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护理医学培训 休克的分类及抢救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2C/2E/wKhkGWen8QCAIsqLAAIytZkAQto477.jpg)
![医疗护理医学培训 休克的分类及抢救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2C/2E/wKhkGWen8QCAIsqLAAIytZkAQto4772.jpg)
![医疗护理医学培训 休克的分类及抢救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2C/2E/wKhkGWen8QCAIsqLAAIytZkAQto4773.jpg)
![医疗护理医学培训 休克的分类及抢救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2C/2E/wKhkGWen8QCAIsqLAAIytZkAQto4774.jpg)
![医疗护理医学培训 休克的分类及抢救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2C/2E/wKhkGWen8QCAIsqLAAIytZkAQto47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休克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休克的分类与特点第三节休克的发展过程第四节休克的临床表现第五节休克的治疗原则第六节休克的抢救流程第七节休克的护理措施
休克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下引起的以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微循环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及主要脏器损害所产生的一种危急综合征。因此,休克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各种原因导致一个共同的病理生理过程,常可发展成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其临床死亡率较高。第一节概述休克的概念休克的发病机制血容量充足心泵功能正常血管容量正常正常血液循环的条件休克的三个始动环节血容量
心泵功能障碍血管容量
休克第二节休克的分类与特点休克分为低血容量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必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五类。一低血容量休克(一)急性大量出血(如上消化道出血,肝脾破裂、官外孕及外伤性大出血等)引起,临床上称为失血性休克。(二)大量血浆丧失(如严重烧伤时)引起,临床上称烧伤休克,主要由于大量血浆样体液丧失所致。(三)脱水(如急性肠梗阻、高位空肠瘘等)引起。由于剧烈呕吐,大量体液丢失所致。(四)严重创伤(如骨折、挤压伤、大手术等)引起,常称为创伤性休克,除主要原因为出血外,组织损伤后大量体液渗出,分解毒素的释放以及细菌污染,神经因素等,均是发病的原因。二感染性休克
(又称中毒性休克)
由于严重的细菌感染(如败血症,阻塞性胆管炎及腹膜炎等)引起,多见于严重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也可见于革兰氏阳性菌,以及霉菌,病毒和立克次体的感染。临床上按其血液动力学改变分为低排高阻型(低动力型、心输出量减少、周围血管收缩)和高排低阻型(高动力型、心输出量增加,周围血管扩张)两类型。低排高阻型休克在血液动力学方面的改变,与一般低血容量休克相似,高排低阻型休克的主要特点是血压接近正常或略低,心输出量接近正常或略高,外周总阻力降低,中心静脉压接近正常或更高,动静脉血氧分压差缩小等。
三
心源性休克
由于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心包填塞、肺动脉栓塞等引起,使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或舒张期充盈不足,致心输出量锐减。四
神经源性休克
由于剧烈的刺激(如疼痛、外伤等),引起强烈的神经反射性血管扩张,周围阻力锐减,有效循环量相对不足所致。四
神经源性休克
由于剧烈的刺激(如疼痛、外伤等),引起强烈的神经反射性血管扩张,周围阻力锐减,有效循环量相对不足所致。五
过敏性休克
某些物质和药物、异体蛋白等,可使人体发生过敏反应致全身血管骤然扩张,引起休克。外科常见的休克多为低血容量休克,尤其是创伤性休克,其次为感染性休克,在外科病人中多由于化脓性胆管炎、弥漫性腹膜炎、绞窄性肠梗阻及烧伤败血症等引起。第三节休克的发展过程根据休克病情的发展过程,将休克分为三期。一休克早期(轻度)
持续时间较短,病人表现为兴奋或烦躁不安、面包苍白、皮肤湿冷、心率加快、脉搏细数、收缩压正常或稍高,舒张压升高,故脉压差缩小,呼吸加快,尿量减少等。脉压差缩小是血压下降的先兆,对诊断甲期休克很有意义,应子重视。
二休克期(中度)
持续时间较长,典型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皮肤紫绍。呼吸急促、四肢颁冷、浅静脉下陷、少尿或无尿,血压下降,脉压差更小。
三休克晚期(重度)
病情恶化,发生于心、肺、肾等器官功能衰竭为本期待征。病人昏迷、无脉搏、无血压、无尿、全身广泛出血倾向,缺氧难以纠正。
三休克晚期(重度)
病情恶化,发生于心、肺、肾等器官功能衰竭为本期待征。病人昏迷、无脉搏、无血压、无尿、全身广泛出血倾向,缺氧难以纠正。
