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科版八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F/12/wKhkGWem0zmAODU3AAFITNXxRFQ029.jpg)
![2025年新科版八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F/12/wKhkGWem0zmAODU3AAFITNXxRFQ0292.jpg)
![2025年新科版八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F/12/wKhkGWem0zmAODU3AAFITNXxRFQ0293.jpg)
![2025年新科版八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F/12/wKhkGWem0zmAODU3AAFITNXxRFQ0294.jpg)
![2025年新科版八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F/12/wKhkGWem0zmAODU3AAFITNXxRFQ02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新科版八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28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下图为某陆地等温线示意图,正确反映北半球大陆7月份气温分布特点的是()A.B.C.D.2、下列关于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灾害不属于环境问题B.环境问题都是人为原因引起的C.环境问题包括自然灾害D.自然灾害包括环境问题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B.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弹簧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4、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B.液氮做致冷剂C.氧气供给呼吸D.干冰人工降雨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铁丝B.木炭C.硫粉D.红磷6、如图是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W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74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3.8g7、下列说法中表示天气的是()A.夏季高温多雨B.赤道终年炎热C.明天小雨夹雪D.冬季寒冷干燥8、家鸽呼吸时,空气进入肺内的途径是()A.空气→气囊→肺B.空气→肺→气囊C.空气→肺→气囊D.空气→气囊→肺9、(2013·衢州)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它们组成的分子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反应。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0、经测量,台州某地土壤中沙粒的含量约20%、粉砂粒的含量约20%,黏粒的含量约60%。判断,该土壤的类型为____。11、请用“一定”或“不一定”填空:
(1)饱和溶液降温时____析出晶体。
(2)不饱和溶液降温时____析出晶体。
(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____是该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12、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____伏,家庭电路的电压是____伏;对人体安全的电压____伏。如图所示的语言复读机工作时需要6伏的电源,这可以由____节干电池____联提供。
13、触电事故急救,首先要确保施救人的安全,再次使触电人迅速脱离电源。方法是____或设法使触电人与带电设备脱离。必要时对触电者进行____。
14、控制变量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
(2)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
(3)如果要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
(4)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____.
15、铁、金刚石、稀有气体等都是由____构成的。16、欢欢利用小试管、螺母和细线制成一个“土密度计”,用如图4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的密度。“土密度计”在酒精(ρ酒精=0.8×103kg/m3)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3cm;在水(ρ水=1.0×103kg/m3)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3.2cm;在硫酸铜溶液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3.36cm。则此硫酸铜溶液的密度为____kg/m3。
17、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um的颗粒悬浮物,能被肺泡吸收并进入血液.常州大学的科研队伍成功研制出PM2.5净化器,其原理如图11所示,闭合开关S1、S2后,风扇旋转吸入空气,气流外侧A处的颗粒物业被吸入净化器,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时受到强烈的吸引力,这是因为____.但很快又受到光洁金属网C对它的斥力,这是因为这些颗粒物被C吸引时带上了____(选填“正电荷”或“负电荷”)离开金属网C后,颗粒物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牢牢吸引,这是因为____.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8、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19、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20、把萌发的种子放在保温瓶中几小时后,保温瓶中的温度较原来降低了21、柳树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柳树从水中吸收氧气,把氧气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22、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加产量。23、为了充分利用阳光,每块土地种植的农作物越多越好。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1题,共3分)24、作图题;画出斜面上的物体A和光滑球的受力示意图。
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2题,共16分)25、如图所示;将螺线管水平悬挂,通电后螺线管发生转动.静止时A端指向北,B端指向南,请你在图中标出螺线管中的磁极和电流方向.
26、如图所示,为永磁体A和电磁铁B之间的磁场分布。请根据图中磁感线的方向标出永磁体A右端的磁极和电磁铁B中电源的“+”;“一”极。
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1题,共4分)27、上周学校购买了一批水龙头,据商家说其材料铜质的,实验室的老师组织九年级的一些同学通过实验来验证商家的说法。他们把一个水龙头用轻质细线捆好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测得它的重力为1.6N,再把这个水龙头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4N(ρ铜=8.9×103kg/m3,g=10N/kg)。求:
(1)每个水龙头的质量是多少?
