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历史(安徽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5/30/wKhkGWeoJomAKdItAALQiX5DllM908.jpg)
![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历史(安徽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5/30/wKhkGWeoJomAKdItAALQiX5DllM9082.jpg)
![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历史(安徽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5/30/wKhkGWeoJomAKdItAALQiX5DllM9083.jpg)
![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历史(安徽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5/30/wKhkGWeoJomAKdItAALQiX5DllM9084.jpg)
![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历史(安徽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5/30/wKhkGWeoJomAKdItAALQiX5DllM90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安徽卷)历史(本试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如果要研究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情况,下列各项中,最为可信的是(
)A.《史记》的记载 B.河姆渡遗址的遗存 C.神农氏的传说 D.北京人遗址的遗存2.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倾邻国而雄诸侯”,其主要原因是(
)A.商鞅变法更加全面彻底 B.工商业和城市繁荣兴盛C.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 D.都江堰促进了农业发展3.图1、图2是在新疆地区发现的两枚汉代印章。它们共同证明(
)图1“司禾府印”(汉朝管理新疆屯田事务的官印)图2“汉归义羌长”印(汉朝授给西域羌族首领的印章)A.西域各族人民与汉朝交往密切 B.新疆地区已经归属汉政府管辖C.西汉重视发展边疆地区的农业 D.汉朝与少数民族进行政治联姻4.考古学家在岭南的潮州、汕头等地区的汉代墓葬中,发掘了大量青铜器、陶器,而在这一地区的魏晋时期的墓葬中,则发现各类铁器及造型精美的瓷器,青铜器几乎绝迹。这反映出魏晋时期(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南方生产水平超过北方C.南方社会经济发展 D.南北民族交融程度加深5.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关于四大发明选项正确的()A.西汉时,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北宋的匠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C.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D.中国的火药和烟火,14世纪初经蒙古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的社会变革6.如表反映了近代中国(
)名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部分)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A.师夷长技思想萌发 B.自然经济彻底解体 C.维新变法开始兴起 D.民族危机不断加深7.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这次会议,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①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②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③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④决定共产党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8.20世纪初,秋瑾、何香凝等女性站在时代前列,首举为妇女谋求自身解放的旗帜。辛亥革命时期.中华女子共和协进会等团体纷纷成立,女界甚至发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的时代强音。这表明(
)A.国民政府重视保护女性权利 B.近代女性的权利意识觉醒C.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男女平等的理想变成现实9.这是1960年的宣传画,画中一位妇女驾驶着拖拉机,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该作品旨在强调(
)A.一五计划时期的昂扬斗志 B.倡导乐观奋斗的社会风尚C.改革开放的新风貌 D.参加农业合作化的热情10.《反分裂国家法》指出:“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实现和平统一的前提是(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实现直接“三通”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增强国家军事实力11.古埃及人发明了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儒略历”,现代人在儒略历的基础上改进和使用公历。由此可见(
)A.人类文明不断传承与发展 B.历法对生活具有指导作用C.东西方文明具有明显差异 D.人与自然的和谐得到重视12.西欧13世纪的很多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它们享有独立的行政、司法、财政、铸币、军事防卫、对外宣战以及媾和等权利。以上内容表明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是(
)A.领主控制的城堡 B.工商业者的聚居地 C.教皇控制的领地 D.相对自治的共同体13.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于1689年结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淘汰了君主制C.《权利法案》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影响深远14.1909年英国成立伦敦科学博物馆时,接收了1851年和1876年两次世界博览会的一些机械展品。当时该馆收藏的展品可能包括(
)①德国人奥托制造的煤气内燃机 ②英国人瓦特发明的蒸汽机③美国人发明的第一台计算机 ④英国人斯蒂芬森的蒸汽机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5.1946年,国际学生联盟成立,号召全世界学生维护战后和平。1948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学生组织,以该联盟受苏联控制为由纷纷退出,转而成立国际学生大会,此后,两大国际学生组织相互指责与控诉。这反映了(
