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末质量监测试题历史(七年级)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20分)1.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时钟”,是中国人安排生产和生活的指南。“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谷雨栽下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从这些谚语可知,节气文化里藏着(
)A.商品贸易的发展变化 B.手工业发展的路径C.传统农耕文明的印迹 D.政治制度变革的轨迹2.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标志。下表是汉字“中国”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A.汉字的传承发生异变 B.象形是汉字唯一的造字方法C.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D.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由简到繁3.战国时期,内迁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如楚国人就不再被视为蛮夷。可知战国时期(
)A.诸侯国矛盾缓和 B.亲疏贵贱等级减弱C.各民族平等交往 D.华夏认同观念增强4.在物理学中,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玻璃在通常情况下是很好的绝缘体,而加热到红炽状态就变成了导体。与该现象所蕴含的哲学思想相似的是(
)A.尊卑有序 B.福祸相倚 C.以法治国 D.兼爱非攻5.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四号秦墓中出土了两件木牍。木牍是战国晚期参加伐楚的秦军士兵黑夫兄弟写给长兄的家书。在家书里,他们特地询问,因杀敌立功而晋升爵位的立功文书是否收到,相关待遇是否落实。这封家书佐证了商鞅变法()A.建立县制 B.奖励军功 C.鼓励耕织D.废除特权6..“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局面,它给后世最大的启示在于(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B.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兴衰纷乱,循环往复D.统治者可以通过调整政策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7.下图中以“胡”命名的物种传入中原,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这主要得益于()A.丝绸之路 B.卫温到夷州 C.玄奘西游 D.设立市舶司8.《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曾统计:北方人民大规模南下是因为永嘉之乱、淝水之战等战乱,总数有90万人左右;当时北方平均每8人中就有1人南渡,南方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是北来的移民。这一现象(
)A.造成了北方局势的长期混乱 B.推动了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C.阻碍了长江流域的民族交融 D.结束了东晋十六国对峙局面9.下图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其中①处的政权名称是(
)A.西晋 B.北魏 C.宋 D.成汉10.两个同姓人的碰面,常常会说“五百年前是一家。”下列哪件事件的发生,使少数民族与汉族有可能同姓(
)A.中原人南迁 B.江南地区的开发C.北魏孝文帝改革 D.少数民族内迁二、材料分析题(11题9分,12题15分,13题6分,共30分)11.历史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总会寻找到它的蛛丝马迹,我们也可以通过遗址、遗存和史料去感受历史的气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1至5是有关“北京人”的化石与遗存物(北京人遗址出土)图片材料二
七年级某班学生小李发挥想象力,描述了“北京人”一天的生活。①北京人长相还类似古猿,前额低平,颧骨突出,吻部前伸。他们一般居住在山洞里。②白天,男人(暂且称为人)拿着木棒、各种石器围猎、砍砸鹿等猎物。③女人出去采摘,老人和孩子留下来看守火种。他们一般在洞内和洞口各堆设1个火堆,用来照明、取暖和驱赶野兽。晚上,男人女人各自带着成果回来,围着篝火分享食物。(1)请你从材料一的图片中为材料二的描述寻找证据(只写图号即可)。(5分)能为描述①提供考古依据的是:、;能为描述②提供考古依据的是:、;能为描述③提供考古依据的是:。材料三
如下图(2)图6和图7是我国原始农耕居民的房屋复原想象图,请依据所学知识分别写出这两座房屋的名称。(2分)材料四
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良渚遗址位于浙江余杭,距今约5300—4300年,1936年首次发现。①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古城北面有延绵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②城内外的贵族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精美的玉器,平民的墓地一般选址离王城较远,随葬物一般只有陶器。③考古发现了石刀、石犁、石镰等成套农具。茅山遗址发现了面积达5.5万平米的大型稻田区,古城内发现储藏量达数十万斤的炭化稻谷堆积。④出土器物包括玉器、陶器、石器、漆器、竹木器、骨角器等门类,总量达1万余件。(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1分)A.良渚古城遗址在19世纪初被首次发现B.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材料五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4)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1分)1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材料一
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在郡下设县。这些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秦制以铜虎符发兵,虎符剖半,下半由皇帝掌握,左半在领兵者手中,左下合符,才能调动军队。这是保证兵权在皇帝手中的重要制度。——摘编自《秦汉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5分)材料二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上从之。——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西汉初期中央力量与封国力量对比(2)指出材料二中反映的西汉初期中央面临的问题和汉武帝采取的措施。(4分)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中两幅图片信息写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4分)材料四
秦汉时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代。秦汉时期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盐铁官营等经济措施,成为后世统治阶级奉行的经济统治圭臬;其推行的移民迁徙、和亲、在民族地区设道等民族地区统治政策等,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交融,成为后世统治者治理民族地区的典范;秦汉时期的“大一统”思想一经形成便源远流长,根深蒂固,成为中国几千年社会意识形态和历史发展的主流。在“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下,每次分裂之后,随之而来都是更高度的统一与中央集权,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摘编自段红云《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对中国各民族形成与发展的意义》(4)依据材料四,概括秦汉时期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中的历史地位。(任意两点2分)1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材料一人物时期青少年时期经历司马迁西汉从小勤奋好学,饱读书籍。青年时游历名山大川,实地考察风土人情,搜集历史材料,立志撰写史书。祖冲之南北朝从小机敏好学,遍览古籍。青年时进入华林学省(皇家藏书和讲学的地方),从事学术活动,他治学严谨,从不盲从。(1)依据材料一,概括两位历史人物青少年时期经历的共同点(1分)。从材料一中任选一位历史人物,结合所学,概括其历史贡献。(2分)材料二①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②战国时期商鞅变法③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④西汉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国家⑤东晋顾恺之代表作品《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⑥十六国时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⑦北朝孝文帝改革(2)选择材料二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合同(GF)
- 2025年度智能建筑项目居间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化工产品国际贸易风险评估与保险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婚宴场地租赁及婚礼化妆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果园产品包装设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敬老院食堂餐饮服务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危化品货物运输委托合同参考范本
- 2025年个人常用版房屋租赁合同范文(2篇)
- 2025年度绿色建筑项目借款合同及信用支持协议
- 2025年度国有房产出售合同(含高端商务配套)
- 工业自动化生产线操作手册
- 2024年10月时政100题(附答案)
- 《走进神奇》说课稿
- 江苏省无锡市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内蒙古中考语文试卷五套合卷附答案
- 2024年保密知识测试试题及答案(夺冠)
- 湖南2024年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直属事业单位招聘276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含评分细则)
-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学习双重否定句 部编版
- 不需公证的遗嘱范文
- 南京地区幼儿园室内空气污染物与儿童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