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新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浙教新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浙教新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浙教新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浙教新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新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若以M表示氮气的摩尔质量,V表示在标准状况下氮气的摩尔体积,ρ是在标准状况下氮气的密度,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v分别表示每个氮气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面四个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B.C.D.2、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油酸的摩尔质量为M,一个油酸分子的质量m=B.若油酸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一个油酸分子的直径d=C.若某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该气体分子的直径d=D.若某种气体的摩尔体积为V,单位体积内含有气体分子的个数n=3、下列有关热现象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结为冰时,水分子已经停止了热运动B.把物体缓慢举高,其内能增加C.压缩气体时要用力是由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缘故D.电流通过电阻后电阻发热,它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方式实现的4、如图;元宵佳节,室外经常悬挂红灯笼烘托喜庆的气氛,若忽略空气分子间的作用力,大气压强不变,当点燃灯笼里的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灯笼内的空气()

A.分子总数减少B.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C.压强不变,体积增大D.单位时间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分子数增大5、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他们通过透明胶带对石墨进行反复的粘贴与撕开使得石墨片的厚度逐渐减小,最终寻找到了厚度只有0.34nm的石墨烯,是碳的二维结构。如图所示为石墨;石墨烯的微观结构。根据以上信息和已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墨是晶体,石墨烯是非晶体B.石墨是单晶体,石墨烯是多晶体C.石墨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石墨烯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D.他们是通过物理变化的方法获得石墨烯的6、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温度可以降到绝对零度B.在热传递中,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C.第二类永动机和第一类永动机一样,都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D.在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会减小7、关于物质的吸收光谱和明线光谱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收光谱和明线光谱的产生方法不同,它们的谱线互不相关B.吸收光谱和明线光谱的产生方法相同,它们的谱线重合C.明线光谱与吸收光谱都是连续谱D.明线光谱与吸收光谱都可以用于光谱分析,以鉴别物质和确定化学组成8、2021年12月30日,中科院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人造太阳”)过亿度持续运行17.6分钟:2022年2月26日,中国的“人造太阳”实现了1.6亿度(约为太阳中心温度的10倍)等离子体运行。中国的“人造太阳”的技术领跑世界。“人造太阳”采用的是磁约束核聚变反应,其核反应方程是;则()

A.X为质子B.该反应在常温下就可以进行C.该反应前后核子的总质量是相等的D.的结合能大于与结合能之和9、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B.图乙中为了不影响行车安全,所有的汽车前窗玻璃的透振方向和前灯玻璃的透振方向都是斜向右上45°C.图丙中若将电子改为质子,以相同电压加速时质子的衍射现象更明显D.图丁中镉棒的作用是使快中子变成慢中子,从而影响链式反应速度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反映的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C.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是由于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的碰撞作用产生的E.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E.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11、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出发,经等容过程ab到达状态b,再经等温过程bc到达状态c,最后经等压过程ca回到状态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b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B.在bc过程中,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C.在ca过程中,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D.在ca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12、现代物理学认为,光和实物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A.一定频率的光照射到锌板上,光的强度越大,单位时间内锌板上发射的光电子就越多B.肥皂液是无色的,吹出的肥皂泡却是彩色的C.质量为10-3kg、速度为10-2m/s的小球,其德布罗意波长约为10-23m,不过我们能清晰地观测到小球运动的轨迹D.人们常利用热中子研究晶体的结构,因为热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一晶体中原子间距大致相同13、如图所示;足够深的导热容器用导热活塞封闭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下方设有两个卡口,且初态时活塞与卡口只接触不挤压,之后环境温度升高至某一恒定值,活塞再次达到稳定后在活塞上面缓慢地倾倒细沙,直到活塞重新回到卡口处。不计活塞与容器间的摩擦,则整个过程中,关于气体的图像及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为该过程气体的图像,气体先吸收热量后放出热量B.图乙为该过程气体的图像,气体先吸收热量后放出热量C.图丙为该过程气体的图像,气体先放出热量后吸收热量D.图丁为该过程气体的图像,气体先吸收热量后放出热量14、钍具有放射性,它能放出一个新的粒子而变为镤同时伴随有γ射线产生,其方程为钍的半衰期为24天。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块纯净的钍234矿石经过24天,矿石的质量仅剩下原来质量的一半B.X是钍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时产生的C.射线是钍原子核发生衰变后产生的镤234的原子核释放的D.射线具有很强的电离作用,对人体细胞破坏能力较大15、下列五幅图分别对应五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分子并不是球形,但可以当做球形处理,这是一种估算方法B.微粒的运动就是物质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即布朗运动C.当两个相邻的分子间距离为r0时,它们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E.0℃和100℃氧气分子速率都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特点E.0℃和100℃氧气分子速率都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特点16、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若已知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可求出一个气体分子的体积B.气体温度升高时,速率较大的分子占总分子数的比例升高C.布朗运动不是分子运动,但它能间接反映液体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E.两个分子甲和乙距离变化过程中,只要两分子克服分子力做功,则分子势能一定增加E.两个分子甲和乙距离变化过程中,只要两分子克服分子力做功,则分子势能一定增加17、某静止的原子核X发生核反应生成新核Y和Z且释放出能量Q。假设释放的能量全都转化为新核Y和Z的动能,其中Z的速度为v,三核的质量分别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Y原子核的速度大小为B.Y原子核的动能是乙原子核的动能的倍C.Y原子核和Z原子核的质量之和比X原子核的质量小(c为光速)D.Y和Z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小于X的结合能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8、图示为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放在图中的________(选填“A”“B”“C”或“D”)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的次数最多;放在图中的_______(选填“A”“B”“C”或“D”)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根据实验结果,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________模型。

