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科版必修2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的单倍体幼苗,可得到二倍体纯合子B.豌豆的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一段外来的DNA序列属于基因突变C.果蝇的核基因Q1突变为Q2,正常情况下Q1与Q2会出现在同一个配子中D.基因突变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2、扦插和嫁接属于()A.有性生殖B.无性生殖C.组织培养D.无土栽培、3、在生物体的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通常要融合在一起形成受精卵,再发育成新个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同卵双胞胎是由一个卵细胞和两个精子同时受精形成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稳定D.新个体的发育过程离不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4、某自由交配的种群有两种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二者比例相等,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物群体的基因频率及比例为A:a=3:1,B:b=3:1B.该生物群体的配子及比例为AB:Ab:aB:ab=5:1:1:1C.通过基因频率法计算后代AABB的概率为3/4A×3/4A×3/4B×3/4B=81/256D.通过配子法计算后代AABB的概率为5/8AB×5/8AB=25/645、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单性花的植物。将纯种的甜玉米与纯种的非甜玉米实行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在甜玉米的果穗上结有非甜玉米的籽粒,但在非甜玉米的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籽粒。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自然状态下,间行种植的玉米个体可进行自由交配B.玉米经减数分裂过程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有5对染色体C.与豌豆植株相比,玉米植株杂交过程可省略去雄步骤D.结果说明非甜玉米为显性性状,而甜玉米为隐性性状6、如图是某生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过程ⅠB.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过程ⅡC.由过程Ⅱ可知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精子D.仅有过程Ⅰ即可维持亲子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7、如图表示细胞凋亡的部分机理,其中激活的DNase能够切割DNA形成DNA片段,激活的Caspases能够选择性切割某些蛋白质。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凋亡诱导因素与受体结合,体现生物膜的信息交流功能B.凋亡诱导因素引发相关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凋亡C.DNase能够破坏细胞的生命控制系统,从而影响细胞代谢D.细胞凋亡过程中有蛋白质的降解,也有蛋白质的合成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8、下图为甲种遗传病(相关基因为D;d)和乙种遗传病(相关基因为E、e)的家系图;其中控制一种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另一种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人群中甲病的患病率为1%,且D基因含有2000个碱基,其中胸腺嘧啶有300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两病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II6的基因型是DDXeY或DdXeYC.Ⅲ7为甲病患者的概率是1/11D.D基因连续复制3次,需消耗2800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9、某植物花的紫色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科研人员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纯合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6个不同的隐性突变白花品系①——⑥,每种隐性突变只涉及1对基因。不考虑其他变异类型,根据表中的杂交实验结果,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杂交组合F1花色F2花色①×②白色白色①×③紫色紫色:白色=1:1①×④紫色紫色:白色1:1②×⑤紫色紫色:白色=9:7②×⑥紫色紫色:白色9:7A.②和③杂交,F1花色全为紫色,F2花色中紫色:白色=1:1B.③和④杂交,F1花色全为紫色,F2花色中紫色:白色=1:1C.④和⑤杂交,F1花色全为紫色,F2花色中紫色:白色=9:7D.⑤和⑥杂交,F2花色中表型比例有3种可能10、蝴蝶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Z、W染色体存在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紫翅(B)对黄翅(b)为显性,位于Ⅱ区段;绿眼(Y)对白眼(y)为显性,只位于Z染色体上。现有纯合的白眼雌性与杂合的绿眼雄性杂交产生F1,其杂交产生的后代足够多(不考虑突变和互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与翅色和眼色有关的基因型有12种B.亲本为黄翅雌与紫翅雄时,子代雌雄个体各有一种不同于亲本的表型C.F1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绿眼中雄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5/16D.控制蝴蝶眼色和翅色的基因遗传时均遵循分离定律11、已知某种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花色有紫花(A_bb)、红花(A_Bb)、白花(A_BB、aa__)三种。某研究小组成员让红花植株(AaBb)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花色及比例(不考虑互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子代花色及比例为3紫花:6红花:7白花,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若子代花色及比例为1紫花:2红花:1白花,则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C.若子代花色及比例为1红花:1白花,则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D.若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子代中稳定遗传的白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212、人类某遗传病受X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系谱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Ⅰ1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B.