考古发现修正了传统结论3.686年,武则天称帝后不久,特设“匦匣”,鼓励臣民投书。“匦匣”开东南西北四面,“以受四方之书”(见表1)。这一举措表1方位类别东有能告以养人及劝农南有能正谏,论时政之得失西有能自陈抑屈北有能谋智者A.便利了朝廷掌握政风民情B.冲击了当时主流的选官方式C.加剧了官僚集团内部分化D.扩大了武周政权的阶级基础4.1023年,北宋政府首次发行官方“交子”,以“贯”(1贯=1000文)设定交子面额,价值1贯以下的交易须用金属货币找零。此后,政府先后多次调整纸币面额(见表2)。这反映了两宋时期表2起始时间最大面额最小面额1024年10贯1贯1068年1贯500文1106年10贯100文1109年1贯500文1163年300文100文A.印刷技术日渐成熟B.白银货币地位稳固C.商品经济不断发展D.财政收入迅速增长5.清代旗人修谱之风盛行,在旗人家谱中,对姓氏起源、原住地、所隶旗属都一一追述。1768年,乾隆下诏:“嗣后外任袭职人员,先呈家谱,再行咨取”。这表明,旗人家谱A.固化了贵族特权B.具有鲜明政治功能C.稳定了基层秩序D.体现华夏认同意识正安6.松江人徐朝俊(1752-1823)著有《高厚蒙求》,书中有“欧洲人发现美洲”的记述。福建布政使徐继畲在编写《瀛环志略》时,曾参考《高厚蒙求》的相关记述,却误将徐朝俊视为“泰西人”。(这反映了19世纪40年代的中国A.思想领域承古萌新B.西学资源相对匮乏C.官僚体系僵化保守D.沿海对外交往频繁7.1896年大清邮政建立,开始了从官方驿站体系向官民混用的国营邮政体系转化。图1为1907-1936年邮政点数量及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这反映了图1A.边疆地区治理的强化B.国家主权意识的增强C.邮政发展与国际接轨D.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8、民国时期已有专门的商业数学课程,还编写了《商业算术》《投资数学》等教材。表3为部分教材内容摘编。这体现了表3《商业算术》《投资数学》计算法应用计算法应用四基法各种计算基础对数单利、复利、贴现计算复名数法度量衡及货币计算级数定额年金、变额年金及分偿计算等利息法贷借、贴现等的计算等序列组合与概率生命年金、人寿保险等A.教育发展适应经济需求B.商业经营模式不断创新C.高等教育体系日臻完善D.近代数学研究成果斐然9.表4为1942-1945年太行抗日根据地土地交易官契中登载信息的频次统计。这反映了表4正究院登载信息村长农会产邻有记载98.1%98.1%66.8%无记载1.9%1.9%33.2%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确立B.中共政权向基层社会延伸C.土地革命改变了广大农村面貌D.大生产运动取得显著成效10.20世纪60年代以“女民兵”为主题的政治宣传画深受欢迎(如图2、3)。这些作品意在A.塑造当代女性的国家认同感B.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号召青年积极投身国家建设D.提升军队女兵的建制比重11.科研院所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力量。表5为新时期有关科研院所运行的部分文件。据此可知,我国表51981年财政部、国家科委制定《关于有偿转让技术财务处理问题的规定》198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草案)》1984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提出《关于开放技术市场几点意见的报告》198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科学技术拨款管理的暂行规定》A.科技竞争力日趋增强B.实现科研机构的企业化C.推进科研体制的改革D.注重科技服务社会需要12.古赫梯王国的节日数量众多,来自地方的神灵信仰也被纳入国家节日庆典。节日庆典多在首都举办,国王接见来自各地的官员,也会巡视一些宗教圣城和重要行政中心。古赫梯王国的节日活动A.体现了君权神授的理念B.确立了中央集权的体制C.加重了地方财政的负担D.丰富了国家治理的手段不安13.中世纪的法国,外出游历者往往是僧侣或朝圣的十字军,他们的旅途通常以耶路撒冷为中心而展开。16、17世纪之交,法国精英群体外出旅行日趋增多,一批带有个人游历体验的书籍,成为读者最受欢迎的旅行指南。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法国A.交通工具的革新B.人文意识的觉醒C.生活方式的转变D.殖民扩张的野心14.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德意志帝国政府施行提高进口关税、禁止粮食期货交易、加强畜产品进口检疫等措施,普鲁士议会也相继颁布了创立农业公会和建设乡村支线铁路、粮仓的法令。这些举措旨在A.建立国内统一市场B.开拓农产品的海外市场C.协调工农业的发展D.扩大君主立宪制的基础15.1928-1933年,苏联航空国产化率从3%提高到47%,1930-1931年间航空制造废品率却从4.2%上升至7.8%。这体现了苏联A.国民经济的军事化B.轻重工业比例的失衡C.战时需求的急迫性D.高度集中模式的影响16.1989-1991年间,美国工业在24个发达国家平均收益率为12%,而在亚洲投资的平均收益率为23.3%。这说明了当时A.技术革命新突破B.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合理性C.美元霸权的确立D.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1938年,《新华日报》(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机关报)和《中央日报》(国民党当局机关报)对战时难民内迁动员均做了大量报道(表6为其中两则报道摘编)。表6《新华日报》1938年6月11日《中央日报》1938年7月17日老弱妇孺应尽力疏散,各路火车轮船,增加班次输送,所有难民伤兵也分别转移,以及公私立学校均于本月内提前放假等等,都是极好的措施,这是值得市民每一个人都应了解与实行的······多遣散一个难民,多送走一些妇孺。这比费心费力的送走一些无用的家具,料理不重要的私事,有不可同日而语的功绩。