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滨海新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卷高一历史试题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I卷1至5页,第Ⅱ卷6至8页。第I卷(选择题)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题目要求的。1.据考古发现,山西陶寺遗址的居住形式多样:有窑洞、半地穴式单间、双开间浅半地穴,还有在夯土台基上建立的宫殿。这说明当时()A.地貌决定居住形式 B.国家政权已经出现C.社会阶层分化明显 D.原始农业发展迅速2.夏商西周时期,社会上几乎所有的人都生活于“族”之中,到春秋时期,普通民众一般都同时有两种身份,一是某族之人,二是某国之人。这主要表明()A.社会转型出现 B.人口流动频繁 C.户籍管理严格 D.列国纷争加剧3.秦朝的货币政策规定了上币、下币二等制,上币为金币,贵重易携带,主要适用于社会上层,下币为铜钱,低廉易日用,在民间经济活动中使用更广泛。还有一种货币——布,它与半两铜钱、金币之间有法定的比价,可称为“中币”。这一货币运行制度()A.加速了等级秩序瓦解 B.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C.阻碍了统一市场形成 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4.西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关东贫民徙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元狩五年,“徙天下奸猾吏民于边”。这有利于()A.社会稳定 B.边疆开发 C.管理匈奴 D.消除割据5.司马迁在《史记》中,将项羽塑造成一个性格多面、情感复杂的悲剧英雄形象;而班固在《汉书》中,将项羽塑造成负面的形象,凸显其残暴、贪婪的一面。这主要是由于两者()A.史学素养的高低 B.治史观念的差异C.史料占有的多寡 D.阶级立场的不同6.图1、图2分别是唐代、北宋进士籍贯分布图。引起图中籍贯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图1唐代进士籍贯分布图图2北宋进士籍贯分布图A.经济发展程度 B.选官制度调整 C.人口结构变动 D.政治中心迁移7.宋代史学家崇尚议论,他们或从“明理”“王道”“正统”“《春秋》大义”等观念出发,纵论历史大势,臧否人物,谈王说霸,论证历史发展的关键;或以“明道”的标准去评判前代史学,张扬史书写作的新义例。这()A.开创了史学编撰的全新体例B.迎合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C.体现了程朱理学的价值取向D.揭示了历史演变客观规律8.宋朝时,佃农在户籍中专门被列为“客户”,租佃土地须订立正式契约,契约期满后可以自由迁徙,地主不得阻拦。这反映了宋朝()A.人身依附关系削弱 B.土地私有开始出现C.社会成员身份平等 D.剥削制度逐渐消失9.明代天启年间(1621—1627年),浙江海盐县“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侵晨入市,易棉花以归,仍治而纺织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B.民众生活方式变化C.城乡经济同步发展 D.自然经济遭受冲击10.清代奏折制度“臣下缄封直达御前……又因此等奏折来自四方,同一事有多人具告,如有错谬、虚报,可立时察出,具折者遂不得不报告真相”。这一制度本质上()A.减轻了皇帝负担 B.减少了决策失误C.扩大了消息来源 D.加强了君主集权11.不同朝代杨家将戏曲内容差异较大,元代,宋辽斗争是主要矛盾,辽邦将领凶狠残暴;明代,宋辽斗争戏份让位于忠奸斗争;清代,增加了辽汉通婚的内容,辽人形象也多有了血肉亲情。杨家将戏曲内容的嬗变折射出()A.主流思想变化 B.商品经济发展C.通俗文学流行 D.民族交融加强12.1841年春,嘉兴县丞龚振麟参考西方的《车轮船图》制成了中国第一艘车轮战船,并先后在1841年秋的镇海抗英之战和1842年夏的吴淞口保卫战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反映出当时()A.洋务企业发挥实际效益 B.学习西方成社会共识C.师夷制夷思想有所实践 D.清政府反侵略决心坚定13.历史事实无可更改,对历史事实的解释,却不断地更新。下列最淡化历史解释中价值判断的是()A.中英战争 B.鸦片战争 C.通商战争 D.夷匪犯境14.19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在清政府招垦政策的鼓励下,一批又一批移民从湖北、湖南、河南和苏北等地,涌向苏南、浙江、安徽和江西,形成了大规模“下江南”的移民潮。这一移民潮出现的背景是()A.洋务运动的开展 B.民族工业的兴起C.江南社会的重建 D.国防重心的变化15.1877年,上海轮船招商局高价收购美商旗昌轮船公司之后,《申报》评论说:兼并之前,客商“皆知有旗昌而不知有招商局”,既经并购,码头、栈房一仍其旧,则彼之客户自然被吸附过来。这说明()A.民族工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不足 B.洋务派运营近代企业意识增强C.社会舆论决定着洋务企业发展 D.实业救国已成为主流社会思潮16.据不完全统计,辛亥革命前后参加各种革命活动的妇女,有姓名可查者有380多人,其中有54人加入了同盟会。这种现象说明()A女性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B.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C.民主革命推动思想解放 D.封建伦理道德秩序崩溃17.20世纪初,中国报刊书籍频繁宣传的“西方美人”不再是贵妇名媛,而是诸如英法百年战争中的英雄圣女贞德、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政治家罗兰夫人等。这说明当时中国()A.审美标准出现变化 B.民族危机日益加深C.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传统婚姻观念崩塌18.新文化运动期间,李大钊、陈独秀、易白沙等学者撰文抨击孔子,并认为孔子的思想不应定为国教,不该编入宪法。