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专题测试卷_第1页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专题测试卷_第2页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专题测试卷_第3页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专题测试卷_第4页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专题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专题测试卷一、选择题

1.下列哪位思想家主张“兼爱”“非攻”?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下列哪项措施不属于其中?

A.铲除六国旧贵族

B.推行郡县制

C.统一度量衡

D.实行焚书坑儒

3.隋唐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出现了哪些重要发明?

A.耕牛、犁具

B.耕牛、耧车

C.犁具、耧车

D.耕牛、曲辕犁

4.唐朝时期,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文化交流、经济往来

B.军事征战、领土扩张

C.宗教传播、政治联盟

D.民族融合、文化交流

5.宋代出现了哪些新的文化现象?

A.文学繁荣、书法艺术

B.哲学发展、科举制度

C.历史编纂、地理研究

D.科学技术、绘画艺术

6.元朝时期,我国疆域范围达到历史上空前规模,下列哪项不是其疆域范围?

A.南海诸岛

B.东北边疆

C.西藏地区

D.长江流域

7.明朝时期,我国在哪个方面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

A.农业生产

B.手工业生产

C.科学技术

D.军事力量

8.清朝时期,我国在哪个方面遭受了严重打击?

A.民族矛盾

B.阶级矛盾

C.外来侵略

D.内部腐败

9.中国古代史上的“盛世”有哪些?

A.隋唐盛世、元朝盛世、明清盛世

B.隋唐盛世、宋代盛世、明清盛世

C.隋唐盛世、宋代盛世、元朝盛世

D.宋代盛世、元朝盛世、明清盛世

10.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不属于“抗倭英雄”?

A.郑成功

B.戚继光

C.赵尔巽

D.林则徐

二、判断题

1.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2.唐朝的科举制度使得门第不高的读书人也有机会进入仕途,扩大了统治基础。()

3.宋代的“重文抑武”政策导致宋朝在军事上长期处于被动局面。()

4.元朝设立了行省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这一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5.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国长期与外界隔绝,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

三、填空题

1.春秋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是______,他主张“法治”和“术治”。

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全国划分为______,以加强中央集权。

3.唐朝时期,科举考试分为明经和______两大类,选拔官员。

4.宋代经济的发展,使得______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标志。

5.清朝末年,为了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洋务派提出了“______”的口号,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

四、简答题

1.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2.分析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及其影响。

3.阐述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表现。

4.评述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作用。

5.分析清朝末年洋务运动的目的和影响。

五、计算题

1.假设秦朝统一前的战国时期,魏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的粮食产量分别为1000万石、1500万石、1200万石、900万石、1100万石,求这五个国家粮食总产量的平均值。

2.唐朝时期,全国有100个州,每个州有10个县,平均每个县的人口为1万人,求唐朝时期全国的总人口数。

3.宋代时期,江南地区一亩田地平均每年产米2石,一亩棉花产棉1石,若江南地区共有田地100万亩,求江南地区每年粮食和棉花的总产量。

4.清朝末年,洋务运动期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全长9.7公里,若火车速度为每小时20公里,求火车行驶这条铁路需要的时间。

5.假设明朝时期,全国有1000艘船,其中用于贸易的船只占50%,用于军事的船只占20%,用于渔业生产的船只占15%,其余用于其他用途,求用于军事和渔业生产的船只总数。

六、案例分析题

1.案例分析:明朝的海禁政策

案例描述:

明朝中期以后,为了防止外患和海盗的侵扰,明朝实行了海禁政策。这一政策严格限制了中国沿海地区的对外贸易,禁止私人船只出海贸易,只允许官方的“朝贡贸易”。

问题:

(1)分析明朝海禁政策实施的原因。

(2)评价明朝海禁政策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案例分析: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案例描述:

清朝时期,中国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外国商人和传教士进入中国,同时限制中国人出国。这一政策在康熙、乾隆年间达到顶峰。

问题:

(1)阐述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原因。

(2)讨论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阻碍作用。

七、应用题

1.应用题:古代农业技术改进对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问题:以唐朝曲辕犁和宋代占城稻为例,分析古代农业技术改进对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应用题:唐朝科举制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科举制度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3.应用题: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问题: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探讨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4.应用题:清朝洋务运动与近代化的关系

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洋务运动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本专业课理论基础试卷答案及知识点总结如下:

一、选择题答案

1.D

2.D

3.D

4.A

5.A

6.D

7.B

8.C

9.B

10.C

二、判断题答案

1.√

2.√

3.×

4.√

5.√

三、填空题答案

1.韩非

2.郡县制

3.进士

4.江南地区

5.自强

四、简答题答案

1.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结束了长期的战国纷争,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为后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唐朝科举制度的发展及其影响:

-科举制度选拔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提高了官员素质;

-扩大了统治基础,使得门第不高的读书人也有机会进入仕途;

-促进文化繁荣,推动了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的兴盛;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官僚特权,提高了政治透明度。

3.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表现:

-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达;

-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技术;

-南方经济总量超过北方,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4.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作用:

-扩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展现了明朝的国力和海权,提升了国际地位;

-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贸易往来;

-为后世航海事业积累了宝贵经验。

5.清朝末年洋务运动的目的和影响:

-目的:抵御外侮,实现自强;

-影响: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促进了一定程度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为后来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经验。

五、计算题答案

1.平均值=(1000+1500+1200+900+1100)/5=1200万石

2.全国总人口数=100*10*1万=1000万

3.粮食总产量=100万亩*2石/亩=200万石

棉花总产量=100万亩*1石/亩=100万石

总产量=粮食总产量+棉花总产量=300万石

4.时间=距离/速度=9.7公里/20公里/小时=0.485小时

5.军事船只=1000艘*20%=200艘

渔业船只=1000艘*15%=150艘

军事和渔业船只总数=200艘+150艘=350艘

七、应用题答案

1.古代农业技术改进对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农业技术改进提高了粮食产量,满足了人口增长的需求;

-农业技术的提高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农业技术的改进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稳定了社会秩序。

2.唐朝科举制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政治上:选拔了大量人才,提高了官员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经济上:促进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

-文化上:推动了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的繁荣,提高了文化水平。

3.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政治上:提升了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