)A.军事冲突出现于学生运动 B.冷战思维扩展到学生组织C.朝鲜战争加剧了两极对抗 D.欧洲一体化影响世界格局第Ⅱ卷二、辨析改错(共8分)16.杰出历史人物的活动,深刻影响历史进程。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查士丁尼推行改革,雅典达到全盛,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862年,华盛顿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南北战争的局势,维护了统一。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严复翻译的《海国图志》,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社会,推进维新运动发展。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7.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的产业分布及结构特征的变迁,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3小题,共10分)材料一
1895—1913年民间资本厂矿企业地域分布总计上海武汉天津广州杭州无锡其他厂矿数549832817161312380资本额(千元)1202882387917240421957911552142266185——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材料二
抗战前,中国数量有限的工厂,大半集中于沿海省份,七七事变后,政府即下令沿海各厂矿迁入内地。从1937年7月到1940年底,3年半时间,完成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内迁厂矿区域分布,以四川为最多,占内迁总数54.67%,湖南次之,占29.21%,陕西占5.90%,广西占5.11%,其他各省占5.11%。这些内迁厂矿,为战时大后方工业重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摘编自《中华民国史》(1)根据材料一,归纳1895—1913年民间厂矿企业分布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的原因并分析其意义。(4分)(3)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对我国近代工业发展历程的认识。(2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2小题,共10分)材料:16世纪至18世纪,西欧对外贸易空前发展.在这一进程中,三角航程构筑起大西洋经济体系,形成了“大西洋世界”.在大西洋沿岸各国和地区间,欧洲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美洲提供原材料和农产品,而非洲提供劳动力。通过这样一个巨大的商路网,商品有规律地流动着,大西洋周边地区的距离越来越近.到18世纪中叶,曾经繁荣的地中海周围的城市呈现出衰败与萧条的景象,而巴黎、阿姆斯特丹与伦敦一改1500年时的旧貌,焕然一新。——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形成“大西洋世界”的历史事件,(2分)并概括大西洋经济体系的表现。(4分)(2)结合所学知识,请简述“大西洋世界”形成后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影响。(4分)四、活动与探究(12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共3小题,共12分)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特点表现(以汉唐为例)中央集权秦统一后,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时期,通过颁布“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国的力量;在思想上采纳①_____________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从而推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华夷一家A民为邦本西汉建立后,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创造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东汉光武帝刘秀,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人民负担,到其统治后期,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史称②__________________。选官任能B——改编自卜宪群《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中的空白处。(4分)(2)结合所学知识,从A、B两项中任选一个,结合唐朝的史实阐释其具体表现。(要求:史实准确,逻辑清晰,文字通顺。)(6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认识?(2分)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安徽卷)历史·全解全析(本试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如果要研究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情况,下列各项中,最为可信的是(
)A.《史记》的记载 B.河姆渡遗址的遗存 C.神农氏的传说 D.北京人遗址的遗存【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可信度最高,河姆渡遗址的遗存属于一手史料,B项正确;《史记》的记载关于我国原始农业的史书记载是后人所作,属于二手史料,排除A项;神农氏传说的真实性有待考究,属于二手史料,排除C项;北京人遗址与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倾邻国而雄诸侯”,其主要原因是(
)A.商鞅变法更加全面彻底 B.工商业和城市繁荣兴盛C.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 D.都江堰促进了农业发展【答案】A【详解】据题干“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和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因商鞅变法彻底、全面,使秦国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并奠定了秦国统一六国的基础,A项正确;战国时期,秦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工商业和城市并非得到充分发展,排除B项;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加速了战国时期整个社会的转型,排除C项;都江堰是秦国重要的水利工程,也促进了秦国农业的发展,但并不是秦国成为最强国家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3.图1、图2是在新疆地区发现的两枚汉代印章。它们共同证明(