(2)这个水龙头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3)这批水龙头的密度是多少?商家的说法是否正确?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解答】A选项等温线由南向北递减;属于北半球,向高纬弯曲,说明是该地气温高,加之题干中是陆地,北半球陆地气温高出现7月;B选项为南半球1月;C为北半球1月;D为南半球1月。故选A。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等温线图的判读。在做题时,注意题干说的是“陆地”,在根据南北半球气温变化规律,陆地气温的规律来答题。2、C【分析】【分析】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引起的人类与环境矛盾的激化;环境出现了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甚至危及人类生存的种种问题,统称环境问题。自然灾害主要是自然原因引起的,是自然环境要素的异变引起的,也属于环境问题。
【解答】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引起的人类与环境矛盾的激化;环境出现了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甚至危及人类生存的种种问题,统称环境问题,故A;B项错误,C项正确。造成环境问题的因素极端发展并对给人类社会及其生存环境带来极大危害时称为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环境问题的一部分,D项错误。
故选:C3、D【分析】【解答】A.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A不正确;
B.尘土是固体小颗粒;不是分子,尘土飞扬,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B错误;
C.弹簧能够被压缩;是因为弹簧变短,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C错误;
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对分子动理论的掌握分析答题.4、C【分析】【解答】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是根据通电时稀有气体发不同颜色的光;A不符合题意。液氮做致冷剂和干冰人工降雨分别是液氮和二氧化碳发生物态变化时吸收热量,B;D不符合题意。氧气供给呼吸时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气体,是掌握化学性质,C符合题意。
【分析】本题考查空气各成分的用途及化学性质的判定,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5、D【分析】【解答】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错误.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错误.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错误.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正确.【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红磷在空气中不能自燃.6、D【分析】【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钨元素的元素符号是W,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钨,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氩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4,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则钨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为74,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3.8,单位是“1”,通常省略,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7、C【分析】【分析】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对天气状况我们可以这样描述: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变.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本题考查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二者的区别,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解答】解:天气是短时间内的气象要素的变化;气候是对某一地区气象要素进行长期统计(平均值;方差、极值概率等)为特征的天气状况的综合表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赤道终年炎热,具有相对稳定性,属于气候.明天小雨夹雪是短时间内的气象要素的变化,属于天气.
故选:C.8、B【分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根据双重呼吸过程进行解答.
【解答】解:家鸽的呼吸与两翼的升降有关;当两翼举起时,家鸽完成了吸气,气体的流经途径是空气→肺→气囊;当两翼下垂时,家鸽完成呼气,气体流经途径与吸气正相反.这样,每呼吸一次,空气两次经过肺,在肺里完成两次气体交换,家鸽的这种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故选:B9、D【分析】【分析】依据该反应的微观图示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据此对选项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A;化合反应的特征是“多变一”;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两种,生成物是一种物质水,所以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都是氢氧两种;所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由图示也可看出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D;反应前的分子是氢气和氧气分子两种;反应后的分子只有水分子一种,所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故选D。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0、黏土类土壤【分析】【分析】根据土壤的颗粒组成划分土壤类型;土壤类型一般分为砂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和黏土类土壤三类。
【解答】人们将土壤分为三种: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类土壤;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类土壤,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类土壤。台州某地土壤中沙粒的含量约20%、粉砂粒的含量约20%,黏粒的含量约60%,意味着黏粒含量特别多,所以是黏土类土壤。
故答案为:黏土类土壤11、不一定不一定一定【分析】【分析】我们把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也可得到晶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较小的固体物质,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获得晶体。而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固体物质,一般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晶体。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个别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通过溶解度的概念;及个别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可以知道;比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使不会有晶体析出的。所以饱和溶液降温时不一定析出晶体。
(2)同理可知;不饱和溶液降温时也不一定析出晶体。
(3)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析出晶体的溶液就是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那么肯定是饱和溶液。
【解答】
1.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是不会有晶体析出的。所以饱和溶液降温时不一定析出晶体。故本题填不一定。
2.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使就不会有晶体析出的。所以不饱和溶液降温时不一定析出晶体。故本题填不一定。
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已经符合饱和溶液的概念,所以一定是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不一定;不一定;一定。12、1.5220不高于364串【分析】【分析】家庭电路电压和安全电压是常量;需要我们记住;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电池的串联可提高电压,串联起来的总电压等于各个电池的电压之。
和。
【解答】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的电压;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要得到6V的电压,需要4节干电池串联起来。
故答案为:1.5;220;36;4;串联。13、切断电源人工呼吸【分析】【分析】(1)触电分为两大类:家庭电路中的触电和高压触电.