Ⅱ3的基因型一定为XAbXaBC.Ⅳ1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Ⅰ1D.若Ⅱ1为XABXaB,与Ⅱ2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13、下列关于生命科学发展史的叙述,正确的是()A.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B.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不能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C.萨顿通过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格里菲思和艾弗里均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14、许多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甲;乙两个种群。两个种群所发生的变化如图所示,①~⑥表示不同的变异结果,a~d表示进化的不同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表示地理隔离,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出现生殖隔离B.b过程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c过程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定向进化D.任何新物种的形成过程,都需要d环节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5、DNA的复制概念:是以_____为模板合成_____的过程。16、由于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染色体组成具有_____,导致不同配子遗传物质的差异,加上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____性,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_____性。这种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_____。体现了有性生殖的_____性。就进行_____的生物来说,_____和_____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_____细胞中____的恒定,对于生物的_____,都是十分重要的。17、时间、人物:1928年_____,1944年_____18、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
①某种兰花具有细长的花距,某种蛾类具有_____________的吸管似的口器。
②羚羊的奔跑速度加快,猎豹的奔跑速度_____________。19、结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极少数的病毒的遗传物质不是_____,而是_____。20、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DNA分子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________。
(2)DNA分子的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碱基之间的这种配对关系叫做______________原则。
(3)基因突变包括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四、非选择题(共1题,共5分)21、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身材矮小。研究发现患者体内与骨骼发育有关的蛋白质中,一个甘氨酸被丝氨酸替换(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1)过程①称为_________;完成此过程所需要的酶是_________。
(2)过程②中;碱基对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_________,③的碱基序列为_________。
(3)一个该病的患者(其父身高正常)和一个身高正常的人结婚,生出身高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为诊断胎儿是否正常,可用_________的方法进行产前诊断,如发现胎儿携带致病基因,建议及时终止妊娠。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1题,共8分)22、果蝇的棒眼(B)对圆眼(b)为显性、红眼(R)对杏红眼(r)为显性,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欲检测某接受大剂量射线照射的雄果蝇产生的精子中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基因突变(不考虑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和X染色体上的基因B/b、R/r发生突变);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不考虑突变,F2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
(2)雄果蝇产生的精子经辐射诱发处理后;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①若F2中突变后基因所控制的新性状只有______性果蝇表现,说明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若F1中________;说明基因发生了显性突变。
②若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的是隐性致死突变(胚胎致死),请用F1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该隐性致死突变是完全致死突变,还是不完全致死突变。(要求:写出实验方案和预期结果)。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及其对应结论:若________,则隐性致死突变是完全致死突变;若_______,则隐性致死突变是不完全致死突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分析】
1;基因突变:DNA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突变基因不能传给子代的原因:(1)若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生殖细胞中不出现该基因,则不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2)若父方细胞质内的基因突变,受精后一般不会传给后代。
【详解】
由于二倍体的单倍体幼苗细胞只含一个染色体组,则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的单倍体幼苗,可得到二倍体纯合子,A正确;豌豆的淀粉分支酶基因中因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导致淀粉分支酶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属于基因突变,B正确;果蝇的核基因Q1突变为Q2后,则Q1和Q2是一对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因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所以正常情况下Q1和Q2不会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C错误;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的形成过程中,则可以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但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D正确。故选C。
