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课本中古诗赏析TOC\o"1-2"\h\u28190第一章语文课本古诗赏析之背景探源 1855第二章古诗的内容与形式之剖析 1786第三章我看古诗中的情感世界 221338第四章古诗的意象:独特的表意符号 22825第五章从韵律看古诗之美——以《静夜思》为例 326013第六章古诗中的哲理与启示 38045第七章古诗对现代文化的影响 427140第八章总结:语文课本古诗赏析的意义与展望 4第一章语文课本古诗赏析之背景探源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每一首都有其独特的创作背景,这对理解古诗有着的意义。就拿李白的《蜀道难》来说,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就十分复杂。唐代时,蜀中地区虽然物产丰富,但地势险峻,交通不便。李白在长安仕途不顺,被迫离开京城。他本身对蜀地有着一定的了解,再加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就创作了这首《蜀道难》。诗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开篇就点明了蜀道的艰险,这种艰险不仅是地理上的,也暗示了他在仕途上遇到的重重阻碍。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来看,唐朝虽然繁荣昌盛,但也隐藏着各种矛盾,像李白这样的文人,空有一腔抱负却难以施展。了解这些背景知识后,我们再读这首诗,就能深刻感受到李白字里行间的那种无奈与愤懑。再看杜甫的《春望》,创作于安史之乱时期。当时国家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杜甫目睹了长安城的破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几句诗真切地反映了他当时的心境。国家的沦陷让他痛心疾首,对亲人的思念也在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不了解安史之乱这个大背景,我们很难体会到杜甫这首诗中那种深沉的爱国情怀和浓浓的思乡之情。第二章古诗的内容与形式之剖析古诗的内容丰富多样,形式也别具一格。先从内容上讲,古诗可以描绘自然景色,表达爱情、友情、思乡之情等多种情感,还能阐述哲理。以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这首诗的内容主要是描写了秋末傍晚时分山居的景色。“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把秋山雨后的清新、明月透过松林洒下的清辉、清泉在山石上流淌的灵动,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诗中的内容不仅是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还蕴含着诗人对这种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从形式上看,古诗有古体诗和近体诗之分。古体诗形式较为自由,不受格律的严格限制,像《古诗十九首》中的很多诗。而近体诗则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包括平仄、对仗、押韵等。拿杜甫的《登高》来说,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的格律非常严谨。“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中的平仄相对,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韵脚也押得很准确。这种严谨的形式使得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也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第三章我看古诗中的情感世界古诗中的情感世界就像一个五彩斑斓的万花筒。不同的诗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会表达出各种各样的情感。比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首诗表达了戍边战士们强烈的爱国情感和视死如归的决心。战士们身处艰苦的边疆环境,面对着漫长的战争岁月,身上的铠甲都已经磨穿了,但他们依然坚定地要打败敌人,这种爱国情怀令人动容。再看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首诗充满了一种朦胧的、难以言说的情感,有对逝去岁月的追忆,有对爱情的怅惘,也有对人生的感慨。李商隐用他独特的意象和晦涩的语言,营造出了一个充满神秘和哀怨的情感世界。而李清照的词也很有代表性,她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把自己在国破家亡后的孤独、凄凉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从这些古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流淌,跨越了千年的时光,依然能够打动我们。第四章古诗的意象:独特的表意符号意象在古诗中是非常重要的表意符号。它就像一把把特殊的钥匙,可以打开古诗深层含义的大门。以“月亮”这个意象为例,在古诗中经常出现。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里的“月亮”就代表着思乡之情。在远离家乡的夜晚,看到那明亮的月亮,诗人自然而然地就想起了故乡。月亮高悬于天空,它照亮了大地,也照进了游子的心中,成为了思乡情感的寄托。再看“柳树”这个意象,在古诗中常常与离别相关。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中的“柳色新”暗示着离别的到来。因为“柳”和“留”谐音,古人在送别时,看到柳树就会想到挽留友人,所以柳树就成为了离别的象征。还有“大雁”这个意象,往往表示书信或者思乡之情。李清照在《一剪梅》中写道“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南飞,可能会带来远方亲人或者爱人的书信,当看到大雁的时候,女主人公就充满了期待,同时也表达出她对远方之人的思念。这些意象在古诗中反复出现,经过诗人的巧妙运用,赋予了它们独特的情感内涵。第五章从韵律看古诗之美——以《静夜思》为例古诗的韵律之美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就拿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李白的《静夜思》来说吧。这首诗的韵律非常和谐。从押韵的角度看,诗中的“光”“霜”“乡”押的是“ang”韵。这种押韵使得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美。当我们诵读这首诗的时候,很自然地就能够感受到这种韵律的和谐。从平仄的角度分析,虽然我们不需要像古人那样严格地按照平仄格律去创作,但可以感受到李白在这首诗中平仄的巧妙搭配。“床前明月光”是平平平仄平,“疑是地上霜”是平仄仄仄平,这种平仄的交替让诗句有了一种节奏感。每一句诗的长短也很合适,五言诗简洁明快,用简短的话语表达出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如果把《静夜思》的韵律打乱,变成毫无韵律的句子,那它就失去了原有的美感。韵律就像是给古诗穿上了一件华丽的音乐外衣,让古诗在表达情感的同时还能给人带来听觉上的享受。就像我们听一首优美的歌曲一样,韵律和谐的古诗也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慰藉。第六章古诗中的哲理与启示古诗中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些哲理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启示。苏轼的《题西林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就像我们看庐山一样,如果只站在一个角度,就无法全面地认识它。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我们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要尝试站在别人的立场去看待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再看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简单的两句诗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哲理。它激励着我们要不断努力,不断进取,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如果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绩,就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能满足于现状。这些古诗中的哲理历经千年,依然熠熠生辉,对我们现代的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启示作用。第七章古诗对现代文化的影响古诗对现代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文学创作方面,现代的很多诗人都会从古诗中汲取灵感。比如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就有着古诗的韵味。“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诗歌通过意象的运用,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与古诗中表达思乡之情的手法有相似之处。在歌曲创作中,也有很多借鉴古诗的例子。像周杰伦的《青花瓷》,歌词“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歌词富有诗意,有着古诗那种含蓄、典雅的美感。在绘画艺术中,古诗也为画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许多画家根据古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客服外包合同范本
- 垃圾分类设备维护合同
- 护士操作培训计划
- 培训评估方案
- 制作护理计划单
- 员工培训课件模板
- 新能源行业月报:2025年3月报新能源入市刺激抢装光伏涨价风电淡季不淡
- 陇东学院《可持续建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外文化交流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旅游烹饪职业学院《妇产科学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Unit 6 Food and Drinks-Grammar 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课件(共12张PPT)-2022-2023学年中职英语新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1
- 《艺术学概论考研》课件艺术本体论-形式论
- 墙面裱糊工程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
- 核电厂安全核电厂安全设计
- 电解质分析仪MI操作规程 sop
- 常用酶切位点表含保护碱基
- 男性生育报销女方未就业证明(共1页)
- 彩钢棚施工方案
- 热固板施工方案
- 第四次工业革命
- 年产8万吨铜带车间工艺设计设计0666299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