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同步练习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同步练习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同步练习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同步练习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同步练习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同步练习【基础训练】知识点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1.(2023高一下·锦州期末)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这反映了()A.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B.资本主义国家的衰落C.美苏两极格局的瓦解 D.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2.(2023高一下·芜湖期末)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是20世纪重大变化之一,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下列历史事件中,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是()①英国光荣革命②印度独立③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④阿尔及利亚独立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知识点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3.(2023高一下·上饶期末)20世纪60-80年代,抓住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迅速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是()A.新加坡和印度 B.印度和中国C.中国和韩国 D.韩国和新加坡4.(2023高一下·常州期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其主要原因是()A.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B.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C.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D.促进国家之间的合作知识点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5.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非洲经济发展陷入困境,从外部环境来看,与这一发展特点有关的是()A.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B.非洲国家经济产业结构单一C.过分依赖国际资本D.发达国家经济进入“滞胀”阶段6.下面所示的漫画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国家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与发达国家密切合作才有出路 B.经济全球化将会有效缓解困境C.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已完全瓦解 D.困境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压榨【能力提升】一、选择题7.(2024高一下·新邵期末)戴高乐在其《希望回忆录(第一卷1938—1962)》中提到:“我做出这样的决定是无奈的痛苦。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要在那些地方移交我们的权力,卷起我们旗帆,合上这部伟大的历史,是一种多么痛苦的精神上的考验。”这一情绪的产生主要是由于()A.欧共体的成立 B.多极力量的成长C.殖民地的斗争 D.两极格局的形成8.二战结束后,一位英国学者认为,印度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各种种姓、教派、部族和语言集团的混合体。正是英国的武器、行政机构和文化把它们联合成混合体。一旦这种联合力量撤出,印度将分裂为无数个种姓、教派、部族和语言集团,其中每一个都与其他集团相争斗。该学者的认识()A.忽视了印度社会的历史与现实 B.意在鼓吹印度民族文化的复兴C.强调了印度移民文化的多样性 D.美化了英国殖民者的侵略行径9.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资,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积极促进经济合作,逐步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表明()A.区域集团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B.世界殖民体系正面临崩溃C.新兴国家发展道路各具特色 D.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10.(2023高一下·重庆市期末)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教育部编制了新的教科书,内容呈现新加坡化和综合化色彩。其中“新加坡化”表现为国庆日、国旗、国歌、总统职务、宪法、鸟类公园、动物园、青年节等都成为教科书的重要内容。这一做法意在()A.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B.强调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C.整合儒学与西方文化 D.促进新加坡与世界的接轨11.(2023高一下·茂名期末)二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依然以自然资源、农业产品等初级产品为主要出口产品,工业部门的技术和装备依靠初级产品出口取得的外汇收入购买。由此可知,发展中国家()A.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 B.是推进经济全球化的主力军C.得益于国际贸易的均衡发展 D.严重丧失经济发展的主导权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走上了利用外资发展国民经济的道路,一度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诸如巴西的“经济奇迹”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等。这种局面造成的负面影响是()A.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债务风险加大B.出口单一农作物,经济波动较大C.单纯追求经济速度,忽视经济质量D.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经济体系建设二、非选择题13.(2023高一下·邢台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卡斯特罗时常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经常教育古巴人民:“思想工作是古巴生存的基础。”卡斯特罗认为古巴共产党体现了古巴历史上所有革命者的理想,因此,要加入古巴共产党必须首先承认党纲,向党宣誓。在建立好各政党联合阵线的同时,牢牢把握住军队指挥权这一枪杆子。卡斯特罗独立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同各党派、运动和小团体建立联合阵线的同时,牢牢握住革命的枪杆子。在马埃斯特腊斯山区作战的时候,卡斯特罗就提出了土地革命的思想。鉴于解放区财政的困难,卡斯特罗积极发展同平原地区的贸易往来,为山区作战提供了物质保障。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卡斯特罗随即展开了他对全国范围内经济思想的实践。——摘编自尹维杰《卡斯特罗的革命思想及其拉美实践》材料二卡斯特罗领导游击队在山区与政府军作战的同时,也指示城市中的“七二六运动”地下组织发动后方攻势。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卡斯特罗不断援助拉美各国,希望拉丁美洲整体独立。卡斯特罗的革命思想对拉美各国革命道路的选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而在拉美出现了夺取政权道路的所谓“卡斯特罗主义”。卡斯特罗积极建立同东欧社会主义各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关系,以此对抗来自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他亲和的形象,受到了东欧各国人民的喜爱,甚至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也有着独特的情谊。