【点睛】
掌握基因突变的类型、结构和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B【分析】【分析】
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有性生殖是指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详解】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两者都没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
故选B。
【点睛】3、A【分析】【分析】
受精作用:1;概念: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2、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紧接着;在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里面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3、结果:(1)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亲),一半的染色体来自卵细胞(母亲)。(2)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4、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详解】
A;同卵双胞胎是由一个卵细胞受精形成;但在分裂中形成两个胚胎,A错误;
B;受精过程的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B正确;
C;减数分裂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使细胞染色体加倍,所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C正确;
D;细胞的增殖和发育是新个体发育的基础;D正确。
故选A。4、C【分析】【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及实质。
1;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实质。
(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适用条件:
(1)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2)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
(3)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4;细胞学基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详解】
A、AABB和AaBb,二者比例相等,即AA:Aa=1:1,则基因频率A:a=3:1;BB:Bb=1:1,则基因频率B:b=3:1;A正确;
B、AABB和AaBb,二者比例相等,AABB产生的配子都是AB,AaBb产生的配子是AB:Ab:aB:ab=1:1:1:1,所以AABB和AaBb生物群体的配子及比例为AB:Ab:aB:ab=5:1:1:1;B正确;
C;一对等位基因的自由交配种群可以通过基因频率法计算;求两对以上基因型的生物自由交配时一般用配子法计算,用基因频率法无法计算,可通过配子的基因型比例计算后代AABB的概率为5/8AB×5/8AB=25/64,C错误;
D;由于AB配子占所有配子的比例为5/8;所以通过配子法计算后代AABB的概率为5/8AB×5/8AB=25/64,D正确。
故选C。5、B【分析】【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纯种的甜玉米与纯种的非甜玉米实行间行种植,在甜玉米的果穗上结有非甜玉米的籽粒,但在非甜玉米的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籽粒,说明非甜为显性,盖住了甜基因的作用。
【详解】
A;玉米是开花传粉和受粉的植物;同株花粉和异株花粉都可落到柱头上完成受粉,因此在自然状态下,间行种植的玉米个体可进行自由交配,A正确;
B;由题意可知;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20条染色体,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时,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故生殖细胞中有10条染色体,但无同源染色体,因些不能说是5对染色体,B错误;
C;玉米是单性花;进行杂交时,可在雌蕊成熟前直接套袋,成熟后授粉再套袋,以防外来花粉干扰,C正确;
D;由分析可知;非甜玉米为显性性状,甜玉米为隐性性状,D正确。
故选B。6、A【分析】【分析】
图解为有性生殖的生物生命过程;图中I代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Ⅱ代表受精作用。
【详解】
A;B、过程Ⅰ是减数分裂过程;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A正确,B错误;
C;受精过程中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C错误;
D;有性生殖的生物依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亲子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D错误。
故选A。7、B【分析】【分析】
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它是一种程序性死亡。
【详解】
A;由图可知;凋亡诱导因素与受体结合,进而引发了信号传导,该过程体现生物膜的信息交流功能,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A正确;
B;在凋亡诱导因子的诱导下;使相关凋亡基因被激活,而不是引发相关基因突变,B错误;
C;DNase能够破坏细胞的生命控制系统;影响代谢过程,进而使细胞凋亡,C正确;
D;细胞凋亡过程中有蛋白质的合成;如相关基因激活并表达,也有蛋白质的降解,如凋亡细胞被清除过程,D正确。
故选B。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8、C:D【分析】【分析】
根据题意和系谱图分析可知:1号和2号均无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5号,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号和2号均无乙病,但他们有一个患乙病的儿子6号,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已知“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种位于X染色体上”,说明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
A;由题干信息可知;一种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另一种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所以甲、乙两病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由1号、2号不患甲病却生出患甲病的5号,可判定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1号、2号不患乙病却生出患乙病的6,结合题干信息可判定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以上分析可知1号和2号的基因型分别是DdXEY、DdXEXe,所以II6的基因型是DDXeY或DdXeY;B正确;
