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3-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一)(建议用时:25分钟)[合格基础练]1.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不同种群的生物确定不属于同一个物种②具有确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③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④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必需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A.①②④ B.①②③④C.②③ D.③④C[物种是指分布在确定的自然区域,具有确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其概念范围比种群要大,例如,东北虎和华南虎虽属两个种群,但属同一物种。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物种形成的方式有多种,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只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2.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甲、乙两个种群,两个种群所发生的变更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需先经验a过程,最终达到生殖隔离B.b过程的实质就是定向变更种群的基因频率,使生物能够定向进化C.①~⑥只能表示新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和随机的D.品系1和品系2种群基因库出现了差异,立即形成物种1和物种2B[图中a过程表示地理隔离,物种的形成不确定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b过程表示自然选择,其可定向变更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发生进化;①~⑥表示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者均是不定向的;当品系1和品系2种群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即产生生殖隔离时才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3.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表报告指出,1998~2008年这10年间,在新几内亚岛上发觉了1060种新物种,其中有12种为哺乳动物,如居住在火山里的羊毛鼠、惹人宠爱的扁鳍海豚等。下列关于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C.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亡会影响到其他若干物种的进化D.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C[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也可能是种间互助,如兰花与特地给它传粉的蛾;新物种不断形成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基础;一个物种的形成与灭亡会影响到与之相关的其他若干物种;共同进化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4.某种白色蚜虫的部分个体,由于与真菌进行基因交换而获得合成色素的基因,所以有了绿色、橙色等类型。有探讨表明,在光下绿色个体较白色个体产生更多的ATP,橙色个体在光下较在黑暗处产生更多的ATP。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A.绿色蚜虫和橙色蚜虫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绿色蚜虫和橙色蚜虫可能具有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实力C.绿色和橙色性状的出现为蚜虫进化供应了原材料D.绿色蚜虫和橙色蚜虫的出现提高了生物多样性A[某种白色蚜虫的部分个体,由于与真菌进行基因交换而获得合成色素的基因,所以有了绿色、橙色等类型。由此可知,绿色蚜虫和橙色蚜虫的出现是基因重组的结果,A项错误。]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变更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洁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困难生物的化石A[种群中全部个体含有的基因才是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各大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可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变更;生物进化的过程由简洁到困难,在没有受到破坏的状况下,越古老的地层中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洁,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困难。]6.下图为太平洋岛屿鸟类的分布状况,甲岛分布着S、L两种鸟,乙岛的鸟类是S鸟的迁移后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岛全部的鸟类称为一个种群B.可遗传变异为乙岛鸟类进化供应了可能C.乙岛的鸟类与S鸟可能具有生殖隔离D.甲、乙岛的自然条件确定了鸟类的进化方向A[依据题干信息可知,甲岛分布着S、L两种鸟,这两种鸟不是一个种群,A错误;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能为生物进化供应原材料,B正确;乙岛的鸟类是S鸟的迁移后代,由于两个岛的环境不同,乙岛的鸟类可能与甲岛的S鸟产生生殖隔离,C正确;自然选择确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等级过关练]7.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育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在幼苗丁的细胞分裂后期,可视察到36或72条染色体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更,确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B[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在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达到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目的,A错误;油菜物种甲、乙杂交,子代丙是异源二倍体,其染色体数为10+8=18,用秋水仙素处理其顶芽后,发育成的幼苗丁中部分细胞染色体加倍为36条,在该类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可视察到72条染色体,B正确;确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不是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更(染色体变异),C错误;虽然形成戊的过程没有经过地理隔离,但是戊为异源四倍体,与二倍体物种甲、二倍体物种乙都存在生殖隔离,因而戊是新物种,D错误。]8.探讨人员对生长在山区中的某二倍体植物种群进行了两次调查,结果见下表。已知限制植株红花、黄花和白花性状的基因依次为R、r+和r,且R对r+、r为显性,r+对r为显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红花植株白花植株黄花植株初次调查64%36%0二次调查36%25%39%A.基因突变是该植物花色基因频率变更的缘由之一B.该种植物全部个体的全部基因共同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C.初次调查时种群中R的基因频率为40%,二次调查时为20%D.基因r+的产生与遗传为该植物基因多样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C[基因突变是该植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政策法规对评估行业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教育研究问题研究
- 美容师水疗与芳香疗法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4小自考市场营销专业题及答案
- 营养配比计算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美容师考试复习中的跨学科知识整合试题及答案
- 学习2024年汽车维修工考试的有效方法与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维修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汽车美容服务的创新思路试题及答案
- 智能工业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趋势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教育课件
- 2024年郑州黄河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玉米种子的购销合同
- 高等数学 课件 第三节 分部积分法
- 备战中考2024年深圳市数学模拟题分类《填空压轴题》含答案解析
- 国际商务贸易交流交往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备案拿地
- 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制度(3篇)
- 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2024年版)解读
- 110kV变电站专项电气试验及调试方案
- GB 3796-2006农药包装通则
- 吊绳工程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