——摘编自尹维杰《卡斯特罗的革命思想及其拉美实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卡斯特罗革命思想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卡斯特罗革命思想的影响。14.(2023高一下·芜湖期末)二战后,第三世界国家兴起并发展,成为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二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主义政党的出现,从而为民族民主运动准备了重要的物质条件。……第三世界的第二次全球革命浪潮(1939),是被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革命所推动的,大大超过第一次革命浪潮(1914-1939)的广度和深度,导致了非殖民化运动和一百多个新国家的独立发展。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有51个会员国,到1981年会员国总数达到156个。这105个新会员国大都是在被摧毁的帝国废墟上建立起来的第三世界国家。一一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材料二第三世界的崛起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使得世界政治面貌发生了极大的改观。占世界土地面积2/3、世界总人口3/4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从过去的受压迫受奴役走上了自主发展的道路,不仅摧毁了旧有的世界殖民体系,也沉重地打击了二战后出现的美苏两极格局,在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争取实现国际政治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斗争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些无疑是20世纪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一大变化。——齐世荣、廖学盛《20世纪的历史巨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三世界”形成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史料一:新加坡政府干预经济成功可归功于三点:一、它采取干预和调控方式是间接而不是直接的。二、对国民相对公平的法律体制是新加坡经济模式的核心之一。三、新加坡政府廉洁高效世界公认。外资在新加坡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来自欧美日等地7000多家跨国企业和科技伙伴在新加坡设立了分支机构。——《新加坡模式的崛起》史料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不会走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老路,需要新的发展模式。传统工业往往与污染等环境问题相关联。现今,我们应发展绿色工业,更高效地利用资源、可再生能源,用更少的资源产出更多的产品,这些是工业发展的重要理念。——《发展中国家模式的新探索》(1)根据史料一,指出新加坡崛起的两个重要因素。(2)根据史料二,概括发展中国家在崛起过程中有何新的探索?

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材料强调,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反映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A正确;

材料强调殖民体系瓦解,没有反映资本主义国家衰落,排除B项;

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排除C项;

当今依然是一超多强局面,世界多极化格局还没有形成,排除D项。

2.【答案】D【解析】英国光荣革命属于英国反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殖民体系崩溃无关,排除①;

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阿尔及利亚是法国殖民地,两国的独立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崩溃,②④正确;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打击了殖民势力,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崩溃,③正确,综上,D正确,排除ABC。

3.【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60—80年代,韩国和新加坡抓住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D项正确;

印度和中国此时因为国内国外一些因素的影响,没有抓住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ABC三项错误。

4.【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掀起现代化建设浪潮,C项正确;

AB两项是亚洲国家发展的原因,错误;

D项是拉丁美洲国家发展的原因,错误。

5.【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非洲国家纷纷独立,但经济仍然依赖西方国家。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进入经济“滞胀”阶段,为了转嫁危机,降低原材料收购价格和提高工业制成品价格,对非洲国家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从外部环境看,非洲国家陷入困境是由于发达国家经济进入“滞胀”阶段,D项正确;

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A项错误;

BC两项是非洲国家陷入困境的内部原因,与“外部环境”不符,错误。

6.【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国家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和漫画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漫画反映的是发达国家通过工业品与初级产品之间的剪刀差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掠夺,说明发展中国家困境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压榨,D项正确;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合作处于弱势地位,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才是解决发展中国家困境的出路,A项错误;

经济全球化是双刃剑,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挑战和风险,B项错误;

漫画反映的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瓦解是在20世纪90年代,C项错误。

7.【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1938—1962”“要在那些地方移交我们的权力,卷起我们旗帆,合上这部伟大的历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殖民地人民反抗使得法国被迫放弃殖民地的统治权,因此材料中戴高乐这一情绪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殖民地的斗争,C项正确;

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而且法国主动加入欧共体,并不“是一种多么痛苦的精神上的考验”,A项错误;

多极力量的成长主要表现在欧共体二大成立与发展,日本经济的起飞及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中国的振兴等,而且这与法国移交权力无关,B项错误;