19、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所有晶体都具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外形。(____)

(2)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一定是非晶体。(____)

(3)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的一定是非晶体。(____)

(4)同一种物质只能形成一种晶体。(____)

(5)有些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晶体。(____)20、镭核()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变成铅核(),则其中经过α衰变的次数是___________,镭核()衰变成铅核()的过程中损失了___________个中子。21、在高温炉子上开一小孔;小孔可看做黑体,由小孔的热辐射特征,就可以确定炉内的温度,如图所示,就是黑体的辐射强度与其辐射光波长的关系图象,则。

(1)黑体的辐射情况只与黑体的___________有关;

(2)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_________的方向移动(选填“长”或“短”);

(3)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的辐射强度都有所__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

22、目前;我们学习过的核反应有4种类型:衰变;核裂变、核聚变和人工核转变。请在下列方程后的括号内填写正确的类型。

____

____

____

____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2题,共16分)23、根据气体分子动理论,气体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下列表格中的数据是研究氧气分子速率分布规律而列出的。按速率大小划分的区间(m/s)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0℃100℃100℃100以下1.40.7100~2008.15.4200~30017.011.9300~40021.417.4400~50020.418.6500~60015.116.7600~7009.212.9700~8004.57.9800~9002.04.6900以上0.93.9

试作出题中的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24、用连线连结起左边列出的科学家和右边列出的他所测定的物理量或证实过的物理事实。

A、布朗a;热功当量。

B、卡文迪许b;电磁波的存在。

C、焦耳c;万有引力恒量。

D、赫兹d;分子不断作热运动。

E、法拉第e;原子的有核结构。

F、牛顿f、电子电量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3题,共24分)25、太阳内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四个质子聚变为一个氦核同时放出两个正电子的热核反应,这个核反应释放出的大量能量就是太阳的能源。(已知质子质量为mH=1.0073u,氦核质量为mHe=4.0015u,电子质量为me=0.00055u)

(1)写出这个核反应方程;

(2)这一核反应能释放多少能量?