C、已知人群中甲病的患病率为1%,则d的基因频率为1/10,D的基因频率为9/10,正常人3号的基因型是Dd的概率为2×1/10×91/0÷(1-1%)=2/11,II4的基因型为1/3DD、2/3Dd,故III7为甲病患者的概率是2/11×2/3×1/4=1/33;C错误;
D、已知D基因含有2000个碱基,其中有胸腺嘧啶300个,则鸟嘌呤有(2000-300×2)÷2=700(个),所以该基因连续复制3次,需消耗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23-l)×700=4900个;D错误。
故选CD。9、A:C:D【分析】【分析】
据题意分析: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纯合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6个不同的隐性突变白花品系①——⑥;每种隐性突变只涉及1对基因。6个不同的隐性突变可能是同一基因突变形成的,也可能是不同基因突变形成的。
【详解】
A、①×②杂交,F1花色是白色,F2花色是白色,推知①和②可能是同一基因突变而来,①×③杂交,F1花色是紫色,F2中紫色:白色=1:1,可能是隐性突变①涉及的基因和隐性突变,③是不同基因突变而来,并且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连锁定律,故②和③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与①和③杂交结果一样,即F1花色全为紫色,F2花色中紫色:白色=1:1;A正确;
B、同理,根据①×④的杂交结果,推知可能隐性突变①涉及的基因和隐性突变④是不同基因突变而来,并且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连锁定律。隐性突变体③和④两者的基因可能是由同一基因突变而来,结果是F1花色为白色,F2花色为白色;隐性突变体③和④两者的基因可能是由不同基因突变而来,两者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此时F1花色全为紫色,F2花色中紫色:白色=1:1;两者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花色全为紫色,F2花色中紫色:白色=9:7;共三种可能性,B错误;
C、隐性突变体①和④两者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②×⑤杂交,F2中紫色:白色=9:7,说明②和⑤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①和②可能是同一基因突变而来,推知④和⑤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故F1花色全为紫色,F2花色中紫色:白色=9:7;C正确;
D、②×⑤杂交结果说明②和⑤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同理②和⑥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⑤和⑥的基因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由同一基因突变而来,则⑤和⑥杂交,F2花色是白花;第二种不同基因突变且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连锁定律,此时F1花色全为紫色,F2花色中紫色:白色=1:1;第三种两者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花色全为紫色,F2花色中紫色:白色=9:7;D正确。
故选ACD。10、A:B:C【分析】【分析】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
A、由于Z染色体上有B、b和Y、y这两对等位基因,其基因组合有ZBY、ZBy、ZbY和Zby4种类型,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有4种纯合子和6种杂合子,雌性个体的W染色体上有B和b两种基因;所以基因型有4×2=8种,基因型共有4+6+8=18种,A错误;
B、只有ZbZb(黄翅雄性)与ZBWb(或ZbWB;紫翅雌性)杂交才会出现雌雄个体各一种不同于亲本的表型,B错误;
C、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ZYZy和ZyW,F1的基因型为ZYZy、ZyZy、ZYW和ZyW,雄配子中ZY:Zy=1:3,雌配子中ZY:Zy:W=1:1:2,F2中绿眼个体占1/4×1+1/4×3/4=7/16;绿眼雄性个体占1/4×1/2+1/4×3/4=5/16,因此绿眼中雄性个体的比例为5/7,C错误;
D;控制眼色和翅色的基因均位于性染色体上;遗传时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正确。
故选ABC。11、A:B:C【分析】【分析】
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花色有紫花(A_bb)、红花(A_Bb);白花(A_BB、aa__)三种。若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若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连锁和互换定律。
【详解】
A、若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亲本红花植株(AaBb)自交;后代出现9种基因型,3种表现型,其比例为紫花:红花:白花=3:6:7,A正确;
B、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则红花植株(AaBb)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白花=1:2:1,B正确;
C、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则红花植株(AaBb)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1:1,C正确;
D、若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红花植株(AaBb)自交,子代的花色及比例为3紫花:6红花:7白花,其中白花的基因型为A_BB或aa__,自交后代均为白花,即子代中稳定遗传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D错误;
故选ABC。12、A:B:D【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Ⅰ-1、Ⅰ-2有病,其女儿正常,说明双亲各含有一种显性基因,由于Ⅰ-2的基因型为XAbY,所以Ⅰ-1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II-3的基因来自I-1和I-2,且表现正常,即同时含有A、B基因,基因型一定为XAbXaB,II-4和III-2的基因型均为XABY,II-4和II-3婚配,其女儿III-3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
【详解】
AB、根据分析可知,Ⅰ1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Ⅱ3的基因型一定为XAbXaB;AB正确;
C、由于III-2的基因型为XABY,III-3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所以Ⅳ1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III-3,由于II-4的基因型为XABY;所以III-3的致病基因来自II-3,而Ⅱ-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Ⅰ-1和Ⅰ-2,C错误;