)图1“司禾府印”(汉朝管理新疆屯田事务的官印)图2“汉归义羌长”印(汉朝授给西域羌族首领的印章)A.西域各族人民与汉朝交往密切 B.新疆地区已经归属汉政府管辖C.西汉重视发展边疆地区的农业 D.汉朝与少数民族进行政治联姻【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汉朝管理新疆屯田事务的官印”和结合所学可知,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西域就是今新疆和更远的地区,印章从新疆地区出土,说明新疆地区已经归属汉政府管辖,B项正确;题干中图1是官印,看不出人民与汉朝的交往,排除A项;题干图2汉朝授给西域羌族首领的印章,与农业生产无关,排除C项;题干的印章都和联姻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4.考古学家在岭南的潮州、汕头等地区的汉代墓葬中,发掘了大量青铜器、陶器,而在这一地区的魏晋时期的墓葬中,则发现各类铁器及造型精美的瓷器,青铜器几乎绝迹。这反映出魏晋时期(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南方生产水平超过北方C.南方社会经济发展 D.南北民族交融程度加深【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中“考古学家在岭南的潮州、汕头等地区的汉代墓葬中,发掘了大量青铜器、陶器,而在这一地区的魏晋时期的墓葬中,则发现各类铁器及造型精美的瓷器,青铜器几乎绝迹。”从青铜器、陶器到铁器,精美的瓷器说明了南方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南宋时期,与魏晋时期不符,排除A项;南方生产水平超过北方说法错误,题干只能反映南方社会经济发展,排除B项;这一时期,南北民族交融程度加深,但是不是题干中体现的南方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5.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关于四大发明选项正确的是()A.西汉时,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北宋的匠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C.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D.中国的火药和烟火,14世纪初经蒙古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的社会变革【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B项正确;东汉时,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并非西汉,排除A项;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并非南宋末年,排除C项;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并非蒙古人,排除D项。故选B项。6.如表反映了近代中国(
)名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部分)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A.师夷长技思想萌发 B.自然经济彻底解体 C.维新变法开始兴起 D.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了关税自主权。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D项正确;师夷长技思想萌发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A项;自然经济彻底解体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排除B项;维新变法开始兴起是在甲午战争后,排除C项。故选D项。7.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这次会议,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①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②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③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④决定共产党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主义,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①③正确,D项正确;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②错误,排除AB项;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决定共产党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④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8.20世纪初,秋瑾、何香凝等女性站在时代前列,首举为妇女谋求自身解放的旗帜。辛亥革命时期.中华女子共和协进会等团体纷纷成立,女界甚至发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的时代强音。这表明(
)A.国民政府重视保护女性权利 B.近代女性的权利意识觉醒C.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男女平等的理想变成现实【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初,秋瑾、何香凝等女性站在时代前列,首举为妇女谋求自身解放的旗帜。辛亥革命时期.中华女子共和协进会等团体纷纷成立,女界甚至发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的时代强音”和所学可知,近代以来,人们的思想不断发生变化,妇女的自我意识觉醒,积极参与到政治活动中,说明近代女性的权利意识觉醒,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国民政府重视保护女性权利,排除A项;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时辛亥革命的影响,排除C项;男女平等的理想变成现实的说法不符合事实,排除D项。故选B项。9.这是1960年的宣传画,画中一位妇女驾驶着拖拉机,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该作品旨在强调(
)A.一五计划时期的昂扬斗志 B.倡导乐观奋斗的社会风尚C.改革开放的新风貌 D.参加农业合作化的热情【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这是1960年的宣传画,画中一位妇女驾驶着拖拉机,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可得出这一时期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倡导乐观奋斗的社会风尚,B项正确;1957年底,一五计划完成,排除A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排除C项;参加农业合作化是在三大改造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10.《反分裂国家法》指出:“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实现和平统一的前提是(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实现直接“三通”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增强国家军事实力【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一个中国原则是指大陆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原则。它是在中国人民捍卫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义斗争中形成的,具有不可动摇的事实和法理基础。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A项正确;两岸“三通”是指台湾海峡两岸之间双向的直接通邮、通商与通航,是给客运与物流行业带来机遇、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政策措施,排除B项;实现和平统一是政治层面的问题,加强经济密切合作是表现或者方式之一,而不是前提,排除C项;增强国家军事实力是实现合同统一的一个重要要素,而不是前提,排除D项。故选A项。11.古埃及人发明了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儒略历”,现代人在儒略历的基础上改进和使用公历。由此可见(
