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原文及译文_第1页
素书原文及译文_第2页
素书原文及译文_第3页
素书原文及译文_第4页
素书原文及译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素书原文及译文原文《素书》是秦朝末年隐士黄石公所著,全书共六章,分别为“原始章第一”、“正道章第二”、“求人之志章第三”、“本德宗道章第四”、“遵义章第五”和“安礼章第六”。其语言高度凝练,内涵丰富,是一部集道家、儒家、法家思想于一体的智慧之作。原始章第一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礼者,人之所履,凤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正道章第二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也。译文原始章第一道、德、仁、义、礼这五个方面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道,是人们遵循的法则,使万物得以运行而不自知其来源。德,是人们获得的品质,使万物各得其所,满足其需求。仁,是人们亲近他人的方式,拥有慈爱、怜悯之心,以助其成长。义,是人们应尽的责任,通过赏善罚恶来建立功业。礼,是人们的行为规范,通过遵循礼仪来维护人伦秩序。一个人若想立足于世,这五个方面缺一不可。正道章第二以高尚的德行可以感召远方的人。以诚信可以团结不同的人,以义可以赢得众人的支持。才能足以借鉴古人的智慧,见识足以洞察当下,这是杰出的人才。行为足以成为他人的榜样,智慧足以解决疑惑,诚信可以使人遵守约定,廉洁可以使人公平分配财物,这是豪杰之士。坚守职责而不懈怠,面对正义而不退缩。面对嫌疑不轻易逃避,面对利益不苟且获取,这是真正的英雄。《素书》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更是一部指导人生和治国安邦的智慧之书。其内容精炼而深刻,每一句话都蕴含着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这些智慧至今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事业提供宝贵的启示。素书原文及译文(续)原文求人之志章第三绝嗜禁欲,所以除累。抑非损恶,所以禳过。贬酒阙色,所以无污。避嫌远疑,所以不误。博学切问,所以广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本德宗道章第四夫志心笃行之术:长莫长于博谋,安莫安于忍辱,先莫先于修德,乐莫乐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诚,明莫明于体物,吉莫吉于知足,苦莫苦于多愿,悲莫悲于精散,病莫病于无常。遵义章第五以明示下者暗,有过不知者蔽,迷而不返者惑,以言取怨者祸,令与心乖者废,后令缪前者毁,怒而无威者犯,好众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凶,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近色远贤者昏,女谒公行者乱,私人以官者浮,凌下取胜者侵,名不胜实者耗。安礼章第六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译文求人之志章第三杜绝过度的欲望,是为了摆脱牵累。抑制错误,减少恶行,是为了避免过失。减少饮酒和色欲,是为了保持清白。避开嫌疑,远离疑惑,是为了避免失误。广泛学习,深入提问,是为了增长知识。高尚的行为和微妙的言辞,是为了修养身心。本德宗道章第四坚守志向并付诸实践的策略:最长久的是广泛谋划,最安全的是忍受屈辱,最重要的先修德行,最快乐的是喜好善良,最神秘的是达到至诚,最明智的是洞察万物,最吉祥的是知足常乐,最痛苦的莫过于欲望过多,最悲哀的是精神涣散,最危险的是无常的变化。遵义章第五向下属展示明智,反而显得昏暗不明。有过错而不自知,是被蒙蔽的表现。迷途知返的人才能避免困惑。用言语招致怨恨,是自取其祸。命令与内心相违背的,注定会失败。后令与前令相矛盾,会导致混乱。发怒却没有威严的人会被冒犯。喜欢侮辱他人的人会招致灾祸。虐待和侮辱所信任的人是危险的。轻慢所尊敬的人会招致不幸。表面亲近而内心疏远的人会感到孤独。亲近谗言而远离忠诚的人会灭亡。亲近女色而远离贤人的人会昏庸。让私人干预公事会导致混乱。任人唯亲而不注重才能的人是轻浮的。通过欺压下属取得胜利的人是在侵犯他人。名声超过实际的人会逐渐消耗自己的资源。安礼章第六礼节,是忠诚和信任的薄弱表现,也是混乱的开端。因此,君子应该注重德行的修养。有德行的人会得到他人的支持,有人支持的人会拥有土地,有土地的人会拥有财富,有财富的人会得到使用。德行是根本,财富是次要的。如果只重视财富而忽视德行,就会引发民众的争夺。因此,财富集中会导致民众的离散,财富分散则会导致民众的聚集。因此,言语违背道德的人,也会被道德所违背;财富违背道德而获得的,也会以违背道德的方式失去。《素书》通过简练的文字,传达了深刻的道理。这些内容不仅适用于古代社会,也对现代人的生活和处世之道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学习《素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素书》背景与核心思想历史背景与作者《素书》相传为秦末汉初的隐士黄石公所作,是一部集儒、道、兵三家思想于一体的经典之作。据记载,黄石公在圯上(今湖北黄石市境内)三试张良,认为其品德与才能值得传授,于是将《素书》赠予张良。张良得此书后,日夜研习,终成一代谋圣,并辅佐刘邦成就大汉霸业。然而,关于《素书》的作者及成书年代,学界存在争议。一些学者认为,该书可能是北宋张商英伪托黄石公之名所作,或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根据“圯桥授书”的故事所杜撰,后经张商英作注才得以流传。核心思想《素书》以“道、德、仁、义、礼”为核心思想,强调这五个方面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重要性。道:指自然规律和宇宙法则,强调顺应自然、遵循客观规律。德:指人的品德修养,是立身之本。仁:代表关爱和慈悲,倡导以仁爱之心待人。义:指公正与道义,强调公平正义的重要性。礼:是社会交往的规范和礼仪,强调遵守社会秩序。这五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人生的基石和治国理政的根本原则。文献价值与现实意义文献价值《素书》以其高度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被誉为中国古代谋略学的经典之作。书中内容涉及修身、处世、治国、用兵等多个方面,文字简练却寓意深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张良凭借《素书》的智慧,辅佐刘邦成就帝业,成为历史上的传奇人物。现实意义尽管《素书》成书于古代,但其思想对现代社会依然具有指导意义:1.修身养性:书中强调的“抑非损恶”“博学切问”等原则,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道德修养和学习提升。3.治国理政:书中关于“安礼”“遵义”等章节,为现代领导者提供了治国理政的智慧,强调以德服人、以礼治国的重要性。4.个人发展:如“求人之志章”中提到的“绝嗜禁欲”“高行微言”,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