其本质是反对()A.器物革新 B.宋明理学 C.维新思想 D.封建专制19.1919年,《国民》《新潮》白话杂志创刊,《学灯》《觉悟》相继改为白话刊登新文艺作品,全国出现的白话刊物有400余种。这促进了()A.新制度的建立 B.新风俗的兴起 C.新思想的传播 D.新文学的诞生20.1921年10月,毛泽东来到安源煤矿,为安源工人寄送革命刊物,宣传马列主义;次年,他与李立三、刘少奇等人指导成立了中共安源路矿支部、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等组织。这反映出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A.统一战线迅速发展 B.武装斗争如火如荼C.中心工作蓬勃开展 D.土地革命成效显著21.1930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刊载: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这一主张提出的背景是()A.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形成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C.红军战略大转移的开始 D.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出现22.中共中央领导人指出,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边区应进行合并,两区统一后,可发动5000万人民的力量,支援西北、中原和华东。其依据是()A.工农武装割据发展迅速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C.国民党全面进攻解放区 D.解放战争不断取得胜利23.1947年10月,报纸刊文写道,上海“物价攀升太过迅速,米蔬随口喊,米价日高五万,油条五百跳一千,让这个难过的时节更加艰难”。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政府政策失当 B.日本侵略掠夺上海C.国统区财政的崩溃 D.民族企业大量倒闭24.新中国初期,政府在发行公债的同时,还组织城市工人家庭等社会各界积极参加储蓄,各地厂矿工会也纷纷成立互助储金会。这意在()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加快国家工业建设C倡导勤俭节约风尚 D.促进社会主义改造25.1962年,全国累计施工大中型项目为1003个,比1961年缩减406个,用于农业和支农工业投资的比重,由1961年的17.5%上升到23.6%。该现象出现的直接因素是()A.国际形势 B.自然灾害 C.经济调整 D.三线建设26.1979年,《人民日报》报道,四川省广汉县、贵州省开阳县、云南省元谋县等地,把生产队划分为若干作业组,给作业组规定劳力、地段、产量、工分、成本等,超产给予奖励。这一现象可用于佐证当时农村()A.生产关系开始调整 B.基层管理方式创新C.乡镇企业兴起发展 D.家庭承包经营推广27.改革开放初期,以家庭、个体私人所有为主体的温州民营经济模式出现;20世纪90年代,温州民营经济组织由家庭作坊走向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变化反映了()A.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B.对外开放格局的扩大C.科教兴国战略的推进 D.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第Ⅱ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本卷共3题,共40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自海外传入中国,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摘编自《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材料二自明朝中期起,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成为普遍使用的货币,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一些地方的人以经商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摘编自《简明中国史》《中国通史》等材料三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表现出较为大众化世俗化的趋势。——姚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新思考》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经济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出现的背景。(2)依据所学内容和材料一、材料二,说明材料三“大众化世俗化”的表现及出现因素。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淞沪会战示意图台儿庄战役示意图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示意图百团大战示意图——选自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请回答依据材料确定一个主题,结合所学内容进行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文革”结束后,上山下乡青年返城待业,国家实行统一分配的就业制度。1980年,国家开始实施“三结合”就业方针,即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积极扶持集体、私营、外商投资、个体经济共同发展,广开就业门路。1986年7月,国务院进行了国有企业劳动制度改革,规定国有企业招工一律实行合同制。到上世纪90年代,“大锅饭”状况被打破,“上大学,包分配”逐渐被“双向选择,择优聘用”的观念所代替。