(2)当有人触电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再实施救治。
【解答】家庭电路中的触电,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与火线接触造成的;在家庭电路发生触电时,应当立即切断电源,或者用木棍、竹竿将电线挑开,迅速使触电人脱离电源。必要时对触电者进行人工呼吸。
故答案为:切断电源人工呼吸14、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没有与氧气接触通入氧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分析】【解答】(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故填: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2)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不会燃烧,故填:没有与氧气接触;
(3)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故需要通入氧气,故填:通入氧气;
(4)燃烧必须同时具备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填: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分析】根据已有的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据此解答.15、原子【分析】【分析】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金属和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气态非金属单质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解: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故答案为:原子16、1.25×103【分析】【分析】土密度计无论是在水中还是在酒精、硫酸铜溶液中,始终处于漂浮状态,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浮力始终等于重力.也就是说土密度计在这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就可以得到关于浮力的两个等式:F水=F酒;F水=F硫酸铜.从密度计露出液面高度的变化可以反映出V排的不同;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分别把浮力表示出来,代入关于浮力的两个等式.从此入手即可.
【解答】解:土密度计在水;酒精、硫酸铜溶液中都处于漂浮状态;所以浮力都等于重力,浮力相等.
即:F水=F酒=F硫酸铜=G
设密度计平底试管的横截面积为S;长度为L
则:V排水=S(L-3cm)、V排酒=S(L-2cm)、V排硫=S(L-3.8cm)
由阿基米德原理得:
F水=ρ水gV排水=ρ水gS(L-3cm)=1×103kg/m3gS(L-3cm)①
F酒=ρ酒gV排酒=ρ酒gS(L-2cm)=0.8×103kg/m3gS(L-2cm)②
F硫酸铜=ρ硫酸铜gV排硫=ρ硫酸铜gS(L-3.8cm)③
因为:F水=F酒
所以:1×103kg/m3gS(L-3cm)=0.8×103kg/m3gS(L-2cm)
解得:L=7cm
因为:F水=F硫酸铜
所以:1×103kg/m3gS(L-3cm)=ρ硫酸铜gS(L-3.8cm)
即:1×103kg/m3gS(7cm-3cm)=ρ硫酸铜gS(7cm-3.8cm)
解得:ρ硫酸铜=1.25×103kg/m3
故答案为:1.25×103kg/m317、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负电荷|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分析】【分析】(1)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用接触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3)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解:(1)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能够吸引不带电的细小颗粒;(2)不带电的颗粒与带负电的金属网接触后,颗粒带上负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使颗粒离开金属网;(3)由于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带负电的颗粒物又会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牢牢吸引.
故答案为:(1)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负电荷;(3)异种电荷互相吸引.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8、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水果存久了,水果进行长时间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导致重量会减轻。因此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上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19、A【分析】【解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让根部能够得到更多的氧气,促进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20、B【分析】【解答】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一部分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失,所以瓶内的温度会升。故此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21、B【分析】【解答】土的重量只减少了很少一部分;说明植物的生活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但量很少;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被柳树吸收后大部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是用来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会使重量减轻;而柳树苗能不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积累在柳树的体内,是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22、A【分析】【解答】在温室中种植蔬菜;要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电子型压力开关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窗纱魔术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离心式热油泵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热风炉用低蠕变高铝砖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塑料网制品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吊板式安全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索具护套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医疗器械包装与灭菌考核试卷
- 2025-2030年手工折扇制作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户外烧烤炉台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制度
- 咨询与评估管理制度
- 2024年长沙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 2024年贵州省中考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
- 无人机技术与遥感
-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53-2018)
- 临床叙事护理概述与应用
- TSG-T7001-2023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宣贯解读
- 冠脉介入进修汇报
- 护理病例讨论制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