第四节休克的临床表现评价休克时应注意病人的神志,皮肤黏膜的色泽和温度、血压、脉搏、体温、尿量等。一休克早期机体对休克的代偿,相当于微循环的痉挛期。病人神志清醒、精神兴奋、躁动不安、面色苍白、脉搏增快、血压变化不大,舒张压升高脉压差变小、尿量正常或减少。如在此期给予诊断及抗休克治疗,休克症状可迅速得以控制和逆转。
二休克期
机体失代偿进入微循环扩张期,精神由兴奋转为抑制,表情淡漠、感觉迟钝、皮肤黏膜由苍白转为发绀或出现花斑。四肢湿冷、呼吸浅促、脉搏细数、血压进行性下降、脉压差更小、尿量明显减小或无尿,并可出现进行性加重的代谢性酸中毒。三休克晚期
病人神志不清、无脉搏、无血压、无尿、体温不升、呼吸微弱或不规则、全身出血倾向,如皮肤、黏膜出现瘀血斑,提示已有DIC的可能。此外见鼻衄、便血、呕吐、咯血、腹胀,继之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第五节休克的治疗原则无论哪种休克,都有循环血量不足,微循环障碍和不同程度的体液代谢紊乱,因此治疗休克时应按如下原则处理。一扩容这是抗休克最基本也是最首要的措施之一,必须及时、快速、足量地补充血容量。(一)扩充血容量
一般采用两条静脉通道,一条通道保证扩容的需要,予以快速输液;另一路则保证各种药物按时输入,但要注意药物的配伍,详细记录给药种类、浓度、时间、反应等。(二)常用扩容液体
电解质溶液:平衡盐溶液或等渗盐水,一般先输入晶体液增加回心血量,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补充血容量:输全血、血浆等。右旋糖酐:能提高渗透压,常用中、低分子两种。其中低分子右旋糖酐不仅能扩容,也可降低血液黏滞度及疏通微循环。二积极处理原发疾病
外科治疗休克的重要措施是积极地、适时地处理原发疾病,这是抗休克治疗的根本措施。但处理原发疾病应在有效扩容的同时积极准备和治疗。如由于腹膜炎引起的休克,应在扩容的基础上迅速引流腹腔,减少细菌及毒素;肠坏死、中毒性休克时在抢救休克同时迅速开腹切除坏死肠管,解除原发疾病。切忌因长时间抗休克治疗以至延误原发病的抢救和治疗。三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休克时由于微循环障碍组织缺氧,产生大量酸性产物,在休克早期积极扩容改善微循环障碍情况下,一般酸中毒较易纠正。但重度休克时酸性产物堆积结果机体发生严重酸中毒,应立即输入5%碳酸氢钠,具体剂量应视酸中毒程度和血气分析结果来确定。四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血管活性物质的应用有两大类。其中一类为升压药物。这类药物为血管收缩剂,常用的有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该类药除过敏性休克、神经性休克外,休克早期不用。另一类为血管扩张药常用的为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酊胺、酚妥拉明等,该类药要在扩容完成之后应用。具体何时应用血管收缩药,何时应用血管扩张药应视病情发展而定。
一般扩容后,血压仍低于8.0kPa(60mmHg),可应用血管收缩药,但扩容后血压能维持在12kPa(90mmHg)以上时可适应用一些血管扩张药物。有心衰时可应用一些强心药物,以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增加心搏出量。常用中剂量多巴胺、西地兰等。
第六节休克的抢救流程
卧床休息,头低位。开放气道并保持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
建立大静脉通道、紧急配血备血
大流量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
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和呼吸
留置导尿/中心静脉置管测中心静脉压(CVP),记每小时出入量(特别是尿量)
镇静:地西泮5~10mg或劳拉西泮1~2mg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
如果有明显的体表出血尽早外科止血,以直接压迫为主血压:收缩压<90mmHg和(或)脉压差<3012
初步容量复苏(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双通路输液:快速输液20~40ml/kg等渗晶体液(如林格液或生理盐水)及胶体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或羟基淀粉)100~200ml/5~10min
经适当容量复苏后仍持续低血压则给予血管加压药:收缩压70~100mmHg多巴胺2.5~20µg/(kg·min)收缩压<70mmHg去甲肾上腺素0.5~30µg/min
纠正酸中毒:机械通气和液体复苏无效的严重酸中毒则考虑碳酸氢钠100~250ml静脉滴注
评估休克情况:
血压:(体位性)低血压、脉压↓
心率:多增快
皮肤表现:苍白、灰暗、出汗、瘀斑
体温:高于或低于正常
呼吸:早期增快,晚期呼吸衰竭、肺部啰音、粉红色泡沫样痰
肾脏:少尿
代谢改变:早期呼吸性碱中毒、后期代谢性酸中毒
神志:不同程度改变
头部、脊柱外伤史
可能过敏原接触史
血常规、电解质异常
心电图、心肌标志物异常3病因诊断及治疗心源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脓毒性休克过敏性休克(见“过敏反应抢救流程”)神经源性休克456789
纠正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
若合并低血容量:予胶体液(如低分子右旋糖酐)100~200ml/5~10min,观察休克征象有无改善