D、由于Ⅰ-1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故可知Ⅱ-2的基因型为Xa_Y,Ⅱ-1的基因型为XABXaB,和Ⅱ-2的后代中XABXa_∶XaBXa_(患病女孩)∶XABY∶XaBY(患病男孩)=1∶1∶1∶1,故若Ⅱ-1的基因型为XABXaB,与Ⅱ-2(XAbY)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D正确。
故选ABD。
【点睛】
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伴性遗传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根据系谱图和题干信息“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准确判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有一定难度。13、A:B【分析】【分析】
萨顿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格里菲斯证明了在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
A;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最终建构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A正确;
B;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并不能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如细胞质遗传,B正确;
C;萨顿以蝗虫为材料进行研究;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错误;
D;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并没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只是证明了在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通过将蛋白质、DNA和多糖等物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AB。14、A:C:D【分析】【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的产生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题图分析:图中a是地理隔离,b是突变和基因重组;c是自然选择,d生殖隔离。
【详解】
A;a表示地理隔离离;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出现生殖隔离,进而可能产生新物种,A正确;
B、b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其中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错误;
C;c表示自然选择;其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定向进化,从而使适应性产生,C正确;
D;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形成生殖隔离;因此,新物种的形成都需要d环节,D正确。
故选ACD。
【点睛】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5、略
【解析】①.亲代DNA②.子代DNA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多样性多样自然选择中进化优越有性生殖减数分裂受精作用体染色体数目遗传和变异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格里菲斯艾弗里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细长加快19、A:A:A:A:D:D:D:N:N:N:N:R【分析】【分析】
【详解】
略20、略
【分析】【详解】
(1)DNA是由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组成DNA分子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2)DNA分子的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碱基中的这种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突变包括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4)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全部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5)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6)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解析】①.脱氧核苷酸②.碱基互补配对③.缺失④.种群⑤.生殖隔离⑥.基因突变四、非选择题(共1题,共5分)21、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基因突变;基因的表达以及遗传病监测和预防的措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图形可知:①表示转录、②表示基因突变、③表示密码子AGU;转录是DNA形成RNA的过程,翻译为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模板为mRNA;为诊断胎儿是否正常,可用羊膜腔穿刺(或绒毛细胞检查、基因诊断)的方法进行产前诊断。据此答题。
(1)图中过程①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是DNA形成RNA的过程,此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
(2)图中过程②表示基因突变;发生了碱基对的改变,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③的碱基序列为AGU。
(3)已知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罕见病药物研发激励政策深度解析及产业链全景分析报告
- 2025年连锁药店市场拓展与数字化药店顾客满意度研究报告
- 2025年肿瘤早筛技术在癌症早期诊断中的关键地位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 企业重组业务管理办法
- 人员空缺权限管理办法
- 乡镇项目合同管理办法
- 会计档案工作管理办法
- 企业舆情控制管理办法
- 乌鲁木齐绿化管理办法
- 乡镇学校经费管理办法
- 六大茶类培训
- 2025至2030年中国间苯二甲醇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外事安保活动方案
- 2025年 江西省公安厅警务辅助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2025年抗菌药物培训资料
- 2025年雅思考试写作专项预测试卷:雅思写作高分句型解析
- 购物中心威士忌酒吧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项目商业计划书
- 猪场生猪销售管理制度
- 初中教师坐班管理制度
- 2025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84人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综合题)
- 页岩气储层表征评价技术进展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