(3)已知太阳每秒释放的能量为3.8×1026J,则太阳每秒减少的质量为多少千克?26、简述恒星的演化过程。27、一端封闭开口向上的玻璃管,在封闭端有l=10cm的水银柱封闭着空气柱,当其静止在30°斜面上时,空气柱长l0=20cm,如图所示.当此管从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滑下时,空气柱变为多长?已知大气压强p0=75cmHg;玻璃管足够长,水银柱流不出玻璃管.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分析】

【详解】

A.摩尔质量M=mNA=ρV

选项A正确;

BD.氮气分子间距离很大,vNA并不等于气体的摩尔体积V;选项BD错误;

C.氮气分子间距离很大;单个分子的密度不等于氮气的密度,选项C错误。

故选A。2、D【分析】【分析】

【详解】

A.分子的质量等于摩尔质量除以阿伏加德罗常数;则有一个油酸分子的质量。

故A错误;

B.由于油酸分子间隙小;所以分子的体积等于摩尔体积除以阿伏加德罗常数,则有一个油酸分子的体积。

将油酸分子看成立方体形;立方体的边长等于分子直径,则得。

解得。

故B错误;

C.由于气体分子间距很大;所以一个分子的体积。

则分子直径。

故C错误;

D.某种气体的摩尔体积为V;单位体积气体的摩尔数为。

则含有气体分子的个数。

故D正确。

故选D。3、D【分析】【分析】

【详解】

A.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把物体缓慢举高;物体的势能增加了,其机械能增加,由于物体的温度和体积都没有变化,所以内能不变,故B错误;

C.气体压缩可以忽略分子间作用力;压缩气体时气体会表现出抗拒压缩的力是由于气体压强的原因,与分子力无关,故C错误;

D.电流通过电阻后电阻发热;是通过电流“做功”的方式改变电阻内能的,电流“做功”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D正确。

故选D。4、A【分析】【详解】

A.蜡烛燃烧后;灯笼内温度升高,部分气体分子将从灯笼内部跑到外部,所以灯笼内分子总数减少,故A正确;

B.灯笼内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故B错误;

C.灯笼始终与大气连通;压强不变,灯笼内气体体积也不变,故C错误;

D.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单位时间与单位面积分子对器壁碰撞的平均作用力增大,而气体压强不变,所以单位时间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分子数减少,故D错误。

故选A。5、D【分析】【详解】

AB.石墨;石墨烯都是单晶体。石墨与石墨烯等都是碳元素的单质;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B错误;

C.石墨;石墨烯的物理性质都表现为各向同性;故C错误;

D.他们是通过物理变化的方法获得石墨烯的;故D正确。

故选D。6、B【分析】【详解】

A.绝对零度是低温的极限;不可能达到,A错误;

B.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在热传递中,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B正确;

C.第一类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第二类永动机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C错误;

D.在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会增加,D错误。

故选B。7、D【分析】【分析】

【详解】

AB.吸收光谱和明线光谱的产生方法不同;同种物质吸收光谱中的暗线与明线光谱中的明线相对应,故AB错误;

C.明线光谱是线状谱;故C错误;

D.明线光谱和吸收光谱都可以进行光谱分析;用来鉴别物质和确定化学组成,故D正确。

故选D。8、D【分析】【详解】

A.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方程为

知X为中子;A错误;

B.核聚变反应属于热核反应;必须在高温下进行,B错误;

C.核聚变反应能放出核能;反应前后质量出现亏损,C错误;

D.该核反应释放能量,有质量亏损,生成物更稳定,则知的结合能比生成物的结合能之和大;D正确。

故选D。9、B【分析】【分析】

【详解】

A.图甲表示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故A错误;

B.图乙中为了不影响行车安全;所有的汽车前窗玻璃的透振方向和前灯玻璃的透振方向都是斜向右上45°,对方车辆的光与自己前窗玻璃正好是90°,对方的光就不能通过前窗玻璃射到你的眼中,不会发生眼花,故B正确;

C.以相同电压加速的电子和质子;获得的动能一样,由动能和动量的关系。

可知;电子的动量小,由。

可知;电子的波长更长一些,衍射现象更明显,故C错误;

D.图丁中镉棒的作用是吸收中子;从而影响链式反应速度,故D错误。

故选B。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10、A:C:D【分析】【分析】

【详解】

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得固体颗粒得运动;反映的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A正确;

B.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B错误;

C.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是由于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的碰撞作用产生的;C正确;

D.在缓慢卸沙过程中,若车胎不漏气,胎内气体的压强减小,温度不变,根据气态方程分析知气体的体积增大;对外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胎内气体从外界吸热,D正确;