如血压允许,予硝酸甘油5mg/h,如血压低,予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吗啡:2.5mg静脉注射
重度心衰:考虑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见“急性左心衰抢救流程”)
必要时动脉血管球囊反搏
积极复苏,加强气道管理
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每5~10分钟快速输入晶体液500ml(儿童20ml/kg),共4~6L(儿童60ml/kg),如血红蛋白<7~10g/dl考虑输血
正性肌力药:多巴胺5~20µg/(kg·min),血压仍低则去甲肾上腺素8~12µg静脉推注,继以2~4µg/min静脉滴注维持平均动脉压60mmHg以上
清除感染源:如感染导管、脓肿清除引流等
尽早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纠正酸中毒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新鲜冷冻血浆15~20ml/kg。维持凝血时间在正常的1.5~2倍,输血小板维持在(50~100)×109/L
可疑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100mg静脉滴注
保持气道通畅
静脉输入晶体液,维持平均动脉压>70mmHg,否则加用正性肌力药(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严重心动过缓:阿托品0.5~1mg静脉推注,必要时每5分钟重复,总量3mg,无效则考虑安装起搏器
激素:脊髓损伤8小时内甲基泼尼松龙30mg/kg注射15分钟以上,继以5.4mg/(kg·h),持续静脉滴注23小时
请相关专科会诊见框1~2101112第七节休克的护理措施
休克的护理措施包括补充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注等等,具体护理措施请看以下详细讲解。一补充血容量
(1)建立静脉通路:迅速建立1~2条静脉输液通道。如静脉穿刺困难时,应立即行中心静脉插管,可同时监测CVP。(2)合理补液:一般先快速输入晶体液后输胶体液。参考中心静脉压、血压与补液关系。(3)记录出入量。(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监测1次生命体征。
CVpbp原因处理原则低低血容量严重不足充分补液低正常血容量不足适当补液高低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相对过多给强心药,纠正酸中毒,舒张血管高正常容量血管过度收缩舒张血管正常低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不足补液试验二改善组织灌注
(1)休克体位:病人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可增加回心血量。(2)使用抗休克裤。(3)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从低浓度、慢速度开始,控制滴速,严防药物外渗。三遵医嘱给予强心剂(1)观察呼吸形态。(2)避免误吸、窒息。(3)协助病人咳嗽、咳痰,病情许可时,每2小时翻身、拍背1次。四保持呼吸道通畅
预防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1)密切观察体温变化。(2)保暖忌加温。(3)库存血的复温。(4)高热时降温。六调节体温
七预防意外损伤
备用工具&资料三遵医嘱给予强心剂(1)观察呼吸形态。(2)避免误吸、窒息。(3)协助病人咳嗽、咳痰,病情许可时,每2小时翻身、拍背1次。四保持呼吸道通畅
一补充血容量
(1)建立静脉通路:迅速建立1~2条静脉输液通道。如静脉穿刺困难时,应立即行中心静脉插管,可同时监测CVP。(2)合理补液:一般先快速输入晶体液后输胶体液。参考中心静脉压、血压与补液关系。(3)记录出入量。(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监测1次生命体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美缝材料研发与施工一体化合同
- 2025年度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与运营合同-@-3
- 2025年度建筑工程材料设备采购补充合同范本
- 农垦铺面转让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新型建筑材料购销合同范本二零二五年度
- 关于餐饮服务员合同范例
- 中国挤奶机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丰田买车销售合同范本
- 做生意合伙合同范本
- 净化车间竣工合同范本
- 蔬菜采购项目投标书
- 肩周炎康复护理
- 2022年安徽管子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SAPPM设备管理解决方案
- Q-HN-1-0000.08.004《风力发电场电能质量监督技术标准》
- 多指畸形-课件
- 5G NSA站点开通指导书(临时IP开站)
- 宗教与社会课件
- 3人-机-环-管理本质安全化措施课件
- 生殖医学中心建设验收标准分析-讲座课件PPT
- DB44∕T 1811-2016 石灰岩山地造林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