)A.人类文明不断传承与发展 B.历法对生活具有指导作用C.东西方文明具有明显差异 D.人与自然的和谐得到重视【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在儒略历的基础上改进和使用公历”和结合所学可知,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公历的基础,可见,人类文明不断传承与发展,A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提到历法对生活的指导,排除B项;题干中没有提到东方文明,排除C项;题干中没有提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12.西欧13世纪的很多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它们享有独立的行政、司法、财政、铸币、军事防卫、对外宣战以及媾和等权利。以上内容表明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是(
)A.领主控制的城堡 B.工商业者的聚居地 C.教皇控制的领地 D.相对自治的共同体【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强调了自由城市里市民获得了较多的权利,而这些权利是随着西欧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市民阶层日益壮大,市民阶层通过多种手段获得自治权,表明中世纪的城市是相对自治的共同体,D项正确;城市并不是城堡,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城市有一定的自治性,而不仅仅是工商业者的聚居地,排除B项;城市并不是教皇的领地,材料强调的是自治的共同体,排除C项。故选D项。13.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于1689年结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淘汰了君主制C.《权利法案》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影响深远【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并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D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于1688年“光荣革命”,排除A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制,排除B项;《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原则确立于美国,排除C项。故选D项。14.1909年英国成立伦敦科学博物馆时,接收了1851年和1876年两次世界博览会的一些机械展品。当时该馆收藏的展品可能包括(
)①德国人奥托制造的煤气内燃机 ②英国人瓦特发明的蒸汽机③美国人发明的第一台计算机 ④英国人斯蒂芬森的蒸汽机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可知,①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第一台煤气内燃机,符合题意;②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符合题意;④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符合题意。因此,①②④项符合题意,C项正确;③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诞生,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15.1946年,国际学生联盟成立,号召全世界学生维护战后和平。1948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学生组织,以该联盟受苏联控制为由纷纷退出,转而成立国际学生大会,此后,两大国际学生组织相互指责与控诉。这反映了(
)A.军事冲突出现于学生运动 B.冷战思维扩展到学生组织C.朝鲜战争加剧了两极对抗 D.欧洲一体化影响世界格局【答案】B【详解】据材料“1946年,国际学生联盟成立,号召全世界学生维护战后和平。1948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学生组织,以该联盟受苏联控制为由纷纷退出,转而成立国际学生大会,此后,两大国际学生组织相互指责与控诉”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1946年国际学生联盟成立,号召全世界学生维护战后和平;而随着美苏冷战的展开,1948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学生组织,以该联盟受苏联控制为由纷纷退出,转而成立国际学生大会,此后,两大国际学生组织相互指责与控诉,这反映了冷战思维扩展到学生组织,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两大国际学生组织相互指责与控诉”,未涉及军事冲突,排除A项;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C项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20世纪50年代欧洲出现一体化趋势,D项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第Ⅱ卷二、辨析改错(共8分)16.杰出历史人物的活动,深刻影响历史进程。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查士丁尼推行改革,雅典达到全盛,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862年,华盛顿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南北战争的局势,维护了统一。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严复翻译的《海国图志》,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社会,推进维新运动发展。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分);“查士丁尼”改为“伯利克里”(1分)(2)【×】(1分);“华盛顿”改为“林肯”(1分)(3)【×】(1分);“《海国图志》”改为“《天演论》”(1分)(4)【√】(2分)【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利克里推行改革,雅典达到全盛,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故题干表述错误,应把“查士丁尼”改为“伯利克里”。(2)根据所学可知,1862年,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南北战争的局势,维护了统一。故题干表述错误,应把“华盛顿”改为“林肯”。(3)根据所学可知,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社会,推进维新运动发展。故题干表述错误,应把“《海国图志》”改为“《天演论》”。(4)根据所学可知,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故题干表述正确。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7.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的产业分布及结构特征的变迁,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3小题,共10分)材料一