人们在焦虑中寻求着就业出路,1992年后,“下海”成了这个时代职业变化的主题。进入新世纪,人们的就业方式也进入了多元化时代。“为自己打工”已成为很多年轻人就业的新时尚。党的十八大以来,确立“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就业方针,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供求双向选择、劳动者自主就业创业的新格局。——摘编自国家统计局《青年就业变迁1949—2019》请回答(1)依据材料及所学内容,概括国家就业政策的变化趋势,并指出这一变化趋势出现的因素。(2)结合所学内容,谈谈对材料所述变化的认识。天津市滨海新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答案及简析1.答案:C简析:山西陶寺遗址居住形式多样,从普通的窑洞、半地穴式房屋到宫殿,反映出不同阶层居住条件差异明显,说明当时社会阶层分化明显。A选项,地貌会影响居住形式,但不是决定因素;B选项,仅从居住形式无法判断国家政权已经出现;D选项,材料未体现原始农业发展情况。2.答案:A简析:春秋时期民众身份从单纯的某族之人变为同时具有某族之人和某国之人两种身份,这是因为春秋时期社会处于转型期,分封制、宗法制逐渐瓦解,国家形态发生变化。B选项,材料未提及人口流动;C选项,春秋时期尚未出现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D选项,列国纷争加剧与民众身份变化没有直接因果关系。3.答案:D简析:秦朝规定上币、下币二等制,还有“中币”布,且规定它们之间的法定比价,这有利于规范货币使用,适应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A选项,这种货币制度与等级秩序瓦解无关;B选项,材料未体现重农抑商政策;C选项,统一的货币制度有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而不是阻碍。4.答案:B简析:西汉将关东贫民和奸猾吏民迁徙到边疆地区,为边疆地区提供了劳动力,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A选项,迁徙这些人口主要目的不是维护社会稳定;C选项,与管理匈奴没有直接关系;D选项,这些措施并不能消除割据。5.答案:B简析:司马迁和班固对项羽的塑造不同,主要是因为两人治史观念存在差异。司马迁更注重人物的多面性和历史的真实性,班固则可能受正统观念等因素影响。A选项,两人都是著名史学家,史学素养都很高;C选项,材料未体现两人史料占有量的差异;D选项,两人都属于封建统治阶层,阶级立场相同。6.答案:A简析:从唐代到北宋,进士籍贯分布发生变化,南方地区进士数量逐渐增多。这主要是因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经济发展程度提高,为文化教育提供了更好的物质基础。B选项,唐宋选官制度都是科举制,没有大的调整;C选项,人口结构变动不是主要因素;D选项,政治中心迁移对进士籍贯分布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7.答案:C简析:宋代史学家从“明理”“王道”“正统”等观念出发纵论历史,这些观念体现了程朱理学的价值取向。A选项,材料未体现开创全新体例;B选项,这些史学观念不是迎合市民阶层文化需求;D选项,材料中的议论不一定揭示了历史演变的客观规律。8.答案:A简析:宋朝佃农被列为“客户”,租佃契约期满后可自由迁徙,地主不得阻拦,这表明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削弱。B选项,土地私有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C选项,在封建制度下,社会成员身份并不平等;D选项,宋朝剥削制度依然存在。9.答案:D简析:明代天启年间,浙江海盐县出现了商贾贩卖棉花,小民纺织后再易棉花的现象,这说明商品经济发展,自然经济开始遭受冲击。A选项,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已完成;B选项,材料主要反映的是经济活动,而非民众生活方式变化;C选项,材料未体现城乡经济同步发展。10.答案:D简析:清代奏折制度使臣下能直接向皇帝报告,且同一事多人具告可察出错误,这加强了皇帝对信息的掌控,本质上加强了君主集权。A选项,奏折制度增加了皇帝的工作量;B选项,减少决策失误是该制度的作用之一,但不是本质;C选项,扩大消息来源也是其作用,并非本质。11.答案:D简析:不同朝代杨家将戏曲中辽人形象和宋辽关系内容发生变化,清代增加辽汉通婚内容,辽人形象更有人情味,这折射出民族交融不断加强。A选项,主流思想在这几个朝代没有大的变化;B选项,商品经济发展与戏曲内容中民族关系变化关联不大;C选项,通俗文学流行不是戏曲内容嬗变的主要原因。12.答案:C简析:龚振麟参考西方制成车轮战船并用于抗英战争,这体现了当时师夷制夷思想有所实践。A选项,洋务企业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此时还未出现;B选项,1841年学习西方尚未成为社会共识;D选项,材料不能说明清政府反侵略决心坚定。13.答案:A简析:“中英战争”只是对战争双方的客观表述,淡化了价值判断。“鸦片战争”强调了鸦片贸易这一引发战争的罪恶因素;“通商战争”掩盖了英国侵略本质;“夷匪犯境”带有明显的贬义,体现了清政府的偏见和价值判断。14.答案:C简析:19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太平天国运动刚刚结束,江南地区社会遭到严重破坏,清政府鼓励移民“下江南”是为了促进江南社会的重建。A选项,洋务运动主要是创办近代工业等,与此次移民潮关系不大;B选项,民族工业兴起与这次移民潮没有直接关联;D选项,当时国防重心并未发生明显变化。15.答案:B简析:上海轮船招商局高价收购美商旗昌轮船公司,并购后吸引了原旗昌的客户,这说明洋务派运营近代企业时注重市场竞争,运营意识增强。A选项,材料体现的是招商局的竞争成果,并非民族工业市场竞争能力不足;C选项,社会舆论不能决定洋务企业发展;D选项,实业救国思潮在甲午战后兴起,1877年尚未成为主流。16.答案:C简析:辛亥革命前后有众多妇女参加革命活动,这说明民主革命推动了思想解放,使妇女的思想得到解放,积极参与到革命中来。A选项,此时女性政治地位并未得到实质性提高;B选项,男女平等观念尚未深入人心;D选项,封建伦理道德秩序受到冲击,但并未崩溃。