两极格局形成是在1955年,并不会使戴高乐产生“痛苦”情绪,D项错误。

8.【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二战后,一位英国学者认为,印度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各种种姓、教派、部族和语言集团的混合体。正是因为英国的帮助才把他们联合在一起,一旦英国撤出印度,印度将面临着斗争,这实际上是在美化英国的侵略行径,D项正确;

因为要美化英国的侵略行径,所以才忽视印度的历史和现实,A项错误;

该学者根本目的是为英国侵略殖民印度辩护,并非为了印度民族文化复兴,B项错误;

材料的主旨不是强调印度文化多样性,而是美化英国的殖民行为,C项错误。

9.【答案】C【解析】题目描述了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与拉丁美洲国家在经济发展上的不同策略及其成果。从题目描述中可以看出,新加坡、韩国依靠劳动力资源吸引外资实现高速增长,而拉丁美洲国家则是通过促进经济合作来发展。这两者明显展示了不同的发展策略和路径,说明新兴国家在发展道路上确实各具特色,C正确;虽然拉丁美洲国家积极促进经济合作,但题目中并没有明确强调区域集团化的趋势,也没有与其他地区进行对比来突显这一趋势的加强,排除A;“世界殖民体系正面临崩溃”这一选项更多地关联到殖民地国家的独立运动,而题目中描述的是已经独立后的国家如何发展经济,所以B选项与题目内容不符,排除B;尽管经济全球化确实有其两面性,但题目中并没有明确涉及到全球化的正面或负面影响,而是更侧重于描述不同国家的发展策略,排除D。

10.【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新加坡教育部编制新的教科书内容出现新加坡化,突出新加坡民族国家意识的特点明显,结合所学可知,其目的是强调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B项正确;

新加坡的这一做法是为了强调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并非是为了推动经济持续发展,A项错误;

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对儒学和西方文化的整合,C项错误;

材料所述内容意在强调本国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不是为了促进新加坡与世界接轨,D项错误。

11.【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二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依然以自然资源、农业产品等初级产品为主要出口产品,工业部门的技术和装备依靠初级产品出口取得的外汇收入购买”可知,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仍然以初级产品为主要出口产品,工业部门的技术和装备也依赖与此,这说明在二战后的国际分工中,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A项正确;

二战后的发展中国家受到发达国家的经济剥削,不会主动推进全球化,不是其主力军,B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发展中国家利益受损,而非受益,C项错误;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获得独立地位,但“严重丧失”的说法过于绝对化,D项错误。

12.【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走上了利用外资发展国民经济的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一些国家过分依赖外资,造成还款压力增大,从而造成严重的金融风险,所以负面影响是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债务风险加大,A项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局面造成的负面影响是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出口单一农作物,经济波动较大”、“单纯追求经济速度,忽视经济质量”、“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经济体系建设”与依赖国际资本的描述不符,BCD项错误。

13.【答案】(1)军事上党指挥枪,要确保党在军事上的至高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不动摇;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革命联合战线;重视革命斗争的物质保障。(2)增强了古巴的军事实力;促进了古巴社会发展;推动了拉美地区的独立发展;加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交流。【解析】(1)内容:依据材料“牢牢把握住军队指挥权这一枪杆子”可知,军事上党指挥枪,要确保党在军事上的至高地位;依据“独立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可知,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依据“同各党派、运动和小团体建立联合阵线”可知,建立革命联合战线;依据“积极发展同平原地区的贸易往来,为山区作战提供了物质保障”可知,重视革命斗争的物质保障;依据“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结合所学可知,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由此可以得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不动摇。

(2)影响:结合第一问的内容和所学可知,卡斯特罗主张军事上党指挥枪,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重视革命斗争的物质保障,这些增强了古巴的军事实力;依据材料“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卡斯特罗随即展开了他对全国范围内经济思想的实践”并结合所学可知,促进了古巴社会发展;依据“卡斯特罗不断援助拉美各国,希望拉丁美洲整体独立。卡斯特罗的革命思想对拉美各国革命道路的选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而在拉美出现了夺取政权道路的所谓‘卡斯特罗主义’”可知,推动了拉美地区的独立发展;依据“卡斯特罗积极建立同东欧社会主义各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关系,以此对抗来自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可知,加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交流。

14.【答案】(1)背景:“第三世界”国家追求民族独立发展的长期斗争;二战后世界民族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