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学文献注释_第1页
古代医学文献注释_第2页
古代医学文献注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医学文献注释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①、《甲乙》②、《黄帝针经》③、《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王,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残。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于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典》,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⑧,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啧,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作品注释《素问》:见本书第一章。甲乙》:《针灸甲乙经》(公元282年)晋。皇甫谧(士安)撰。十二卷。论述生理、病理、诊断、经络、俞穴和针灸治疗等方面,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专书。黄帝针经》:书名。撰人不详。十卷。见《旧唐书·经籍志》。书佚。④《明堂流注》:书名。撰人不详。六卷。见《隋书·经籍志》。书佚。⑤灼龟五兆:古代一种占卜法。《旧唐书·太宗纪上》:“其龟、易、五兆之外,诸杂占卜,亦皆停断。”⑥《周易》六王:《周易》即《易经》,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六王是中国古代宫廷占术的一种。与太乙、适甲合称为三式,源于《周易》。⑦颠弱:覆灭。死亡。五经:一般指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三史: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诸子:指先秦至汉初的各派学者或其著作。《内典》:指释迦世尊49年所说的一切法,也包括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因为佛法是心性内求的一门学问,所以称为内学。《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