难民不听从疏散,都留在都市不肯走,理由是恐怕到了内地,无法生活,还有少数不肖之徒,甚至宣称“我们从战区逃出,已经受尽辛苦,你们在后方的,应该付给养责任”······抗战的后方,都市居重要的地位,省市负责当局的责任,何等重大繁巨,你们要体谅他们的困难,体会他们的苦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则报道对难民态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关于诸葛亮躬耕地的地理位置有两种说法,分别是“襄阳说”(湖北省襄阳市的隆中)和“南阳说”(河南省南阳市的卧龙岗)。表7为考证这一问题的部分材料:表7序号内容出处①先主(刘备)见诸葛亮于隆中。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湖北)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东晋史学家习凿齿《汉晋春秋》②卧龙岗,在(河南)南阳县界内,诸葛孔明躬耕之地。元代《大元一统志》③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其故将黄权曾率族人在(河南)南阳卧龙岗建庵祭祀,时称“诸葛庵”。元代改称为“武侯祠”。《明嘉靖·南阳府校注》④诸葛亮与襄阳名士庞德公、黄承彦交往频繁,更是缔结姻亲。这般往来情形,唯有诸葛亮安家于襄阳附近才具备实现的可能。唐明礼《诸葛亮隐居“南阳”说质疑》1988年⑤诸葛亮躬耕于南阳郡邓县之隆中,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北周(557-581)省邓县,此后隆中遂属襄阳。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1990年为襄阳古隆中的题词在“襄阳说”和“南阳说”中选取任一说法,运用表7中至少两则材料(写出序号)说明理由。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材料一12世纪末以来,英格兰逐渐形成了在经济、社会及政治上有巨大影响力的土地所有者阶层,称为“乡绅”。最早的乡绅来自封建骑士,行政官员、工商业者、农场主、律师等致富后,通过受封、购买土地和头衔、联姻等方式也逐渐转变为乡绅。从13世纪后期起,乡绅开始担任郡地方治安法官之职,逐渐变成国王政府在地方上的主要代理。16世纪上半期,教会地产的大量没收和拍卖使得乡绅成为主要受益者,他们的队伍迅速扩大。乡绅阶层大多采用雇佣劳动的生产经营方式,为市场需求进行商品生产,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到来。-摘编自徐华娟《社会转型时期英国乡绅简论》等材料二乡绅是明清时期活跃于乡村中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社会阶层。乡绅主要产生于科举功名和学衔,包括离职、退休居乡的官僚,有功名的未入仕人员等。有经济实力且品行好、愿善举,在乡里有威望的普通乡民也可成为乡绅。他们有赋役优免的特权和制定、解释乡规民约的权力,负责乡里裁断纷争和调解诉讼案件。他们还积极参与修桥筑路、济困赈灾等地方公益事业,创办私塾、书院和义学,负责乡族教化和教育任务。-摘编自徐祖澜《乡绅之治与国家权力-以明清时期中国乡村社会为背景》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晚期英格兰、明清时期中国的乡绅阶层形成的不同原因。(1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英两国乡绅阶层在各自历史进程中的影响。(8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主要理念。(4分)20.习近平主席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当今世界变乱交织,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深化全球南方团结合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全球南方”并非单纯的地理概念或经济概念,而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基于相似历史境遇、现实发展阶段、共同发展目标、相同政治诉求而形成的身份认同。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南方崛起经历了三个时期(见表8),并引起国际秩序的深刻变革。表8时期年代身份变化非殖民化1945-1989年体系内的反抗者全球化1990-2008年审时度势的融入者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2009年以来积极的能动者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某一时期并围绕“全球南方崛起与国际秩序变革”拟定论题,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2024-2025学年福州市高三2月质检卷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ABACBBBABACDBCD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8分)差异:《新华日报》关怀/保护难民;(2分)《中央日报》责备/劝诫难民。(2分)原因:共产党坚持人民立场;坚持全面抗战路线。(2分)国民党当局意在维护统治秩序;战时动员管理能力不足。(2分)18.(8分)(以下两个看法,任答其一即可)看法一,湖北襄阳说:可从材料①④⑤中任选2则。(2分)材料①为东晋史书,与三国时期诸葛亮的生存年代较为接近。材料④以诸葛亮的社会关系网进行逻辑推理,较有说服力。材料⑤出自后世专业学者论证,从历史地理沿革角度加以说明,权威性较高。(4分)两则材料共同印证了“襄阳说”。(2分)看法二,河南南阳说:材料②③。(2分)材料②属于元朝官修地理总志,权威性较高。材料③出自地方志官方史料,当地还存有诸葛亮故将黄权修建诸葛祠,提升了可信度。(4分)两则材料共同印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