1895—1913年民间资本厂矿企业地域分布总计上海武汉天津广州杭州无锡其他厂矿数549832817161312380资本额(千元)1202882387917240421957911552142266185——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材料二
抗战前,中国数量有限的工厂,大半集中于沿海省份,七七事变后,政府即下令沿海各厂矿迁入内地。从1937年7月到1940年底,3年半时间,完成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内迁厂矿区域分布,以四川为最多,占内迁总数54.67%,湖南次之,占29.21%,陕西占5.90%,广西占5.11%,其他各省占5.11%。这些内迁厂矿,为战时大后方工业重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摘编自《中华民国史》(1)根据材料一,归纳1895—1913年民间厂矿企业分布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的原因并分析其意义。(4分)(3)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对我国近代工业发展历程的认识。(2分)【答案】(1)特点:在沿海和长江流域(通商口岸周围)。(2分)原因:因为沿海和长江流域最先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自然经济较早解体;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开放较早;交通便利等。(2分,答出一点即可)(2)原因:日本全面侵华;政府组织内迁等。(2分,答出一点即可)意义:为大后方工业重建奠定基础;为抗日战争胜利提供物质条件;保存民族工业基本力量等。(2分,答出一点即可)(3)认识:工业发展需要民族独立的环境;民族独立是工业发展的前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工业发展的保障。(2分,答出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1895年至1913年民间厂矿企业地域分布",可知,1895年至1913年民间厂矿企业分布的特点,是在沿海和长江流域。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1895年至1913年民间厂矿企业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在于沿海和长江流域最先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自然经济较早解体;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开放较早;交通便利等。(2)原因:根据材料二“七七事变后,政府即下令沿海各厂矿迁入内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因此“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的原因是因为日本全面侵华;政府组织内迁等。意义:根据材料二“这些内迁厂矿,为战时大后方工业重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为大后方工业重建奠定基础;为抗日战争胜利提供物质条件;保存民族工业基本力量等。(3)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我们认识到,工业发展需要民族独立的环境;民族独立是工业发展的前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工业发展的保障。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2小题,共10分)材料:16世纪至18世纪,西欧对外贸易空前发展.在这一进程中,三角航程构筑起大西洋经济体系,形成了“大西洋世界”.在大西洋沿岸各国和地区间,欧洲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美洲提供原材料和农产品,而非洲提供劳动力。通过这样一个巨大的商路网,商品有规律地流动着,大西洋周边地区的距离越来越近.到18世纪中叶,曾经繁荣的地中海周围的城市呈现出衰败与萧条的景象,而巴黎、阿姆斯特丹与伦敦一改1500年时的旧貌,焕然一新。——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形成“大西洋世界”的历史事件,(2分)并概括大西洋经济体系的表现。(4分)(2)结合所学知识,请简述“大西洋世界”形成后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影响。(4分)【答案】(1)事件:三角贸易;(2分)表现:欧洲,美洲、非洲在经济体系中分工不同;西欧起着主导作用;大西洋沿岸各国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商路中心从地中海沿岸特移到了大西洋沿岸。(4分,答出两点即可)(2)影响: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的崛起;导致非洲的衰落;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4分,答出两点即可)【详解】(1)事件:根据材料“三角航程构筑起大西洋经济体系,形成了“大西洋世界””可知事件为三角贸易。表现:根据材料“在大西洋沿岸各国和地区间,欧洲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美洲提供原材料和农产品,而非洲提供劳动力”可知欧洲、美洲、非洲在经济体系中分工不同;西欧起着主导作用;根据材料“通过这样一个巨大的商路网,商品有规律地流动着,大西洋周边地区的距离越来越近”可知是大西洋沿岸各国经济联系不断加强;根据材料“曾经繁荣的地中海周围的城市呈现出衰败与萧条的景象,而巴黎、阿姆斯特丹与伦敦一改1500年时的旧貌,焕然一新”可知是商路中心从地中海沿岸特移到了大西洋沿岸。(2)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可以从欧洲、非洲、世界市场等角度进行分析,所以,通过三角贸易,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的崛起;非洲损失大量劳动力,导致非洲的衰落;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四、活动与探究(12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共3小题,共12分)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特点表现(以汉唐为例)中央集权秦统一后,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时期,通过颁布“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国的力量;在思想上采纳①_____________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精准医疗合作治疗项目合同
- 公司与个体房屋出租协议
- 山塘承包合同适用复杂情况
- 车辆矿石运输合同
- 绿色建筑技术研发合同
- 新材料生产绿色环保技术应用推广合作协议
- Module 3 Journey to space Unit 1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 月子中心房屋振动限制协议
- 13我能行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 家具厂白蚁防治施工方案
- 高压氧科工作总结高压氧科个人年终总结.doc
- 电子电路基础习题解答
- 《政治学概论》教学大纲
- 食品生物化学习题谢达平(动态)
- 保安员工入职登记表
- 断路器控制回路超详细讲解
- 签证户口本完整翻译模板
- 睿达RDCAM激光雕刻切割软件V5.0操作说明书
- 变电设备运行与维护培训课件(共102页).ppt
- 机械设计基础平面连杆机构课件
- 寒假学习计划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