17.答案:B简析:20世纪初,中国报刊宣传的“西方美人”从贵妇名媛变为英雄圣女贞德、政治家罗兰夫人等,这是因为当时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人们渴望从这些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身上汲取力量。A选项,审美标准变化不是主要原因;C选项,材料未体现共和观念;D选项,材料与传统婚姻观念无关。18.答案:D简析:新文化运动期间,李大钊等人抨击孔子,反对将孔子思想定为国教、编入宪法,其本质是反对封建专制,因为孔子思想在封建社会被统治者利用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A选项,新文化运动主要反对封建思想,而非器物革新;B选项,宋明理学是孔子思想的发展,但这不是反对的本质;C选项,与维新思想无关。19.答案:C简析:1919年大量白话刊物出现,白话文更通俗易懂,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A选项,此时新制度尚未建立;B选项,白话刊物主要促进思想传播,与新风俗兴起关系不大;D选项,新文学在此之前已经诞生。20.答案:C简析:1921-1922年,毛泽东等人到安源煤矿宣传马列主义,成立党组织和工人俱乐部,这反映了当时中国共产党以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为中心工作,且开展得蓬勃发展。A选项,统一战线此时尚未建立;B选项,武装斗争在1927年南昌起义后才开始;D选项,土地革命在1927年八七会议后开展。21.答案:B简析:1930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已经建立,当时党内对革命道路存在不同认识,材料中主张以城市为中心,是因为受到苏联城市暴动道路的影响。A选项,国共第一次合作在1924年形成;C选项,红军战略大转移开始于1934年;D选项,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出现不是该主张提出的直接背景。22.答案:D简析:中共中央主张合并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边区,是因为解放战争不断取得胜利,需要整合力量支援其他战场。A选项,工农武装割据时期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B选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于抗日战争时期;C选项,国民党全面进攻解放区时,共产党主要是进行防御,与合并边区支援其他战场的意图不符。23.答案:A简析:1947年,上海物价攀升迅速,主要原因是国民政府统治后期,经济政策失当,如滥发纸币等,导致通货膨胀。B选项,1945年日本已经投降;C选项,国统区财政崩溃是物价飞涨的结果,而非原因;D选项,民族企业大量倒闭是物价飞涨的影响,不是原因。24.答案:B简析:新中国初期,政府组织发行公债、鼓励储蓄,目的是筹集资金,加快国家工业建设。A选项,计划经济体制在1956年基本建立,与材料举措目的不符;C选项,倡导勤俭节约风尚不是主要意图;D选项,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开始,与材料时间不符。25.答案:C简析:1962年,国家对经济进行调整,减少大中型项目施工数量,提高农业和支农工业投资比重,以纠正“大跃进”时期的错误,恢复和发展经济。A选项,国际形势对经济调整有一定影响,但不是直接因素;B选项,自然灾害是经济困难的原因之一,但不是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因素;D选项,三线建设开始于1964年。26.答案:A简析:1979年,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把生产队划分为作业组并规定产量、奖励等,这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初步调整,改变了原来的集体劳动方式。B选项,基层管理方式创新表述不准确;C选项,乡镇企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D选项,家庭承包经营在1978年开始在安徽凤阳小岗村试点,此时还未广泛推广。27.答案:A简析:从改革开放初期温州民营经济以家庭、个体私人所有为主体,到20世纪90年代走向现代企业制度,这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制度不断完善。B选项,材料体现的是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格局扩大无关;C选项,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1995年;D选项,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厂房长期租赁合同书
- 大数据智能营销服务合同
- 环保设施建设施工合同
- 智慧物流园区运营服务协议
- 院校与企业战略合作协议书
- 房屋交易居间合同
- 合同资料员劳动合同
- 做时间的主人活动方案
- 个人劳务分包合同协议书
- 市场拓展策略实施方案
-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试行)
-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法
- 王洪图黄帝内经80课时讲稿
- 英语课堂游戏PPT-英语游戏4个PPT-(切西瓜-打地鼠-开火车-植物大战僵尸)
- 大学物理光学总结-大学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课件
- 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全文
- 个人借条电子版模板
- 物业公司特色服务、日常增值服务项目供参考
- 创新创业实务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工业企业电源快速切换装置设计配置导则
- 护士服装史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