E.晶体有单晶体和多晶体两种;单晶体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各向同性,E错误。

故选ACD。11、C:D【分析】【分析】

【详解】

A.在ab过程中;为等容变化,气体对外不做功,故A错误;

B.在bc过程中,体积变大,则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温度不变(),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可知气体向外界吸热();故B错误;

CD.在ca过程中,为等压变化,体积减小,则外界对气体做功(),由

可知温度减小,则内能减小(),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可知气体向外界放热();故CD正确。

故选CD。12、B:D【分析】【分析】

【详解】

AB.干涉和衍射较好的证明了光的波动性;光电效应证明了光的粒子性;无色的肥皂液吹出是彩色的肥皂泡的原因是溥膜干涉;光的波动性与机械波有着本质区别。所以A错误,B正确;

CD.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但由于波长太小,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但晶体中原子的间距大致与德布罗意波长相同,发生衍射现象。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13、A:D【分析】【详解】

C.初态时活塞与卡口只接触不挤压;之后环境温度升高至某一恒定值,气体发生等压变化,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体积增大,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吸收热量,之后在活塞上面缓慢地倾倒细沙,气体温度不变,内能不变,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放出热量,故气体先吸收热量后放出热量,故C错误;

A.根据以上分析,第一阶段气体发生等压变化,温度升高,第二阶段发生等温变化,压强增大,初末状态的体积相同根据

即在图像;初末状态在同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第一阶段气体发生等压变化,体积增大,第二阶段发生等温变化,压强增大,体积减小,初末状态体积相同,第二阶段根据

图像应是曲线;故B错误;

D.第一阶段气体发生等压变化,温度升高,根据

图像应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第二阶段发生等温变化,压强不变,体积减小,故D正确。

故选AD。14、B:C【分析】【详解】

A.一块纯净的钍234矿石经过24天;钍核有半数发生衰变,不是矿石的质量仅剩下原来质量的一半,A错误;

B.根据质量数;电荷数守恒得出X是电子;其产生的本质是钍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时产生的,B正确;

C.钍原子核发生衰变后产生的镤234的原子核处于激发态,不稳定,向基态跃迁的过程以射线向外释放能量;C正确;

D.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本领;电离作用很弱,D错误。

故选BC。15、A:C:E【分析】【详解】

A.图A是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分子并不是球形,但可以当做球形处理,这是一种估算方法,故A正确;

B.微粒的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即布朗运动,故B错误;

C.当两个相邻的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作用力为0,它们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正确;

D.模拟气体压强实验中;气体分子速率不一定相等,因此实验中每颗玻璃球与电子秤碰撞时的速率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

E.0℃和100℃氧气分子速率都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特点;故E正确。

故选ACE。16、B:C:E【分析】【详解】

A.由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算出气体分子所占的体积,但是得不到气体分子的体积,故A错误;

B.根据速率分布规律图;气体温度升高时,速率较大的分子占总分子数的比例升高,故B正确;

C.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微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无规则撞击引起的,间接反映液体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故C正确;

D.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均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故D错误;

E.只要两分子克服分子力做功;则分子势能一定增加,故E正确。

故选BCE。17、A:C【分析】【详解】

A.由动量守恒,有

所以

故A正确;

B.Y原子的动能

Z原子的动能

他们之比为故B错误;

CD.因为放出能量,有质量亏损,所以Y原子核和Z原子核的质量之和比X原子核的质量小,根据质能方程可得小的质量为结合能之和比X的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8、略

【分析】【详解】

[1]由于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都沿原来的方向运动;因此放在A处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的次数最多。

[2]由于有极少数发生大角度偏转;因此放在D处,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

[3]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解析】AD核式结构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错误正确错误错误正确20、略

【分析】【详解】

[1]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

解得m=5,n=6

因此经过α衰变的次数是5次。

[2]在核中,中子的个数个

在核中,中子的个数个

因此镭核()衰变成铅核()的过程中损失中子个数为个【解析】51621、略

【分析】【详解】

(1)[1]黑体的辐射情况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2)[2]由图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3)[3]由图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的辐射强度都有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